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518166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1 前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是我国煤炭主要资源地和生产基地,境内拥有准格尔、东胜和卓子山三大煤田。目前全市煤炭已探明储量为 1496 亿 t,预测远景储量10000 亿 t。其中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 16.67,约占内蒙古自治区的50。2005 年,鄂尔多斯市煤炭产量为 15253 万 t,约占内蒙古自治区总产量的 58.66,占全国总产量的 6.96。因此可以说鄂尔多斯市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煤炭资源和生产中心。煤炭开采和加工转化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支柱产业,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鄂尔多斯市煤炭开采、煤电和煤化工产业正处于

2、快速发展的起步时期,现已形成蒙西经济开发区(下辖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棋盘井工业园)、树林召经济开发区、东胜经济开发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上海庙经济开发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六大煤化工产业基地,同时在“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还将重点规划建设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棋盘井工业园、树林召经济开发区、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准格尔旗大路新区、纳林河新能源重化工工业园、乌审召生态化工园、图克新能源化工基地、乌兰木伦重化工基地、杭锦旗独贵塔拉和塔然高勒能源化工基地。基于鄂尔多斯市丰富的煤炭资源、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战略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要将

3、鄂尔多斯建成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鄂尔多斯市政府也将煤炭开采及下游加工转化产业定位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在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建设沿河能源重化工产业带,重点规划建设大路、树林召、蒙西、棋盘井、上海庙、纳林河、乌审召和乌兰木伦等 8 个沿河工业园区。由于鄂尔多斯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投资商,纷纷投资建设能源重化工项目。目前已有神华集团公司、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伊泰集团、鄂尔多斯市荣程能源化工公司、鄂绒集团、上海证大集团、河北新奥集团、山东久泰集团和中天合创公司进入鄂尔多斯建设大型能源和煤化工项目,此外大唐2国际电力、内蒙古汇能煤电集团、华电集团

4、、和香港君安集团也正在进行煤化工项目的前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工作。上述投资商涉足的领域包括煤炭开采、发电、煤制油、甲醇、二甲醚、煤制烯烃、焦炭和电石等,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尽管鄂尔多斯市能源重化工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但目前发展存在园区过多、总体规模过大、产业雷同等问题,产业规模与水资源供应矛盾突出,园区间缺乏整体协调互动,交通运输与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为使鄂尔多斯市能源重化工产业健康发展,鄂尔多斯市政府特委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编制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基地布局规划,目的是对全市能源重化工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与产业分工,确定合理发展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指导全市能源

5、重化工产业有序发展。2 概述2.1 规划背景2.1.1 我国能源总体状况和总体发展战略2007 年,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为 1 万亿 t,尚未动用保有储量约为 5000 多亿 t,现有煤矿已占用储量约为 1100 多亿 t,约占世界探明储量的 12.6,居世界第三位,产量和消费量分别 21.9 亿 t 和 21.4 亿 t,分别占世界总量的35.7和 36.9,均居世界第一位。由此可见,我国既是世界煤炭资源大国,又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而原油和天然气资源所占世界比例分别为 1.4和1.2,属原油和天然气资源贫乏国家。2004 年,我国政府制订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 年)。规划

6、纲要对今后我国能源发展提出了“要大力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和“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充分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承载力,努力减轻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环境的影响”。规划纲要进一步确立了煤炭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为今后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3鉴于我国资源禀赋特点和能源结构状况,我国政府已经将煤炭作为未来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预计煤炭在今后我国能源重化工资源消费中将继续占据重要地位,鄂尔多斯市发展能源重煤化工符合我国能源总体发展战略,也是落实我国能源安全体系建设的具体步骤和体现。2.1.2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政策为保持电力工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电

7、力结构调整步伐,2006 年 4 月 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预计 2007 年以后,全国电力装机不足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扭转,除少数地区用电高峰时段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可实现电力供需平衡,并略有盈余。加强区域网架、跨区输电线路和西电东送输电通道的建设,继续推进西电东送、南北互济,努力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优先安排可再生、高效、污染排放低的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大、违反国家政策和有关规定的机组发电。重点对火电机组进行优化调度,鼓励煤耗低、排放少、节水型机组发电。鄂尔多斯市在国家产业政

8、策指导下,适度发展大型、清洁燃煤电厂不仅可满足重化工发展需要,为煤化工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撑,还可保证西电东送任务的完成。2.1.3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政策为推动煤炭行业结构调整,有效应对潜在的产能过剩,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2006 年 4 月 10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加快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应对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搞好开发布局,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统筹规划,有序推进。鄂尔多斯市通过对现有煤炭产业整合及实施上下游一体化、基地化发展,符合国家煤炭产业政策。2.1.4 煤化工产业发展指导意见4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引导

9、和规范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2006 年 7月 7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做好煤化工产业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产业发展引导。鼓励煤炭资源接续区煤化工产业发展,适度安排供煤区煤化工项目的建设,限制调入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鼓励发展煤制化肥等产品;稳步发展煤制油品、甲醇、二甲醚、烯烃等石油替代产品,其中煤炭液化尚处于示范阶段,应在取得成功后再推广;规范发展电石、焦炭等高耗能产品。煤化工产业发展应“量水而行”,严禁挤占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发展煤化工产业。严格控制缺水地区煤气化和煤液化项

10、目的建设。限制高耗水工艺和装备的应用,鼓励采用节水型工艺,大力提倡废水、中水、矿井水回用等煤化工技术。鄂尔多斯市通过编制能源重化工发展规划,将科学确定重化工发展规模和产业布局,也是落实国家煤化工发展指导意见的具体举措。2.1.5 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 年,国家发改委编制了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煤化工发展的总目标是利用我国优势煤炭资源,生产石油替代产品。近期重点要缓解车用液体燃料供应短缺矛盾,发展具有竞争能力的煤路线石油化工产品,适当减少石油的进口依存度。长远要在煤资源产地建立煤化工生产基地,实施石油接替能源的战略储备。规划到 2010 年,形成煤化工的基本格局和石油替代产品

11、应用体系;到2020 年,形成与资源和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市场供需、环境容量相适应的比较合理的煤化工产业布局。2010 年前建成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装置各一套。2010-2020 年间,分别建成七个各具特色的煤化工产业区,其中鄂尔多斯市被列入黄河中下游煤化工产业区,是七大规划区的重点地区。因此,鄂尔多斯发展能源重化工产业符合国家煤化工产业总体布局规划。52.1.6 自治区政府出台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2005 年 4 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煤炭产品结构要由单纯生产原煤型向能源重化工型转移,加大煤炭深加工力度,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要加快

12、建设煤转电项目,积极推进煤制油、煤制甲醇和煤焦化等综合利用煤炭资源的煤化工项目;经过三年煤炭产品结构调整,到 2007 年底,全自治区原煤就地转化率达到 50以上,其中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乌海市就地转化率达到 60以上,阿拉善盟、包头市、巴彦淖尔市、赤峰市就地转化率达到 40以上。因此,在鄂尔多斯市发展煤化工将有效推动自治区煤炭产业健康发展,并全面提升全区能源重化工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规模水平。2.1.7 集约化、洁净化和一体化是煤炭产业发展方向2005 年 6 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提出:按照政府引导和企业自愿的原则,鼓励煤

13、电一体化发展,加快大型坑口电站建设;鼓励大型煤炭企业与冶金、化工、建材、交通运输企业联营;火力发电、煤焦化工、建材等产业发展布局,要优先安排依托煤炭矿区的项目,促进能源及相关产业布局的优化和煤炭产业与下游产业协调发展。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洗煤、配煤和型煤技术,提高煤炭洗选加工程度。积极开展液化、气化等用煤的资源评价,稳步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工程。加快低品位、难采矿的地下气化等示范工程建设,带动以煤炭为基础的新型能源化工产业发展。采用先进的燃煤和环保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鄂尔多斯市发展煤化工实行基地化和集约化模式,并采用清洁化和环境友好技术,符合煤炭和煤化工产业发展

14、方向和趋势。2.1.8 石油化工原料替代近几年,世界和我国进入高油价时代,石油资源对于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制约影响日益突显。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和煤化工、生物化工技术的完6善,与石油化工相比,煤化工的竞争力大幅提高,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原料结构已经开始重大调整。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的资源赋存特点决定了煤化工在我国化学工业中的特殊地位,发展煤化工,可减轻对原油和天然气资源的过度依赖,也可及大地降低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原料风险。从长远看,煤化工将与石油化工并驾齐驱,煤基石油化工产品将占有愈加重要的地位。此外,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和消费中心,受原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限制,一些重

15、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一直依赖大量进口,如我国的乙烯、丙烯、合纤弹体和通用合成树脂的进口量约占总消费量的 50以上。因此,在鄂尔多斯市发展煤化工,不仅可以缓解我国石油化工发展的原油和天然气的资源瓶颈,同时还可以满足国内基础石油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提高国内产品的市场满足率,对优化我国石油化工原料路线具有重要意义。2.1.9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煤炭的大量消费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环境承载力已经逼近极限。2004 年,我国 SO2的环境容量为 1252 万 t,但实际排放量高达 2255 万 t;工业水排放 COD 环境容量为 800 万 t,实际排放量达到

16、1445 万 t,远远超过环境承受限度。2004 年我国 SO2的排放强度为13.66kg/1000 美元 GDP,NO X排放强度达到 16.6 kg/1000 美元 GDP,是发达国家排放强度的数十倍。鄂尔多斯市采用清洁化煤炭加工技术和基地化发展模式,可大大降低煤化工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真正做到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符合国家对能源重化工发展提出的“节能、降耗和减排”要求。2.1.10 能源重化工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显能源重化工的特点是耗水量大。大型能源重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高达数千万m3,吨产品耗水在 10m3以上。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 22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1/4,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近 400 亿 m3。据水利部最新发布的2006 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06 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 25330 亿 m3,比常年值减少8.6。主要煤炭产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保有量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