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镇森林防火预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8635582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溪镇森林防火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沙溪镇森林防火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沙溪镇森林防火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沙溪镇森林防火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沙溪镇森林防火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沙溪镇森林防火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溪镇森林防火预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沙溪镇森林防火预案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管护,防范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及时有效组织开展森林火灾扑救,促进我镇生态系统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 、 浙江省森林防火办法 、 浙江省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和新昌扑救森林火灾预案 ,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第二条 森林火灾处置原则1、实行森林防火辖区管理、行政领导负责制和分级负责制原则。镇、村主要责任人负责组织本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工作;镇护林防火指挥所统一组织指挥扑救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森林火灾。镇政府负责组织指挥扑救本单位的森林火灾。2、坚持“以人为本 ”的原则,在组织扑救森林火灾时,按照先人后火和“三不打 ”的要

2、求,确保扑火人员和林区群众的安全,严防发生人身伤亡事故。3、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专群结合的原则,在组织扑救森林火灾时,做到专业扑火队伍、半专业扑火队伍、义务扑火队伍和发动群众相结合。森林火灾发生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按照本预案,积极、主动地组织、投入森林火灾扑救。4、坚持依法扑救和科学扑救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力争做到森林防火“打早、打小、打了”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第三条 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镇政府设立沙溪镇森林防火指挥部,作为预防、处理森林火灾的常设机构,负责组织全镇森林火灾扑救。镇人民政府镇长担任镇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指挥,镇政府各部门及有关机构主要负

3、责人担任指1挥部成员,统一组织全镇范围内的火灾扑救。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分管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森林防火日常工作。各村和驻镇有关单位成立相应机构,负责相应辖区范围内的火灾扑救工作。第四条 发生森林火灾时,乡护林防火指挥所职责:1、及时调集镇森林消防队赶赴火灾现场进行扑火;2、组织后备扑火力量参加扑火;3、向上级护林防火指挥部报告火情,凡发生跨县或跨乡(镇) ,除奋力扑救外,由镇护林防火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请示镇政府领导同意,电报有关县、乡(镇)请求支援、通报灾情;4、联系毗连地区的护林防火组织给予支援;5、组织后勤供应,包括食品、扑火器具、运输、燃料及医疗救护等;6、组织调查处理森林火灾案件,

4、做好林火扑救的善后工作。第五条 一般性火警、火灾发生时,由镇护林防火指挥部指挥辖区范围内各村及有关单位进行处理。发生下列重大森林火灾,必须上报县护林防火指挥部进行处理。1、火场跨县、乡(镇)街道办事处的行政界线或我镇与国营林场管辖区之间;2、造成人员重伤、死亡事故的;3、森林火灾过火面积 10 公顷或延烧 3 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4、威胁重要设施、居民区的;5、卫星林火监测发现 2 个像素以上的森林火灾。第六条 为便于指挥,全镇划分为十个森林防火分区。镇护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实行分工包片负责制和值班制,指挥部各成员每人联系指定村。当火延烧 2 小时仍未扑灭时,联系成员要赶赴火灾现场;当火延烧 3

5、小时仍未扑灭明火的,镇护林防火指挥部正、副指挥长要亲临一线。2第三章 保障措施第七条 人员保障。镇护林防火指挥部建立森林消防队、义务扑火队和预备队,形成“招之能来、来之能战” 的森林防火扑救体系。1、镇森林消防队。由镇政府年轻干部、派出所和其他人员组成,共 16 人。镇森林消防队配置装备有:风力灭火机 8 台,喷雾器 4 台,油锯 2 台,二级灭火工具(拖把)5 把,砍刀 2 把,防火服 16 套。其中防火服、头盔、手套、手电、毛巾按人数 100%配备。2、义务扑火队。各村要成立由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带队的510 人的扑火应急队(义务扑火队) ,每人配备 1 把砍刀和二号工具。镇防火办负责指

6、导森林防火知识培训。第八条 气象保障。森林防火期内,森林防火等级超过三级以上时,气象部门要及时发布预告,各单位要积极采取防范措施。第九条 通信保障。镇护林防火指挥所要求各村及各有林单位负责人在防火期内要保持通讯畅通;在防火期内镇森林消防队队员必须保持通讯畅通。第十条 物资保障。镇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扑火工具,发生森林火灾时,分发给扑火人员。镇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应组织做好食品、工具、器材、汽油、药品等救火物资的储备,以应急需。第十一条 医疗救护保障。本乡范围内的卫生院、或诊所,在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做好救护准备,组织抢救因扑火受伤的伤员,必要时要抽调医务人员携带药物和医疗器具,到

7、达火场前线开展救护工作。第四章 森林火灾信息处理第十三条 森林火灾发生时,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森林火灾,应立即尽力扑救,并即时报告镇政府,接到警报的当事人,必须在3将火场位置、起火时间、发现时间、报警人姓名、报警电话等情况询问清楚后,立即向镇防火办汇报。镇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接警后,立即召集镇森林消防队人员赶赴火场进行扑火,并向火情所在行政村发出扑火指令;同时向县防火办转报,以便为下一步扑火做好准备。第五章 扑火队伍的组织调度第十四条 森林火灾发生后,镇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接警后,要针对火情、火势,迅速组织镇森林消防队投入扑火。1、火情发生所在村义务扑火队在火情发生后要迅速赶到火场扑救。2、火场

8、毗邻的村或林场,获悉火情后或接到上级通知,应立即派出扑火队,赶赴火场前线指挥部接受任务,积极投入战斗。3、预备队接到护林防火指挥所命令后必须尽快赶到起火现场。第六章 火场指挥第十五条 发生森林火灾时,下列情况下,设立扑火指挥部,指挥部分前线扑火指挥部和后方指挥部。1、凡森林火灾延烧 2 小时仍未扑灭的,镇护林防火指挥所要在现场设立前线扑火指挥部。2、森林火灾延烧 3 小时仍未扑灭明火的,镇护林防火指挥所要在现场设立前线扑火指挥部,在镇政府设立后方指挥部。第十六条 前线扑火指挥部的设立在地势开阔、安全的火场附近,设立火灾前线扑火指挥部。根据火势发展形势确定指挥长,指挥部内部要配备熟悉火灾现场地形

9、的当地干群。第十七条 火场指挥由前线扑火指挥部负责。前线扑火指挥部工作基本程序:1、全面掌握火场所处的自然地理、森林植被、林火趋势、气象因子、扑火力量及社会环境条件等情况,迅速制定林火扑救具体实4施方案。2、绘制火场态势图,在扑火指挥图上标绘火场图形,周密部署兵力、划定责任区、确定责任人。3、跟踪扑救进度动态,预测火势发展及蔓延趋势。依据扑火方案及火场实际情况,灵活机动的调用扑火力量。通讯联络、后勤保障、火案调查等工作一并开展。4、按照消灭明火、控制火场、清理火场、巡守火场、验收火场、撤离火场的程序,及时快捷地完成火灾扑救任务。火场得到控制后,及时组织巡回检查开展火场清理,有条件的可用水清,无

10、条件的沿火场边缘反复清、站杆倒木截断劈裂往里清、地下隐火重点清,直至达到无明火、无青烟、无焦味的“三无” 标准。火场清理任务完成后,要对火场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确保达到“三无” 标准后,留有足够的看守人员,执行撤兵预案,有序将扑火人员、物资、设备等安全撤离返回。 5、火案调查、火场面积核准、原始资料收集整理、火灾损失评估后,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提报书面综述报告。第七章 火灾扑救方法、战术要领第十八条 初期阶段和现场火势弱、植被少的火灾扑救:1、可利用灭火工具直接消灭火焰。扑火时,从火的后方(火尾)入场,尾随火头前进,踏过火烧迹地进入扑火地段,开展扑火作业,直到火扑灭为止。2、扑火力量充足时,可将

11、火区分割成段,同时开展扑火作业,逐段逐片消灭。在扑火头和两翼的同时,派部分人员携带灭火工具,扑打火尾、残火,防止风向突变,使火尾变火头。对于扑打过的地段,应派人清理看守,防止复燃。第十九条 火势凶猛、人力不能靠近、火势较大的火灾扑救:1、对火势发展趋势较明显的火, 、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地被5物,把人力布置在火场外围的安全地带,抓住火向河流、沼泽、道路、阴坡、下坡以及地被物密度较大的密林、阔叶林火势较弱方向蔓延的有利时机,全力快速进行扑打,一气呵成,把火扑灭,或扑打火势较弱火的两翼和火尾,控制燃烧速度和面积。2、利用早上和夜间火势弱的有利时机,组织全面进攻。这种方法多是由于白天风力大、火势猛,

12、短时不能扑火时方可采用。第二十条 在大面积、高强度、大风条件下的火灾扑救、阻止大面积荒火烧入林内等情况下,要使用间接灭火法进行扑火。主要方法是利用河流、道路和山脊作为依托条件开设防火线,阻隔火的蔓延。1、人工开设防火线。在火前方一定距离,选择与主风方向垂直,植被较少的地方,人工开设防火线,并清除防火线上的一切可燃物质。防火线宽度一般不少于 30 米,长度应视火头蔓延的宽度而定,伐倒的植被倒向火场一边。开设防火线时要强调质量。防火线形成后,要派足够人员在外侧守护,严防火烧越防火线。2、火烧防火线。利用河流、道路作为依托条件,在火头前方,设立火烧防火线,从火头前进方向的对侧开始点火,利用风力灭火机

13、使火向火场方向蔓延,两火相遇产出火爆,降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将火熄灭。火烧防火线技术性强,危险性大。因此,必须选择有经验的指挥员指挥,组织足够人力,选好风向,在三级以下风力时进行。风力太大时不宜使用。采用火烧防火线方法灭火时,点火人员一般相间 5 米,向同一方向移动同时点火。第二十一条 在火灾扑救过程中,火灾现场指挥员要结合实际,适时采取适当扑火战术,提高灭火成效,加快扑火进程。1、 “单点突破、长线对进突击” 战术。选择接近主要火头的侧翼突入,火势较强的一侧重大配置兵力,火势较弱的一侧少量布置兵力,兵分两路,进行一点两面作战,最后合围。这种战术突破点少,6在火势突变可能性小的情况下采用,由

14、于扑火队能力有限,大面积火场不宜采用。2、 “多点突破、分击合围” 战术。实施时,若干个扑火小组,选择两个以上的突破口,然后分别进行“一点两面” 作战,各突破口之间相互形成分击合围态势,使整个火场分割成若干个地段,将火迅速扑灭,这种战术突破口多,使用兵力多,全线展开,每个扑火组间的战线短,扑火效率高,是扑火队常用战术。3、 “四面包围、全线突击” 战术。采用全线用兵,四面围歼的办法扑火,既扑打火头,又兼顾全局,一鼓作气扑灭火灾。蔓延强烈的一侧兵力多于较弱的一侧,顺风火的兵力多于逆风火和侧风火,上山火的兵力多于下山火。4、 “一次冲击、全线控制” 战术。将全部兵力部署在火线的一侧或两侧,采用一个

15、扑火层次,全力扑打明火,暂不清理余火,也不留后续部队和清理火场队伍,力求在短暂时间内消灭明火,以控制火场局势,然后再组织消灭残余火。 “一次冲击” 的距离,一般荒坡400500 米,危险地段 150200 米,有林地 500 米左右。这种战术多半用在火危及到居民区、重要设施时,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时使用。第二十二条 在火灾扑救过程中,火灾现场指挥员要结合实际,适时采取适当指挥战术,提高灭火成效,加快扑火进程。1、指挥员应根据火势、地形、地被物、气象、扑救力量等情况,确定扑火方案。如果火势进一步扩大,考虑变更扑救方法和扑救队伍的任务及配备,掌握好支援队伍和物资,力争控制局势。2

16、、在指挥扑救时应注意判断扑救力量和火势的相互联系,根据火的发展蔓延速度,划分间接扑火区和直接扑火区,确定间接扑火方式和作业地点,分配扑火任务,落实责任。第八章 火灾善后工作7第二十三条 对重大森林火灾,镇护林防火指挥部组织新闻单位进行及时、实事求是的报道,对扑火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事迹,给予宣传表扬,对贻误战机的现象进行通报批评。对行为恶劣的火灾当事者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理。第二十四条 在完成森林火灾扑救后,镇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灾后对森林资源和直接扑火经济损失的统计核实;提出过火林木的处理意见和恢复森林生态环境的实施方案;分析火灾发生原因,提出森林火灾防范措施;提出扑火奖惩建议。第二十五条 本辖区范围内,15 亩以上的森林火灾案件或特殊的森林火警案件上报区森林公安机关进行查处。火灾跨乡镇办事处的由镇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配合县森林公安部门进行调查。第二十六条 火灾扑灭后,所在村或林场应加强对火烧林木的管理管护,防止乱砍、乱盗、哄抢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