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语音测试优化指南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8520216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T语音测试优化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T语音测试优化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T语音测试优化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T语音测试优化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T语音测试优化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T语音测试优化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T语音测试优化指南(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概述在日常的 DT 语音测试优化中,我们关注的指标有覆盖率(门限可人为设定、一般设置为-94dbm) 、接通率(接通次数/呼叫次数) 、切换成功率(切换成功次数 /切换请求次数) 、掉话率(掉话次数/接通次数,而非掉话次数/ 呼叫次数) 、语音质量(现一般采用的计算方法为012*1+345*0.7) 。优化的思路是先统计测试文件,从统计指标上看存在哪些异常事件(接不通、掉话、切换失败等) ,再回放测试文件分析一些隐性的问题点(切换秩序混乱、语音质量差) 。将问题点找出来后,运用 MCOM、小区 CDD 参数表并结合问题点现场的无线地理环境对问题点进行分析,给出优化方案,最终到现场对问题点进

2、行复测验证。从问题点的类型来分,大致可分为覆盖、切换、质量、接不通等四大类(掉话可归并为覆盖、质量或切换的类型中) ;从问题点的原因来分,有缺乏覆盖、覆盖不合理、参数设置不当、频点干扰、硬件故障等若干。下面从问题点类型的划分来详细说明各种问题的分析思路及优化方案。2 覆盖2.1 弱覆盖2.1.1 主邻小区都弱例如下图,主服务小区和邻区都比较弱,信号强度都低于-90dBm,并伴随有连续 6-7 级的严重质差。 如果服务小区的位置就在该地区附近1 如果主服务小区已经是最合适的服务小区,那么我们可以查一下该小区的相关资料(功率、下倾角、方向角等) ,如果这些方面还有调整余地,可以进一步查看话务,如果

3、话务较高,那加大功率和减小方向角就要慎重考虑,必要时,可以考虑同时加载波。如果调整会影响目前方向上的用户,可以考虑功分、分裂小区,或换高增益天线,或加高天线支撑竿,同时要注意干扰问题。2 检查一下周围还有没有其他小区可覆盖这里(测试时邻区表里没出现的) ,如果存在,查看当前服务小区的邻区里有没有这个小区,如果邻区里有定义,就说明这个小区的场强也不足以覆盖该地区(测试时如果该小区较强,会出现邻区排队表里出现) 。如果无,请从距离远近、有无阻挡以及目前该小区的设置(功率、下倾角等)来判断是否可以利用,如果可以利用可加定义该小区和现在服务小区的邻区关系,并可对其功率及天线参数作调整,这时要注意孤岛效

4、应问题,不能出现孤岛现象。同时对于主小区的重新选择可以结合扫频进行。 如果服务小区的位置相距较远 如果该地区有小区覆盖,但没有占用上。这时我们应该考虑的是为什么没有使用合适小区的问题。为什么邻区里没有出现合适小区的信号,如果服务小区和该地区的合适小区相邻,则可以查看服务小区的邻区关系。如果不相邻,则邻区关系没定义也是可以的,我们需要看看测试前面的一段是否发生了回切现象导致孤岛效应,如果的确发生了回切,一般有三种原因:BCCH 干扰;有小区覆盖过远;地形特殊,比如山谷山峰,树林密集地。我们可以通过收缩小区覆盖范围、减小频率干扰的机会等方法来避免回切现象。能覆盖该地区的小区都较远,那么我们只能通过

5、加基站来增强覆盖。对基站的选址,我们需要实地勘察。有两点需要注意的:如果联通网络的信号覆盖较好,目前我们可以参考联通基站的位置。设计的基站地址最好有工业电源,因为利用太阳能的基站使用起来不够稳定。至于新建何种类型的基站,需要看使用价值,基站、室外微蜂窝、街道站、直放站都可以考虑。 注意还有一种情况需注意网络色码允许(NCC Permitted)这个参数,在系统消息 2、6 中被发送。它是 8 比特编码,列出了手机需要测量的 NCC 码的集合。换句话说,若比特 N为 0(0=N=7),则手机不测量 NCCN 的小区电平,即不可能切换到 NCCN 的网络中去。在通话状态下,移动台需向基站报告它测量

6、得到的邻小区的信号情况,但每次的报告中最多只能容纳 6 个邻小区,因此应尽可能使移动台只报告有可能成为切换目标小区的情况,而非毫无选择的、仅按信号电平大小来报告(通常应使移动台不报告其他 GSM PLMN 的小区) 。实现上述功能可以通过限制移动台仅测量网络色码为某些固定值的小区来实现,参数允许的网络色码(NCC Permitted)列出了移动台需测量的小区的 NCC 的集合。由于每个小区的 SCH 信道上不断传送 BSIC,而 BSIC 的高 3 比特位是网络色码NCC,因此移动台只需将测量得到的邻区的 NCC 与 NCC Permitted 比较,若在该集合中,就报告给基站,否则将测量的结

7、果丢弃。在我国,一般每个地区分配有一个网络色码,在该地区的所有小区中的参数“允许的网络色码”中必须包含本地区的网络色码,否则会引起大量的越区掉话和小区重选失败。此外,为了保证地区间的正常漫游,在每个地区的边缘小区中应包含邻近区域的 NCC 码。因此,修改 BSIC 时要注意修改后的 NCC 是否符合当地 NCC Permitted 的范围,特别是在两地的边界要特别注意 NCC Permitted 规划对边界小区的影响,防止出现本小区信号衰落但不能测量到更好小区的情况,造成主邻小区都弱的假象。2.1.2 主小区弱邻区强例如下图,主小区弱,但邻区里信号较强。这种情况我们一般需要考虑,为什么不能切入

8、邻区?可能的原因有: 邻区关系定义不全,BA2 表中有测量频点但未定义邻区关系。 参数设置不当(包含层与层之间的切换电平设置过低、功率控制比较缓慢、期望值太低、切换磁滞区过大) 。 BCCH 存在干扰,邻区强,但 BSIC 解不开码。 服务小区受到很强干扰,导致 MS 不能正常切换。 合适小区的话务忙或信令发生拥塞,导致不能切入。 如果是长呼拨打测试,则要检查 MSC 之间有没有做后续切换的关系。 2.2 过覆盖这种情况在现网中比较普遍,移动台在主服务小区的覆盖范围内但占用到更远处小区的信号,大多是由于这些过覆盖小区的天馈未作优化引起的。当移动台占用过覆盖小区的信号时,很有可能会出现频点干扰带

9、来的质差、邻区关系不全导致的切换混乱甚至掉话等问题,例如下图:在上图的例子中,MS 占用到过覆盖小区的信号出现连续质差。对于过覆盖小区的治理,目前采用降低小区发射功率或压低天线下倾角的方法,但不建议降功率。虽然降功率比较方便,但容易引起过覆盖小区自身覆盖范围内信号强度的下降。另外,我们要通过详细的测试发现其过覆盖的原因,有时候信号的多径传播也可能造成过覆盖的情况(如镜面建筑物的反射、水面的反射等) ,这时我们还要结合天线方位角的调整来控制覆盖。 2.3 覆盖不合理GSM 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由于容量的需求,网络规划已不可能按照建网初期的设想做到真正理想的蜂窝式结构,故基站的选址与布局可能会存在

10、覆盖不合理的地方,如同一片区域有多个小区同时覆盖,造成信号杂乱、切换频繁、质差普遍等问题,如下图:在上图的例子中,在同一片区域多达 6 个小区的信号强度达到了-75dbm 左右,覆盖混乱,此时 MS 无论重选或切换都比较难判决,且信号杂乱带来的干扰导致 MS 无论占用哪个小区时通话质量都比较差。对覆盖不合理的问题,需结合详细的测试提出天线方位角的整改方案,同时必须结合相关小区的话务统计分析天线调整后对小区话务的影响,防止出现某些小区话务过忙或过闲的情况。3 切换3.1 切换失败切换失败主要是由于干扰引起,最主要是来自同 BCCH 同 BSIC 的干扰,以及同BCCH 的干扰。这不仅仅针对服务小

11、区,切换的目标邻区受到干扰也会导致切换失败。其中 BCCH 中的同步信道受到干扰,也可以归结到同 BCCH 干扰。如果其他干扰严重,导致信令错误也会导致切换失败。当然不同 BSC、MSC 之间的小区切换失败,需要查看BSC 及 MSC 上对邻区的定义十分正确,比如 CGI 定义的一致性。切换失败可归纳为下列原因:1、同一个 BSC 下出现同 BCCH、同 BSIC 的小区2、切换目标小区受到严重干扰3、切换过程中出现信令错误4、切换目标小区出现拥塞 对出现切换失败的情况,需要反复详细的测试以确定切换失败事件是偶然出现的还是经常出现的,同时结合切换话务统计来分析切换失败的原因。3.2 切换秩序混

12、乱切换过多不但影响通话质量与网络指标,并且增大了掉话的风险,因此在测试中对于切换频繁及切换秩序混乱的问题不能忽略。如上图,部分区域若干小区的下行场强大致相同导致 MS 切换频繁,切换秩序较混乱,整治方案类似于覆盖不合理的情况,主要对相关小区的天线方位角进行调整。需要说明的是,天线方位角的调整要注意街道效应,即信号的传播沿着街道的方向时传播较远,因此在靠近街道时,最好同站两个小区的天线呈八字形去覆盖道路,切忌呈一字形覆盖。3.3 切换不正常3.3.1 切换慢如下图,邻区信号强度一直比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高,但切换缓慢。切换缓慢基本都是由于参数设置不当造成的,例如:1、滤波器的长度设置较长,SSL

13、ENSD 、QLENSD,一般地区建议设置为 1012,快速干线建议设置为 462、两小区的邻区参数设置不当或小区间磁滞值过大,KOFFSET、KHYST3、SDCCH 关闭切换,即 SCHO 设置为 OFF(MS 在空闲模式下锁定某一个小区时,就会在这个小区上建立呼叫)4、下行动态功控参数设置问题,SSDESDL 过低,但在 LOCATING 时要加上功控的补偿值,造成邻区比服务小区好的假象3.3.2 强质差引起的切换问题如下图:当主服务小区的误码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已不能正确解读 BSC 下发的信令命令,从而无法完成切换流程,这种情况应针对覆盖或质量作相应优化以保证下行链路的信号强度及质量

14、。3.3.3 乒乓切换乒乓切换是指 MS 在两个小区间来回切换且切换间隔时间相同,实际上这时切换间隔的时间等于 TINIT,即网络允许移动台切换的最小时间间隔。乒乓切换主要由于信号杂乱、缺乏引导小区造成的,在高层建筑上尤其常见。解决乒乓切换最直接的方法一是加大两小区间的 KHYST,二是加强引导小区在问题点的覆盖。对于信号杂乱的解决方案类似于覆盖不合理的情况。3.3.4 孤岛效应孤岛效应是比较严重的网络事件,直接后果是引起掉话。所谓孤岛效应,是指移动台在切换的过程中未能按照正常的切换秩序发起切换,而是切换到较远处小区,后由于邻区关系的漏洞不能再切回主覆盖小区,最终发生掉话。引起孤岛效应的原因很

15、多,有可能是切换到过覆盖小区引起,也有可能是移动台在快速干线上移动切换不及时引起,也有可能是邻区关系定义不全引起的,解决方案应针对形成孤岛效应的原因去思考。下面举例说明。如上图,MS 占用到龙船岭 3 小区的信号时未能合理切到龙船岭 1 小区,而占用到远处双凤围 2 小区,再占用到禾皋 2 小区后,最终切到大布 2 的信号形成孤岛效应。3.4 同频切错在日常的 DT 测试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因为同 BCCH 而导致切错小区的事件发生,在掉话原因统计中,此类掉话占的比例不少,有些大城市(如广州) ,其此类掉话约占掉话总数的 3050%。举例说明 从上例看:A 小区有两个邻区 B、C 是同 BC

16、CH(BSIC 不一样) ,A 小区本应切向B,但由于车速太快,没有解开 B 小区的 BSIC,而是解开了 C 小区的 BSIC,这时 A 小区“错切”到 C 小区造成掉话。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一些高站、快速路。导致同频切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小区覆盖范围过大,有越区覆盖或孤岛现象。某些小区覆盖范围过大,因为越区覆盖或孤岛效应造成部分区域有同频小区重复覆盖,用户经过这些地方时就可能发生同频切错的现象。2、BCCH 复用距离太短,有同频重叠覆盖现象。某些区域中频点安排不合理,BCCH 复用距离太短,导致地理上相邻的小区也有同频重叠覆盖现象。3、GSM 规范自身的限制。按照 GSM 规范:手机在通话期间,最强 6 个邻小区的 BSIC 至少每 10 秒解读一次,否则测量报告被丢弃。当 BCCH 不再是前 6 强小区时, BSIC、FN 和 Time slot offset 的信息依然保留至少 10 秒。按照这种规定,当 BCCH 复用距离较短时,就有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