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47013涡流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651467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BT47013涡流检测通用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NBT47013涡流检测通用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NBT47013涡流检测通用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NBT47013涡流检测通用工艺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NBT47013涡流检测通用工艺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BT47013涡流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BT47013涡流检测通用工艺规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件编号 XX/XX-ET-2016 版本/修订数 A/0标 题 涡流检测工艺规程 第 页/共 页 第 1 页 共 13 页目 录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22 依据标准 .23 人员要求 .24 检测设备和器材 .34.1 检测仪器和检测线圈及辅助装置 .34.2 涡流检测系统的组合性能 .34.3 对比试样 .44.4 备检工件 .44.5 检测环境 .55 安全要求 .55.1 防止电流短路引起的电击造成人体伤害。 .55.2 防止检测现场温度、湿度、有害环境造成人体伤害。 .56 检测施工流程 .56.1 检测施工流程图 .56.2 实施检测过程说明 .67 工艺文件及附属文件要求 .

2、77.1 工艺规程 .77.2 操作指导书 .88 铁磁性管材涡流检测 .108.1 适用范围 .108.2 对比试样 .108.3 检测程序 .119 非铁磁性管材涡流检测 .119.1 适用范围 .119.2 对比试样 .119.3 检测设备 .139.4 检测程序 .13文件编号 XX/XX-ET-2016 版本/修订数 A/0标 题 涡流检测工艺规程 第 页/共 页 第 2 页 共 13 页涡流检测工艺规程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 本规程规定了涡流检测人员资格、仪器、探头、对比试样、检测范围、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等。1.2 本规程依据 NB/T47013.6 的要求编写,采用 EEC

3、35+型涡流检测仪器,满足引用标准中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适用于在制和在用承压设备用导电金属材料管材、零部件、焊接接头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涡流测量方法,适用于金属基体表面覆盖层厚度的磁性法和涡流法检测。1.3 本规程与工程所要求执行的有关标准、规范、施工技术文件有抵触时,应以有关标准、规范、施工技术文件为准。2 依据标准2.1 TSG Z8001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2.2 GB/T5126 铝及铝合金冷拉薄壁管材涡流探伤方法2.3 GB/T5248 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2.4 GB/T7735 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2.5 GB/T12406.6 无损检测 术语 涡流检测2.6

4、GB/T12969.2 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探伤方法2.7 NB/T47013.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1 部分:通用部分2.8 NB/T47013.6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6 部分:涡流检测以上文件以其当前有效版本为准,其最新版本也适用于本工艺规程。3 人员要求3.1 从事涡流探伤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按照 TSG Z8001-201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的要求取得无损检测资格,所持证书在有效期内并经注册;3.2 从事涡流检测的工作人员按等级分为(初级) 、(中级) 、(高级) ,取文件编号 XX/XX-ET-2016 版本/修订数 A/0标 题 涡流检测工艺规程 第 页/

5、共 页 第 3 页 共 13 页得不同等级的人员,只能从事相应等级的技术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3.3 从事涡流检测的工作人员,除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还应熟悉有关的专业标准,具有实际检测经验并掌握一定的电磁方面的基本知识,应熟悉被检工件的材质、形状、几何尺寸、表面状态及电磁特性等,能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分析、判断和处理。4 检测设备和器材 4.1 检测仪器和检测线圈及辅助装置(1)涡流检测仪:采用 EEC35+型智能双频四通道全数字式涡流检测仪,性能参数:通道 4 个、 频率:2 个、混频单元(自动混频)3 个、接入探头2 个、频率范围:64 Hz5 MHz、增益 090dB,最小步长

6、0.5dB、相位旋转 0359 步进 1、增益比(Y/X):0.110、幅度/相位测量 手动/自动、显示模式:点/ 线/消隐、数字滤波点数 1100、高通滤波 0500Hz、低通滤波 1010000Hz、探头激励信号幅度 18 级、硬件报警输出 1 个、报警输出信号:三极管 OC 门输出,能够满足GB/T14480.3 相关性能要求。(2)检测线圈:外穿式、内穿式、笔式,与 EEC35+型涡流仪匹配,性能指标应满足检测对象和检测要求;(3)辅助装置:磁饱和装置、机械传动装置、退磁装置,与 EEC35+型涡流仪匹配,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要求;4.2 涡流检测系统的组合性能4.2.1 涡流检测系统应

7、能以适当频率的交变信号激励检测线圈,并能够感应和处理检测线圈对被检测对象电磁特性变化所产生的响应。4.2.2 涡流检测系统性能应满足本部分及相关标准要求,有关仪器性能的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参照 GB/T 14480 等的有关要求进行。4.2.3 检测能力应满足产品验收标准或技术合同确定的要求。4.2.4 边缘效应影响区应满足产品验收标准或技术合同的有关要求。文件编号 XX/XX-ET-2016 版本/修订数 A/0标 题 涡流检测工艺规程 第 页/共 页 第 4 页 共 13 页4.2.5 检测仪器应具有可显示检测信号幅度和相位的功能,仪器的激励频率调节和增益范围应满足检测要求。4.2.6 磁化装置应能连续对被检件或其局部进行饱和磁化处理。若被检件不允许存在剩磁,磁化装置还应配备退磁装置,该装置应能有效去除被检件的剩磁。4.2.7 机械传动装置应能保证被检件与检测线圈之间以规定的方式平稳地作相对运动,且不应造成被检件表面损伤。4.2.8 记录装置应能及时、准确记录检测仪器的输出信号。4.2.9 在下列情况下,应使用对比试样对涡流检测设备的灵敏度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