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单元清(第6单元)ppt课件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4676 上传时间:2017-01-1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单元清(第6单元)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单元清(第6单元)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单元清(第6单元)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单元清(第6单元)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单元清(第6单元)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单元清(第6单元)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单元清(第6单元)ppt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检测内容:第六单元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 (28分 ) 1 古诗词名句填写。 (4分 ) (1) 破阵子 中表明作者愿望的是 _, _。 (2) 诸葛亮集 中有这样一句话 “ 赏不可不平 , 罚不可不均 ” ,这与 出师表 中的 “ _, _” 意思一致。 (3) 望江南 中表明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的句子是 _;本词的主旨句是 _。 (4)范仲淹在 渔家傲 秋思 中 , 下面揭示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心理矛盾的句子是 _,_。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过尽千帆皆不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

2、计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 罾 (忿恚 (裨补 (脉脉 (B 怫然 ( 徒跣 ( 休祲 ( 咨诹 (C 诣 ( 汉沔 ( 信大义 ( 臧否 (D 崩殂 ( 麾下 ( 引擎 ( 斟酌 (3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 A 陈胜自立为将军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B 谓为信然 秦王怫然怒 C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将军向庞 , 性行淑均 D 扶苏以数谏故 广故数言欲亡 B D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4 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 今 /天下 /三分 , 益州 /疲弊。 B诚宜 /开张圣听 , 以光 /先

3、帝遗德。 C 宜付 /有司论其 /刑赏。 D今 /诚以吾众 /诈自称 /公子扶苏、项燕。 5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 ) A 将军身被坚执锐 , 伐无道 , 诛暴秦。 B要离之刺庆忌也 , 仓鹰击于殿上。 C 自董卓已来 , 豪杰并起。 D虽千里不敢易 , 岂直五百里哉? C D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6 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 , 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 A 战国策 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 而 唐雎不辱使命 就是出自于其中的 魏策 。 B 三国志 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 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C 出师表 的作者是

4、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 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 词又称 “ 长短句 ” , 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 , 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 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A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 A 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 ,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 , 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 妄自菲薄 ,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 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 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C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5、】 8 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均有语病或错别字 , 请在横线上改正。 (4分 ) 目前 , 地球的绿色之肺 (1)森林正在日益委缩。 (2)近 200年来 ,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 而另一方面 ,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 , (3)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 此消彼长 , 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 (4)对人类的生产而且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 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1)_; (2)_; (3)_; (4)_。 “委”改为“萎” 删掉 “ 大约 ” 或 “ 左右 ” “ 强烈增加 ” 改为 “ 急剧增加 ” 或 “ 大量增加 ” “ 而且 ” 改为

6、“ 以及 ” 或 “ 和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9 班上将开展 “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 的语文活动 ,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8分 ) (1)为营造气氛 , 请你为该活动拟一个宣传标语。 示例:千古风流人物 , 永恒的精神领袖! (2)在 “ 讲保卫国土故事 ” 活动环节中 , 你将向同学们介绍 _ _(人名 ), 有关这位风流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_ _(3)湖北人杰地灵 , 风流人物辈出 , 你最崇拜谁?写出该风流人物写的诗文名句。 诸葛亮 受任于败军之际 , 奉命于危难之间 郑成功 示例: 收复台湾失地, 赶走荷兰入侵者 , 维护国土的完整 , 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 二、阅读训练 (42分 ) (一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 (14分 ) 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 , 上山见虎 , 下泽见蛇。归 , 召晏子而问之曰: “ 今日寡人出猎 , 上山则见虎 , 下泽则见蛇 , 殆所谓不祥也? ” 晏子对曰: “ 国有三不祥 , 是 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 , 一不祥;知而不用, 二不祥;用而不任 , 三不祥也。所谓不祥 , 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 , 虎之室也;下泽见蛇 , 蛇之穴也。如 虎之室 , 如蛇之穴而见之 , 曷为不祥也! ” 【 注释 】 是:这件 (事 )。 如:去 , 到。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10 下列句中与例句中 “ 而 ” 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8、 ( ) ( 3 分 ) 例句:归 , 召晏子而问之曰 A 夫有贤 而不知 , 一不祥也 B 若夫日出 而林霏开 C 先天下之忧 而忧 D 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也 11 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 A 香 远益清 ( 远播 ) 以 光先帝遗德 ( 发扬光大 ) B 学而 时习之 ( 按时 ) 腰白玉之环 ( 腰上系着 ) C 斟酌损 益( 增加 ) 晏子 对曰 ( 回答 ) D 薄暮冥冥 ( 迫近 ) 凄神寒骨 ( 凄凉 ) B D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12 翻译下列句子 。 (4分 ) (1)夫有贤而不知 , 一不祥;知而不用 , 二不祥;用而不任 , 三不

9、祥也。 (国家有 )贤德之人 (国君 )却不了解他 , 是一不祥;了解了却不使用他 , 是二不祥;使用了却不信任他 , 是三不祥。 (2)今上山见虎 , 虎之室也;下泽见蛇 , 蛇之穴也。 (你 )上山碰到老虎 , 山是老虎的家啊;下沼泽遇见蛇 , 沼泽是蛇的窝啊。 13 晏子借 _的机会 , 巧妙向君王进谏 , 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 _。 (4分 ) 为景公解疑 发现人才 , 重用人才 , 信任人才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二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 (12分 ) 古 镜 沈 括 【 甲 】 古人铸鉴 , 鉴大则平 , 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 , 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 , 故

10、令微凸 , 收人面令小 , 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 , 后人不能造。 【 乙 】 世有透光鉴 , 鉴背有铭文 , 凡二十字 , 字极古 , 莫能读。以鉴承日光 , 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 , 了了分明。人有原 其理 , 以谓铸时薄处先冷 , 唯背文上差 厚 , 后冷而铜缩多; 文虽在背, 而鉴面隐然有迹 , 所以于光中现。 予观之 , 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 , 又见他家所藏 , 皆是一样 , 文画铭字无纤异者 , 形制甚古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意古人别自有术。 (选自 梦溪笔谈 , 有删节 ) 【 注释 】 鉴:镜子。 原:推究。 差:略微。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11、】 14 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唯此鉴光透 , 其他鉴虽至薄者 , 莫能透。 B唯此鉴 , 光透其他鉴 , 虽至薄者莫能透。 C 唯此 , 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 , 莫能透。 D唯此鉴光透。其他 , 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15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 A 收人面令小 令初下 , 群臣进谏 ( 邹忌讽秦王纳谏 ) B 予观之 同予者何人 ( 爱莲说 ) C 又见他家所藏 才美不外见 ( 马说 ) D 文画铭字无纤异者 渔人甚异之 ( 桃花源记 ) A B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16 翻译下列句子。 (2分 ) 文虽在背 , 而

12、鉴面隐然有迹 , 所以于光中现。 花纹 (文字 )虽在背面 , 但镜面上有隐隐约约的痕迹 , 所以在日光下就显现出来了。 17 根据文段内容 , 完成下面题目。 (4分 ) (1)古人制镜 , 使镜面略凸 , 能收到 “ _” 的效果 (用文中原句填空 );制造的透光镜 , 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 _。 (用一个词语概括 ) (2)作者原先赞同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 , 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什么? 别的形制相同的镜子都不能透光 , 只有这面能透光。 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 精湛 (高超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三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 (16分 ) 长在心上的眼睛 梅贻涵 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 , 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 走路只能拄着棍子。可最近 , 小驴惊讶地发现 , 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做饭切菜时 , 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 , 吓得小驴直吸冷气 , 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 , 刀丝毫没伤到手。平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