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单元测试(含解析)苏教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4141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单元测试(含解析)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届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单元测试(含解析)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届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单元测试(含解析)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届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单元测试(含解析)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届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单元测试(含解析)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单元测试(含解析)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单元测试(含解析)苏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专题规范练第 23 页 一、(2013重庆万州第一次诊断性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5 题。放鸭莫言青草湖里鱼虾众多,水草繁茂。湖边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有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春天里,湖边的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儿盛开,杏花儿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放鸭人开始赶鸭子下湖了。湖水绿得像翡翠,水面上露出了荷叶尖尖的角。成双逐对的青蛙呱呱叫着,真是满湖春色,一片蛙鸣。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

2、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在船上送话过来:“大伯,您是哪个村的?”“湖东李村,”老壮瓮声瓮气地回答,“你呐,姑娘?”“湖西王庄。 ”他们就这样认识了。有一天,老壮又和姑娘在湖上碰了面。几句闲话之后,姑娘郑重其事地问:“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老壮愣了一下神,反问道:“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没事,随便问问。 ”“不会是随便问问吧?”老壮耷拉着眼皮说。“这户人家怎么样?”姑娘问。“难说。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游过。 ”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姑娘提起的这件事

3、戳到了李老壮的伤心疤上。 “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的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里“共了产”,老壮甭提有多心疼了。家里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只鸭的屁股啊!老壮本来是村子里有名的老实人,爱生哑巴气,一生气就办了荒唐事。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捉了两只鸭子运气不济当场被巡夜的民兵抓住了。主任把两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在湖东八个村里游乡。主任带队,一个民兵敲着铜锣,两个民兵端着大枪,招来了成群结队的人,像看耍猴的一样。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他尽量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淡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样

4、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一转眼春去夏来,湖上又换了一番景色。荷田里荷花开了,湖里整日荡漾着清幽的香气。有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李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人被浇成一只落汤鸡。暴雨过后,天空格外明净,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他知道这一定是刚才的暴雨把哪个放鸭人的鸭群冲散了。“好鸭!”老壮不由得赞了一声。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儿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老壮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

5、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王庄的放鸭姑娘。“大伯,你看没看到十几只鸭子?昨儿个的暴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把我急得一夜没睡好觉呢!”“姑娘,你可是问巧了!”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早已忘记了前些日子的不快,用手一指鸭群,说:“那不是,一只也不少,都在我这儿呢。 ”“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我来。 ”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放鸭姑娘“呷呷”地唤着,白鸭归了群。“大伯,咱们在一个湖里放了大半年鸭子,俺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声音发

6、问。“姓李,名老壮!”“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不差,我就是李苇林他爹,”李老壮胡子翘起来,好像和姑娘斗气似的说,“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一片芦苇挡住了姑娘和她的鸭群。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姑娘,真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选自 2012 年第 23 期读者,有删节)回答“难说”,为什么?参

7、考答案:李老壮的“文化大革命”经历有特殊的时代原因,李老壮不知姑娘的评判标准。任选两点作赏析。参考答案:以时间为序,从春到夏,展开情节,行文流畅。善用伏笔,如开头写“割资本主义尾巴”,为下文写李老壮游乡埋下伏笔;写儿子引进优良鸭种,为结尾写姑娘的惊讶埋下伏笔。运用插叙,丰富人物经历,使人物性格更丰满。红”,分别表现了姑娘怎样的心理?参考答案:第一次脸红,是因为姑娘主动打听男朋友的家人,很害羞;第二次是知道真相后很尴尬,觉得错怪李老壮很难为情。什么作用?参考答案:特点:描写善用比喻,将“湖水”比作“翡翠”,抓住柳枝、桃杏、荷叶、蛙鸣等事物来写,富有生活气息。语言清新自然,简洁明快。整散结合,富有

8、韵律美。作用:小说写青草湖的春景和夏景,推动情节发展,使李老壮和姑娘的交流更深入。写春景美,突出姑娘的美丽;写夏日暴雨,衬托李老壮的善良。为全文提供明丽欢快的背景,突出小说人物性格特征,深化主题。感”到夸奖她“人品也好”,变化太突兀,应该删掉结尾,你怎么看?说明理由。答案示例:(1)不突兀。李老壮本性老实善良,乐于助人。姑娘待人热情单纯,讨人喜欢。圆满的结尾给读者美好的享受。(2)可以删。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言之成理即可)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2014慈溪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5 题。在澡堂里效耘“哎哟,好烫!”一条嫩腿伸进水里,又慌忙缩了回去。水池腾腾冒蒸气,一个出水口汩汩

9、流着热水,一个出水口汩汩流着凉水。试水的人站着干瞪眼,怕烫,不敢下池子。“让我来!”后面有人拨开试水的人,扑通跳进水池。热水烫得他吸溜了一下。他将毛巾撑开,身体沉下去,在水里兜着搅着。热水轻,浮在上面;凉水重,沉在下面。经他一翻腾,上下对流,凉热很快就匀和了。于是他向上招呼:“下来吧,现在正好。 ”试水的人哆嗦着身上的肉,吃力而小心翼翼地试了试水:果然正好!便缓缓地将整个身子滑进了水池。哎呀,真舒服!澡堂子里水汽蒙蒙。试水的人半睁着眼,扫了对面的人一下,顺便抛过去一个亲切的微笑。那人瘦得不像样,皮绷在骨头上发亮,两排肋骨像小孩玩的木琴。 “像个济公。 ”试水的人想。“济公”也在欣赏试水的人:一

10、个秃瓢脑袋,油光光的;一脸肥肉,粉团团的;一对招风大耳,再配上圆滚滚的西瓜肚子。 “济公”忍不住想笑:这不像个弥勒佛吗?“老兄真精干。 ”“老兄真富态。 ”于是“济公”和“弥勒”都会意地笑起来。 “济公”感到了“弥勒”的和蔼,“弥勒”感到了“济公”的平易,在笑声中他们靠拢了,终于由对面而并排。“千金难买老来瘦啊!” “弥勒”感叹道。“也不见得。前天我看到一本杂志上说,还是胖点好。 ”“哪本杂志?我倒订了一本长寿 。 ”“我也喜欢长寿,每期必买的。 ”“现在都兴练气功,我试了试,就是不好收功,搞得人魔里魔气的。 ”“那就是入了门道了,已经气沉丹田 。 ”“济公”乜斜着“弥勒”深陷在脂肪中的“丹田

11、”,笑冲击着喉咙管,憋着,发出咕咕噜噜的声响。“花种了吗?” “弥勒”问。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种了。还养了鸟。有一只红莺,是叫口,吱溜吱溜叫起来,好听极了。 ”“我也有一只画眉,叫得还好;就是麻烦,要洗澡,要吃虫,要遛,我哪来许多闲功夫?”“麻烦才有味道呢。我大孙子勤快,天天捉吊死鬼,我的鸟总有虫吃。 ”“哪天去看看你的红莺?” “洗完澡就可以去。搓背吗?” “搓。 ”湿淋淋地,两位萍水相逢、一见如故的朋友爬出了水池。 “济公”先替“弥勒”搓背,他一碰“弥勒”的身体,“弥勒”便吃吃地、哈哈地大笑起来,厚厚的脂肪竟没有掩住他的笑神经!“济公”用指头弹了一下“弥勒”的肚皮,警告说:“莫笑,再笑搓不

12、成了!”自己却也禁不住笑了,“好大个肚皮,三指膘总是有的。 ”“三指?恐怕未必。最多只有两指。要能送给你一指,咱俩都是标准体型。可惜这不像池子里的水,一翻一搅,就能够匀和。 ”接着又是笑。笑声在顾客寥寥的澡堂子里碰过来撞过去,发出嗡嗡嗡的回荡声。他们洗完了澡,开始穿衣裳。“去看鸟吗?” “济公”穿上发黄的汗衫。“当然去看。 ”“弥勒”登上绒衬裤,费力地往上扯,终于掩住圆滚滚的肚皮。“穿了衣裳就去?” “济公”套上了卫生衣。“唔这个” “弥勒”的脑袋被“开司米”憋住了,话说不清楚。“济公”终于穿上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同时,“弥勒”也在扣毛哔叽中山装的纽扣。 “济公”抬起头来,寻找他的朋友,他的“弥

13、勒”,然而他的“弥勒”已经失去了身子,只剩下一颗脑袋,油光光的。一顶帽子“啪”地扣上去,这颗脑袋也迅速发生了质变。在“济公”面前,哪有什么“弥勒”?面前分明站着个大人物:衣冠楚楚,相貌堂堂,神态凛然!“济公”愣了。刚才还斗胆弹了对方的肚皮!真的弹了么?澡堂里水汽蒙蒙,是出幻觉的地方。 “济公”暗暗捻了捻手指,又微微摇了摇头。也许两人都想再说句什么,但话到唇边,却变成一次稍稍有点儿重的呼吸。默默地,两人各自走出了澡堂。40 字以内)参考答案:本文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由于地位的差距造成精神的隔阂(或一些领导干部已蜕变成了“官”,他们的思想感情已经变了质。或干部群众之间已形成了可怕的鸿沟)。该资料由 友

14、情提供。 “济公”和“弥勒”两人在水池里和穿衣后相互态度与关系的变化极其明显。而穿衣后为何会有这种突变呢?要特别关注几个细节:一是“济公终于穿上洗得发白的工作服”一句中“洗得发白的工作服”这一细节;二是“弥勒的脑袋被开司米憋住了”和“弥勒也在扣毛哔叽中山装的纽扣”两句中“开司米”和“毛哔叽中山装”两个细节,还有“在济公面前,哪有什么弥勒?面前分明站着个大人物:衣冠楚楚,相貌堂堂,神态凛然!”一句。这几处描写显示出了两人身份的差距。可见,态度与关系突变的原因是身份与地位的差距。吃吃地、哈哈地大笑起来”,“禁不住也笑了” “接着又是笑,笑声在顾客寥寥的澡堂子里碰过来撞过去”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参

15、考答案:表现两人的自然融洽、平等相处,同后来的漠然形成对照。解析:此处的作用可从表情达意与谋篇布局两个角度考虑。从表情达意上看,这样写表现了两人相处的融洽;从谋篇布局上看,与下文两人穿上衣服后态度与关系的突变形成对照。1)“济公”对自己曾用手指弹过“弥勒”的肚皮发生了怀疑,认为那只是一种幻觉。这种心理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用一句话回答)(2)“弥勒”当时提出想去看看“济公”的“红莺”,这是他的真实想法,还是只是说说而已?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出于对官位的畏惧。(2)这种想法是真实的,“弥勒”暂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地位;这种想法同当时的气氛相合拍。解析:(1)从两人的穿着可看出两人身份的差距,“济公”身穿“洗得发白的工作服”,说明地位比较低;当他抬起头寻找他的朋友时,“面前分明站着个大人物:衣冠楚楚,相貌堂堂,神态凛然!”,此时心中的畏惧之情可以想见。(2)在文中,“弥勒”脱去了衣衫,也就等于卸下了身份等外在的束缚,特别是澡堂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