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中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6330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中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中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中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中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中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中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中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选择题(30 题每题 2 0 分)1曹兵武在分封制度与华夏传统的普世化中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里主要强调()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C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D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2 “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 ”谷梁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A分封制的目的在于扩张疆土 B分封制易导致分裂割据C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 D诸侯国实行小农经济3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 “在君主所拥有的制

2、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 。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4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 。从中体现了()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 B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封建皇权至高无上5钱穆说:“拿历史大趋势来看,可说中国人一向意见,皇室和政府是应该分开的,而且也确实在依照此原则而演进。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皇帝是国家的

3、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 ”下列符合钱穆观点的是()A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专制 B中国传统政治是宰相专制C中国传统政治不是专制制度 D中国传统政治不是皇帝专制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 ”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抨击秦的专制暴政 B否定中央集权制度C肯定秦的郡县制度 D主张恢复分封制度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C分工协作

4、,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8 新唐书记载:“(卢商 )早孤,家贫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 ”作为文献史料,此记载可用于佐证唐代科举制()A体现九品官人法的原则 B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C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D进士科是入仕唯一途径9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 ”这种现象使得宋代()A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 B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C地方势力得到增强 D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10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A

5、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11史料记载,公元 1384 年 9 月 1428 日皇宫收到奏章 1160 件,共计 3291 件政务。 “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于是皇帝下令()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 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D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共议12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 诏征为九真太守。 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C自然资源的贫乏

6、导致生活贫困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13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千耦其耘 B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 D自给自足14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15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7、”诗中反映了()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16郑学檬指出,宋天圣令与唐田令相比,没有还授田的规定,更无永业、口分之别;并且要求“诸官人、百姓,并不得将田宅舍施及卖易与寺观。违者,钱物及田宅并没官” 。这一规定()A加强了国家对土地产权的控制力度 B制约了商品经济的不断提高C使私人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 D推动了小农经济健康发展17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C官营

8、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18北宋时东京开封城内:“倘欲修整屋宇,泥补墙壁即早辰桥市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 ”南宋时都城临安城内沿街的临时工匠,如补锅、修鞋帽、穿珠子、修刀剪、磨镜等匠人,随时可叫唤,大约有数十种。材料反映宋代的民营手工业()A行业分工开始出现 B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C以官营手工业为主要形态 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19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 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 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

9、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A “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 “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 “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 “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20雍正二年九月,两广总督奏请广东开矿,世宗批谕:“悯念穷黎起见,谕尔酌量令其开采,盖为一二真实无产之民,许于深山穷符觅微利以糊口资生耳。若招商开厂,设官征税,传闻远近,以至聚众藏奸,则断不可行。 ”材料反映了清政府的主要目的是()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严格限制民间开矿 B保证官方开矿垄断权C体恤社会下层百姓 D防止地方出现变乱21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手工

10、工场主和雇主 商人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变化说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体现自然经济虽开始解体,但依然处于主导地位A B C D22 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声。 ”周伯温曰: “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 ”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23 白银帝国是一部反映晋商的历史影片,展现了明末清初康家票号“天成元”的兴衰故事。下列有关晋商的说法,错误的是()A晋商指山西商帮,是建

11、立在亲缘基础上的商人组织B明初晋商藉明朝统治者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C晋商的活动范围极为广泛,甚至走出国门开拓国外市场D晋商依附于农业文明,是封建经济的补充和附庸24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 ”温总理所引语句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A主张“尚贤”、 “节俭”的墨家思想 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 “无为而治 ”的道家思想25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话说,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

12、准是()A “存天理,灭人欲” B “知行合一”C “格物致知” D “致良知”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朱熹曰:“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 ”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 ”这可以认证二人都主张()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 “理”27磁针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这样,磁针既要眷顾母亲,又要留恋子女,自然就要指向南北方向。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介绍了我国最早的

13、指南工具 “司南” B借用了阴阳学说的某些思想C科学地解释了磁针指南的原理 D该理论促进了指南针的发明 28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 ”这可以看出()A 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B 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C 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 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29 “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 ,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