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2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8667554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专业名称:_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_考 籍 号:_910810104714_ _姓 名:_ 任 主 论文题目:滇池周边居民环境意识 与面源污染状况案例分析 指导教师:_ 胡贤辉老师_ 考生电话:_ 18973167592_ 通迅地址: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邮 编:_ _410004_ 滇池周边居民环境意识与面源污染状况案例分析摘要:本文以滇池北岸大清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问卷方法,对四年前调查组调查过的滇池北岸六甲乡的公民环境意识进行了回访调查,并实地考察了滇池面源污染控制状况。结果表明,相比四年前,滇池周边居民环境意识有较大提高,但不同生活区域、

2、经济条件、文化程度及居民环境意识差异仍较大;居民对政府的依赖度下降,环保意识觉醒;居民对环保设施投入的支付意愿有所提高;环境宣传教育的渠道有所扩大,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还发现滇池周边仍存在着对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不利的农业种植结构,以及国家面源污染课题完成的示范工程不能长效运行的严重问题,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需进一步拓宽宣传教育渠道,对农村村民、干部、妇女、学生采取相适宜的方式方法,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及其行为引导;针对面源污染控制存在问题,提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措施,以及国家科研示范工程应及早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的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滇池周边居民环境意识,有效控制滇池农村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关

3、键字:滇池,环境意识,面源污染1 前言滇池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泊,位于昆明市西南,是昆明的母亲湖。可近几十年来,她的面貌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厚厚的藻华让她连呼吸都觉得困难。她已经被严重污染了。科学研究表明,随着工业点源污染控制力度的不断加大,面源污染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从技术-工程-管理结合思路出发,开展污染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010 年 7 月 9 日7 月 16 日,针对 2006 你的调查再次选择昆明市滇池北岸六甲乡,开展了居民环境意识现状调查,结果将为制定滇池面源污染控制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一、调查内容、目的、方式及人群分析(一)调查内容调查滇池附近居民环境意识,滇池面源污染的状

4、况,当地政府对滇池保护的政策措施,国家治理滇池项目工程竣工后的运行情况。(二)目的1、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调查,使我们更加直接、全面的了解滇池周边居民环境意识现状,为进一步开展滇池保护的宣传和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在调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向当地居民普及和宣传滇池保护知识,提高其环保意识。3、在调查和分析滇池北岸面源污染的现状基础上,为滇池面源污染的改善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三)调查方式在本次考察的过程中,我们采取面对面访问和封闭式问卷调查为主,人文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把问卷调查作为调查的窗口,通过访谈进行深度探访,对当地居民包括当地主管部门,居民以及相关人员和 863 工作站的管理人员进行调查

5、,再结合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获取信息。(四)人群分析1、政府部门由于政府部门是决定滇池保护方向的主要人群,也是最能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有力部门,因此对政府部门的访问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先后访问了昆明市环保局、官渡区环保局、官渡区环境监测站。2、当地居民由于当地居民是与滇池最为接近的人群,也是影响滇池面源污染程度的重要人群,因此此次活动对滇池北岸六甲乡的居民(包括村民、外来人员)进行比较深入的访谈。3、大众人群昆明城区居民的排水污染是造成滇池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保护滇池是污染产生者共同责任,广大人民群众应是保护滇池的主要力量。了解城区民众对滇池污染的认知情况不仅对于滇池的保护工作的开展方向有着启发性的作

6、用,而且能够引起民众对滇池的关注,因此考察队也对城区的人群进行了访谈。三、 调研范围本次调查的区域范围是按照 2006 年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 “城郊面源污水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子课题之子子课题“ 示范区环境意识调查”之范围。调查范围位于昆明市六甲乡,北起张家庙第二污水处理厂,南至大清河入湖口,西起盘龙江东岸,东至海河西岸。整个示范区长约 6 公里, 平均宽度 500 米。以大清河为中心,东西两侧呈不对称带状地形。示范区内常住人口有 2300 余户 9000 余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约 3000 余人。示范区最南边,紧靠滇池北岸处为“ 中国十佳小康村 ”的福保村。调查

7、范围见图 1。 图 1:调查范围四、公民环境意识的调查的基本结构1)抽样方法根据对 2006 年进行调查的区域(863 计划城郊面源污水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子课题示范区)采取抽样方法,为保不失数据的真实代表性和对比性,本次调查的区域范围依然选定为极具代表性的福保村及其周边村落。2) 问卷结构本次调查采用结构式问卷,以封闭式题目为主,辅以少数开放式问题。该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个人信息;第二部分:面源污染现状调查;第三部分:村民环境意识调查。3)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入户面对面访问形式,对大部分调查对象采用读录法,即由调查人员读出问题及选项,并进行必要地解释,然后由调查人员根据被调查者的

8、回答填写问卷,而调查对象为少数学生,就让其直接填写问卷。4)调查对象构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100 份,回收率为 100%,有效问卷为 100 份,有效率为 100%。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男性占 46%,女性占 54%,平均家庭常住人口为4.29 人。五、调查结果5.1 居民的环境意识相比 2006 年有较大提高1)居民对于滇池环境问题的认识有所提高,对滇池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随着滇池在治理和近年来环境保护的加强,滇池环境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居民对此的认识反应明显感受到了这一点。在 2010 年的滇池污染程度的认识进行调查中,有 72%的居民认为滇池受到了严重污染,相对于 2006 年的

9、调查结果显示的 89.7%的居民认为滇池受到了严重污染,有了一定下降,有表明对滇池水污染有明确的认识,同时也表明滇池的治理有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政府环保工作做得比较好的评价由 2006 年的 51.5下降到了 2010 年的 9。表明虽然滇池的环境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居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却下降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居民对于滇池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2)居民对滇池治理工作表示支持,并有较强的参与热情通过分析居民对“如果进行环保家庭评选,您愿意参加吗?” , “如果发生污染事故,您是否会及时举报?” , “如果让您为环保事业作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您愿意吗” ,

10、“如果环保工程施工,需租用你家土地,你会支持吗?”4 个问题的访问调查表明,居民对政府滇池治理工作的支持相比 2006 年提高了,同时对于滇池的治理工作,居民们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和较为强烈的参与意识。居民对滇池治理的态度见图 2.5.2 居民对于滇池污染认识上依然有偏差虽然滇池周边居民的环境意识有较大提高,但对滇池污染的认识上仍能有偏差。例如,在对滇池水污染的主要原因的认识上,居民认为滇池污染有 30.6%来自于昆明市的生活污水,38.6 来自于乡镇企业污水,31.6 来自于农田废水的排放。这与实际有较大偏差。经过统计,2009 年,滇池污染中生活污染占 50%,农业污染占 40%,工业

11、污染仅占 8%。生活污染是滇池最大的污染源。 【查原文出处:图 2: 居 民 对 滇 池 治 理 的 态 度020406080100120支 持滇 池治 理做 力所 能及 的贡 献参 加环 保家 庭评 选提 供环 保施 工土 地尽 量无 偿提 供环 境事 故的 上报200620105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居民 2010 年滇池主要污染原因调查结果见图 3 。图三 滇池周边居民对滇池污染原因的认识图三 居民对滇池污染的认识5.3 居民对自身行为对滇池的影响的认识进一步提高 2010 年调查“滇池水质的好坏对您的生活影响如何,结果显示,70%的居民认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对滇池水质有影响,相比 2006

12、 年 50.9%,提高了19.1%。大部分居民意识到滇池水质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图四 滇池水质的好坏对您的生活影响如何例如,村民对于化肥施用量对滇池环境影响的认识上,45%的人认为化肥施01020304050607080有 较 大 的 影 响 有 一 定 影 响 没 有 影 响 不 清 楚7016 9550.937.98.7 2.5用量不是越多越好,相比 2006 年提高了 7%,表明居民对自身行为对滇池环境的影响的认识提高。5.4 居民愿意进行环保投资的意愿有所加强图六 滇池周边居民对治理滇池的环保投资意愿比较2006 年 85.0%的居民愿意为污水和垃圾的处理支付一定的费用。超过

13、半数的居民对每月垃圾处理的支付意愿在 06 元之间,对每吨自来水的污水处理的支付意愿在 00.6 元之间。在 2010 年不愿意支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的村民有明显的减少,而支付意愿在 3-6 和 6-9 之间的有明显的增加,但是支付意愿在 9元以上的有轻微的减少。但是在整体上的支付意愿还是有更好的变化,可以考虑将以后的建立更加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的费用。01020304050不 是 是 不 一 定图 五 : 您 认 为 化 肥 是 越 多 越 好 吗 ?20062010 图七 2010 你居民对处理家庭污水的投资意愿和可接受投资金额的范围治理滇池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稳定的治理资金来源管道和有效

14、融资机制。滇池治理资金需求量巨大,而经济实力不强,可用财力有限。每年省、市财政虽然都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滇池,但资金缺口仍然很大。而据调查大部分居民有意愿进行一定的家庭污水处理投资,可以有效的缓解滇池治理资金紧张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加入到滇池治理中来。5.5 居民获得环境保护信息不对称调查表明,对于国家为治理滇池所做的工作,比较了解或稍有了解的居民2010 年共占 79%,比 2006 年的 65.8%提高了 14.8%;而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滇池治理 863 项目知晓率也由 21.2%提升到 47%。说明多年来各种媒体通过各种途径对治理滇池做了较为广泛的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

15、国家对滇池保护和治理的知晓率仍然不高,尤其对在六甲乡进行的国家 863 项目知晓度不高。应进一步加大对滇池保护相关知识和个人行为的宣传教育,加大对国家滇池863 治理项目的宣传教育,让村民了解项目工程,积极配合各项目工程的开展以及配合监督管理其后续的长效运行。相比 2006 年居民得到信息的管道拓宽了,从电视、报纸和其他(包括网络、各种公众宣传)获得信息的共占 95%,报纸管道由 19.3%下降到 16%,闲聊(听朋友说)管道由 10%下降到 2%,其他管道上升了 17%,电视仍然是获取信息的主要管道。但环保信息来源管道仍然不够,使农村居民在信息获取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影响了居民环境意识的提高。

16、需要加强其他管道的宣传教育能力建设,广开宣传教育管道,采用适合农村居民的各种各样的宣传教育方式广泛深入有效地进行面源污染控制宣传,让农村面源污染生态文化理念家喻户晓。图八 居民得知政府治理滇池工作的渠道5.6 居民在滇池保护上对政府的依赖度下降10%34%47%7% 2%比 较 好较 好一 般较 差很 差10%34%47%7% 2%比 较 好较 好一 般较 差很 差10%34%47%7% 2%比 较 好较 好一 般较 差很 差图九 2006 年居民对政府工作的评价 图十 2010 年居民对政府工作的评价对于政府在保护滇池方面的作用及其效果,问卷针对居民对政府工作的了解程度及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进行了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