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新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52708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秋新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秋新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秋新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秋新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秋新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秋新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秋新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积累与运用(23 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 分)虐 杀( ) 祷 告( ) 水波粼粼( ) 苦心孤诣(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寂漠 憔悴 暴风骤雨 B.霎时 诀别 翻来复去C.委屈 宽恕 恍然大悟 D.点缀 笑炳 喜出望外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夏威夷四季如春,雨量丰沛,阳光 ,空气清新,林木茂盛,被称为“太平洋中最美的岛屿”。因为担心衣着 的母亲被人笑话,某大学一学生竟将来探望自己的母亲拦在校门口,此举令人气愤!我们为什么对当下的青春和信念 ,而对那些陈年旧事却充满向往和好奇呢?说到底,距离产生美。A.充分 破败

2、不屑一顾 B.充分 破败 不以为然 C.充足 破旧 不以为然 D.充足 破旧 不屑一顾4.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 分)(1)史铁生的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务虚笔记,散文 合欢树等。课文秋天的怀念围绕“看花”这一中心事件展开描写,表达了 的主题。(2)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是 (国家)文学家,1913 年获得文学奖。(3)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 ,讲述了误解和冲突中的兄弟之情。5下面一段文字选自一名学生的作文,其中有几处错误,请按要求回答问题。(5 分)星期天,是许多人向往的日子。这一天,人们纷纷外出,街上行人穿流不息;也可以将一切烦恼抛到九宵云外,在家睡个懒觉。总之,大家可以做很多好玩有

3、趣。而我每到周日,却感到烦燥不安。(1)文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并改正。(3 分)改为 , 改为 , 改为 。(2)文中第 句有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 分)6.繁星春水的作者是 ,下面这几句诗均出自这两本诗集,结合这三句诗,说说诗集的主题是什么。(4 分)(1)母亲呵!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2)婴儿是伟大的诗人,在不完全的言语中,吐出最完全的诗句。(3)一般的碧绿,只多些温柔,西湖呵,你是海的小妹妹么?主题: 二、阅读理解(37 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79 题。(12 分)(一)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

4、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二)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 分)(1)相委而去 (2)下车引之 (3)元方入门不顾 (4)公欣然曰 8.下列选项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与/人期行 B.俄/而雪骤

5、 C.白雪纷纷/何所似 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6 分)(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2)待君久不至,已去。(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二)阅读散步片段,完成第 1013 题。(12 分)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

6、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0文章第段交待了哪些内容?(3 分)11文章第段中加点的词语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理?(2 分)母亲信服地点点头,

7、便去拿外套。12选文第段中画线句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13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分歧?分歧的解决体现了一家人怎样的情怀?(3 分)(三)阅读平分生命,完成 1418 题。(13 分)平分生命欧阳宗一个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用,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十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8、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手术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十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着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一百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

9、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人每人活五十年!”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14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4 分)(1)血:血型( )血晕( )(2)颤:颤抖( )颤栗( )15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 分)16第三段说:“(抽血前)男孩开始犹豫”,他“犹豫”的原因是什么?(2 分)17文章的主人公是“男孩”,但文中多次写到“医生”和“所有人”的反应,其目的是什么?(2 分)18你认为“男孩”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 分)三、写作(40 分)19同学们,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美,美是妈妈饱含深情做的一日三餐,美是老师那鼓励的话语,美同学真挚的温馨祝

10、福,美是自然界滋润万物的雨水其实,美,就在身边。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美,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600 字左右。1.n do ln y 2.C 3.D 4.(1 )命若琴弦 我与地坛 对无私母爱的赞颂,对伟大母亲的怀念(2 ) 印度 诺贝尔(3 ) 野草5.(1)“穿”改为“川”,“宵”改为“霄”,“燥”改为“躁”。(2 )第句,改为:总之,大家可以做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6.冰心(谢婉莹) 主题:歌颂母爱,歌颂童真,歌颂大自然。 7.(1 )丢下、舍弃(2)牵、拉( 3)回头看(4)高兴的样子 8.C 9.(1 )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在门外玩耍。(2)(我父亲)等待你很久你却不来,他已经离开。(3)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在家中聚会(举办家庭聚会),与子侄们讲解诗文。 10.交待故事发生的地点、中心事件和人物。 11.母亲对“我”强烈的依赖和信任的心理。 12.写出了初春田野的生机和活力,引出下文“我”对生命的联想。 13.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分歧的解决体现了一家人尊老爱幼、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情怀。 14.( 1) xu xi(2)chn zhn 15.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总领全文;为下文写男孩给妹妹输血和与妹妹平分生命做铺垫。16.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 17.侧面表现男孩的可贵品质。18. 略。 19.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