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大会交流材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519799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37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大会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大会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大会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大会交流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大会交流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大会交流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大会交流材料(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 会 交 流 材 料主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承办:河北省鹿泉市第一中学中国河北鹿泉二一一年十月第三届全国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与研讨会暨全国高中学校课程改革联盟成立大会23目 录新课程让学校焕发生命活力-天津市天津中学(5)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河北省鹿泉市第一中学(9)走在改革的道路上太谷二中“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汇报- 山西省太谷二中(13)以打造有效课堂为依托推进特色高中创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乌丹一中(17 )一切为了生命的幸福成长-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 )从探路者到样本校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课改之路-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23 )走进新课程的

2、余杭高级中学-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26 )狠抓预习导学环节 构建民主生态课堂-安徽省霍山文峰学校(32 )落实新课改要求,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35 ) 创新课程制度 重建课程体系 推进素质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创新案例-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40 )变革教学方式 构建实效课堂湖北大学附属中学课程改革在行动-湖北大学附属中学(46 )“423”学案导学模式撬动高效课堂改革-湖北省枝江一中(51 )课题引领,课堂突破,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湖南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52 )建设多元课程 实施有效教学-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55 )问题式教学大课堂4重庆綦江中学高中新课程有效

3、课堂的探索-重庆市綦江中学(64 )构建三大体系,有效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重庆市綦江县南州中学(68 )锐意进取,勇做高中课改弄潮人棠湖中学“三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71 )高中新课改的初步探索-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中学(74 )春风化雨 春笋怒发西北大学附中“春笋计划”项目实施情况汇报-陕西省西北大学附属中学(77 )构建理想课堂 打造品牌学校-陕西省长安一中(83 )用科研创新思路 靠改革带来生机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第一中学课改工作总结-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第一中学(87)立足实际,打造特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贵州省毕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90)高中新课改工作实施一年

4、回顾- 四川省冕宁中学(93)56新课程让学校焕发生命活力天津市天津中学天津中学是 2000 年由天津外语师范学校转制而来的一所新建的普通中学。市教委对学校的定位是市直属重点中学和天津市首批示范校。然而建校之初,学校的状况与定位并不匹配,首届招收的是“收底生” ,教学秩序乱,且师资严重不足。面对新学校定位高、基础差的状况,我们就如何建设天津中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期间,恰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草案公布,校长国赫孚立刻被纲要吸引。他带领大家边学习边思考,学校发展之路渐渐明晰起来。这就是:以为学生走向成功为办学价值取向,坚持教育的整体性、主体性、活动性、差异性和反身性,坚定地实施新课改,注重生活实

5、践教育和自主发展教育,走个性化办学之路,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家园。回首实施新课改十年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新课改使师生和学校焕发出生命活力。一、转变教师观念,让僵化的思想活起来新课程实施的前提是观念的变革。为了让教师从长期的传统教育观念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我们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围绕校训“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 ,开展校训诠释活动,将释文精选后编印出版,以确立学校核心价值观。国赫孚校长在释文中写到:“学生,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教师,为此实现成功的人生;这,也是我的追求。 ”围绕“教育三问” ,即“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教育怎么做”组织讨论活动,让每位教师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述出自己的理解,引导教师进

6、行形而上的思考,让教师做有思想有内涵的教育工作者。讨论非常热烈,回答也非常精彩。如田宁老师说:“教育是什么?音符;教育为什么?乐章;教育怎样做?和谐。 ”牛成玉老师说:“教育是什么?影响;教育为什么?成长;教育怎样做?服务。 ”有什么教育观,就有什么教育行为。我们看到,每天早自习牛成玉都和学生一起做教室卫生。他认为教师就是要为学生服务,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围绕改革实践中的困惑及认识差异,组织读书、学访、论坛活动,让思想交锋和共享,以弥合分歧、形成共识。在课堂教学改革初期,学校围绕实施“先学后教”教学策略发生了很长时间的争论。有的老师问:“我给他讲,他都不明白,让他自己看,他能看懂吗?”

7、对自主学习的怀疑,在老师中并非少数,这反映了对新课程理念的排斥。后来随着频繁7的学访活动,教师的疑虑渐渐消失。从杜郎口中学学访回来的车上,老师们纷纷议论:“我们的课堂也必须改革” 。学校适时地组织了“学访论坛” ,为改革营造舆论。现在教师已经普遍地认同:必须变革传统的满堂灌,教师讲得再精彩,也无法替代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学。这些活动,像一阵阵春风,把教师的思想激荡起来,僵化、沉闷、保守的思想受到了冲击。一位教学功底很厚的教师,曾认为搞综合实践活动是“不务正业” ,后来通过学习并亲身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思想产生了根本变化,深刻地感悟到:“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现在他已经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中的骨干

8、。近两年,他所指导的课题就有上百个,还指导学生获得了 32 项国家专利。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习生活活起来应试教育把主要精力放在与高考有关的科目上,学生的学习脱离生活,学习氛围沉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很好地体现了学习的本质特征,为此我们首先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入,开发被人们长期忽略了的生活实践教育功能。2001 年,我校在蓟县建立了综合实践教育基地,集学军、学农、社会调查、生态考察、科技活动、传统教育、互助活动、旅游等功能为一体,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当年 5 月,我们就组织高一年级学生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蓟县官庄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砍掉成片树林,刮掉表土层,挖沙子卖钱,导致土地沙

9、化。后来几十家矿泉水厂又疯狂地掠夺地下水资源,造成水位下降一百多米,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农民种地根本挣不到钱。学生调查后深感震惊,他们说,我们应努力学习,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当时,我校生源质量不高,但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高涨,使教师深受鼓舞。要实施课程,首先要有活动的载体。为此,我们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教育资源,开辟多渠道、多形式的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经过十年的努力探索,最终形成了课程实施的五条途径,即:以校外综合活动实践基地为依托,开展社会调查和生态考察活动;以学生家长工作单位为基地,开展岗位体验、社会观察活动;以学校“生态园” (校内实践基地)为平台,开展生物科技实践活动;以学生社团

10、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实践活动;以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和天津市“科技创新大赛”为契机,开展小发明创造活动。2003 年后,我们提出将活动课程化和常态化的思路。也就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体现和落实课程要素,以避免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课程内容是保证课程达到预期效果的核心因素。为此,我们每年都要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维度,以“主题专题问题课题”递进的方式,精心设计活动内容。今年暑期我们的社会调查和8生态考察活动的主题是:“感受飞速发展的天津” 。围绕这一主题,我们选择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天津近几年来飞速发展实际的区县和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天津开发区、保税区、高新产业园区、西

11、青区和蓟县,实地考察了国家造血干细胞基地、天津港集装箱码头、中心商务区、农科院生物中心、农业示范园区、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八仙山等 16 个单位。考察中有很多内容都与学科知识学习有关,如:改革开放涉及高中历史、政治和地理课程的相关内容,生物工程技术涉及高中生物课程的相关内容。学生在活动中寻找课内外知识的联系点,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习效果远强于纸上谈兵式的学习。我们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努力探求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化和常态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得到了广泛好评,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打破了教学的封闭空间,使学习回归生活之中,知识活了起来,学习方式活了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

12、迸发了出来,产生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抽样对比研究表明,坚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文理科学生高考成绩高于未参加活动的学生,理科差异明显。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2006 年以来我校共有280 项作品和论文获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奖。仅以 2009 年为例,获天津市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占全市 1/5,获三等奖的占全市 1/3。近年来还有 36 人获得了发明专利。对学生的个体研究表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三、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心,让课堂活起来传统教学漠视学生的主体性,扼杀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忽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课堂死气沉沉。必须让课堂动起

13、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按照新课改的精神,我们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形成的 “走向对话” 、 “自主建构” 、“回归生活”的理念,引入课堂教学,走了一条“看、听、学、思、谈、做”六部曲的课改之路。几年来先后有 100 多人次外出到洋思、杜郎口等近 20 所学校学访;2005 年依照教法、学法、考法的内在逻辑,先行提出并探索实施了“先学后教” 、 “画思维导图” 、 “强化形成性检测与矫正”教学策略;2009 年构建了“引入 自学交流展示反馈总结”自主学习课堂六环节教学基本模式,并初步总结出定向激励、问题导学、情境体验、指导自学、交流互动、授法导学、掌握结构、检测矫正 8 个教学策略;一些学科还形

14、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如生物学科“面向生活的生物教学” 、历史学科的“圈点批注法” 、地理学科的“问题包教学法”等。2011 年 6 月,我们成功举办了“同课异构”活动。邀请了上海、北京等地教学能手同9台献课,对我校六年来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集中展示。我校的 9 堂课共同体现了学校提出的“自主学习课堂”的六个环节,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天津中学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课堂活跃的气氛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教授说,在课堂中他发现了大量的“学生对学生的教育” 。为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我们又立刻启动了校本教研,要求各教研组从以下 10 个问题中选择研究课题:课堂教与学基本模式的构建;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目标的确定;学生阅读教材的引导;课堂问题的设计;有效课堂交流的组织;学科思想的提炼;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实现当堂反馈矫正。各学科教研组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主学习小课题研究中,以现行教材为本,逐章逐节地围绕教学目标、情境、教学问题和形成性检测题等进行设计,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这必将进一步提高教师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