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42909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6、7 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预案第一课时 6 和 7 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4243 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感受不同的方法数数的方法。2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 6 和 7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6和 7。3使学生知道 7 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 7 以内数的大小。4、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劳动、讲卫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健康发展。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 6 和 7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教学难点:会比较 7 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数感。四、教学过程:(

2、一)复习师: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生:0、1、2、3、4、5。(二)导入新课师: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 的认识)学生活动:领读、齐读。(三)新授1、教学数数师:(在屏幕上出示第 42 页上认识 6 和 7 的主题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有些什么?生: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生:(学生报得数)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 添上 1 是 6。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 7 人。师:还可以怎样数?生:先数学生 6 人,再数一位老师,是

3、7 人。师:数一数,有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生:先数已放好的 6 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 1 把。6 个再添 1 是 7。师(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都是按照 1、2、3、4、5、6、7 的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 5 以后再数 1 个就是 6 个,接着 6 再数 1 个就是 7,7 比 6 多1,6 比 5 多 1。2、教学认数师:同学们再数一数第 42 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生:(学生报得数)教学活动:贴出数字卡片 6 和 7。让学生读 6 和 7。学生活动: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 6

4、和 7。师:仔细观察一下数字 6 和 7 的形状分别像什么?(指名回答)学生活动:同桌互相说一说。(6 的字形像哨子,7 的字形像镰刀)师:请你分别数出 6 根和 7 根小棒。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分别数一数,摆在桌子上。师:用你手中 6 根和 7 根小棒分别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活动:学生摆一摆,并到投影器前面演示摆的图形。3、教学数序教师活动:(用计数器)先拨 1 个珠子。学生活动:齐数 1、2、3、4、5。学生活动:6、7、6 抢答。4、比较大小的教学师: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学生活动:填符号:6O5、7O6、5O7。教师活动:板书:56、67、57、65、76、75。5、教学序数教

5、师活动:教师奖励学生“小青蛙”,先发 5 朵,再发 1 朵,问学生是几朵。学生活动:6 名学生到前面。师:从左数 6 个同学指的是谁?从右数第 6 个同学是谁?(指名回答)生:教师活动:(出示图)左数第 6 瓶有条鱼,有 6 条鱼的是第瓶,第 7瓶有条鱼。学生活动:数一数,填在书上,集体订正。6、指导书写师:6 的写法,下半圆要圆起来;7 比较好写(板书 6 和 7)。学生活动:学生填在书上。(四)游戏教师活动:小刺猬送给小朋友 7 个苹果,每个苹果中都有一个问题,让学生任选一个号码出示一道题目。(五)全课总结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用数字说一个故事,四人小组说一说。分组说说,指名回答。教学反思这

6、节课,我虽然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内容,但是老师“管”得太多,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是没有好处的。对于这点,还表现在解决“比较 5、6、7 的大小”这个问题上。学生找出了 5个三角形、6 个圆片、7 个正方形时,老师又引导得太多:“小朋友,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比比看,谁比谁小?”,学生得出:“5比 6 小,6 比 7 小。”又引导学生得出“65、76”。在这里,如果出示书上的三副 5、6、7 的点子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就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会比较 5 和 6、6 和 7 的大小,也会找出 5 和 7 之间的大小关系。第二课时 6 和 7 的组成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

7、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44 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二、教学目标1、认识 6 和 7 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掌握 6、7 的组成四、教学过程(一)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 6 和 7,说一说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 6 或 7 来表示的(二)新授 1、出示苹果和人像挂图 老师这有 6 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帮我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小组互相讨论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师板书分法 2、总结分法 看到这些分法,你能发现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

8、结成这样 3 种。 看到每一组,你可以想到什么? 3、7 的组成 刚才老师拿掉了一个苹果,应该是 7 个,7 个苹果怎样分给 2 个小朋友的?请拿出 7 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 汇报分法,师板书分法,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三)游戏巩固 1、猜数,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 6 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 2、一生出 3 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 6(7) 3、拍巴掌,学小猫叫等游戏组成 6 和 7 (四)作业 48 页第 1 题第三课时 6 和 7 的加减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4546 页内容和“做一做” ,练习七的第 48 题。 二

9、、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 6 和 7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草地(自制) ,学生准备 6 只小鸡卡片、6 只小青蛙卡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动物乐园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动物乐园玩一玩!(课件:一片草地,音乐响起)动物乐园里有一片美丽的大草地,上面还有美丽的秋千呢!在你们的桌子上也有这么一片美丽的草地!拿起来看一看,美丽吗?现在就让我们请小动物上去玩一玩,行吗?(二)新授课 1加法。请 1 只青蛙和 5 只小鸡上去玩一玩,把它们请上去

10、吧!(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操作,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得到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a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该怎样列算式呢?赶快记在纸上(学生写算式) 。 b你们草地上有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课件出示) c读一读你的算式。板书:5+1=6 d谁和他不一样?板书:1+5=6 咦!都是这些小动物,为什么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小结:由于同学们看的方向不同,所以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2摆一摆。 (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广阔思考空间。 ) a你们还想请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来玩一玩?动手摆一摆。 b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你能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呢?写在练习纸

11、上。 c.谁想说一说请了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鸡?(学生到前边展示) d.怎样看图列式的? e.有和他们摆的不一样的吗?(展示小鸡、青蛙) f.怎样列式的?板书:3+3=6 g.为什么只能写一道算式? 3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 a.一共有几只猫?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b.说给同位听一听。板书:5+2=7 2+5=7 4减法。 (出示课件:草地) a.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它们累了,想回家,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回家? b.小青蛙走后,还剩几只小鸡?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板书:6-1=5 c.如果小鸡先走,还剩几只小青蛙?算式怎样列?板书:6-5=1 d.(出示:虚线)虚线是什么意思? 小结:6

12、 里面去掉 1 还剩 5,去掉 5 还剩 1,所以,根据这幅图,我们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5摆一摆:你们的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a.那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先走?用小棒表示虚线,看着它们,你能列出几道减法算式?写在纸上(学生展示) 。 b.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怎样列算式的?板书:6-2=4 6-4=2 c.你是怎样看图列式的? d.谁和他们不一样?怎样列式的?板书:6-3=3 e.为什么只列一道算式? 6看图列式。 (出示课件) a.一共有几只山羊? b.你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板书:7-2=5 7-5=2 (三)巩固练习 1看屏幕:(课件出示)根据图意,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或:减法

13、算式)吗? 2在你们的抽屉里,有一张练习纸,上面有四幅画,每幅图下面有两道算式,你喜欢哪幅图就把下面的算式写完(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 ,这些都是6、7 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a.谁想当小老师,指算式,领大家读一读。 b.如果把得数擦了,你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吗? c.5+1 等于几?怎样想的?1+5 呢?6-1 呢?6-5 呢? 3下面,我们来一个小竞赛(出示口算卡片) 。看算式,报得数。 4在小组内玩一玩。 (四)总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反思1结合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充分感受“一图两式” 。 我把课本中小朋友摆小棒的图,变成学生喜欢的卡通小动物(小鸡和小青蛙) 。由小动物在草地上荡秋千

14、的画面,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画面生动活泼,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 1 只小鸡和 5 只小青蛙放到每个组的草地秋千上,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通过两位同学不同角度的观察,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并让学生说明是怎样看图列式的。这一环节初步感受“一图两式” ,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2独立操作,形成概念,理解“一图两式” 。 我们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一图两式” 。而接下来的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地进行操作,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在秋千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摆几只小鸡和小青蛙,并看着自己的图列出两道

15、加法算式。这样便出现了两组 6 的加法算式,加上同位同学进行讲解怎样看图列式的,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合作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从感知中树立“一图两式”的概念。这样处理,既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操作空间和充足的思考余地,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用数字意识。3建立表象,由具体操作到看图列式。 第三个环节,便是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直观图,自己独立列算式。使学生能够由具体的实物抽象到看直观图列式,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遵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4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把 6 和 7 的加减法分开处理,先教学加法进行巩固。再教学减法进行巩固,这样,学生能够在很扎实的理解加

16、法的“一图两式”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减法。在最后的练习中,再出现加法和减法的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够整体、全面地理解巩固新知识。如:在综合练习中,出现了四道看图列式。由于难易程度不同,可以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幅图,进行列式计算。这样安排提供了充分的学习选择机会,而且练习题的设计有针对性,能够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 5活动形式多样化,语言贴近学生生活。 课堂上,我们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a.你还想让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鸡来玩秋千,自己摆一摆;b.你们草地上的小动物也累了,你想让哪种小动物先回去呢?c.综合练习让学生在这四幅图中任意选一幅图,喜欢哪一幅就做哪一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习灵活地选择,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四课时 用数学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47 页的“用数学”。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3培养学生的环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