农村学校管理论文:浅探农村学校管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8680374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学校管理论文:浅探农村学校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农村学校管理论文:浅探农村学校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学校管理论文:浅探农村学校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学校管理论文:浅探农村学校管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村学校管理论文:浅探农村学校管理摘要:学校管理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 ,因而做好师生的思想工作至关重要。本人虽在相对贫困的农村任校长,但校长工作并非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 而是既要懂得教育的连续性,整体性和时效性,更要针对在不同形势下的不同学校的各个时期, 认真执行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制定切合农村学校实际、操作性强且有创意的学校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全体教师根据校长的办学思想积极追求、认真实施, 方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正常运行,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团队资源最大效能 ;以人为本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当前,教育评价对学生、教师、学校都是机械、

2、单一地过分关注活动结果的简单评价,而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上级部门对学校的评价首先考虑的是你的教学质量如何?在全乡、县排名第几位?以这些硬性指标来评价你这个学校校长、学校的优劣、好坏。学校、校长为了应付上级的评价指标,只好把它强压给教师,教师所教的学生、所教的科目成绩如何, 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晋级、评优等,教师为了多拿奖金,成为“好教师”,只好又把这一矛盾变本加厉地转压给学生,让学生苦不堪言。造成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难道是校长不懂科学管理观吗?还是教师不懂教学观、发展观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学校、教师通过进修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对新课程、新课程中所蕴含着的观念和理

3、念是非常赞同的,也很乐意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把那些新观念、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来,从而让学生乐学爱学、快乐、成长。因此, 我认为新课程和新课程所蕴含的观念和理念,不仅教师要学习 ,那些行政主管部门、行政部门更要学习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更新观念,努力实施新课程 ,改变我们现有的评价体系 ,使学校教育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个性特长, 才能真正做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一、好的领导者会将团队的人力资源发挥到最大效能 (一) 合理分工 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如果学校像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一位师生就是一个个零件, 只有他

4、们爱岗敬业,认真学习,学校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学校是发展的 ,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学校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 ,最终导致学校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二) 决策要讲究民主化 决策是校长的首要任务,核心工作, 我们往往为决策费尽心思、绞尽脑汁 ,但只要讲究民主化,校长就不仅能从困境中摆脱出来 ,而且会使决策更加科学和可行。一是在每周召开的行政例会上提出决策内容,通过讨论群策群力作决定 ;二是把一些重大的决策草案的任务分解给分管校长,各分管校长组织中层管理者和相关人员研究, 提出决策意见,再集体通过

5、;三是涉及全乡性的重大工作,先由分管校长与此线人员一起拟出决策草案, 交由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或召开民主恳谈会予以修正后通过。这样的决策过程发挥了分管校长和中层管理者的工作潜能,汲取了全体教师的智慧 ,尊重了各个层面管理者的民主权利 ,也加深了学校教师对决策的理解,为决策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校长在决策过程中起统筹、指导、点拨的作用。(三) 建立管理体制 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 管” 。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像“ 轮流分粥, 分者后取” 那样合理的游戏规则,让每一位员工按照游戏规则自我管理。游戏规则要兼顾学校利益和个人 利益,并且要让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责任、权利和利益是管理平台

6、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缺乏责任,学校就会腐败 ,进而衰退;缺乏权利, 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缺乏利益, 员工就会积极性下降,消极怠工。只有管理者把 “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员工才能“八仙过海,名显其能”。 (四) 做好沟通 不要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教师还没有来得及讲完自己的事情之前, 就按照自己的经验大加评论和指挥。反过来想一下,如果你不是领导, 你会这么做吗 ?打断教师的语言,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决策,另一方面使教师缺乏被尊重的感觉。时间久了, 教师将再也没有兴趣向上级反馈真实的信息。反馈信息系统被切断,领导就成了“孤家寡人”,在决策上就成了“睁眼瞎”。与教师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将会使

7、你的管理如鱼得水,以便及时纠正管理中的错误,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制度。 二、处理好以人为本的关系,在规范的基础上引入激励创新机制的问题 (一)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 ,为人师表,以德育人,使一些不正之风得到遏制。对严重违反师德或无视校纪的应给予严肃处理,而对工作责任心强, 教育教学工作认真并作出一定成绩的则要给予奖励。能否做到真正的依“法” 办事, 奖惩分明,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因素,要求管理者在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层面上都要把人放在核心地位,把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 学校教育中要做到以人为本。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要经常做到反思, 学校制定管理方案前要广思,学校管理实施中要慎思 ,学期结束,学年结束后要反思;同样的道理,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广思,课堂教学中要慎思 ,课堂教学后要反思。关注自我或他人的感受 ,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经验,改变行为。因此 ,我们必须作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使自己的个人行动理论及其支撑下的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完善。只有反思的实践者,才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教育才会持续发展。 学校只有认真落实新课程的评价观,在工作实践中经常做到反思, 才能真正做到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