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467867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前 言语言是什么?在语言学家眼里,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让哲学家论述,是客观外部事物反映于人类思维及表达的手段;在作家心中,是心灵挣扎的外衣;让科学家描述,是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不管以什么角度理解,人类之所以需要语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与沟通。近年来,网络在我国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它增强了青少年与外界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网络语言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一些新兴的网络语言正逐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是指网民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新创并广泛使用的语言。这些词语一方面因为使用者的广泛

2、而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现象;另一方面,由于词语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文化的基本构成,研究网络语言有助于我们了解网络文化,倡导网络文明。一、网络语言的产生及 发展1.1 网络语言的产生及其定义 随着社会的经济的不断增长,互联网的发展更加迅速,网络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网络语言就成了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那究竟什么是网络语言呢?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就是指在网络上产生并且具有特殊含义被广泛使用的词语。大部分网络语言是“结合了汉语、英语、汉语拼音、阿拉伯数字、日语等多种语言形式,运用缩略、谐音、合音、符号等各种表达方式”。 网络语言大体上分成以下三类: 一

3、是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防火墙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2如网民、网吧、黑客、信息高速公路等;第三类是网民在聊天或是bbs 上的常用词语也就是口 头语,狭义的网络语言就仅指第三类网络词语。1.2 网络语言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不管人们对它是褒是贬,总是以承认它的存在为前提,网络语言在人们激烈的争论中凭借其生动的表达内容,新颖的表达方式而迅猛发展,应该说有其深刻的主客观原因。 1.网络语言的自身优势 :网络语言有描形摹状,惟妙惟肖,言简意赅,快捷便利,扬长避短,栩栩如生等特点。 2.网络语言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网络的最大诱惑在于它是一个虚拟的

4、空间,允许人们自由地说话,这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更符合现代人面对巨大的现实压力,急于寻找避风港的心态,以某种隐匿的身份加入一个 BBS 或聊天室,再取一个标新立异的网名猫起来和对方神聊,让心情放松,将本性放纵,少了伪装,多了轻松。你不得不承认,这是现代人缓解压力,进行能量释放的绝好方式。它的存在,是因为符合了现代人自由至上的审美标准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是受众.都可以在这个自由王国里享受言论自由的舒畅。 和其他时尚、流行的事物一样,年轻人对网络可以说是趋之若鹜。网民中青少年占的比例最高,所以它的使用者多为青少年,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网络语言在他们的推波助澜

5、下势必愈演愈烈。 二 、网 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除了语言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许多其它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2.1.缩略简约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互联网上的交流3需要通过敲击键盘进行文字录入来实现,所以很难做到思维和交流的同步。往往造成对话的延迟和脱节。为了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加快聊天节奏,网民们很自然地会选择以较少的符号来表达意思。同时这样做还利于缩短上网时间,节省开支。如“BTW”三个字母是“By the way”的缩略形式,中文意思 为“ 顺便说一下”。“JJ、MM、GG、DD”分别是姐姐、妹妹、哥哥、弟弟的简洁表达;再加上“7456”四个数字便代表了短语“

6、 气死我了” ;用“886” 和网友显然比输入“再见了” 要方便快捷得多。所以,无论是字母词的产生还是数字谐音的应用都是网络追求简约特点的合理体现。2.2.新奇独特目前网民的年龄结构多集中在 20 至 30 岁之间,青年的天性使他们在对语言的运用中体现出求新、求异、求变的特点,希望通过望上的交流释放自我、张显个性。于是,互联网上出现了大批看上去有些怪异的词汇。如把网友见面后因为失望而关系终结称为“见 光死 ”;把在聊天室中长时间说悄悄 话称为“潜水”等等。网民通过使用这些词语,显示自己对网络环境熟悉和标新立异的个性。当然,在网络这个世界里,想要在瞬间抓住匆忙的浏览者,保持自己网页的高点击数,也

7、迫使版主们不得不努力打造个人特色,标新立异。2.3.杂糅多样网络上的交谈多以字符的形式显现(目前出现的网络语音暂不讨论),所以不同于日常的口语交际。两相比较,网络语言没有语音、语调、语气及体态语等辅助手段来帮助交流,表达方式比较单一。而网民们上网聊天多是为了寻求一种娱乐、休闲的方式,单一的文字表达当然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网络语言经常把文字、数字、字母与其自制的“表情符号”任意镶嵌链接,以期尽量接近口语交际模式。新版本的聊天工具 QQ 为用户提供了很多彩色4的剪切画,不仅有各种各样的表情,还有许多类似于饮料、鲜花、蛋糕、小饰品等图形,网民了聊天时只需轻轻点击,便可以选择任意一款图画镶嵌在自己

8、的话语中。网络语言的这一特点,使其拥有了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弥补了网络语言表达手段上的一些不足之处。2.4.私语性和口语化网上交流通常是在一个相对狭小和非正式的空间中进行的。且不说网上聊天,即便是网上创作,它也不像在正式刊物上发表作品,需要那么多的人把关,经过一次次地审阅才能与读者见面。因此在网上写作,作者很少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高台宣讲的那份紧张与压力,而更多的是在别人看不到的情况下自由、开怀的畅想与抒情。这样作者使用语言也就自由得多,只要对方或读者能理解,就可以去掉所有在正式场合下的那些繁文缛节,甚至一些语法规则也可以置之不顾。事实上,网络语言的特点与其私语化的语境有着直接和必然的关系。另外,

9、网络语言虽然是一种书面语,但是它又有着趋向于口语的强烈的倾向,它有着记录和模拟口语的强烈要求。其原因在于,网络语言是官方视野之外的非正式语言,是一种现代“ 民间语 言” ,同 时它又是一种网络 媒介,需要快捷、直观、活泼、简约。这些要求都与人们对口语的要求十分相似,也使网络语言与口语具有了许多相似的特点。2.5 标新立异,经济简练 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方面走得有点极端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 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 贵。网民们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

10、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5自由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瞠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一是对常规语法的突破。网络语言除用字节俭外,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网络语言对现有语言成分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形” 上,它是用最 简洁的“形”来巧设言语交际的跨度,缩短信息交际的宝贵时间,并且这种跨度的设置,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逾越,而一

11、旦跨越,便会带来一种愉悦,具有一定的刺激性。2.6 形象传神,幽默诙谐 在网络中,网民们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象形创制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来模拟现实交际。诙谐性是网络语言更为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又一特点。 网民的相对年轻化更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有趣且反主流的叛逆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如“菌男 ”、“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两个词一方面与“俊男、美女” 谐 音,反其义而用之;另一方面“ 菌 ”“霉” 能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 的食物,都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的诙谐性的特点。又如:

12、“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一个臭皮匠,弄死三个诸葛亮“ 有意在约定俗成的说法上改头换面,形成诙谐且又含有一定道理的语句来。2.7 粗俗泛滥 在网络语言不断追求个性、不断创新的洪流中,语言的粗俗化也是确实成为了一帮人的低级趣味。如今的网络可以说充斥着粗俗、轻佻的语言,像“TMD( 他妈的)、WBD(王八蛋)、P( 屁)、NQS(你去死) 、SHIET(狗屎 )”等随处可见6三、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几千年的历史证明,汉语具有极强的适应力、生命力、创造力,其基本词汇强大的创新力将可以表达未来任何新生的事物。互联网中另类语言和另类表达,冲击和颠覆着既有的语言规范,并正在进入现实社会和

13、日常应用之中,不可避免地引起混乱。与传统语言文字相比较,网络语言变得越来越不规范,表明中国语言文字正处在加速变迁之中。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3.1 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礼俗等差的影响 中国素称“礼义之邦 ”,礼在传统社会中无 处不有、无时不在。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民们可以借助屏幕的遮蔽,掩饰自己的身份,隐藏自己的年龄,隐瞒自己的性别,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通过网络自由交流。交流当中,没有君臣之义、父子之伦,没有贵贱之等、亲疏之分,没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更没有爵赏之施、上下之际。这种释放压抑、追求平等的思想的出现,有多方面原因。一是人们(特别是年轻网民)的思想观

14、念中本来就没有形成必要的礼俗秩序。二是社会的局部方面,传统的礼俗秩序对人们过于束缚,而人们又苦于不得不接受,于是,来到无拘无束的网络世界,通过网络语言的聊天交流来获得彻底冲破束缚的快感。三是优秀的传统礼俗规约,尽管人们懂得它的好处,但由于教育的长期偏向以及社会环境的驱使,未能使人们自觉接受与遵从。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乐网不疲,就是因为在网络里,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网络语言,通过网络语言,释放现实沉重的压抑,享受内心渴望的平等。诚然,这种虚拟世界的发泄与享受,不失为是一种难得的心理调剂。但是,这种原本只在网络中流行的思想方式与行为,已经来到了现实生活。许多年轻人用自我标准去评价长辈或上级领导,

15、凡不合自我标准的长辈或领导就不尊重,用利己的价值观去评判他们的决7策,凡对自己不利的决策就不执行或消极执行。这是一种必要的礼俗等差秩序严重缺失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予以重视并有效地加以修正,容易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从而出现社会的无序。 3.2 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派别都曾对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儒家思想的影响最大。儒家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体系,总体上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光大。同时,传统伦理道德逐步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所共同尊崇的价值原则。在这种价值原则的作用

16、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品德。这些美德,比如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和礼让、真诚有信、崇尚圣贤,不仅为过去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也必将为中华民族未来的腾飞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互联网,尤其在公共布告栏 BBS 上,网友之间完全平等,身份意识完全淡化,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对象进行交流,可以自由阐述自己的主张,驳斥他人的观念,甚至与以往的权威直接交锋。从网络语言中表现出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难于表达的内心真实情感和人性最本真的一面。网络语言以它特有的方式建构着人际交往中直抒真情的交流模式。 但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传统美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网络的虚拟性、遮蔽性以及网名的非真实性,很容易使交流者放心、放松甚至放肆,自然也就导致了恣肆放纵、不文明不道德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有的不守口德,随意谩骂和进行人身攻击,扰乱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有的为使自己受到别人的重视故意发表反调言论、表现另类性格,与现实社会的行为规范存在明显冲突。有的肆意诋毁、无端诽谤已有历史定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