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青教师对“师德”的理解论文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8594128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年青教师对“师德”的理解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个年青教师对“师德”的理解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个年青教师对“师德”的理解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个年青教师对“师德”的理解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个年青教师对“师德”的理解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个年青教师对“师德”的理解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年青教师对“师德”的理解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题 目:一个年青教师对“师德”的理解体 裁: 德育论文 作者姓名: 杨婵 工作单位: 易俗河镇樟杨学校 手机号码: 13875237582 一个年青教师对“师德”的理解何为师德?我认为是“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师爱为魂罗素说:“凡是缺乏教师的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 ”师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伟大、最真诚、最无私的大爱。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他必然会对学生充满爱心,热切关怀,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学生的利益。汶川地震灾区英雄教师夏晓燕舍弃自己的孩子保护学生的生命;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舍弃父母亲人去救学生。相反,一个师德低下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是对学生的冷漠

2、、无情和歧视,如前年新闻媒体披露出的“范跑跑” 、 “杨不管”就是最好的例证。教师作为孩子成长的除父母外的第二个影响源,给予学生信任和热爱,将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特殊的依恋感,促使学生情感和个性顺利发展。记得刚参加工作时,班上有个同学因为没有及时交作业而遭到我的批评,当时这批评对于他来说似乎是突如其来的,不可接受的,从此以后,我能明显感受到他对我的反感,上课不认真,作业不完成,我生气,发脾气,也找他谈话,可当时说得好好的,不到两天又是老样子,我实在弄不明白怎么回事?一次与一名老教师聊天,无意中说到这个问题。老师告诉我这个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年迈的奶奶一手把他拉扯大的,一直很自卑,所以生活习惯

3、懒散,自制力差,从来不做作业,现在能交作业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我突然意识到之前当着其他同学的面批评他,更是伤到他的自尊了。为此,我努力的想办法弥补,使他不再反感我这位老师,什么办法呢?只能是爱!我不再冲他发火,也不再责备他,而是多给他机会,并且适时鼓励他,了解他在学习上是否有问题,经常到他家去家访,做点可口的饭菜给他吃。通过大半期的努力,他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也能认真听讲,我知道我成功了,我用我的爱心让这孩子认可了我,我提着这盏明灯,一步一步走近他的内心。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有走近他们的内心,用爱去看,去了解,去感受,孩子才会更加喜欢老师!你对他信任地一点头,关注地一微笑,期待地

4、看他一眼,都会深深地打动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感到莫大的快乐。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因此我们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摒弃训斥的口吻,远离谩骂的言词,努力营造一个平等的教学氛围,不仅仅是一个个出自肺腑的赞词、一串串激人上进的心语、学生成功时会心的微笑、频频的颔首和惊喜的目光,更是教师在学生失败时期待的眼神,挫折时劝勉的良言和犯错时宽容的暖语等等。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微笑” ,少给学生一些“冷眼” 。陶行知曾感慨万分地说: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的,才能打到新的深处”。我们只有以诚心、真心、爱心去关心学生、

5、理解学生,才能叩开学生封闭的心灵窗户,学生才能真正呼吸到民主、自由的新鲜空气,学生的主体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二、学高为师教师首先是一个求知若渴、博学多才的人,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那种热爱学习、勤奋学习、一丝不苟的精神。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而要掌握这门科学和艺术,教师就必须发扬“学而不厌”的精神,就必须充实丰富自己的课内外知识,就必须将学生未知的知识恰当转化成学生理解的内容。老师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仅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有源头活水。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地学习、提升,掌握更丰富、更全面、更前沿的知识。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想学生学好,

6、必须学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教师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功底,授课时才能收放自如,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作为新一代的教师,我们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认为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李希贵的教育艺术随想录等书籍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观念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要想听懂一堂课,不难;要想去讲一节课,不易!如果想出色的上好一堂课,决非朝夕之功。要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们年青教师如果在平时不注意积累点点滴滴,打下坚实的功底,是不可能去讲好一堂课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虚心学习,多听课听听其他老师的讲授、多思考看看别人的思路方法、

7、多领悟领悟别人的独到之处。作为我们基础课程的教师,不仅要通晓本专业的知识,还要熟悉相关学科,并涉猎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如美学、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等等,教学相长,兼收并蓄,使得教学成为一个立体的而不是单一的、广博的而非肤浅的、生动的而非枯燥的过程;因此只有通过不断的丰富自我、充实自我,才能真正地“为人之师” 。一般来说,学生都是尊重那些学识渊博、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那些学识狭窄、教学水平低下的教师是不受学生欢迎的。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总是赞赏、尊重、推崇知识渊博、教学能力强、教学态度好、有创造精神的教师;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技能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质量,涉及到学生、教师集体和整个教育事

8、业的利益,因而,它是学生和教师集体衡量一个教师作用的重要尺度,成为影响其教育威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应当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摸索先进的教学方法,讲究课堂教学技巧,教学态度亲切良好,不仅大大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从而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一位善于反思,善于总结的教师。每节课上课前反思教学设计是否有遗漏之处,教学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上课过程中遇到教与学的问题是否及时反思;课后对课堂精彩的地方回顾总结,并写好教学后记与同行交流探讨;还可以通过科组的集体备课、集体评课的方式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教师通过自我的反思,提高教学技能,创新教学理念

9、和教学方法,积累更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做到学而思则不罔,为日后的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成效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身正为范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 ”在我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我的老师板书写得非常漂亮,当时语文有练字的作业,于是我们班同学都会把这个老师的字作为帖子来临摹练习。这件事情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特别是我当上了教师以后,我更加注意平时与学生接触的一言一行,然后我就会看到学生的确是有所触动的。记得在一次大扫除中,为了使每位同学都能认真、负责

10、地完成任务,我首先拿起一块抹布,带头擦玻璃,并力求擦的干干净净;行动是无声的语言,不需要任何鼓动性的语言,就已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劳动积极性,都自觉地按照老师的分工,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所以不需要轰轰烈烈,也不需要豪言壮语,只需要经常体现在教师自己的行为上,我们只有以自己言行统一、表里一致的美好品德为载体,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使他们在对真理的信奉中也对教师产生敬仰之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师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完善自身素质,才能让学生从高尚的人格魅力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教育无小事” ,己不正焉能正人。再说“小事”不小。 “小事”做好了,就能拓展教育空间,缩短师生距离,赢得学生的信赖,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将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意自省、自察、自纠。我们作为教师其身一定要“正” ,这样才能担负起未成年人心灵成长的“引路人” 。 我选择了这个职业,那么我愿意像那些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付出的平凡的老师们一样努力的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自己的贡献!我知道,我们的工作平凡不平凡;简单不简单!我会把自己平凡、简单的工作坚持下来,守住这一方净土,用爱写好“师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