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世第t李世宗谱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515272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陇西世第t李世宗谱1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陇西世第t李世宗谱1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陇西世第t李世宗谱1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陇西世第t李世宗谱1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陇西世第t李世宗谱1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陇西世第t李世宗谱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陇西世第t李世宗谱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序 言(一)地索小村,姚安飞地。水抱山环,米粮河川;李氏宗族。来自刘厂,根深叶茂。15 世玉祝,迁居泡江,睦邻友好,安居彝乡(二)历代先祖,纯朴善良,艰辛创业,养护青山。开沟筑坝,引水栽秧。四世鹏程,开垦田房。川川哥头,走马经商,南来北住,摆夷茶山,盐驮四海,铃响八方。(三)民国之初,匪乱猖狂,十年匪患,百姓遭殃。李氏族人,不入匪帮;家风美德,四方传扬;万秀毓麒,心系地方,率众巢匪,保民平安。毓林毓仁,反蒋武装。(四)东山游击,迎来解放。家字派时,人口发展,集体力量,造田河滩。(五)李姓子孙,传承文明;人才济济,农工医商,奇男才女,政教四方;有志男儿,卫国边疆;神医李贵,骨折良方;家福父子,

2、木工巧匠,雕龙画凤,彝乡鲁班。(六)2修志存谱,承先启后,祖德流芳;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共同富裕,文明礼让,社会和谐,生活小康,兴旺吉祥,国泰民安。(李氏十世裔孙茂生李家隆 撰于丙戍年春节元旦)陇西堂上李氏宗谱重录增补前言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长江流万派总是同源宗谱者,能记述一姓宗族之源流也,华夏古国,历史悠久 ,自上古人类有历以来,就记载了家之有宗谱,犹如国之有实录,记载着各民族之繁衍及变迁,历代帝王之兴衰,及江山之演变,宗法之革兴,系统之厘然等。家之宗谱,记载着该氏族之宗支源流,历代宗支之发展、兴衰及变迁,亦能使后人知之,才能知道本族子孙之兴衰和变迁、门庭之繁荣、美德之成败,和各代宗支所出之高

3、官厚禄、硕儒学仕、将军武将、孝子贤孙、节妇贞女,对后人之有所规劝。自古有特臣治国、特妇治家,古今一致,家国一理。鉴于历史之变迁,普天之下皆王土,田地山林国有化,但在此次重录增补中,记述了李氏玉祝公移居密苴地小村,各代先3祖之宗功业绩,虽属既往这历史过程事实,也应留傅后世裔孙们知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科学的进步,人口之增加。为了要使众多的李姓裔孙们,既知李姓宗支源流,也应预知人类起源,是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更应了解汉民族的起源和分布,汉字、汉文化和汉族的风情习俗、服制、饮食、住房、婚姻、丧葬、宗教信仰、禁忌等诸方面古老、粗犷的风情习俗。斟为考查李氏宗支系统,自玉祝公始祖以后,有遣传者,未遣传者

4、,各系宗支未能记述详考。今恐特世年远,让其先祖功德业绩无考,免为重录刘官厂宗谱,增加补充玉祝公以后各代先祖及后裔们的发展概况,是以为叙。(玉祝公十世嫡系孙厚坤李家乾 撰公元二 00 六年丙戍岁 阳春三月)人类起源是从猿到人的进化约 170 万年前云南猿人生活在今元谋一带。约 80 万年前陕西猿人生活在篮田一带。约 50 至 40 万年前北京山顶洞猿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带。这些猿人是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4能直立行走,用手劳动,用石器为工具,有简单语言,过群居生活。约 1 万 8 千年前,山顶洞人开始了氏族公社生活,人类进入了石器时代,开始使用骨针把兽皮缝成衣裤,取火熟食。约 7 至 6 千年前,浙

5、江余姚河母度人和陕西半坡村两面地人进入母系氏族公社,用火烧荒地种作物,有陶器、有弓箭、有猪、鸡、牛、羊、马、狗、造房定居,过部落生活。约 5 至 4 千年前,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晚期,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出现了男人作用不断增长,代替了女人在生产生活中的支配作用,按父系血统确定亲属,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农作物发展中国家,产品有了乖余,出现了财富变为私有制,产生了贫富,从而阶级的产生。约 4 千处前,出现了黄帝,他是有名的中原华夏部落首领,南方有嗤尤,北方有炎帝部落,三部落首领发生战争,黄在战争中杀死了嗤尤,炎帝战败。统归黄帝管理,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统称华夏族。公元前 21 世纪,继黄帝、尧帝、禹帝

6、、禹的儿子启继王位,建立夏朝。他推定一年为 12 个月,24 大节气,今年内称夏历。公元前 16 世纪,商汤王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公元前 14 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商, (今河南安阳)商朝是当时最大的国家,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殷商开始,所以汉字和汉文化是从殷虚甲骨文中发展出来的,商王推定婚5姻、礼东,丧葬、工农商牧业各行发展,向各地经商和出售商品,所以至今做买卖的人称商人,公元前 11 世纪周文王任用姜子牙起兵,灭商纣王建立周朝,建成都有陕西长安称西周。公元前 270 年,周平王建成都河南洛阳,称东周。公元前 470 年东周鲁国孔子编年史春秋。公元前 270 年至 221 年,因七个诸候

7、国连年战争叫春秋战国。鲁国有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公元前 550 年至 476 年在世。有神医医偏鹊,有鲁班先师,有铁制工具,用牛耕田马拉车。公元前 221 年,秦王羸政发动兼并战争,灭掉齐、楚、燕、韩、赵、魏六个诸葛国,自称始皇帝,建都陕西咸阳,国号秦朝。史书实录载: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禹定九州汤受业,秦吞六国汉登基,累朝富贵三更梦,历代商王一局棋。朝中有官做不尽,世上金钱赚不了,且看山中荒冢地,一年一度无人扫。公元前 206 年,楚汉战争,汉王刘邦,楚霸王项羽。公元前 202 年,楚霸王战败自乌江,汉高祖刘邦称帝,建都有陕西长安叫西安,汉高祖改华夏族为汉族。公元前 6 年至公元

8、1 年西汉末期衰帝在位,公元 1 年开始。公元 25 年光武帝刘秀建都河南洛阳称东汉。公元 109 年西汉元封二年,汉武帝派大军进滇,原滇国王尝羌降池军,改滇国为益州郡,并赐滇王金印让他复长其民,并派汉王官兵驻守下属各州府县,金印重达 90 克,1960 年晋宁石寨山出土。公元 223 年6至 237 年三国蜀汉建兴年间,诸葛亮率兵南征在云南迤西七纵七掳孟获土王,归降后让他复长其民,改益州郡为云南郡。公元 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将杀害,隋朝驻山西太首李渊起兵攻占陕西长安,称帝唐高祖,建立唐朝。公元 626 年李渊之了李世民继位称帝唐太宗。公元 648 年唐太宗派部将护送文成公主入土番与松赞干

9、布结婚。公元 6 世纪初,云南迤西分布着六个较大的部落叫六诏。在最南面的叫南诏,皮罗阁封为云南王,经唐中央允许给南诏王合并五诏在佛顶山脚建立首府,取名太和城。距今 1200 多年,早成废虚。1960 年在废虚中出土了南诏德化碑。公元 6 世纪初,唐太宗派僧人玄奘到天竺(今印度)取经书六百多部,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可磨灭的贡献。公元 835 年唐朝中央政府在云南修拓东路、东寺塔和西寺塔,在大理修三塔、崇圣寺、鸡山金顶寺。公元 794 年,唐贞元十年派司部郎袁滋来云南册封南诏王民异牟寻为王,并赐艰窠金印,书有“贞元册南诏印”六字。公元 756 年南王统一云南,疆域东至桂林,南至越南,西至西

10、双版纳,北至大渡河,由始至终共经历过三个国号,历时 623 年。南诏国公元 630 年始,在位 272 年,大义宁国公元 902 年杨干贞灭南诏在位 35 年。大理国公元 937年段思平灭大义宁国,在位 316 年。公元 1256 年元朝宪宗三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征服大理国,改设大理府。战争结束后,将全部汉军官兵及家属,留守大理府各州县地区,从7事防卫和屯垦工作。公元 1260 年元宪宗十年,元朝呈央下诏书,令其留守军政防卫人员随地入社编民,安家东业。公元 1274 年元朝开始在云南推行土官制,封为世袭。公元 1386年明朝中央把屯田制推陈出新向高峰,并派大量中源汉族官兵军政人员,来云南各地广

11、泛实行屯田安家。原住土人称汉人叫军家,屯田汉军称原住土人叫民家。公元 1387 年,明中央下诏书,令其四川选精兵两万五千人,给其军器、农具、工具到云南各地实行屯种,有官屯、军屯、民屯、大屯、小屯、商屯等之分。距国时期楚国派楚将庄跷率兵到滇建立滇国。汉族、汉字、汉文化源流据史书实录载:族之名称始于公元前 202 年,西汉汉高祖刘邦改华夏族为汉族,汉字和汉文化始于商朝殷虚甲骨文,汉高祖刘邦派军到到滇国开疆扩土,许多中源官兵有经商的、有做手工业的、迁居种田抓农业的不断落藉于云南各地。唐太宗李世民把朝中许多军政人员派往全国各地,他们充混皇族势力,都有说是汉人姓李,随着社会性的变迁,官府汉族化,地方民族

12、头人、首长汉人化,行政命令汉字化,经历各朝代以来出现了汉人遍及朝中的大汉族主义。8关于人类姓氏的源流据史书实录载:姓和氏起源于上古氏族公社,以母系氏族公社部落氏族为主,如爱新觉罗氏族,叶赫那拉氏族留学生传后世,所以历史上女的称为氏。父系氏族公社时,以父系亲属为主,产生姓和名,通常以乳名、学名之称。陇西世第刘官厂李氏宗祠族谱小引惟水有源者,其流斯长,惟木有本呼,其枝繁叶茂。正如我李姓汉族,其派别世系根基由来,其始祖李公讳春公公,原藉金陵宁国府,宣州宣城县,乌江十字口李家庄,于元朝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公元 1357 年丁酉岁)从宣州何左承部下从军,冲长枪先锋杀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蒙皇恩钦符,六代

13、承袭功封明威将军,世袭洱海卫指挥,屯田洱海,因战功显赫,六代之中分别封功武略明威正副千户、万户候等世袭爵位。又及六代后之子孙感沾功造,蒙洪治理帝圣主龙恩追崇旧勋特颂,追授诰命封其子子孙孙为皇明金紫舍人,世袭此职,乐功高于社稷,享荣膺于无疆!(春公之前李家庄宗史无考)由一世祖李春至十世祖李官之子孙,尤众且形成一宗,由洱海卫移居祥云刘官厂。吾族李氏总乃洱海卫千户万户候9门之子孙,繁衍至今,因各支先祖派别世系之繁杂,恐今后无考,而特此撰书引谱,谨以李氏名门望族,诗书门第,忠厚传家,溢其源远而流长,不及各支尽叙。谨从刘官厂原十五世祖李玉祝公,于清朝康熙 10 年(公元 1681 年)率其子孙由刘官厂移

14、居姚州小西乡密苴地小村定居,而追根究录,以待其后嫡孙之荣览。(清文林郎癸酉科进士李雷伟 撰于康熙五十八年岁次乙亥孟夏月)陇西堂上刘官厂祠堂对联大门对联李氏宗祠(横批)家声溯明清之始,文德武功,六代勋名,高阀阅;(上联)宗庙以祭祀为荣,春蘩秋藻,万年俎豆,荐馨香。 (下联)明诰武略将军开基始祖李公讳春公公座下:缔造本为艰,武略授封六代,恩蒙三赐命;(上联)守城原不易,文明继起一门,祚衍千余家。 (下联)祖德辉宏,春光永荫将军府;(上联)宗功浩大,圣泽常昭瀚墨家。 (下联)10隶藉本金陵宣城,万余里西播东迁,原住乌江十字口;(上联)从戎自元末年初,廿六年南征北战,袭封洱海千户候。 (下联)(四等嘉

15、禾章前署中甸县知事裔孙李承瀚 题)三赐命派衍宣城,缅祖宗文帝华国,武德传累世人才征蔚起;(上联)万余里隶藉云邑,愿子孙孝友承先,诗书继世族亲睦荫繁倡(下联)栋北家声祖德宗功传凤浩;(上联)岭南世泽文经武纬着彭城。 (下联)武略光前朝;(上联)勋业垂后世。 (下联)祖德流芳,宜尔子孙承世泽;(上联)宗功衍庆,佑启后人振家声。 (下联) (省立中学毕业任弥渡县督学裔孙李云华 题)武振明禄一战,功成平洱海,荣封洱海;(上联)官流云始六代,恩袭隶乌江,显派乌江。 (下联)11发绩自金陵,惟我祖南征北战,功封武略昭前代;(上联)屯田在洱海,丕先人积德累行,佑启文明裕后昆。 (下联)我祖功宏,黍稷香花菽藻

16、荐;(上联)将军智勇,衣冠礼乐帛爵馨。 (下联)发绩金陵,征平滇西佑熙朝,荡荡功存王者度;(上联)提封大府,指挥二府辅盛世,明明简在帝之心。 (下联)表莲座上,丰功伟烈惟有勇;(上联)盘谷台前,文德武功以常存。 (下联)(清贡生裔孙李衡暨李氏同族立)六代荣封衣冠百世;(上联)四支奉祀俎豆千秋。 (下联)(注:十世祖四支分春、夏、秋、冬四支,春支李官移居刘官厂,夏支李宸、秋支李实移居祥云,冬支李宥移居下关。 )原藉金陵乌江,惟先祖战功卓绝,德泽辉煌崇贞典;(上联)流派玉海波川,丕后人文明继起,书香光耀笃伦常。 (下联)(二十二世裔孙李敏 题)12刘官厂李氏宗祠祭祖祝文祭祖时间:春祭正月初六日冬祭十月初八日主祭裔孙李 OO,陪祭裔孙李 OO,助祭裔孙李 OO念祝文:谨以花香帛爵、牲义酒礼、牲帛礼菲之仪,敢昭诰致祭于陇西堂上开基始祖:一世祖诰封武略将军千户候李公讳春公公二世祖诰封武略将军千户候李公讳恭公公三世祖诰封明威将军万户候李公讳懋公公四世祖袭封明威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