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8-古诗词鉴赏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4160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8-古诗词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8-古诗词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8-古诗词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8-古诗词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8-古诗词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8-古诗词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8-古诗词鉴赏(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古诗词鉴赏考纲展示考纲定位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观题为主,客观题较少。2考频分值:本考点为课标全国卷的必考题,分值一般为 11 分。3命题热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是诗歌鉴赏试题的命题热点。命题趋势预计本年高考本考点仍然为必考内容。诗歌的四大命题热点中,尤其要关注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命题;要注意名家的非名作和非名家的名作,尤其是宋词作品;比较鉴赏的题型将会受到追捧。真题试做1(2014课标全国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含山店梦觉作唐 韦庄 曾为流离 惯别家,等 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 觉江南梦,惆 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宋 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

2、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注】韦庄(约 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_(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 ,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_2(2013课标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鹊桥仙陆 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 洲烟雨 。镜湖 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断:占尽。

3、 洲烟雨:指长满 草、烟雨空濛的风光。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_(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_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2012课标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 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_(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

4、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_【知识导图】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核对反思】1(1) 【解析 】 本题 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前两句说为了建功立业,自己甘愿客居天涯,已经习惯了“流离” “别家”的生活,把这当作等闲之事了。 “挥袂”之举流露出诗人的洒脱。后两句说万籁俱寂的夜晚,诗人好梦醒来,只有一盏孤灯相伴,不禁心生悲凉,欲在孤独无奈中寻找寄托,却是斜月相迎。 “斜月”意象的加入,让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惆怅之情更浓。显然,这是衬托的手法。【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该资料

5、由 友情提供(2)【解析 】 本题考查 理解诗人的感情的能力。通过上一个题的分析,知道韦庄在“灯前”回想江南好梦,眼前的孤灯、斜月让他心生羁旅之愁。郭诗的意思是:渔家世代在海边生活,几间小屋上面覆盖着雪白的芦花。白天在海上捕鱼虽然辛苦,但晚上归来,有青天明月、大海涛声伴送到家,真是开心惬意。 “灯前笑说归来夜”一句中的“灯前笑说” ,描写了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情景。【答案】韦诗中, “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 “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2(1) 【解析 】 本题 通过对诗句含意的理解,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把握。理解上阕最后两

6、句,要注意“酒徒”与“我”两种人的对比,将上阕 前三句“我”的豪情壮举与上阕最后两句自己的遭遇作对比。体会这 两次对比所构成的情感上的反差。【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2)【解析 】 本题通过 考查对典故的理解,来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答案】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3(1) 【解析 】 本题 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联系 词作的题目和“千

7、里念行客”等词句即可归纳出作者流露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抒情词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在这首词中该句是首句,有起兴作用。综合以上分析即可作答。【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2)【解析 】 本题以理解前后 词句的关系的形式来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和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这两句实际都是考查理解前后词句的关系。 “就砚旋研墨”的意思是就用它来研磨香墨,书写别情。而用来研磨的是前句“临窗滴”下的“泪” 。同样,正是前有“泪”的“滴下” ,才有了后文的“红笺为无色” ,虽有夸张,

8、却情真意切。【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考向一人物形象古典诗词曲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1)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也被称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杜甫的登高中的诗人形象,就是作者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而塑造出来的形象;(2)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而创设出来的,我们所熟知的木兰诗中的木兰和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形象,就是典型代表。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典例剖析(2014山东高考 )阅读下

9、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 陈居士 ,亭角 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 莫笑侬,愁 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 户寻诗去, 乔木峥嵘明月中。【注】 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第一首诗中直接描写陈居士的是第一句和第四句:喝酒喝到大醉三日,站在亭角临风寻诗。第二首诗中前三句都直接描写陈居士:饮酒喜欢用天然粗陋的酒器,烦恼时喝酒大睡,醒来推窗赏着月色寻诗。从陈居士喜爱饮酒,可见出其性格中的洒脱;“亭角寻诗”和“推户寻诗”则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趣。【答案】行

10、为洒脱情趣高雅“楚酒困人三日醉” “爱把山瓢莫笑侬” ,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 “醒来推户寻诗去” ,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方法归纳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1抓住背景,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是鉴赏诗歌形象的前提。诗人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吟咏物象的诗更需关注诗人的生平经历。如赏析陶渊明的诗歌,就必须了解他的一生,抓住“隐者” 、喜爱菊花、向往自然、厌倦官场生活等关键点。2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人物特点一般来说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一

11、些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等。所以鉴赏形象时要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概括人物的特点。而抓住描绘人物言行情态的关键词语,揣摩诗人心理,概括形象特点更是一条捷径。如赏析怀天经、智老,因访之(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抓住“诗卷” “纶巾鹤氅”等对人物的描写,就能概括出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再如鉴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第三句的“问” 含蓄而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应试前向主考官打听情况时忐忑不安的心理。3区分人物形象,挖掘典型意义要

12、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如怀天经、智老,因访之中的人物形象就是诗人自己。还要注意分析作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4结合形象,明确指出其作用或效果特别是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是特定主人公,而非作者自身,一定明确作者塑造该人物形象的作用,寄寓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第一步 找 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第二步 析 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第三步 联 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第四步 明 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古代诗歌中常见的 8 类人物形象类别 举例不慕权贵傲岸不羁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

13、岸不羁、豪放洒脱的性格。心忧天下忧国忧民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性格。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抱负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矢志报国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寄情山水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