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法规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520368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法规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法规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法规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法规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法规知识点汇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讲 依法执教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法律素质1.依法治教:1 对于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而言,依法治教的具体要求就是依法 行政;2 对于学校及其管理者而言,依法治教的具体要求就是依法治校;3 对于教师而言,依法治教的具体要求就是依法执教 4;对于学生而言,依法治教的具体要求就是依法受教;5 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依法治教的具体要求就是依法家教。2.依法执教的含义及特点:(多选,四点)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花。它是依法治教方略在教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1 执教主体的特定性 2 执教依据的专门性

2、3 执教性质的特殊性 4 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3.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多选)从构成要素看,教育法制建设主要包括教育立法、教育普法、教育执法、教育司法、教育守法、教育法制监督以及保证教育法律制度运行的国家机器及运行机制。4.据统计,从 1980 年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至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陆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 7 部教育法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

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多部与教育有关的法律;国务院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 幼儿园管理条例 、 教师资格条例等 16 项教育行政法规。(现在为 18 部)4.当代教师依法执教的必要性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教师法律素质的亟待提高教师以德执教的必然要求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5.具体内容和要求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6.依法执教和以德执教是从不同侧面对教师工作提出的不同要求。 (判断)7.正确处理好依法执教与以法执教的关系。 “依”“依据” , “以”“运用” 。但运用

4、法律手段并不能等同于依法办事。第二讲 教育法律基本知识(上)1.教育法的含义一般认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段)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广义的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也就是指整体或抽象意义上的法。狭义的法是指由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也就是指具体意义上的法。广义的教育法,是

5、指体现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的总称。狭义的教育法,是特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有关制定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即教育法律。2.教育法的特点(简述)教育法是一种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只有国家通过法定程序采取制定或认可两种方式确定的行为规范才能成为法。教育法是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意志的体现 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教育法是教育客观规律法定化了的行为规范3.教育法的本质教育法是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教育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

6、定的4.教育法的基本原则:(简答)1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 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 3 受教育机会方面一律平等。教育机会平等一般包括:起点上(即入学上)的平等、过程上(即就学过程)的平等和终点上(即学业成就上)的平等三个基本环节。4 保障教育的公共性原则5 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原则 6 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原则5.教育法的规范作用:(多选)a 指引作用 b 评价作用 c 教育作用 d 预测作用 e 强制作用6.教育规则是指法律中关于具体权利和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规定。7.教育法律规则是指由教育法所规定的、通过教育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规范人们教育活动的行为准则。它是组成教育法的“细胞” 。

7、它有以下特征:(多选)a 国家意志性b 规范性 c 概括性8.教育法律规则与教育法律文学文件、教育法律条文、教育法律文书之间的关系:教育法律规则与教育法律文件:教育法律规则是教育法律文件的基本内容教育法律规则与教育法律条文:教育法律规则是教育法律条文的实际内容。教育法律规则与教育法律文书:教育法律文书是指适用用教育法律规则于社会生活中的行为所产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9.教育法律规则的结构:是指一个教育法律规则由哪些要素构成以及这些要素在逻辑上的联系。逻辑结构“如果则否则”10.教育法律规则三要素为假定、处理和法律后果:a 假定:是指教育法律规则中规定适用该规则的条件的部分。它指出在发生何种条

8、件时,教育法律规则则便生效。b 处理 c 法律后果:是指教育法律规则中对于遵守或违反规则的行为将产生何种法律后果的规定。分为肯定性后果和否定性后果。11.教育法律规则的类别:(判断)a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按照教育法律规则调整方式的不同而进行的分类。授权性规则在表述上通常采用“可以” 、 “有权” 、 “不受干涉” 、 “有的自由”等术语。义务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必须做出某种行为或不得做出某种行为的教育法律规则。可分为两类;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在文字表述上通常采用“必须” 、“应当” 、 “义务” 、 “禁止” 、 “不准” 、“不得”等字样。b 强制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强制性

9、规则:是指规定教育法律关系参加者在某种条件和情况出现时,必须做出或禁止做出一定行为的规则,它所规定的内容不允许主体一方或双方随意更改。 “不得挪用、克扣”。任意性规则:是指教育法律关系参加者可以做出一定行为的规则。它对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一般不做具体规定,允许教育法则。c 确定性规则、委托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选择)这是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内容确定性程度的不同所做的2分类。确定性规则:是指明确规定某一行为规则内容的教育法律规则。委托性法律规则:又称非确定性法律规则,是指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而委托某一专门机关加以确定的教育法律规则。准用性规则:是指没有直接规定某一行为规则的内容而是明确指出在

10、这一行为规则的问题上引用某项规定的教育法律规则。第三讲 教育法律基本知识(下)1.教育法律关系:是指由教育法律确认和调整的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特点:、它是以教育法律规范为前提而形成的特殊法律关系、它是以教育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为调整对象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它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2.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权利能力行为能力3.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选择)a 公民 b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 c 国家机关 d 利益共同体 e 国家4.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是教育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5.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判断、单选)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

11、共同对象。种类:、物 、行为及其后果 、精神产品6.教育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a 教育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 b 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法学上,一般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各种事实称为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的事实。教育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它有多种形态,但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教育法律事件,二是教育法律行为。7.教育法律形式:也称为教育法的渊源,是指教育法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既由不同国家机关依照不同方式创制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效力的教育法律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8.教育法律形式的类别的具

12、体表现形式主要有: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及国际教育条约、协议等。9.教育行政法规: 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创造的对教育事业实施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10.教育法律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容和谐一致、形式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11.判断和确定教育法律的效力等级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a 下位法服从下位法 b 特殊法优于一般法 c 后定法优于前定法 d 特定程序法律优于一般程序法律 e 被授权机关的立法等同于授权机关自己的立法12.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横向结构包括: a 教育基本法 b 基础教育法 c高等教

13、育法 d 职业教育法 e 社会教育法 f 民办教育法 g 教师法 h 教育投入法 i 学位法第四讲 教育法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法最初产生于奴隶社会。选择)2.国外教育法的产生与发展大体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相应地可分别称为古代教育法、近代教育法和现代教育法。3.古希腊斯巴达人制定的“军事教育法” 。 (判断)4.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 (判断)5.1917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休士法 。6.1944 年的巴特勒法案确定英国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一直到继续教育的公共教育体系。7.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是从明治维新以后开始建立的。明治政府于 1872年颁布了学制,实行第一次

14、教育改革。 (选择,判断)8.国外现代教育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a 教育观的法治化 b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义务教育法 c 教育法律体系的形成和逐步完善 c 教育发达国家竞相进行新的教育立法9.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世界各国出现了一轮新的教育立法热。主要主要表现在:英国 1988 年通过教育改革法 ;法国 1989 年出台教育指导法 ;日本 1990 年颁布终生学习振兴法 ;俄罗斯1992 年制定教育法 ;美国 1994年实施美国 2000 年教育目标法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极圈,在文教方面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10.(选择、判断)、1902 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

15、了钦定学堂章程 。该章程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法规,但它并未实施。、1903 年清政府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又称 卯学制) 。是清末最重要的一个法规。、1906 年,清政府颁行强迫教育章程 。1922 年颁布了新学制,即“壬戌学制。1951 年 10 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 ,这是建国后颁布的第一个重要的教育行政法规。11.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启示:a 教育和法律两中社会现象职能的交互作用是推动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前提。b 教育权的社会化、国家化是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的职能和权利。c 科技的发展是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动因。d 此外,现代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现代国家法治

16、化等也是影响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因素。第五讲 教育法与教育政策1.政策的分类:a 按政策的制定机构不同,可分为执政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政策。b 依据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相互关系,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三个层次,亦称路线、方针、政策。2.教育政策的特点:(多选)a 政治性 b 可行性 c 原则性 d 权威性 e 稳定性3.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共同点:a 两者的经济基础相同 b 两者体现的阶级意志相同 c 两者的指导思想和历史使命相同 d 两者都是教育规律的反映4.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区别:(简答)a 两者的制定机关和程序不同 b 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c 教育政策则以决议、决定、指示、宣言、通知、报告、纪要等文件的形式来表现。e 两者调整的范围、实施的方式不同 f 两者的稳定程度不同5.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相互作用:(简答、判断)a 教育法以教育政策为指导。b 教育政策是教育法制定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