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试读——北京大学试读学生个案研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8520281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试读——北京大学试读学生个案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我的试读——北京大学试读学生个案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我的试读——北京大学试读学生个案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我的试读——北京大学试读学生个案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我的试读——北京大学试读学生个案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试读——北京大学试读学生个案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试读——北京大学试读学生个案研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的试读北京大学试读学生个案研究董德刚内容摘要本研究使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北京大学三名试读学生的访谈,深入考察了他们的家庭教育情况,在北大学习、人际交往的历程,试读原因及试读期间的个人情感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学生试读的原因比较复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试读学生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的盲目性导致了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学习失去了意义;学生不能尽快适应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导致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要求,学习成绩不合格而试读;家庭成员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有效平等的沟通,影响了孩子的人际交往,学习方面的困难、困惑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和解决;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试读经历没有一个积极健康的认识,对学习

2、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本研究还揭示了试读学生往往独立于大学“核心圈”之外,试读加剧了这种边缘化倾向。关键词: 试读 试读生 退学 边缘化目 录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31.1 研究问题 31.2 我的预研究51.3 研究意义 7第二章 文献综述 82.1 已有的研究成果 82.2 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评述及本研究的贡献 13第三章 研究过程 153.1 材料的获取 153.2 我的思考 20第四章 被访者的故事(上)234.1 走进北大 244.2 大学学习和生活曲 2824.3 交往曲 36第五章 被访者的故事(中)415.1 “压力”谢强的试读感受 415.2 “自作自受”谭漠的试读感受

3、425.3 父母老了,自己长大了曾卓试读前后的感受 44第六章 被访者的故事(下)48.1 家庭教育篇486.2 自我认识曲55第七章 分析与建议 607.1 试读原因分析607.2 大学校园里的“边缘人” 637.3 建 议 66参考文献 68后记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1.1 研究问题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是一种稀缺资源,能进入大学殿堂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比例很低。尽管社会在不断地呼吁高校扩招、呼吁我国的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让更多的学生能接受高等教育,而不少高校也确实响应了这种需求,扩大自己的学校规模、扩招也作为学校的发展规划写上日程,但不可否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高等教育仍是

4、一种精英教育,择优录取,优胜劣汰。作为全国最著名的学府之一的北京大学,录取的新生的高考成绩非常高。以 99 级学生为例,理科各专业学生的高考成绩平均在 600 分以上,文科均在 560 分以上;刚刚结束的 2001 年各省市录取平均分高出当地重点线 100 分以上,并且多年来我校录取的高考状元数、国际中学生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获奖生数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在现存的高考制度下,应该说我校选拔到了全国最优秀的中学生。因此,北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与兄弟院校相比是比较高的。每一位学生都是带着同龄人羡慕的眼光、带着父母和邻居的祝贺与重托、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北大校门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每年都有

5、一些学生退学离校。请看一些统计数字:从 1996 年 2月至 2000 年 11 月间,北京大学 94、95、96、97 和 98 级本科生退学学生总数为 171 人,除 25 人自费出国留学、3 人移民国外、3 人因考试作弊退学外,其它 140 人均因为学习成绩不合格而被退学,占退学学生总数的 81.9%。这个数字足以让人震惊!3北京大学大学生学籍管理细则 (1998 年版)第二十三条规定以下两种因成绩不合格须退学的情况 :1、本科学生在一学期内(第一学年第一学期除外)考试不及格的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学分数累计达到或超过本学期所修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总学分数的 60者;2、本科生在校期间,考

6、试不及格和虽经重修(或重考)仍不及格的必修、限选课程累计达到或超过 15 学分者。高考分数之高、期望之高、退学比例之令人震惊使学生的亲人无法接受,按一位退学学生家长的话是“(我的孩子)见了报的,是敲锣打鼓送到北大来的” ,学生身上蕴含着家长和亲朋好友的很多期望。如果退学回家,则“无颜见江东父老” 。考虑到部分学生由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过程中可能有些不适应,也是应学生和家长的要求,给学生一次补救的机会,根据原国家教委的规定,我校 1993 年 12 月制定了北京大学关于学业成绩不合格的本专科学生试行收费试读的暂行办法 ,办法规定:所有的退学学生均可申请试读,试读期为一年,交培养费 2500 元。通过

7、两年的试行,1996 年 1 月将暂行办法修订为北京大学关于学业成绩不合格的本科学生试行收费试读的办法 ,专科学生不再实行试读,改为留级;本科一、二年级的学生实行试读,毕业班学生停止试读,学业成绩不合格者必须退学。学生试读期间主要是重修不及格的课程,学期考核两门或以上不及格者仍须退学。试读学生属于退学学生,试读期间无正式学籍。可见,试读是一个考验期,成则留,败则退。从中也可看出,试读生可以说是学业失败的学生,至少从结果来看是这样,因为有学习成绩不及格,才给他一次试读的机会。可以说,北京大学的试读制度为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提供了一次补救的机会,这些学生可以比其他同学多一年的学习时间。但又引出了另外一

8、个问题:试读成功率并不高。以 9798 学年(97 年 9 月98 年 7 月)为例,9798 学年试读(97年 9 月办理者)学生 26 人,一个学期结束时,有 5 人试读不合格退学;98 年 7 月试读期满不合格者 16 人,占试读学生数的 61.5,试读成功率只有 38.5%。如果在成绩考核中老师能完全将试读学生与其它学生同等对待,不出于同情因素而给“抬手分” ,试读不合格而退学(或结业)的学生将会更多。由此可见,北京大学试读的成功率比较低。在工作中我一直被两个问题所困扰:(1)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试读甚至退学呢?是我们为学生提供的环境不适应学生的需要,是我校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

9、学管理制度束缚了学生的发展?还是学生在进入北大后迷失目标、放松自己?学生的需要是什么?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有哪些,是否有效?(2)在录取到比较优秀的学生的北京大学,为什么试读成功率如此之低?因为从结果来看,试读学生之所以试读,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及格,学校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以北大学生的智力水平,似乎通过考试并不是很难的事情。那么,问题出在哪儿?试读率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是学生的智力水平不足以通过这门考试?还是学生不愿意试读?亦或还存在更深层的原因?学生对试读制度有怎样的认识?4在此,我认为有必要向读者先介绍一下我的预研究成果,从而阐明我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来回答以上两个问题的原因。1

10、.2 我的预研究我从 1995 年 12 月起开始主管本专科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就是学生的学籍异动,包括学生的休学、复学、退学、转系转专业、学生自费出国留学和学习成绩不合格学生的退学、试读处理。在此过程中,我接触到很多北大学生。我为北大有如此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也深深为少数学生的退学感到惋惜,尤其是学生和学生家长哭哭啼啼地恳求。查阅近几年的试读生学籍档案情况,我发现试读学生绝大多数为理科学生,且以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居多。从学生的试读申请和院系的报告及与部分试读学生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导致试读的原因主要有:1、学习不努力,这是导致学生试读的根本原因。中学生以考上大学为目标,上了大学以后就失

11、去了目标,船到桥头终到站:或者沉湎于游戏机和电脑,或者不去上课、睡懒觉,考试前靠抄同学的笔记和突击复习来应付考试。2、对大学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又被大学形形色色的生活所迷惑,过分热衷于参加社团等社会工作和社会实践而不上课。有些试读生学习方法不得当,不重视基础课的学习,认为大学学习只要看懂和理解即可;个别学生急于了解学科的前沿性成果,急于参加科学研究,对现在的教学和考试方式产生抵触情绪。3、对本专业不感兴趣,想转专业又未成功。个别学生甚至入学前就有“先进校后换专业”的想法,因而放松本专业的课程学习。4、心理状态没有很快调整到位。尤其来自偏远省区的学生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与其他同学相比有一定的

12、差距,自卑感较重,与同学交流比较困难,导致学习成绩下降。5、英语和数理基础薄弱,又不够努力;还有的学生不重视公共课如政治理论课、人生理论课甚至体育课等的学习。6、热衷学习辅修学位或双学位课程,忽视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这类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辅修专业和双学位课程的学习上,辅修或双学位课程及格而主修专业课程不及格导致试读甚至退学。7、对学籍管理规定不够了解。有的学生对出现不及格课程的情况不重视、不在乎,不及时重修,导致累计不及格学分达到或超过 15 学分;有的学生由于身体原因未经批准就不参加考试,最后被认定为旷考;还有的学生带病参加考试,抱着侥幸的心理,结果出现了几门课程不及格;有的学生长期患神经

13、衰弱或内分泌失调等疾病,又未达到休学程度,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却不申请延长学习时间或少选课程,导致学习压力大、学习负担较重,5出现不及格课程。除了学生自身的问题外,我发现学校在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缺陷。有些系对教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未能及时作好预防工作;回答学生的咨询简单应付,态度生硬,使学生产生敬而远之的感觉;在学生出现不及格情况时也未能及时做工作,向学生指出如不采取措施努力学习将产生的后果;未及时安排学生重修不及格的课程,导致累计不及格学分达到退学程度(15 学分以上) 。有些系主管教学的院长、系主任对有关的管理规定不了解,不愿意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投入精力,负起应尽的责任,对教务员汇报学生的学

14、习问题不予及时处理。个别院系休学学生不回家休养,仍滞留在学校,还参加考试且出现大规模的不及格的课程,为处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院系之间教学管理也存在不平衡。教学认真、管理严格、考试不走过场的院系不及格的学生就可能较多,试读甚至退学的学生也相对多一些,相反,有些院系学生不去上课也能及格。此外,学生在学习上产生的问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有生理、心理、生活上和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因素,需要对其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和帮助。但学校目前的现状是学生的学习问题只是教务办公室在管,学生工作组和班主任思想工作不到位。试读和试读生作为一种现象存在,教育者和管理者对它有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我所作的预研究只是使读者在一定程度上对试读的原因有所了解,虽然这些原因是我从试读生自己的试读申请中总结出来的,但并不是从试读生的角度探讨,而且学生写出来的原因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原因,只从这些档案材料中我可能挖掘不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因此,本研究试图把对试读和试读生已有的经验和一般认识放到一边,通过与当事者本人深入探讨以上问题,看学生本人对试读有怎样的认识和态度,再深入挖掘试读生产生的原因,从而反思北京大学目前的举措。可见,本研究不仅仅是探求试读生产生的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