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8660743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一、A 型选择题 1 下列所有的临床特征中不符合肾病综合症的是: A.蛋白尿 B.低蛋白血症 C.红细胞管型 D.高脂血症 E.水肿 2 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标本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可见: A.免疫球蛋白 G(IgG)的颗粒状沉积, B.IgG 线状沉积, C.IgA 颗粒状沉积, D.链球菌抗原的线状沉积, E.链球菌抗原的颗粒状沉积。 3 下列所有情况都符合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除外: A.发生于 A 族 B 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 B.电镜下可见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 C.组织学图像显示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临床特征为急性肾炎, E.最易累及儿童,发展为慢性肾炎。 4

2、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最主要病变是: A.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生, B.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的增生, C.肾小球毛细血管纤维素样改变, D.肾小球系膜炎症细胞浸润, E.肾间质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 5 下列所有情况均符合肺出血肾炎综合症,除外: A.患者可出现咯血和血尿 B.患者常死于肺出血和尿毒症 C.电镜下未发现电子致密物的沉积 D.免疫荧光显示肾小球内颗粒状 IgG 沉积 E.免疫荧光显示肾小球内线状 IgG 沉积 6 弥漫性膜性肾炎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为: A.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 B.肾小球囊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消失, C.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D.肾小球毛

3、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 E.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 7 致密物沉积病是指下列哪一种肾炎: A.膜性肾炎 B.膜增生性肾炎型 C.膜增生性肾炎型 D. 弥漫性膜增生性肾炎型 E.快速进行性肾炎。 8 弥漫性膜增生性肾炎型光镜下的特征性改变为: 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B.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呈“虫蚀状”改变 C.增厚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分裂成两层,呈“双轨状” D.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呈钉状突起 E.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常有裂孔缺损 9 在快速进行性肾炎病变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病理改变是: A.电镜下见基底膜常有裂孔或缺损 B.纤维蛋白沉积于肾球囊内 C.球囊壁

4、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 D.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 E.肾小管上皮细胞混浊肿胀、脂肪变或玻璃样变 10 引起儿童期肾病综合症最常见的肾炎类型是: A.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D.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11 下列哪一种肾脏疾病肾组织免疫荧光检查在肾小球内找不到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沉积: A.弥漫性膜性肾炎 B.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炎 C.轻微病变性肾炎 D.弥漫性膜增生性肾炎 E.肺出血肾炎综合症 12 下列哪种情况不符合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A.部分肾小球毛细血管丛节段性增生 B.

5、病变轻者可自行消退 C.肾小球毛细血管可发生节段性坏死、破裂 D.有些肾小球可全部纤维化、玻璃样变 E.部分肾小球囊内可形成新月体 13 在 IgA 肾病时,肾活检最可能显示为: A.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D.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光镜下无变化 14 下列哪种疾病最不可能伴有肾病综合征: A.脂性肾病 B.弥漫性膜性肾炎 C.IgA 肾病 D.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E.弥漫性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5 糖尿病性肾病中下列哪种情况是正确的: A.肾小球基底膜广泛性变薄 B.常伴有其他器官微血管的改变 C.常伴肾炎综合征表现 D.在数年后病变可

6、消退 E.免疫荧光检查发现肾小球中 IgG 沉积呈颗粒状荧光 16 汞中毒可引起肾脏哪种病变: A.急性肾小管坏死 B.肾乳头坏死 C.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D.急性间质性肾炎 E.肾细胞癌 17 “肾小球集中”现象是下列哪项的组织学特征: A.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弥漫性膜性肾炎 E.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18 尿毒症时引起多脏器病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尿素在体内潴留 B.肌酐在体内潴留 C.胍类代谢产物的积蓄 D.代谢性酸中毒 E.酚类的积蓄 19 肾穿剌常用的电镜固定液是: A.10%中性福尔马林 B.Bou

7、in 固定液 C.2%戊二醛 D.卡诺固定液 E.以上都不是 20 非阻塞性慢性肾盂肾炎中细菌到达肾脏最常见的途径是: A. 血流 B.淋巴道 C.泌尿道结石 D.膀胱输尿管返流 E.异常的动静脉分流 21 脂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与高脂饮食有关 B.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 C.与 B 细胞功能低下有关 D.与肾小球多聚阴离子减少有关 E.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有关 22 尿沉渣镜检显示有白细胞管型、透明管型和蜡状颗粒管型, 在下列病变中均可出现,除外: A.急性膀胱炎 B.慢性肾盂肾炎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肾小球肾炎 E.急性肾小管坏死 23 病人主诉为间歇性血尿,经膀胱镜

8、检查发现膀胱左侧壁有一直径 3mm 的外生性病灶,钳取部分组织送病理检查,下列哪种病理学描述提示患者预后不佳: A.乳头状肿瘤表面覆盖有 7 层与移行上皮细胞相似的细胞。 B.乳头状生长,细胞核异形显著,浸润到肌层。 C.固有层中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形成息肉状结构。 D.乳头状肿瘤伴中度核异形,限于粘膜内。 E.广泛的腺性膀胱炎。 24 关于肾细胞癌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常在早期即有临床症状 B.大部分患者因血尿、腰痛和腰部肿块三联征被发现 C.典型组织病理学形态为透明细胞癌 D.转移少见,发生时也只局限于肾周 E.肉眼上肿瘤切面实性,灰白色,含少量脂质 三、填空题 1 引起肾小球肾炎的抗原

9、可分为两大类_、_,其免疫发病机制主要为:_、_。 2 引起肾小球肾炎的介质包括:_、_、_、 _、 _。 3 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损伤的基本病变为 _、 _、_ 、 _。 4 下列各种肾炎中增生的肾小球固有细胞分别为: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_、 _; 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炎_ ;IgA 肾病_。 5 下列各种肾脏疾病的肉眼表现为: 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_或_; 快速进行性肾炎_;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_; 慢性肾盂肾炎_。 6 下列各种泌尿系统疾病分别可引起哪些尿的特征性改变: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_、_、_、_; 轻微病变型肾小球肾炎_、;膜性肾病_; 弥漫性系膜增生

10、性肾炎_、 _;弥慢性硬化性肾炎_、_、_; 急性肾盂肾炎_、_、_、_、_; 肾细胞癌和膀胱癌_。 7 肾细胞癌可以产生多种激素和激素样物质引起不同症状,产生_ 引起红细胞增多;产生_ 引起高血钙;产生_引起高血压;产生_引起女性化或男性化;产生_引起柯兴综合症。 8 肾炎综合症以_、 _、 _、 _ 为主要特征,多见于_;肾病综合症以_、_、 _、_为主要特征,在儿童多见于_,在成人多见于_、_。 9 肾盂肾炎的感染途径其一为_,病原菌主要为_;其二为_; 病原菌主要为_。 10 与慢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有关的细菌为_。 11 肾细胞癌好发部位_,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_ 、转移特点是_。 1

11、2 膀胱癌好发部位_,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_。 13 产生颗粒性固缩肾的常见疾病有_、 _、 _。 14 急性肾炎发生的部位在_,属于_性炎症; 急性肾盂肾炎发生的部位在_,属于_性炎症; 两者尿液改变的不同在于后者尿中可找到_。 15 各型肾炎在电镜下的特征性改变为: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于_、 快速进行性肾炎的基底膜_、 轻微病变型肾炎球囊脏层上皮细胞_、 弥漫性膜性肾炎基膜_、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炎型基底膜_、IgA 肾病电子致密物集中于_、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晚期_。 16 弥漫性膜性肾炎按其病变发展过程分期,电镜下分别表现为:期_, 期 _银染形似_,期_,期基底膜增厚部分沉积物容解呈_,或双层基底膜增厚呈_;免疫荧光法可见沉积物主要是_ 和_。 17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又称_、或称_、根据免疫复合物沉积的部位分为三型, 电镜下分别表现为:型_、型_、型_,后者可伴有基底膜断裂。 18 急性肾小管坏死有两种类型_、_,肾小管基底膜前者表现为_,后者表现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