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细胞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515739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细胞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组织细胞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组织细胞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组织细胞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组织细胞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细胞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细胞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细胞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6990214课程名称:组织细胞培养技术英文名称:Cell and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授课对象:统招硕士开课院系:基础医学院开课教研室:病理学与法医学教研室学时:40 (其中理论学时:20 实验学时:20 ) 学分:0.5课程类型:公共选修课 (公共必修课/选修课/专业课)选用教材:自编教材组织细胞培养技术主要参考书:鄂征主编. 组织培养和分子细胞学技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施新猷主编.实验动物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大纲编写人员:张宏颖副教授一、 课程目的与任务组织细胞培养技术是研

2、究组织和细胞的技术方法,被培养的组织和细胞也是实验研究的对象。本课程是医学临床与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公共选修课程之一,在医学各专业高级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课程系统介绍了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有关的概念、基本原理、操作程序和关键技术,及其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该领域的研究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转基因动物技术的概念、研究进展、技术方法、建立方法、应用及前景展望。旨在提升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适应未来学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系统地论述了组织细胞培养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简要介绍了转基因动物技术及应用。要求学生全

3、面系统地掌握组织细胞培养的操作过程,了解各种操作的基本原理;有判定细胞生长好坏和是否发生污染的能力;熟悉体外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和与此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细胞培养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进展,了解转基因动物技术的概念、研究进展、技术方法、建立方法、应用,并能自行根据需要设计实验,运用所学技术解决科研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系统利用专业知识的综合素质。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4.5 学时)目的与要求1、 掌握组织培养基本概念;了解对组织培养的评价;熟悉对组织培养工作者的要求和工作方法。2、 了解体内外细胞的差异与分化;掌握培养细胞

4、形态分类及培养细胞的大体形态;熟悉组织培养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过程。3、 熟悉培养细胞生存环境和条件。4、 掌握体外培养细胞成功的关键步骤;熟悉体外培养细胞成功所需要的条件。5、 熟悉体外培养细胞的种类和命名;掌握建立细胞系或细胞株的要求;熟悉已建立细胞系或细胞株的鉴定、管理和使用的规则。教学内容第一节 组织培养基本概念(0.5 学时)1、组织培养基本概念: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器官培养2、 对组织培养的评价:组织培养的优点与缺点3、 对组织培养工作者的要求和工作方法本节重点、难点:组织细胞培养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组织培养细胞生物学(2 学时)1、体内外细胞的差异与分化:体内外细胞的差异的表现,

5、分化的概念、机制、细胞分化的关键2、培养细胞形态分类:贴附型和悬浮型;贴附型:成纤维型、游走型、上皮型和多形型3、培养细胞的大体形态:贴附型和悬浮型;体外培养活细胞的形态及细胞机能状态不良的形态4、组织培养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过程:传代;组织培养细胞生命期:原代培养期、传代期、衰退期本节重点、难点:体内外细胞的差异与分化;培养细胞的形态分类;传代的概念;原代培养期、传代期、衰退期的概念及特性。第三节 培养细胞生存环境和条件(0.5 学时)1、无污染环境2、温度3、气体环境和氢离子浓度4、体外培养细胞生存所需基本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元素、促细胞贴附物质5、渗透压6、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天然

6、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7、附着底物:锚着依赖性的概念;几种常见的附着底物玻璃、一次性塑料、微载体、饲细胞8、抑制细胞生长因素9、细胞代谢和调控本节重点、难点:无污染环境;温度;气体环境和氢离子浓度;培养基;附着物第四节 体外培养细胞成功率的分析(1 学时)1、组织和细胞供体年龄2、培养条件3、贴附底物4、培养方法本节重点、难点:体外培养细胞成功的关键步骤第五节 建立细胞系或细胞株(0.5 学时)1、体外培养细胞的种类和命名:初代培养、细胞系、克隆细胞株、肿瘤细胞系或株、有限细胞系、无限细胞系、亚系、二倍体细胞、遗传缺陷细胞;几个常见的肿瘤细胞系或株的名称2、建立细胞系或细胞株的要求:组织来源、细

7、胞生物学检测、培养条件和方法4、 已建立细胞系或细胞株的鉴定、管理和使用本节重点、难点:初代培养、细胞系、克隆细胞株、肿瘤细胞系或株的概念;建立细胞系或细胞株的要求。第二章 组织培养设施和基本条件(2 学时)目的与要求1、掌握组织细胞培养实验室的设计原则和组织培养工作包括的内容2、熟悉无菌操作设施和工作间的布局与使用5、 熟悉实验室设备及使用原理4、熟悉器械及培养器皿教学内容第一节 实验室设计:设计原则和组织培养工作包括的内容第二节 无菌操作设施和工作间1、净化工作台2、无菌操作室3、无菌操作箱作4、清洗和准备区5、温育和贮存区6、观察和研究区第三节 实验室设备1、电热恒温箱2、电热干燥箱3、

8、冰箱4、显微镜5、水纯化装置6、洗刷装置7、抽滤装置8、细胞冷冻贮存器9、离心机10、天平11、加样器第四节 器械第五节 培养器皿1、玻璃瓶皿2、塑料平皿本章重点、难点:无菌操作设施和工作间的布局与使用,培养室内的无菌操作程序第三章 培养用液(2 学时)目的与要求1、 掌握组织培养用水的标准和各种平衡盐溶液的配制及用途2、 了解天然培养基的成分及用途3、 熟悉合成培养基的种类、成分,掌握合成培养基的配制;熟悉无血清培养基的成分及适用范围4、 熟悉培养基的选择方法5、掌握消化液、pH 值调整液、抗生素液的作用教学内容第一节 水和平衡盐溶液1、水2、平衡盐溶液(BSS)第二节 天然培养基第三节 合

9、成培养基1、合成培养基的种类2、合成培养基的成分3、合成培养液的配制4、无血清培养基第四节 培养基的选择1、经验法2、实验法第五节 其它常用液1、消化液2、pH 值调整液3、抗生素液本章重点、难点:合成培养基的配制;无血清培养基的适用范围第四章 清洗与消毒(1.5 学时)目的与要求1、掌握清洗的主要目的,玻璃器皿、胶塞、塑料器皿的清洗方法;掌握包装的目的和方法。2、掌握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抗生素消毒液(灭菌)的适用范围。教学内容第一节 清洗1、玻璃器皿的清洗2、胶塞的清洗3、塑料器皿的清洗4、包装第二节 消毒1、物理消毒法2、化学消毒法3、抗生素消毒液(灭菌)本章重点、难点:玻璃器皿、胶塞

10、的清洗、塑料器皿的清洗方法;包装的方法;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抗生素消毒液(灭菌)的适用范围。第五章 基本培养技术(3 学时)目的与要求1、掌握培养室内的无菌操作、取材及组织的分离、细胞计数法、细胞冻存与复苏、细胞运送。2、掌握初代培养法、传代培养法3、了解特殊培养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和培养技术(1.5 学时)1、培养室内的无菌操作2、取材及组织的分离3、细胞计数法4、细胞冻存与复苏5、细胞运送本节重点、难点:培养室内的无菌操作、取材及组织的分离、细胞冻存与复苏、细胞运送。第二节 常规组织培养法(1 学时)1、初代培养法2、传代培养法本节重点、难点:初代培养法第三节 特殊培养

11、法:单细胞分离(克隆)(0.5 学时)培养本节重点、难点:单细胞分离(克隆)培养方法第六章 组织污染的检测与排除(1.5 学时)目的与要求1、熟悉污染途径2、熟悉污染对细胞的影响3、掌握微生物污染的排除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污染途径第二节 污染对细胞的影响一、污染对细胞的影响1、支原体2、病毒、细菌、真菌3、化学物二、微生物污染的检测1、真菌污染2、细菌污染3、支原体污染第三节 微生物污染的排除1、抗生素除菌法2、加温除菌法3、动物体内接种除菌法4、巨噬细胞吞噬法本节重点、难点:微生物污染的检测、微生物污染的排除第七章 肿瘤细胞培养(2.5 学时)目的与要求1、熟悉组织培养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2、

12、熟悉肿瘤细胞的培养方法教学内容1、培养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2、培养方法:要点;成纤维细胞的排除法;提高肿瘤细胞培养存活率和生长率措施;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生物学检测本章重点、难点:肿瘤细胞培养的要点,成纤维细胞的排除法,提高肿瘤细胞培养存活率和生长率措施第八章 转基因动物技术及其应用(3 学时)目的与要求了解转基因动物技术的概念、研究进展、技术方法、建立方法、应用及前景展望教学内容第一节 转基因动物技术和转基因动物的概念1、转基因动物技术:概念、特点、前景广阔2、转基因动物、嵌合体动物:概念、特点第二节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1、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2、我国的转基因动物研究第三节 转基因动物技术常用方法1

13、.显微注射技术2.逆转录病毒载体技术3.胚胎干细胞(ES 细胞)介导技术4.精子载体技术5.电转移技术6.基因直接导入技术第四节 转基因动物的建立方法1、显微注射技术:主要仪器、附属设备;优点2、显微注射法建立转基因鼠的一般程序第五节 转基因动物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肿瘤学研究2、免疫学研究3、遗传性疾病研究4、病毒性疾病研究5、改良和培育动物新品种6、生物活性物质研制生产第六节 转基因动物技术前景展望本章重点、难点:转基因动物技术、转基因动物及嵌合体动物的概念;转基因动物的建立方法;显微注射法建立转基因鼠的一般程序四、实验:1、实验目的与任务掌握组织细胞培养技术中的基本实验操作方法,

14、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科研实践的能力,适应未来学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组织细胞实验器皿的清洗、包装与消毒。2) 掌握各种培养用液的配置与过滤或消毒的方法。3) 掌握培养室内的无菌操作、取材及组织的分离、细胞冻存、复苏与细胞运送的方法及原理。4) 掌握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的方法。5) 掌握小鼠腹水瘤细胞小鼠腹腔传代、抽取腹水、细胞接种培养、荷瘤小鼠解剖取材的方法。6) 熟悉微生物污染的检测、微生物污染的排除。7) 了解肿瘤细胞培养与单细胞分离培养的实验要点。3、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张宏颖主编.组织细胞培养技术.自编教材,2007。主要参考书:鄂征主编. 组

15、织培养和分子细胞学技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施新猷主编.实验动物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4、实验项目一览表序号 实验项目 内容提要实验类型学时分配主要仪器设 备实验地点 备注1 组织细胞培养的器皿准备及动物实验1.清洗器皿2.肿瘤细胞小鼠腹腔传代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4 培养瓶、试管、移液管、注射器、小鼠、肿瘤细胞病理学教研室细胞培养室2 肿瘤细胞原代培养及传代1.包装2.肿瘤细胞原代培养3.贴壁细胞解冻、培养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4 液氮罐、搪瓷盆、离心机、净化工作台、倒置显微镜、眼科剪、青霉素小瓶、培养瓶、培养液病理学教研室细胞培养室3 肿瘤细胞计数、接种1. 抽滤

16、、高压、高温消毒2. 克隆化方法示教验证性实验 4 滤器、高压蒸汽消毒罐、高温电热箱、试管、移液管、光学显微镜病理学教研室细胞培养室4 腹水抽取、细胞解冻、冻存、运输1.抽腹水、细胞计数2.悬浮细胞培养、冻存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4 小鼠解剖板、注射器、光学显微镜、培养瓶、移液管、冻存管病理学教研室细胞培养室5 荷瘤小鼠 .解剖小鼠取 设计性实验 4 小鼠解剖板、 病理学教研室的解剖与观察、细胞传代(实验考试)淋巴结2.细胞传代验证性实验 注射器、眼科剪、净化工作台、培养瓶、移液管、培养液细胞培五、考核方式:本课程分理论课考试和实验课考试两部分。理论课考试占 60%,实验课考试占0%。理论课考试实行开卷考试,实验课考试内容为实验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