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中的哲理内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517729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诗词中的哲理内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轼诗词中的哲理内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轼诗词中的哲理内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轼诗词中的哲理内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轼诗词中的哲理内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轼诗词中的哲理内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诗词中的哲理内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轼诗词中的哲理内涵摘要:苏轼是一位妙于哲思的诗人,写过不少饱含人生哲思的妙诗。这些哲理涉及范围广,在诗中零散分布。现将其分为三类:入世时的积极进取,出世时的疏朗豁达和对艺术的哲理性探讨。入世主要探究苏轼宦海浮沉时致君尧舜时的积极进取和从家庭生活中获取的人类最朴素最温馨的亲情;出世探讨的是苏轼面临人生一波又一波的打击时,自身的心路历程;对艺术的哲理探讨总结了苏轼对诗画创作的哲理性思考。关键词:苏轼;哲理;入世;出世;艺术所谓哲理,是指一个人对自身、对他人、对事物、对世界的颇有见地的道理。苏轼一生宦海浮沉,足迹几乎遍及中国,所交游之人各个阶层皆有,加之自身兴趣广泛,到老年贬居儋州时喜从一事一物、

2、日常生活中品味哲理,因而体现在诗词中的哲理零散广泛而又见地颇深。我认为他的哲理诗词可以分三类:入世时的积极进取,出世时的疏朗豁达和对艺术的哲理性探讨。一、入世时,积极进取。苏轼走的是一条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常走的路,致仕为官。在他一生的宦海浮沉中,他致君尧舜,勤谨为民,终其一生,心怀天下黎民。但官场政治,黑暗险恶,远不是苏轼这样一个书生所能想象和应付的,在屡遭贬斥之时,朋友、家人无疑是苏轼最大的心灵慰藉。我认为入世时的积极进取,享受世俗的温情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致仕为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古代的知识分子,一般身体力行的是儒家学说, “立德” 、 “立功” “立言

3、”的古训已深深地植入他们的心灵。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宦海浮沉,最高官职为三品,连自己的弟弟都不如但这并没有使他放弃“致君尧舜”的愿望。即使他一再在诗文中流露归隐之意,但即使是贬至海南,他还是尽自己所能的为当地百姓做些事情。他在出川走向仕途时,曾直白地吟唱:“自进苟无补,乃是懒且愚。人生重义气,出处夫岂徒” (沥阳早发 ) ;“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 (和子由苦寒见寄 ) ,足见苏轼早年立足“自进” 、 “不退” ,信心十足。即便历经升沉,临到晚年,仍时而不能自已地感叹:“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 (望湖亭 ) ;“少壮欲及物,老闲余此心”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 ) 。据此可见,这种有所动作的入

4、世精神,是东坡人生理想的重要基点。在他一生中,不管是身居高堂,还是被贬为官一任,他都会关心民间疾苦,并做出实地工作。为官凤翔时,苏轼,这个自小在温暖的成都平原上成长的孩子,第一次看到了雪,高兴之余涌上心头的却是对贫寒百姓的担忧:“谁怜屋破无眠处” ;天久旱不雨,苏轼深知“五日不雨则无麦” , “十日不雨则无禾” ,常常在诗中这样吟唱:“安得梦随霹雳驾,马上倾倒天瓢翻” ;他为新法之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农民鸣不平:“垄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他眼里看到了,更手上做到了。他在杭州时,疏通淤堵的取水井;在密州时,与百姓共抗蝗灾;任职徐州,恰逢洪水,他身先士卒,几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大水泛滥七

5、十余日后退去,保住了徐州城。贬谪惠州时,苏轼身上仅挂了一个官衔而已,手中并无实权。但苏轼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积极利用自己的声望为当地百姓造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惠间两项重大工程的建设:惠州的东西二桥与广州的自来水工程。惠州东江江上行人往来频繁,历来用简陋的竹浮桥通行,但江流湍急,竹桥常被江水冲坏,百姓只能靠小舟渡河,十分艰险:嗟此病涉久,公私困留稽。不知百年来,几人陨泥沙。 1苏轼来到惠州不久,便开始为筹建东江大桥而奔走。最后采纳罗浮道士邓守安的建议,并由邓道士主事,以四十艘小船连成二十舫,用铁锁石碇,随潮水涨落,建成浮桥一座,名叫东新桥。从此两岸往来,安全便利:岂知涛澜上,安若堂与闺。往来无晨

6、夜,醉病休扶携。但即使他尽心尽力,他还是看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他的官职那样小,手中的实权那样少,百般努力映入眼帘的还是那满目疮痍。沉重、乏味、没有希望、没有亮色的宦游生活,令苏轼深深倦怠。美好的年华就这样无谓地消耗,他感叹:人行尤可复,岁行哪可追;年复一年,岁月蹉跎,理想将成为泡影,他恐慌:万事悠悠付酒杯,流年冉冉入双髭。作为一个坦率的诗人,苏轼是不会也不可能将这些压抑在心底的。在一次游天竺灵感观音院时,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蚕欲老,麦半黄,千山后山雨浪浪。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这首作于熙宁暮春的诗歌,似谚似谣,名为讽刺观音菩萨尸位素餐,实则借题发挥,指责当政

7、者不恤民情。蚕老、麦黄的关键时刻,偏遭连绵淫雨,农桑之事都不得不停顿下来,农民忧心如焚。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对这一切却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在干预现实的精神鼓舞下,他还写了一些反思历史指斥时弊的诗。如咏史诗郿坞 ,借古喻今,语多讽刺: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 须灯。这首诗是嘲骂汉末董卓的。董卓是个奸相,怕人行刺,在衣服里加了厚甲,自以为可以确保生命安全,他把民脂民膏搜聚在他所盘踞的郿坞,扬言“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1 摘自两桥诗 东新桥以毕老” 。然而,他后来失败了,被暴尸长安,时遇酷暑肥胖的躯体流脂满地,人们对他恨之入骨,就在他的肚脐眼上装上灯芯,像点灯似的烧了

8、几天。诗的后两句说:照明不须灯,真算个“英雄”!嬉笑怒骂,鞭挞有力。这对当时疯狂的聚敛民财的官僚贵族,无疑是个严重的警告。(二)宦海浮沉:人世无常,如雪泥鸿爪;家庭温暖,慰凉薄世情既侍奉一朝君主,出仕为官,自己的人生之旅便不完全是自己的了。苏轼对这一切感触尤深。当年他跟子由第一次分别,赴任去凤翔,在行至渑池时,苏轼想到五年前,兄弟俩在父亲的带领下赴京应考,就曾路过这里。那一次他们在寺中寺庙内借宿,得道庙中主持奉闲老和尚的热情接待。临别之时,兄弟二人还在奉闲和尚居室的墙壁上题诗留念。如今旧地重游,却已物是人非。奉闲已经去世,骨灰安葬在庭院中,上面筑起了一座新塔,墙壁早已颓坏,往日的题诗也不可复见

9、。此情此景,令苏轼悚然感悟到人生的变幻无常: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徘徊在奉闲和尚的舍利塔下,苏轼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中。整个世界生生灭灭,变化不已,没有常性;人生有生、老、病、死诸种变化,也无常性。 “无常”二字主宰着宇宙的一切,这才是生活最真实的奥秘!他仿佛看到:茫茫雪原上,一只飞鸿疾速掠过,偶一起落中,留下一星半点的痕迹。鸿飞千里,早已不知去向,而雪花依然在纷纷飘落,不一会儿的功夫,那雪地上的痕迹也悄然泯灭,不见踪影,天地依旧是苍茫一片这便是充满了偶然性的、变幻莫测的热生!一种空漠之感在他

10、年轻的心中油然而生。这种空漠之感,由此起,此后便再也没有消失过。尤其是以后仕途不顺,但自己又无法从冗杂的俗世中脱离出来,这种感觉就更为明显。在第一次他选择自己的政治立场并被打击,看着弟弟以及自己所敬佩的前辈、亲近的朋友、周围的同僚,因为反对新法一个个失意离朝,他叹息道:闭门时寻梦,无人可说愁;有时候他似乎后悔不该读书明理,踏上仕途,给自己找来无尽的烦恼与忧患,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安惇秀才屡试不第,苏轼以自己读书的心得告诫他,也以自己对于人生的得失体会告诫他:在多变的人生道路上,也许得即是失,失即是得,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送杨元素的一首诗中,他这样惆怅:分携如昨,人生到

11、处萍漂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词中抒发的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离愁别绪,更融入了人生飘零、离合无常的深沉感慨。在这种无常、空漠的感觉下,使得苏轼更加珍惜家人和朋友。尤其为人称道的是夫妻情和兄弟情。在他第一个妻子王弗逝去十年后,他还这样深情的怀念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 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微霜。 夜来幽梦忽 还乡,小 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词人含悲带泪,字字真情,将满腔思念倾注于笔端,创造出缠绵悱恻浓挚悲凉的感人意境。生死异路,幽明相隔,十年长别,音讯渺茫,而往日的深情, ,总在不经意间浮上心头,

12、难以忘怀。他还给子由写了大量的诗词。子由于他,亦是亲人,亦是朋友。志趣相同的兄弟二人,早早约定,要及早退离官场,比邻而居,在雨夜秉烛长谈。乌台诗案中,诗人以为自己要死了,在极度悲凉的情绪中,诗人写下了两首遗书一样的诗。在其中一首诗中,他这样告诫子由: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比起水调歌头中,诗人乐观的劝慰弟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相比,情意读起来真挚上又胜一分,片片真情浓稠的化不开。二、出世时,疏朗豁达十年寒窗,一举成名,但朋党之争,勾心斗角,苏轼深处其中,常有空寂之感,常常不知这一切的意义究竟何在?官场的争斗恰如儿戏一般,哪里用得上当年苦学的那些宏

13、经巨论?更多的时候,他抗议:但苦世论隘,聒噪如蜩蝉。这种抗议,这种内心的挣扎与灼热不久便被贬谪的痛苦、茫然、后怕所取代。身处贬所,诗人突然不知道该如何看待自身的境遇:如何才能活下去,如何才能一个人的尊严活下去,人生意义究竟在哪里。对这一切的回答,诗人也用诗词忠实地记录了下来。苏轼善于将一已之悲欢置于宇宙、人类的广阔空间去观照,认识到由于人的能力的局限性而造成的人生本不完美的普遍性,从而从容面对人生优息,并从中得到解脱。如泗州僧伽塔:“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真是“人生各有所乐兮” ,大千

14、世界中上自达官贵人,下至芸芸众生,各有所求概莫能外,而且这些追求又时常抵牾,正所谓:“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但是, “用舍由时” ,富贵在天,寿天有命,人的追求能否实现并非全由主观愿望和努力所能左右。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悲哀,天底下没有一个舒服的人, “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 ”即使是神通广大的“造物” ,也难以满足众生的各种愿望,所谓的心想事成不过是处于无奈中的人们的一厢情愿罢了。苏轼就是这样以哲人的睿智和清醒,为我们揭示出人生不可能完美,缺憾总是存在这一带有普遍意义的真理。他还将人生忧患置于悠悠人生长河中作高屋建瓴的观照,从而使他的人生哲思由于浓郁的历史意识的渗入

15、显得凝重而深厚。如昭君村这首咏史诗在对王昭君命运的看法上,未出前人藩簿。 “艳色照江承”的王昭君本应有美好的前程,可是最终却落得个万里和蕃,埋骨异域。诗人在为这美的毁灭扼腕叹息之时,笔锋一转, “古来人事尽如此,反复纵横安可知, ”这一名将对昭君个人悲剧的咏叹上升为对古往今来人事兴衰的普遍概括,具有极深的涵盖力,大大增强了作品透视人生的深度。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认识不是苏轼触物兴感的偶尔闪现,而是反映了他对人生忧患的一贯理解。他敏锐地发现,人生的忧患不仅在横向上人人皆存,而且在纵向上也古今皆然。于是他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频繁地表述如下思想就很自然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1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登临不用怨落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定风波) ;“良辰乐事古难全 ”(浣溪沙缥缈危楼紫翠间)。既然从横向的人类空间和纵向的人类时问长河来看人生原本都不完美,缺憾总是存在,那么又何必对本不完美的人生苛求完美?于是,苏轼以“去无所逐来无恋,得行固愿留不恶”的旷达态度去面对人生缺撼,超越人生缺撼所带来的痛苦,达到了“人生所遇无不可”的境界。正因如此,他才能从个人具体的政治哀伤中摆脱出来,进而发展为“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弃和企求解脱与舍弃,从而使他的哲思具有了普泛的意义和价值。苏轼将人生忧患的外在解脱上升为内在超越。在中国古代文人中,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借酒消愁和归隐山林以摆脱现实纠葛,是化解人生忧患的常见方式。借酒消愁是以生理上的暂时麻醉来获得对人生忧患的忘却。归隐山林是以拉开与朝廷、官场、世事的距离,来逃避现实的喧嚣,保持心理的平衡。但这些平衡只能是虚假的,至少是不牢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