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车间电气施工方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8662294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泥车间电气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赤泥车间电气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赤泥车间电气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赤泥车间电气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赤泥车间电气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赤泥车间电气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泥车间电气施工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主要由车间内旧电机的改造为主,包括 2 台粗液泵、8 台混合泵、1 台污水泵、1 台叶滤机、1 台压滤机、1 台精液泵、1 台洗液泵,和稀释槽的2 台稀释泵及其搅拌电机 1 台;其中末次底流泵设软起动,粗液泵设变频调速装置,由现场及操作室两地控制。包括低压配电柜 2 台、软启柜 2 台、变频器2 台、控制箱 16 台,电缆桥架 50 米、镀锌钢管 580 米,动力电缆 1350 米、控制电缆 1450 米。车间负荷分配在两台动力配电柜内由两路电源供电,电源由氢氧化铝过滤车间配电室供电。2.工程特点本工程主要为原车间内的电机及泵设备以新换旧或以大换小,来满足生产增容的需要,大部

2、分施工作业均在车间内生产现场进行,而且与生产设备距离相当近,施工人员易受碱液伤害,另外还有带电或近电的作业也较为频繁,须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以及生产的生产的正常进行。3.施工布置3.1 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要求达到国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合格等级,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创建优质工程,持续满足业主要求。3.2 工期目标:精心组织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按合同规定交付使用的工期目标。3.3 质量控制:本工程主要以低压配电柜、电动机、电缆敷设、配管、防雷接地、照明灯具等作为质量控制点进行质量控制。严格执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

3、B50254-96、GB50258-96、GB50259-96)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03-88)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91)以及有关电气标准图集和施工图纸的技术和质量要求。3.4 施工组织机构3.4.1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如下:3.5 施工准备3.5.1 技术准备:3.5.1.1 备齐有关的电气施工规范及标准图集等技术资料。3.5.1.2 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使之熟悉和掌握图纸施工要求、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使有关人员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工期要求有高度的

4、重视。3.5.1.3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方案,合理安排组织施工,掌握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编制作业指导书。3.5.1.4 参加设计交付和图纸会审,了解设计意图,掌握施工要点。3.5.1.5 各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合同文件,严格执行合同条款。3.5.1.6 编制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3.5.2 设备材料准备:3.5.2.1 通过施工图纸作好预算计划,提出材料需用计划,根据材料计划向甲方领取必需的设备和材料并妥善保管。3.5.2.2 严格检查进场设备和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材质检验必须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或试验报告,检查做好记录并妥善保管有关技术文件资料。3.5.2

5、.3 配管、桥架、支架等用的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及涂装材料)应具有质量合格证书。3.5.3 作业人员教育项目经理技术科 经营计划科 安全质量科 物资管理科 综合科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施工班组3.5.3.1 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5.3.2 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和验收标准及规范的教育,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熟悉和掌握操作技术及操作规程。3.5.3.3 对作业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防止施工时给工地造成污染。3.5.4 劳动力需用计划:序号 工种 人数(人) 备注1 安装电工 102 调试电工 23 起重工 14 气焊工 25 电焊工 26 汽车司机 13.5.5 主要施工机具需用

6、计划: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1 汽车起重机 50t 台 12 载重汽车 5t 台 13 交流电焊机 台 34 气焊工具 套 35 冲击电钻 台 26 接地电阻表 ZC29B-1 台 1 精度 3.0 级7 钳形电流表 FD266 块 1 精度 2.0 级8 数字万用表 DT9201 块 1 精度 2.0 级9 兆欧表 ZC25-3 台 1 精度 1.0 级10 框式水平仪 200mm 台 1 精度 0.02mm/m11 水准仪 NAKO 台 112 滑轮或管柄弯管器 50-100mm 套 113 直流双臂电桥 台 114 塞 尺 套 1 精度 0.02mm15 低压电气试验

7、仪 套 116 喷 灯 盏 13.5.5.1 准备投入的施工机械、工具、调试设备和仪表,进场前应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所有量具及仪表,必须在校验合格有效期内。3.5.5.2 施工机具的技术及安全性能必须符合施工对象的需要。4施工工艺4.1 施工顺序4.1.1 在土建建筑施工完毕之后,在设备、工艺施工的同时,低压配电柜、就地控制箱的安装,照明线路、灯具的安装,电缆桥架的安装和电气配管配线,以及各类电缆线路的敷设等工作同时进行。4.1.2 在设备专业安装完成后,对电机进行检查接线,完成所有电气控制回路、主回路的接线、检查、试验工作。4.1.3 根据设备、工艺专业要求,配合其进行电

8、气单体试车、无负荷联动试车和负荷联动试车。4.1.4 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 4.2 安装工艺技术要求4.2.1 低压配电柜安装4.2.1.1 根据装箱清单,盘、柜的备件(包括出厂合格证和技术资料)应齐全;设备的规格型号、电气控制原理及电气性能应符合要求,并填写记录。4.2.1.2 配电柜与基础型钢连接紧密,牢固可靠;基础型钢接地可靠,柜间接缝平整。4.2.1.3 二次接线准确、固定牢靠,导线与电器或端子排的连接紧密,标志清晰、齐全。4.2.1.4 盘柜接地或者接零必须符合规范要求。4.2.1.5 盘柜电气控制原理及电气元件性能的校验、调试必须符合设计技术要求。4.2.1.6 盘柜电气试验(空试

9、或者负荷试车)时,必须作好数据记录。 4.2.1.7 盘、柜安装时,其垂直度、偏差值等应符合下表:项 目 允许偏差 (mm)垂 直 度(每米) 1.5相邻两盘顶部 2水平偏差成列盘顶部 5相邻两盘边 1盘面偏差成列盘面 5盘 间 接 缝 24.2.2 电缆支架、桥架安装、配管及电缆、导线敷设4.2.2.1 所有的电缆、导线、桥架、钢管等必须有出厂合格证;电缆(导线)必须要有试验报告,其材质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2.2.2 电缆支架、桥架安装、配管及电缆、导线敷设的工艺流程图:测量划线 支架安装 桥架安装 补刷油漆 配管加工 除锈刷漆 配管安装电缆头制作 电缆挂牌 电缆固定 电缆敷设电缆

10、二次试验 电缆出库 电缆一次试验电缆头安装4.2.2.3 电缆支架必须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托架及吊架的固定方式按要求进行。各支架的同层横挡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度偏差不应大于 5mm;拖架及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的偏差不应大于 10mm;配管角钢支架与钢管进行焊接,焊接必须牢固,然后补刷防腐油漆。4.2.2.4 电气配管连接时,应用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其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 2.2 倍。4.2.2.5 电缆管口应做成喇叭形,无毛刺和尖锐棱角,其弯制后,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 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 1.5 倍

11、。电缆敷设后,管口应按规范规定封口;室外管口应按规定堵塞,以防雨水进入管口,腐蚀电缆绝缘。4.2.2.6 电缆敷设时其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且敷设前后都应做绝缘测试,1KV 以上的高压电缆必须做交流耐压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4.2.2.7 所有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可靠接地或接零,且必须符合规范规定。4.3 单体试车、无负荷联动试车和负荷联动试车4.3.1 根据工艺、设备专业的设计要求,电气专业配合其进行单体试车、无负荷联动试车和负荷联动试车,并做好相关的试车数据记录。4.3.2 试车前应严格检查电缆绝缘强度是否良好、带电设备的电气性能是否良好、开关的

12、分合闸情况是否良好、电动机的绝缘强度是否良好,经检查确保完好后方可进行试车。4.3.3 在试车过程中应谨慎操作、严格观察、仔细记录,并且在试车之前应准备好万能表、钳形电流表、兆欧表和必需的电工工具,以便及时处理试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4.3.4 试车流程图:低压电缆试验盘柜效验 盘柜空载试投 设备单体试车交工验收 负荷联动试车 无负荷联动试车5.保证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5.1 在施工中,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分工负责,明确责任。5.2 人的控制:对于管理者及操作者,增强质量意识,增强责任感,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落实到个人,严格禁止无证上岗。5.3 严格按照物资采购控

13、制程序的要求,选定合格的材料供应商,根据编制的材料采购计划,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5.4 加强材料及成套电气设备验收,必须具有正式的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合格证、规格、型号以及电气技术资料等,并进行标识,保证材料的可追溯性,严把施工用料质量关。5.5 对每一工序有可能或者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质量预防措施。在施工过程和施工完毕后都要对每一工序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确保过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5.6 对重要工序或对过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再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实行“三检”制度。5.7 环境控制: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

14、因素(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采取有效地控制。尤其施工现场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环境,保持道路畅通,施工过程井然有序,材料工件有序,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施工现场应有防风、防雨等设施,为确保质量、安全创造良好条件。6.保证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6.1 建立施工现场安全机构,由项目经理主管安全工作,管理人员中配备现场专职安全员,班组中设兼职安全员,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6.2 对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持证上岗,能够掌握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对施工班组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保证在施工中所采用的工具和工作程序是正确的。6.3 临时用电的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可靠接地。6.4 起重

15、运输作业的设备、索具要符合规定,作业要符合规程。吊装时要捆绑牢固,统一指挥,动作协调一致,严禁吊架下站人。6.5 如果施工中的某些地点有可能发生不可避免的危险,应将这些地方用围栏隔开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牌,严禁无保护措施时交叉作业。交叉作业时要注意安全,必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6.6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戴好防护眼镜,遵守劳动纪律和施工规范。6.7 高空作业时要互相照应、提醒,不允许打闹或者乱开玩笑。必须系挂好安全带,工具应用绳索扎牢,高空与地面传递物品时禁止抛掷,应用绳索吊送,并且不能向下仍物体。6.8 氧气、乙炔瓶要分开放置,并不能放在可燃易爆管道和电线下面,二者距离不得少于 5 米,与明火距离不得少于 10 米。6.9 使用电焊时,电焊机外壳必须可靠接地,焊接人员必须戴好绝缘手套和焊帽,以免触电或者伤及眼睛。6.10 使用气焊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和其它保护用品,以免伤及眼镜和皮肤,要严格检查好气管和仪表是否漏气后方可进行操作。6.11 电源线沿地面敷设时,必须作好保护。电动工具应设专用固定开关、插座及防漏电装置。6.12 严禁带电操作。距离带电物体(设备)安全范围之内进行施工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鞋,必要时要做安全防护栏。6.13 施工人员不得随意碰触带电设备,不得随意拉合闸,不得随意靠近带电体,特别是高压带电体。6.14 电工在接电气线路时,必须严格检查,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