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整理】不畏浮云遮望眼(郑传敏)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8664586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整理】不畏浮云遮望眼(郑传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整理】不畏浮云遮望眼(郑传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整理】不畏浮云遮望眼(郑传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整理】不畏浮云遮望眼(郑传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整理】不畏浮云遮望眼(郑传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整理】不畏浮云遮望眼(郑传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011 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与全国各省试卷的比较分析探究郑传敏高考语文新课标卷 2009 年只有两个省用,2010 年五省,到 2011 年已有宁夏、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南、新疆、海南七省使用,推广迅速。它结构简洁、题型灵活,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的余地,较传统试卷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精神,且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深受师生的认可。接下来,我们将多方比照,拨开笼罩在新课标卷上的浮云,探究试卷题型特色,掌握做题要点规律,预测未来试题方向,助一双双望眼洞穿题海,望见理想的高地。一、新课标考纲的能力要求。新课标语文考纲: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

2、、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在全国统一考纲 A、B、C、D、E 五个能力层级的基础上增加了 F探究能力的考查。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C 分析综合。 指分析解剖和归纳整理。D 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E鉴赏评析。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二、新课标语文试卷的结构形式。新课标卷大胆革新,删繁就简,在重视语文基础的同时,加大阅读与写作的力度,卷面呈现出“阅读+ 写作”的格局,给考生更大更好的施展才华的空间,很受师生欢迎。新课标试卷卷面结构稳

3、定,较少变化,整套试卷分为卷(阅读)和卷(表达)两部分,第卷(阅读)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必考题:社科文小阅读、古诗文阅读;选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70 分。第卷(表达)语言文字运用+作文,共 80 分。2011 年全国新课标卷: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社科文小阅读(9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成语、病句、排语序、长句改短句、仿写)六、作文(60分)。三、新课标

4、卷试题分析探究。(一)社科文小阅读。(9分,单选,每小题3分)社科文小阅读的考查重点:重要词句的理解、文意理解、信息筛选、信息比对、文意推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近几年新课标卷社科文小阅读的材料主题,2009年是“唐诗”,2010年是“书法”,2011年的是“诗经”,全是社会人文类。而今年高考17套试卷,12份社会人文类,5份自然科技类,足见社会人文类文章依然是主流方向,2012年的备考重心应在社会人文类文本,同时也不要轻视自然科技类文本的训练。建议多阅读文学、历史、考古、文化、教育、科技、环境等社科类文章,结合文章练习重要信息的筛选整合、分析概括能力。(二)文言文阅读。(36分)

5、1、文言文阅读(19分)。、选材。2011年高考17套考卷文言文阅读,5份选自史书,3份直接是文人传记作品,8份来自历代文集,1份来自奏疏,大多出自二十四史和历代文集里的人物传记,而新课标卷近四年的选材全是史传类人物传记。为何人物传记经考不衰呢?因为它材料翔实、叙事清楚、结构紧凑、信息量丰富,便于考查学生实词、筛选信息、分析整合等能力,且有一定的道德教育作用。非传记类材料以抒情论述类散文为主。2012年文言文备考重心依旧是人物传记。、能力考查点。2011 年的考查点:文言实词词义辨析、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信息筛选、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断句、翻译、主观简答题。而近四年新课标卷的考点较固定,只有四

6、种:文言实词词义辨析、信息筛选、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翻译。虽然文言虚词和断句没有出现,但备考时也不能忽略,以免爆冷门。学习建议。A、回归课本,夯实基础。高考文言文材料出课外,根基在课内。文言文的许多知识都来源于课本,要注意总结课文内的文言知识点和语法现象。使文言知识系统化,能触类旁通,灵活运用。且不满足于考纲要求的 120 个实词量,在阅读中勤查字典,积累更多的文言实词词汇量。文言虚词,关注考纲要求的 18 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B、多读多练,掌握答题技巧。翻译:关键实词要翻译准确,特殊句式要在翻译时体现出来,留心关联词使译文更通畅。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及作者的感情色彩,准确忠实

7、地翻译文句,力争符合“信达雅”的要求。信息筛选:单选题,常筛选能体现主人公的品格、功业、思想观点、为人处事等的一组,考分析综合能力。训练时,要留心主人公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和主要功业,多做信息筛选练习,不遗漏信息,看清题干要求,注意有无“直接”两字,如果有,间接表现出来的就不能选。归纳概括:归纳要点、概括中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理解的重点,它综合性强、涉及内容多、难度稍大,但能力层级只是“综合分析” C 级,只要找准原文所在文段、层次,仔细对照,细心辨别,这种题目实际不难。2、古代诗歌阅读(11 分)新课标卷的诗歌鉴赏 11 分,比普通试卷分值要高,可见对诗歌鉴赏的重视。诗

8、歌选材大多出自唐宋诗词,部分明清其它朝代的作品,今年高考也不例外。多在情感、形象、结构、意境、情景关系、表现手法、表达作用、语言鉴赏等处设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 D 级。20092011 年新课标卷分别考了叙述景象、思想情感、表现手法、意境、语言鉴赏、情景关系,2012 年的备考重点应放在情感、意境、表达技巧、语言鉴赏的综合考查和个性化阅读上,兼顾其它。高考所选的诗歌不会太艰深,为中等难度,内涵丰富,呈多角度多侧面的特点,给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有畏难心理,多做练习。平时要弄懂、积累一些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以便灵活、准确的运用。例如

9、表现手法有:比兴、象征、渲染、烘托、动静、抑扬、对比、虚实、照应、托物言志、正侧面描写、联想与想象、寓褒于贬、名褒实贬、借古伤今、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欲擒故纵、言此意彼、意在言外、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等术语。细审题,明要求,规范答题。例:意境=特点+画面展现+情感作用,形象=概括+特征分析+意义,表达技巧=名称+技巧分析+意义作用,语言鉴赏=字(句)义+语境义+表达效果。总之,先观点,后理由;先概括,后具体。(三)现代文阅读(25 分)本题为二选一题型,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也多了一个犯错的机会。如果不快速选择,在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之间犹豫不决,就会浪费宝贵的做题

10、时间。平时多训练自己擅长的文本,考试时果断放弃另一种文本。带着问题阅读,边读边划关键信息,以便做题时能快速地找出与之关联的内容及出处,还可明晰文章的结构条理,便于筛选信息、归纳概括。新课标卷的现代文阅读题型:五选二的客观选择题(5 分) ,主观简答题(6 分) ,探究题(8 分) 。第题五个选项有三个选项得分,分别为 3、2、1 分,考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第题是表达技巧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第 题是评价探究。做题时要看清题干要求,有针对性的答题。理清文章内在的逻辑结构,把握主旨内涵和情感倾向,切忌凭印象做题,要努力找到要点在文中直接或间接的出处,再分析归纳,用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1、

11、文学类文本阅读。新课标考纲文学类文本阅读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阅读,但 20082011 新课标卷所选全是中外名家小说,所以,2012 备考应重在小说,兼顾散文阅读训练。小说阅读考查的重点在于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等。2、实用类文本阅读。新课标考纲实用类文本阅读包括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阅读,虽 20082011 连续考人物传记,备考重点仍在人物传记,兼顾人物访谈、新闻报道等的复习。传记阅读的考查重点在于重要词句含义的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

12、价值和时代精神等。传记阅读要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的选材特点、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继而深入探究文本反映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3、探究题(8 分)考纲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探究题一般在文本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或直接材料,得对文

13、本深度解读做出分析判断,说出“你的理解” “你的看法”等,属深层次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探究题相当于一个小论文。要根据提干要求,针对某一方面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联系文本,深入赏析,组织典型丰富的论据,全面、准确、条理清晰地有力论述。(四)语言文字运用(20 分)20072011 年新课标卷“语言文字运用”的题型较稳定,客观题:成语、病句、语序,共 9 分,比“大纲卷”减少了“字音”的考查。两道主观题:一道连续 5 年考仿写,另一道近几年分别考了补写、虚词、修改病句,2011 年考了长句变短句,共 11 分。 2012 年备考,成语、病句、语序,依然是重点,但字音、字形、长短句转换等也不能

14、舍弃,要做到知识无盲点。尤其要重视仿写,在练习中总结规律,做到“形神兼备”:要与所仿句子形式(包括句式、修辞、句间关系等)一致,做到“形似” ;要与所仿句子思想内容(要尽可能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能给人以启迪)一致,做到“神似” 。(五)作文(60分)2011年新课标卷作文是新材料作文:中国崛起的特点。高考作文直击时政大事,也在情理之中,2008年高考作文就曾六地考汶川地震。再者,新课改的总体目标是训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去关注、思考社会人生,培养热爱生活、关心国计民生、心怀世界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之才,而不是读死书的书呆子。所以,2012年作文备考要关注时事热点、政治经济、社会人生等与现实生

15、活休戚相关的方面,多看媒体新闻,做好素材积累。思考问题时要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社会与人生等多角度多侧面辩证思维,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冷静的思辨能力。20072011年新课标卷,连续考查“新材料作文” 。 因此,2012年新课标作文备考重点仍是“新材料作文” ,但“新命题作文” (“题目+限制”或“引导语(阐释语)+题目+限制” )的训练不能舍弃。备考建议:加强审题训练,培养筛选提炼、分析概括、联想感悟的能力,提炼出一个高远的立意;“题好一半文” ,新颖的题目会聚焦读者的眼球;找一个小角度切入,渐宽渐深的展开文思,显得丰富而有张力;中心明确,时常扣题,开头扣,结尾扣,中间扣,时时处处扣题;开头、结尾要有意蕴,入题简洁自然,结尾拓展升华,余音绕梁;选材要典型、多样、新鲜,有生活气息,内容饱满充实;以小见大,用细节来感动读者;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文脉明晰流畅;真情实感,以情动人,不矫饰,不做作。要懂所谓“凤头、豹尾、猪肚”的写作常识;加强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同时,也要练好记叙文写作,在海量的议论文中,突然出现一篇好的记叙文,会让阅卷老师爱不释手。同时,各种文体都要练习。邮箱: 电话:134176896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