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 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49128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 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 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 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 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 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 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 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案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集体耕作,耒耜春战 已经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代 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出现播种工具耧车,耦犁,东汉一牛挽犁。传统农业(铁犁牛耕、个体农耕)唐代 出现曲辕犁,可调节耕土的深浅。农业耕作技术进步的影响: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农业形成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特点,由粗放转向了精耕细作;使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2、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奴隶社会:商周国王、贵族的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上归周王所有。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主导)东汉末年,曹操实行“屯田制”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 。封建社会(战国以来)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三 农民的负担-赋税和力役:四、水利灌溉:第 2 节 中国古代手工业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二、纺织业的发展概况:时 期 发 展新石器时代 原始纺织业出现(最初:麻和葛)。衣料发展:麻、葛、丝、棉。商代 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 “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汉代 技术

3、高超,通过丝绸之路行销到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 。唐代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规模(规模大,分工细)。宋代 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福建广东)时 期 工程或工具战国 秦国:李冰修都江堰;郑国渠 水力工程汉朝 井渠(漕运、白渠);王景治黄河,基本解除水患曹魏 翻车唐朝 筒车:长江流域,引低处水灌高处农田,动力为水力隋唐五代时期 立井水车宋朝 水转翻车,动力为水力灌溉工具明清 风力水车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 品 流通方式 特点或目的 地 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方式生产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不在市场流通生产规模大,产品大多精美,生产不计成本,代表当

4、时最高技术水平。政府设“工官”进行管理。长期占主导,世界领先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 民间消费春秋战国兴起, “士、农、工、商”四民。明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分(仅一小部分)出售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是农户的一种副业,在中国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元代 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明代 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机户、机工)。三、冶金技术:

5、技术 发展概况原始社会晚期:掌握冶铜技术 商周时代:繁荣,多为礼制象征。母戊大方鼎 、四羊方尊春秋晚期: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战国:炼钢和淬火工艺发展,能制造钢剑;铁农具推广两汉:汉武帝:铁业官营;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杜诗水排南北朝:灌钢法冶铁技术北宋:以煤做燃料,有了明确记载。(3)四、陶瓷业发展概况:时 期 发 展(4)新时期时代 开始烧制陶瓷(5)商代 出现原始瓷器(6)东汉 瓷器的生产技术成熟,出现青瓷和白瓷。唐代 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刑白越青唐宋以来 名窑:河南钧窑、河北定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经海丝外销元代 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出现青花

6、瓷器。明清 出现彩瓷;发明了珐琅彩;根据国外客户需要烧制瓷器第 3 节 古代商业一、商人商运:时 期 发展 概况春秋战国 出现富足的巨商(陶朱公范蠡、吕不韦)和繁荣的商业中心。赵邯郸齐临淄楚国郢,说明先有城后有市)汉代 商运活跃,中外贸易发展起来(陆丝) 。唐代 俞大娘航船,客舍、邸店、车坊。宋元时期 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出现“交子” (交换媒介的变化) 。两宋:民族政权之间边境贸易发达、海外贸易发展。元朝:中外贸易发达。明清时期 出现会馆、商帮。 (商人组织的变化:亲缘组织-地缘组织。晋商(乔致庸) 、徽商(胡雪岩)最著名。商帮特点:重诚信,讲团结。

7、商帮外出办货,住在?会馆。 )二、 “市”的发展时 期 发展 概况秦代 管理严格,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当面把钱投入容器之中。汉代 有专门管理机构,长安九市南北朝时期 草市形成,且由“草市尉”实行行政管理。唐代 草市普遍,夜市繁荣。但市场活动范围和时间仍受官府严格控制。宋代 首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街形成,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有夜市、晓市和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明清 都市中的商业区繁华。三、商业都会的崛起:时 期 发展 概况战国时期 已出现“市井”的商业区汉代 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五均”官(均,平也,早暮一价) ,控制市场物价。以繁荣的“市”为标志

8、的全国商业中心形成。唐代 长安、洛阳、广陵(即后来扬州,当时号称“雄富冠天下”)、杭州、湖州发达。宋代 都市商业繁荣,汴京(开封,北宋都称,又称东京、汴梁, 清明上河图 。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临时安顿来日收复失地之意,),有夜市、晓市和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元 大都是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马可波罗清代 苏州(“十万烟火” ,财富“甲于天下”),名镇: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第四节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中国历代王朝采取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2)原因: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统治,巩固君主地位的需要: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

9、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反映。商业具有不稳定性,商人流动大,不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3)表现: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吕氏春秋提出了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原则2、汉代: 汉初: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并“重租税以困辱之” 。汉武帝时: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3.汉至唐代: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4、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明显体现出两头严厉(战国秦汉与明清)、中间(唐宋元)松弛的特点。5、明清时期:严格

10、限制商人的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6.直到洋务运动时,封建政府才改变了这一政策。(4)评价:在封建社会和王朝的初期, “重农抑商” 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安定人心。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已相当活跃, “重农抑商”政策就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无商不活) ,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强化了自然经济,而且造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是造成近代之一。 从根本上说, “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2、工商业的管理1.秦朝: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控制全面而具

11、体。2.汉朝:商人赋税加倍,汉武帝盐铁官营3.直到唐代:市的设立与废止决定于朝廷的命令。3、 “海禁”政策1.含义:指明清两代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来进行贸易的政策。2.表现:对民间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行为严加禁阻,规定“片板不得下海” ;对外贸易方面,在官方主持下进行,建立“朝贡”贸易体制(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如郑和下西洋。 ( 明初实行海禁,主要禁止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并不禁止外国来华贸易,反而鼓励。 )清朝实行“海禁令” “迁海令” ,仅开放广州十三行地区(公行) 。3.原因: 明初主要是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清初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

12、清斗争 后来,清政府一方面为防范“外夷”侵犯(立意比驱鳄-倭寇骚扰与西方殖民者的扩张) ,另一方面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国交流,盲目自大。 (1793 年,乾隆接见英国使臣马嘎尔尼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拒绝了英国的通商要求)4.评价:虽起了一定自卫作用,但却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防卫措施,在客观上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四、资本主义萌芽(1) 含义: “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 ,它的前途和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2) 出现标志:明

13、朝中后期,在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计工受值”的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生产关系。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雇佣工人。 (立桥头以待)(3) 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表现:地区和部门增多,由明朝苏杭丝织业、松江棉纺织业、佛山铁器制造业发展到清代云南采铜,四川的井盐、台湾的制糖、陕西的伐木、北京的采煤、景德镇的制瓷。(4) 认识: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是一种进步的趋势。萌芽只在少数地区少数行业出现,稀疏又微弱未能动摇封建自然经济的根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5)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根源) (封建制

14、度的束缚是根本原因). 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市场狭窄) (明代小说拍案惊奇总结的社会通则是“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专制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 清政府固守“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打击压制工商业者. 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 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 (以末致富,以本守之,造成资本缺乏,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主干知识简表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原始农业,

15、传统农业(春战,汉代,唐代) ,农业耕作技术进步的影响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 农民的负担-赋税和力役:四、水利灌溉: 水力工程(战国、汉朝)、灌溉工具(曹魏、唐朝、隋唐五代时期、宋朝、明清)第二节 中国古代手工业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特点或目的、地位二、纺织业的发展概况:新石器时代、商代、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三、冶金技术:冶铜技术、冶铁技术(春秋晚期、战国、两汉、南北朝、北宋)四、陶瓷业发展概况:新时期时代、商代、东汉、 唐代、唐宋以来、元代、明清第三节 古代商业一、商人商运:春秋战国、汉代、唐代、宋元时期、

16、明清时期二、 “市”的发展:秦代、汉代、南北朝时期、唐代、宋代、明清三、商业都会的崛起:战国时期、汉代、唐代、宋代、元、清代第四节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含义、原因、表现(战国时期、汉代、汉至唐代、中唐以来、明清时期、洋务运动) 、评价二 工商业的管理:秦朝、汉朝、直到唐代三“海禁”政策:含义、表现、原因、评价四、资本主义萌芽:含义、出现标志、发展的表现、认识、缓慢的原因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案补充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引:对联:龙凤呈祥歌盛世,五谷丰登庆太平。横批:万象更新引:西方文明是商业文明,东方文明则为典型的农业文明,古代政权称为“社稷” ,即土地之神和五谷之神,即说明古代中国是以农立国。古代中国农业具有世界领先、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特点。其中,世界领先体现为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