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整理】《儿科护理学》平并时作业1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8662447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整理】《儿科护理学》平并时作业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整理】《儿科护理学》平并时作业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整理】《儿科护理学》平并时作业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整理】《儿科护理学》平并时作业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整理】《儿科护理学》平并时作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整理】《儿科护理学》平并时作业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护理学平时作业答案 1选择题:(答题说明: 每个考题下面都有 A, B, C, D,E 五个备选答案, 答题时只许从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把这个答案前的编号字母圈出。 )1小儿年龄阶段划分中,新生儿期是指 A. 从出生28 天 B. 生后 1-12个月 C. 生后 13个月2 岁 D. 生后 2-3岁 E. 生后 3-5岁2根据解剖生理特点,一般将小儿时期划分为A. 四个年龄期 B. 六个年龄期 C. 三个年龄期 D. 七个年龄期 E. 八个年龄期3. 关于生长发育的规律,以下错误的是A.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 B. 在量的增长过程中发生质的改变C. 各器官系统发育速度不平衡 D.

2、神经系统的发育是先慢后快E. 存在个体差异4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A. 新生儿期 B. 婴儿期 C. 幼儿期 D. 学龄前期 E. 学龄期5生理性体重下降的范围一般为原出生体重的A.9-12% B. 5-10% C. 3-9% D. 3-5% E. 4-6%6. .小儿体格发育测量的诸项指标中,最重要的是A. 身长 B. 体重 C. 头围 D. 胸围 E. 囟门7. 体重的测量应该在A. 晨起空腹排大便后,脱去衣裤鞋袜后进行 B. 晨起空腹排尿后,脱去衣裤鞋袜后进行 C. 早餐前进行 D. 午餐后进行E. 进食 1小时后进行8. 一正常婴儿,体重 8kg,身长 68cm,前囟 0.5c

3、m*0.5cm,头围 44cm, 出牙 4个。能独坐并能以拇,食指拿取小球,该儿最可能的月龄是A. 5个月 B. 8 个月 C. 12 个月 D. 18 个月 E. 24 个月9. 某患儿其身高体重均远低于同龄儿,为诊其骨骼发育情况应作下列的检查是A. 血常规 B. 胸部 X线摄片 C. 肝功能 D. 腰椎穿刺 E. 腕部 X线摄片10. 6个月小儿,下列神经反射属不正常的是A. 腹壁反射可引出 B. 提睾反射不易引出 C. 拥抱反射存在 D. 巴氏比阳性 E. 膝反射阳性11. 关于小儿各系统的发育特点,下列错误的是A. 腕骨骨中心出齐为 10个 B. 小儿生殖系统的发育是先慢后快C. 巴系

4、统的发育是先快后慢 D. 神经系统的发育是先慢后快E. 皮下脂肪年幼发达,肌肉组织到学龄前才发育12. 女婴,营养状现良好,能坐,见生人即哭,前囟 2*2cm,两个中切齿正在崩出。女婴最可能的年龄是A.4-5个月 B. 5-6 个月 C. 7-8 个月 D.8-9 个月 E.10-12 个月13. 女婴,营养状现良好,能坐,见生人即哭,前囟 2*2cm,两个中切齿正在崩出。女婴身长约A. 50cm B. 65cm C. 70cm D. 80cm E. 85cm14. 女婴,营养状现良好,能坐,见生人即哭,前囟 2*2cm,两个中切齿正在崩出。女婴头围大约为 A. 34cm B. 40cm C.

5、 44cm D. 46cm E. 48cm15. 一家长带小孩来医院进行体格检查, 欲衡量该小儿营养状况,首先应作下列检查的是A. 测体重 B. 身长的测量 C. 上下部量 D. 坐高 E. 头围16. 一家长带小孩来医院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结果如下:体重 10.5kg,身长80cm,前囟已闭,出牙 12颗,胸围大于头围, 该小儿最可能的年龄是A. 9个月 B. 12 个月 C. 18 个月 D. 24 个月 E. 30 个月17. 一家长带小孩来医院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结果如下:体重 10.5kg,身长80cm,前囟已闭,出牙 12颗,胸围大于头围,患儿问病史:患儿父母体健,双亲无遗传病史,患儿

6、出生后正常,母乳喂养至 6个月后改人工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既注体健,无创伤, 有惊厥史。下列动作该患儿尚不能进行的是A. 独走 B. 弯腰拾东西 C. 能爬台阶 D. 能蹲着玩 E. 能跑18. 家长带小孩来医院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结果如下:体重 10.5kg,身长 80cm,前囟已闭,出牙 12颗,胸围大于头围,患儿问病史:患儿父母体健,双亲无遗传病史,患儿出生后正常,母乳喂养至 6个月后改人工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既注体健,无创伤, 有惊厥史。经一系列检查,患儿无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智力正常, 该儿对周围人的反应应除外A. 会大笑,能发出爸爸,妈妈复音 B. 能叫出物品名字,如灯、碗、指出自

7、己的手、眼部位C. 能唱短歌谣 D. 会表示大小便,懂命令,会自己进食E.对人和实物有喜憎之分,穿衣能合作,会用杯喝水19.一新生儿,胎龄 290d,出生体重 3.6kg,位于同胎龄体重标准的第 80百分位,属于下列A. 过期产儿,巨大儿 B. 足月儿,大于胎龄儿 C. 过期产儿,大于胎龄儿 D. 足月儿,巨大儿 E. 足月儿,适于胎龄儿20.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A. 初生 1h内体重不足 1.5kg B. 初生 1h内体重不足 2kgC. 初生 1h内体重不足 2.5kg D. 初生 1h 内体重不足 1kgE. 初生 1h内体重不足 1.25kg21. 胎儿可以从母体通过胎盘得到下列的免疫

8、球蛋白是A. IgA B. IgM C. IgE D. IgG E. SigA22. 男, 3天,洗澡时发现两侧乳腺均有蚕豆大小肿块,轻挤后有白色液体流出,下列处理正确A. 用手挤压 B. 挑割肿块 C. 手术切除 D. 应用抗生素 E. 无需处理23. 一新生儿娩出 1分钟时,心率位 95次/分,呼吸不规则而慢,四肢活动好,弹足底能皱眉,躯体发红,四肢青紫, Apgar 评分为 A. 5分 B. 6 分 C. 7 分 D. 8 分 E. 9 分24. 新生而胆红素脑病的发病机理主要为A. 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损害 B. 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损害 C. 血脑屏障的暂时开放D.缺

9、氧,酸中毒加重了脑损害 E. 体内出血,红细胞破坏过多25. 新生儿败血症,国内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 大肠肝菌 B. 厌氧菌 C. 葡萄球菌 D. 溶血性链球菌 E. 肺炎球菌26.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最主要的特点是A. 高热 B. 血白细胞总数增多 C. 皮肤有伤口 D. 硬肿 E. 缺乏特异症状27. 新生儿败血症时最有诊断意义的是A. 高热 B. 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 C. 皮肤感染病灶 D. 无特征性 E. 血培养细菌阳性28.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是A. 呼吸困难,不能吸吮 B. 全身有紫斑 C. 心率慢,体温不升D. 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惊厥 E. 拒食,体重不增29. 新生儿

10、颅内出血时,为降低颅内压,在尚无脑疝时宜选用A. 地塞米松 B. 20%内露醇 C. 速尿 D. 腰穿 E. 以上都不是30. 新生儿黄疸在出生后 24小时内出现者应首先考虑 A.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B. 新生儿败血症 C. 新生儿肝炎 D. 新生儿溶血症 E.先天性胆道闭锁31. 24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其血清胆红素是A. 204mcl/l(12mg/dl)直接胆红素升高 B. 低于 204mcl/l(12mg/dl) 间接胆红素升高C. 255mcl/l(15mg/dl)间接胆红素升高D. 255mcl/l(15mg/dl)直接胆红素升高E. 204-255mcl/l(12-15mg/d

11、l)间接胆红素升高32. 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的感染途径是 A. 胎内 B. 产道 C. 脐部 D. 肠道 E. 口腔粘膜33. 足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后 2-3天出现 5-7 天最重 B. 血清总胆红色浓度大于 205mcl/lC. 血清结合胆红素浓度26mcl/l D. 血清胆红素上升速度85mcl/lE. 黄疸 14-28天消退34. 下列不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的是A. 肝脏酶系统发育不完善 B. 胆红素生成过多 C. 肝脏摄取结合胆红素能力差 D. 肠道菌群尚未建立E. 肠道内 -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低35.手足抽搐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是A. 血浆蛋白浓度降低 B.

12、 感染发热饥饿时由于组织分解,血清磷升高C. 采用突击疗发治疗佝偻病后诱发 D. 甲状旁腺反应迟钝E.维生素 D缺乏,骨样组织钙化不良36.婴儿手足抽搐症惊厥发作时紧急处理是A. 10%葡萄糖酸钙静注+维生素 D3肌注 B. 10%葡萄糖酸钙静注+脱水剂C. 静注 10%葡萄糖酸钙 D. 10%葡萄糖酸钙+吸氧E. 英巴比妥讷+10%葡萄糖酸钙静注37.下列不是佝偻病骨样组织堆积造成的体征是A.方头 B. 肋串珠 C. 肋膈沟 D. 手镯 E. 脚镯38. 口服维生素 D治疗量治疗佝偻病, 需要的时间为A. 用至痊愈 B. 用至 3岁 C. 用至血生化指标完全正常 D. 用 3-6个月 E. 用 1个月39. 佝偻病恢复期,下列检查中不符合的是A.血钙逐渐恢复正常 B.血磷恢复正常稍慢 C. 碱性磷酸酶恢复正常稍快D.临床症状逐渐减轻或接近消失 E. X 线钙化预备带重新出现40. 维生素 D突出疗法,不适用于 A.重症佝偻病 B. 重度营养不良 C. 急性传染病 D. 伴有腹泻 E. 伴肺炎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