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520279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是黑龙江省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首要体现。是构建并提升黑龙江省整体产业体系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到未来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巩固黑龙江省在东北亚大战略中保持关键地位的棋子。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有利于加快全省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利于塑造和展示地方形象,提升黑龙江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保增长扩内需战略实施,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挖掘黑龙江省文化资源,推动边疆文化繁荣;有利于保护生

2、态环境,推动基础设施改善,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就是充分利用我省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优势,以整合优化、培育特色旅游产品为切入点,以打造龙头精品为品牌,以哈尔滨、五大连池、镜泊湖、小兴安岭、神州北极、扎龙湿地、兴凯湖、大庆温泉、抚远华夏东极、鹤岗黑龙江界江等十大旅游开发区建设为核心,以搭建营销策略平台为手段,以保障体系为支撑,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真正构建起点面结合、有效互动,面向全国、辐射欧美的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开发区旅游全方位发展体系。一、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背景(一)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1、旅游业发展成绩显著(1)黑龙江省旅游收入快速增长2008 年全年

3、接待入境旅游者 200.6 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8352.5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562.53 亿元,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1.03%。(2)黑龙江省旅游条例重新制订,旅游管理更加科学、高效。重新制订黑龙江省旅游条例,2008 年 12 月 19 日经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自 2009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3)旅游形象宣传力度加大, “冰雪” 等品牌被市 场广泛认可依托新闻媒体,树立黑龙江省旅游形象。借助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香港经济日报、香港有线 23 台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黑龙江省四季旅游,以及 “世界冰雪旅游名都”、 “国际滑雪旅游胜地 ”、

4、“养生度假天堂” 三大目的地形象。(4)入境客源市场持续增长,旅游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黑龙江省细分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营销,在巩固扩大传统入境市场基础上,开拓入境旅游新市场。入境旅游国家和地区由原来的 75 个增加到 105 个,其中俄罗斯市场再创历史新高,韩国市场突破“倍增目 标” ,日本市场继续 巩固,台湾、香港等传统入境市场持续兴旺,美、法、德、加、新加坡等新兴客源市场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5)旅游精品项目建设加快,龙头景区逐渐成型为落实省委关于“集中精力开 发好北极村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做精做强 神州北极旅游品牌” 的要求,加强对漠河县北极村旅游服务中心、图强九曲十八湾湿地栈道等

5、项目建设。旅游景区配套建设与经营城市和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了有机结合。此外,全省在建、新建旅游项目中,涌现出一批标志性旅游精品。(6)旅游交通建设提速,交通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为了增强黑龙江省旅游交通的可进入性,开通了哈尔滨韩国清州包机旅游航线、香港哈尔滨航线、北京哈尔滨漠河航线。此外,充分利用全省公路建设三年规划契机,旅游局与省交通部门沟通衔接,提报了 236 条拟在建旅游公路项目。(7)旅游招商引资规模扩大,旅游拉动国民经济作用日渐加强2008 年,省旅游局精选出 40 个旅游项目参加各类招商活动。2008 年招商引资金额达 28 亿元。其中,新壕集团投资 12 亿元在亚布力建设滑雪旅游综合区

6、。2、不利因素制约旅游业发展(1)旅游行政管理体制不顺畅旅游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战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制约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2)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不合理旅游发展增长极单一(即哈尔滨),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除增长极外的其它区域,总体上处于低层次均衡化发展状态。(3)旅游产品体系尚未形成旅游产品在东北区域内没有显示出鲜明特色,省内各地市之间旅游产品差异化程度不明显,精品不足,旅游产品体系尚未形成。(4)旅游支持保障体系不完善交通瓶颈有所改善,但未来仍然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信息化程度不高,旅游专业人才匮乏,旅游产业发展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5)旅游政策扶持力度不强旅

7、游业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倾斜与扶持,目前政策对旅游业扶持过于宏观,难以在微观操作层面上具体执行。(二)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良好机遇1、国内外旅游业发展形势大好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为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过渡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国内大环境。2、东北亚地区交流合作日益频繁近年来,东北亚地区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并且向高级别、多领域方向发展。黑龙江省作为东北亚中心地带,其旅游业必将受惠于这一发展势头。3、东北区域旅游合作进程加快从东北“4 1”城市旅游 联合体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旅游规划”的 编制,再到 东北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建立,为黑龙江省与周边兄弟省

8、份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产业联动打下了坚实基础。4、省委省政府重视旅游业发展省委省政府已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科学谋划强势推进,为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5、黑龙江省成为开展边境旅游异地办照试点2009 年国家公安部、国家监察部、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批准黑河牡丹江丹东崇左市开展边境旅游异地办证试点工作的通知,我省的黑河市、绥芬河市、东宁县开展了赴俄边境旅游异地办证,极大地促进省内及国内赴俄旅游,扩大了旅游规模,提升了我省旅游业的国内地位。此外,2008 年中俄划界工作全部完成,这也有利于两国边境旅游开展合作。6、我省有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我省森林、湿地、冰雪

9、、界江等是优异的生态旅游资源,必将成为旅游业大发展快发展的重要依托。满足人们渴望绿色、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7、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确保经济增长,我省加快推进现代交通网络建设,重点建设了公路、铁路、机场、水利、电力、航运等基础设施,为我省旅游业打通交通瓶颈、加速客源集散、提高旅游吸引力奠定了基础。(三)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特色明显优势突出表 1-1 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旅游地理区位、生态资源及文化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中国最北坐拥两极东北亚中心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北部,是名副其实的“ 北国”;处于东北亚的地理中心,是东北亚地区文化经贸交流的中心地带;中国的“北极”和

10、“东极” 都在黑龙江省境内。 国际一流的冰雪资源优势冰雪品牌优势冰雪文化优势自然资源优势黑龙江省是我国冬季最长的省份,冰雪资源分布广泛,雪质好;冰雪品牌在国内独树一帜,在东北亚甚至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冰雪艺术、冰雪景观、冰雪节庆、冰雪运动支撑起黑龙江省独具魅力的冰雪文化优势。高品质的生态、避暑资源优势生态资源优势避暑资源优势黑龙江省的生态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大湖泊、大湿地、大熔岩、大油田、大农场,加上清爽的气候与之相配合,使黑龙江省成为中国生态避暑养生资源优势最为突出的省份。异域特色的边境旅游优势边境线漫长、口岸众多边境市县异国风情浓郁界湖界江风光秀丽黑龙江省与俄

11、罗斯边境线长 2981公里,有 25 个国家一类口岸和 10个边民互市贸易区,诸多口岸市县都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情,界湖界江独具北国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优势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北国特色的红色文化、独特的北大荒文化、世界知名的石油文化黑龙江省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独特的北大荒文化、红色旅游文化、世界知名的是有文化,都凸显了黑龙江省旅游的文化资源优势。二、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发展战略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 和实 施“ 十大工程 ”的战略部署, 以突出北国风光特色为主线,打造最具北国风光特色的自然、神奇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以塑造旅游

12、增长极为突破口,优先发展和培育十大板块;以塑造冰雪旅游、生态旅游、边境旅游三大旅游产品为重点,坚持走旅游与文化结合之路,优化和整合现有旅游产品;以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加快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过渡,为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二)发展原则1、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由政府调控宏观,在观念、政策、机制、规划、资金、社会领域中对发展旅游业提供支持和保障。完善旅游产业政策,加大培育力度,科学、有效地组织各部门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开发旅游的机制。2、坚持重点突破、培育特色宏观上把握北国风光特色旅游

13、开发区的发展背景与形势,找准市场切入点和突破点,培育具有强竞争力的北国风光特色旅游产品。在现阶段主要集中力量突破发展冰雪旅游、生态旅游、边境旅游产品,培育特色旅游产品品牌,不断推动整体旅游产品体系构建。3、坚持整合优化、区域联合积极促成与区域内外、国内外、多领域、多层次的深入合作,形成资源互补、产品共创、市场共建、利益共享的区域旅游合作新局面。在国际层面主要加强和东北亚的战略合作;在国内层面上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发展实体的合作;在大东北层面上,加强同邻近省份,特别是吉林、内蒙古合作。建立资源、市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旅游地域网络系统,消除旅游障碍,推动区域旅游共同发展,实现多方

14、共赢格局。4、坚持优先保护、科学开发按照保护第一的原则,科学合理利用资源。特别是对冰雪、湿地、森林、湖泊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发前应做好环境影响评估,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走上健康、快速、和谐、可持续发展之路。(三)发展目标1、总体发展目标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在我省“八大经济区” 建设中应积极发挥先行者和推动者的作用。经过 3-5 年的努力,将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成为旅游形象鲜明、空间发展格局科学合理、十大极核带动作用显著,冰雪旅游、生态旅游、边境旅游三大旅游产品基本成型的全国旅游快速发展区域,成为中国首个特色旅游开发区。为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

15、业,积极促进我省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过渡打下坚实基础。2、分目标体系(1)旅游经济建设目标到 2015 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 500.5 万人次,年均增长 14%左右;旅游创汇 20.5 亿美元,年均增长 13%左右。国内旅游人数22217.8 万人次,年均增长 15%左右;国内旅游收入 1418.8 亿元,年均增长 16%左右。旅游业总收入 1557.9 亿元,年均增长 15%左右,旅游业的总收入相当于全省 GDP 的 9.7%左右。(2)景区景点建设目标用 35 年时间打造 12 个龙头景区,58 个精品旅游景区,创建 23 个国家 5A 级景区。(3)旅游产品建设目标用

16、35 年时间成功将冰雪旅游、生态旅游、边境旅游三大旅游产品培育和建设成为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的核心品牌。(4)产业要素建设目标通过 35 年时间的建设,使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交通得到有效改善;旅游服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特色旅游商品体系基本成型;建成 12 个旅游商品展销中心;培育出 12 家国内一流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在旅游市场上起主导作用的旅行社集团;建成或提升一批高档次、高品质、优服务的旅游酒店、饭店;成功培育一批特色旅游餐饮品牌和打造 12 个旅游文化娱乐精品。(四)发展战略1、极核带动战略科学地选取几个最具潜力、发展基础好、龙头带动作用大、辐射范围广的区域作为战略增长极核进行重点培育,集中全省旅游发展力量,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通过 35 年的时间把这几个区域打造成黑龙江省旅游发展的增长极核,梯度推进各个板块的建设与发展,形成“哈市带动 ,全省互动” 的特色旅游开发区的整体发展格局。2、跨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