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机环评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653080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7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机环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机环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机环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机环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机环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机环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机环评报告(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盈江县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年产 3000 吨机制炭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1目录表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表二 建设项目社会环境简况 .8表三 环境质量状况 .14表四 评价适用标准 .16表五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0表六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35表七 环境影响分析 .38表八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67表九 结论与建议 .73附件附件 1 委托书附件 2 建设项目登记备案证明附件 3 盈江县国土局项目用地情况附件 4 盈江县瑞丽江-大盈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意见书附图附图 1 项目区平面布置示意图附图 2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 3 项目周边关系图附图 4

2、 项目水系图附图 5 项目与瑞丽江-大盈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置关系图盈江县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年产 3000 吨机制炭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2盈江县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年产 3000 吨机制炭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1表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盈江县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年产3000吨机制炭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 盈江县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法人代表 杨世宗 联系人 赖家平通讯地址 盈江县弄璋镇南多村拱宋联系电话 18306998861 传真 0692-8953389 邮政编码 679308建设地点 盈江县弄璋镇南多村拱宋立项审批部门 盈江县工业和商务局文件 批准文号 盈工商务发2

3、015273 号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C4220 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占地面积(平方米) 2146.7绿地面积(平方米) 70总投资( 万元) 12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66.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5.52评 价 经 费 (万 元 ) 0.7 预期投产日期 2016 年 10 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木炭是我国工业、农业、畜牧业、冶金业等行业不可缺少的原料和添加剂。传统木炭生产基本利用砍伐树木烧炭,既破坏生态环境,又不能使木材资源良好利用。为此,近年来各省市当地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相关法规,开始全面整顿木炭市场,陆续颁发“禁止砍伐木材烧炭

4、” 的禁令。传统的以树木烧炭的木炭厂纷纷停产,致使木炭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盈江县地处云南省西部,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据统计,盈江县秸秆资源总量为 50.61 万吨,秸秆综合利用比例达 59%,以饲料、厩肥所用秸秆比例最大,占全县农作物秸秆总量的 28%,传统利用及其他利用方式占 31%。剩余 40%左右的秸秆资源量尚未进行开发利用。盈江县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每年产生林业产业剩余物总量为 72.91 万吨,可回收利用资源量为 65.10%。结合以上实际情况,盈江县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投资 1200 万元于盈江县弄璋镇南多村拱宋选址 3.2 亩土地,新建一条年产 3000 吨机制炭加工生产线

5、及其配套设施。项目主要利用甘蔗渣、秸秆、锯末、边角料等林木三剩材代替木材粉碎盈江县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年产 3000 吨机制炭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2压缩后生产机制木炭,以代替天然木炭,即可有效的回收利用农业剩余物,又可减少木材的砍伐。项目于 2015 年 10 月 8 号取得盈江县工业和商务局工业建设项目登记备案证明(盈工商务发2015273 号)。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相关法规要求,确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盈江县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附件 1),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组织专业人员对厂址进行了现场踏勘,

6、并在收集和分析工程基本情况、区域自然、社会环境现状基础上按照环保法及有关技术导则要求,编制了盈江县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年产 3000 吨机制炭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供建设单位上报有关部门审批。二、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盈江县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年产 3000 吨机制炭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盈江县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盈江县弄璋镇南多村拱宋建设规模:建设年产 3000 吨机制炭加工生产线一条。项目总投资:总投资为 1200 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2、工程内容及规模项目主要建设年产 3000 吨机制炭加工生产线一条及配套生活办公设施。项

7、目占地面积为 2146.7m2,总建筑面积 1780m2。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项目组成详见表 1-1。表 1-1 项目组成一览表类别 工程名称 建设规模 功能 方位 层数结构主体工程 生产车间 1000m2分为粉碎制棒车间(成型棒材生产)和炭化车间(机制炭生产)南侧、西侧、东侧,流线型布置一层钢棚成品仓库(含副产品储存区) 300m2 机制炭、木醋液、木焦油暂存 中部 一层钢棚辅助工程 原料堆棚 400m2 秸秆、甘蔗渣、边角料、锯末 中部 一层钢棚盈江县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年产 3000 吨机制炭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3等堆存办公楼 40m2 人员办公,2 间

8、,每间 20m2 东北侧 一层板房食堂 20m2 人员用餐 东北侧 一层板房配电室 10m2 项目区供配电 南侧 一层砖混高位水池 10m3 生活办公用水暂存 南侧 砖混公用工程道路 - 道路宽 5m,长度 60m 厂区 混凝土旱厕 10m2 人员入厕 东北 一层砖混生活污水收集池 15m3 生活污水收集处理 北侧 混凝土循环水池 30m2 水洗塔废水收集处理循环使用 车间内 混凝土冷却水池 10m3 冷凝器冷却水收集冷却 车间内 混凝土事故池 2m3 事故木焦油、木醋液收集 仓库内 混凝土炉渣堆场 10m2 炉渣堆存 车间内 混凝土隔油池 1m3 食堂废水隔油处理 食堂附近 混凝土绿化 70

9、m2 灌木、草皮 厂区内 /布袋收尘器 2 套 烘干车间、制炭车间 车间内 /环保工程备用布袋 1 套 更换破损布袋 杂物房 /表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值一 占地面积 m2 2146.7二 总建筑面积 m2 17801 新建生产车间 m2 10002 新建原料棚 m2 4003 新建成品仓库 m2 3004 配电室 m2 105 新建办公生活设施 m2 60三 绿化 m2 70四 道路空地 m2 300五 工作人员及工作制度1 工作天数 天 3002 工作人员 人 103 工作制度(一班制) h 83、公用及辅助工程(1)给水项目水源来自于附近村庄的自来水供水

10、水源,通过泵加压输送至项目南侧高位蓄水池(10m 3)后由 DN50 供水管供给项目生产及生活使用,供水有保障。(2)排水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各建筑雨水通过雨落管收集后排入支路雨水沟,而后汇入区域总雨水沟,由北侧雨水总排口排入项目西面山泉水沟,于西南面 2000m盈江县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年产 3000 吨机制炭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4汇入喜哈河。项目冷凝器产生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池冷却后回用于冷凝器冷却用水;项目水洗塔产生的废水通过循环水池沉淀后回用于水洗塔用水,不外排。食堂废水通过隔油池隔油处理后与支路污水管收集的员工清洁废水混合进入生活污水收集池,雨天储存,晴天用于项目区道路洒水降尘,

11、不外排。(3)供电由附近南多社供电网点接入至项目区南侧配电室,配电后送往厂区各用电区域,供电有保障。(4)能源项目厂区设备大部分使用电能,炭化炉使用生物质成型棒材自燃产生的热能,滚筒烘干机使用炭化炉废气净化后产生的燃气(燃气量不够时使用生物质燃料),至热风炉点燃后通至滚筒烘干机直接供热,燃气属于清洁能源。参照秸秆气化供气系统技术条件及验收规范(NY/T443-2001)及国内秸秆燃气监测结果,项目炭化炉废气经水洗塔处理后产生的生物质燃气成分见表 1-3。表 1-3 项目生物质燃气成分组成表序号 项 目 NY/T443-1001 标准及监测结果1 燃气热值 4600kJ/Nm 32 一氧化碳含量

12、 18%3 氧气含量 0.8%4 硫化氢含量 20mg/Nm 35 焦油及烟尘含量 50mg/Nm 36 二氧化碳 14.2%7 重碳烃 0.6%8 轻碳烃(8 炭以下) 31.5%9 氢气 33.8%10 氮气 1.1%4、主要设备项目主要的生产设备见表表 1-4。无国家命令淘汰或者限制使用、进口的设备,所使用设备均为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制炭设备。表 1-4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1 破碎机 台 12 刨花机 台 13 热风炉 台 1盈江县弄璋镇宏源机制木炭经营部年产 3000 吨机制炭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54 滚筒烘干机(顺流干燥) 台 15 骨料仓(带布袋除尘器) 台

13、 16 制棒机(1500t/a) 组 27 炭化炉(1500t/a) 组 28 输送机 台 19 水洗塔 台 110 冷凝器 台 111 配电设施 套 15、原料及燃料量(1)原料量项目制炭使用的原料为甘蔗渣、秸秆、锯末、边角料等林木三剩材。收购的甘蔗渣、锯末、边角料一般已经过干燥,秸秆经过晾晒,含水率在 8%-20%之间。收购物料含水率在 10%及以下时无需烘干,需烘干物料的烘干比例如下,需烘干物料含水率按最大值计算。项目主要原辅料使用量详见表 1-5。类比一般生物质燃料,项目原料成分见表 1-6。成品率约为原料的 37.5%。表 1-5 项目主要原辅料使用量类型 名称 湿料 含水率 烘干比例 去除水分 干料(含水 10%)甘蔗渣 5000t/a 8%-16% 60% 180t/a 4820t/a锯末 600t/a 10%-18% 70% 34t/a 566t/a边角料 1200t/a 10%-18% 70% 67t/a 1133t/a原料植物秸秆 1200t/a 10%-20% 90% 108t/a 1092t/a小计 8000t/a - - 389t/a 7611t/a其他 纸箱 300000 只/a - - - -表 1-6 项目原料生物质性状一览表热值 灰分 硫含量 含氮量 含水率4300 大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