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649550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答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2004 年印度洋海啸中,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损失比印度和斯里兰卡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1.0 分 A、距离较远 B、海拔较高 C、受苏门答腊岛的遮挡 D、大陆架较长我的答案:C2我国泥沼最多的区域是()。1.0 分 A、东北 B、华南 C、中部 D、东南我的答案:A3()已经成为地理学的性质和特征。1.0 分 A、独立性 B、拓展性 C、系统性 D、关联性我的答案:C4植物的林冠截留作用可以截留()的降水。1.0 分 A、10%-35% B、15%-40% C、20%-45% D、25%-50%我的答案:B5下列气体中,在大气中滞留时间最长的是

2、()。1.0 分 A、氮 B、氧 C、氪 D、氩我的答案:D6下列半球中,是压缩型半球的是()。1.0 分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我的答案:A7地理学的发展未来不太会成为()。1.0 分 A、系统的地理学 B、人文的地理学 C、统一的地理学 D、哲学的地理学我的答案:B8地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没有体现于()方面。1.0 分 A、人类的诞生 B、人种的形成 C、人群的文化 D、人口的分布我的答案:C9某一地区的地面起伏超过()后,就不适宜人类生活。1.0 分 A、100 米 B、500 米我的答案:B10生物圈的四个特性不包括()。1.0 分 A、亲岩性 B、亲水性 C、亲

3、养性 D、亲光性我的答案:C11芒萁多分布于()。1.0 分 A、酸性土壤 B、碱性土壤 C、中性土壤 D、弱酸性或弱碱性土壤我的答案:A12土壤的层次不包括()。1.0 分 A、腐殖质层 B、淋溶层 C、积淀层 D、灰质层我的答案:D13中国的旱灾主要集中在()。1.0 分 A、西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我的答案:C14能把碳从岩石圈释放出来的途径是()。1.0 分 A、火山喷发 B、植物侵蚀 C、风力风化 D、地壳运动我的答案:A15地理学的特征不包括()。1.0 分 A、综合性 B、区域性 C、阶段性 D、环境性我的答案:C16戴维斯的理论不足之处不包括()。1.

4、0 分 A、忽略了抬升过程中的侵蚀作用 B、忽略了均衡的调整 C、忽略了地震等自然剧烈外力影响的作用 D、忽略了地面再次抬升的可能性我的答案:C17下列地区中细菌数量最多的是()。1.0 分 A、林地 B、绿化公园 C、街道 D、百货商店我的答案:D18针叶林地区一般的土壤是()。1.0 分 A、黑钙土 B、栗钙土 C、灰化土 D、淋溶土我的答案:C19在干旱地区看不到的是()。1.0 分 A、高的地方逐渐降低,低的地方逐渐升高 B、风蚀蘑菇 C、岩壁成蜂窝状 D、山地风化后平行后退我的答案:A20在正常的年份,太平洋南赤道附近表层的洋流方向是()。1.0 分 A、从东向西 B、从南向北 C、

5、从北向南 D、从西向东我的答案:A21九寨沟及黄龙水系河床的形成主要得益于()。1.0 分 A、钙 B、碳 C、镁 D、铜我的答案:A22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指水中()含量的升高。1.0 分 A、氮和磷 B、钠和磷 C、氮和硫 D、钠和硫我的答案:A23在平流层中,大气温度的变化趋势是()。1.0 分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保持不变 D、先降后升我的答案:A24青藏高原隆起后,其北部的植被变化是()。1.0 分 A、山地常绿针叶林变为高山荒漠 B、灌丛草原变为高山荒漠 C、山地常绿针叶林变为高山草原 D、灌丛草原变为高山草原我的答案:B25柯本气候分类法中,C 指的是()。1.0 分

6、A、热带 B、干旱带 C、温暖带 D、冷温带我的答案:C26路南石林主要是()。1.0 分 A、石英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我的答案:C27一般来说,气候变暖,蒸发作用加强,对温度产生的影响是()。1.0 分 A、先升后降 B、现降后生 C、升高 D、降低我的答案:D28地球气流的循环是()。1.0 分 A、单圈环流 B、二圈环流 C、三圈环流 D、四圈环流我的答案:C29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一般来说属于()。1.0 分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转化者我的答案:C30岩石圈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成分是()。1.0 分 A、氢 B、硅 C、铝 D、氧我的答案:D31通常认为

7、,黄土地区的沟壑等地貌形成的原因是()。1.0 分 A、黄土覆盖下的基础形状 B、风力的侵蚀 C、流水的切割 D、温差的变化我的答案:C32关于李吉均院士对现代地理学的看法,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现代地理学是全球地理学 B、现代地理学是建设地理学 C、现代地理学是统一地理学 D、现代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我的答案:D33地表环境主要的能量来源是()。1.0 分 A、太阳辐射、地热能和地球自转的动能 B、太阳辐射、地热能和大气逆辐射 C、太阳辐射、地球自转的动能和大气逆辐射 D、太阳辐射、地球自传的动能和生物能我的答案:A34受多种作用力的影响,长江口在不断地向()方向迁移。1.0 分

8、A、东北 B、正北 C、正南 D、东南我的答案:D35平均来说,海水的盐度为()。1.0 分 A、9.2% B、7.7% C、5.9% D、3.5%我的答案:D36王建老师认为,台东地区出现的水向上流的情况是受到()的影响。1.0 分 A、视觉差异 B、重力 C、地形 D、气候我的答案:B37黄土多形成于()时期。1.0 分 A、温暖干燥 B、温暖湿润 C、寒冷干燥 D、寒冷湿润我的答案:C38喀斯特地貌中的天生桥的形成主要是由于()。1.0 分 A、水流的侵蚀作用 B、风力的侵蚀作用 C、砭石体的生长 D、地下洞穴的崩塌我的答案:D39关于夏季赤道地区的多雨带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1.0

9、分 A、更向北边偏移 B、更向南边偏移 C、最接近赤道 D、随年份变化我的答案:A40一般来说,与滑坡形成无关的因素是()。1.0 分 A、岩石圈的结构 B、岩石圈的性质 C、降水的多少 D、降水的成分我的答案:D41对地理学家提出的新要求中的“三种技术”是()。1.0 分 A、信息获取的技术、信息分析的技术、地理综合和集成的技术 B、信息筛选的技术、信息分析的技术、地理综合和集成的技术 C、信息获取的技术、信息筛选的技术、地理综合和集成的技术 D、信息获取的技术、信息分析的技术、信息筛选的技术我的答案:A42基性岩通常形成较厚的()。1.0 分 A、黏质土 B、酸性土 C、碱性土 D、棕钙土

10、我的答案:A43下部是岩石,上方是沉积物的阶地类型是()。1.0 分 A、内叠阶地 B、上叠阶地 C、基座阶地 D、堆积阶地我的答案:C44地球上淡水的总量占所有水资源的()。1.0 分 A、9.931% B、4.458% C、2.762% D、1.336%我的答案:C45大陆型的地壳平均厚度为()公里。1.0 分 A、7.3 B、23.7 C、43.6 D、20我的答案:C46冰缘环境中,对石头破坏较为严重的是()。1.0 分 A、风化作用 B、冻融作用 C、冻土 D、低温我的答案:B47潟湖主要是()形成的。1.0 分 A、河水 B、冰山 C、海水 D、降水我的答案:C48一下区域中风化强

11、度最强的是()。1.0 分 A、温带草原 B、温带及亚热带荒漠 C、亚热带稀树草原 D、热带雨林我的答案:D49黄土地貌多位于()。1.0 分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C、温带地区 D、亚热带地区我的答案:B50关于土地的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土地是自然综合体 B、土地是历史自然体 C、土地具有一定的人文属性 D、土地在发生学上不具有继承性我的答案:D二、 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1节理,又称断层,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地层的断裂。()1.0 分我的答案: 2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是从低纬度地区通过洋流和大气环流向高纬度地区输送。()1.0 分我的答案: 3春季的

12、沙尘暴多于秋季是因为春季的风更大。()1.0 分我的答案: 4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近地面的气旋呈顺时针形状。()1.0 分我的答案: 5大型岛群大多分布于大陆的东岸。()1.0 分我的答案: 6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洪积扇横坡面呈现高度由一侧向另一侧递减的现象。()1.0 分我的答案: 7一般来说,食物链最多不超过五级。()1.0 分我的答案: 8地理学的视角包括地方的综合、地方间的相互依存、尺度间的相互依存人地相互依存等四个视角。()1.0 分我的答案: 9地理学家应有的能力不包括多环境兼顾和多要素观察的能力。()1.0 分我的答案: 10海水温度升高会影响海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而二氧化碳

13、的增多会进一步引起地球温度升高,导致海水温度升高。()1.0 分我的答案: 11沉积岩可以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1.0 分我的答案: 12自然地理学研究强调针对于不受人类影响或受人类影响较小的自然区域,不涉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0 分我的答案: 13沟谷也可以称为河谷,即河流的流水下蚀而形成的沟渠。()1.0 分我的答案: 14人类经历了一个从依赖适应自然,到修饰改造自然,最后达到相互协调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理学学科的变化。()1.0 分我的答案: 15沉积岩当中细菌的反硝化作用释放出来的氮会被绿色植物重新吸收。()1.0 分我的答案: 16青藏高原

14、地区的地带性呈同心环状分布。()1.0 分我的答案: 17构造运动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海陆的分布和地形的起伏。1.0 分我的答案: 18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应该遵循发生一致性原则、形态类似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以及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原则。()1.0 分我的答案: 192009 年,联合国天文学科大会通过决议,将冥王星排除在了太阳系行星之外。()1.0 分我的答案: 20胡焕庸线是从大兴安岭到横断山脉的一条分界线,区分自然资源的分布密集程度。()1.0 分我的答案: 21在百年内,可以预测的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甲烷的含量不断减少。()1.0 分我的答案: 22地球表层系统对太阳输入的短波辐射利用率很低,大约 2/3 的短波辐射都被反射到了地外空间。()1.0 分我的答案: 23只要有符合条件的岩石,就能形成喀斯特地貌。但是有些地区会形成在地上,有些地区会形成在地下。()1.0 分我的答案: 24人文地理学家对于自然因素对人文过程作用考虑得比较全面,而自然地理学家对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