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团胡杨花苑住宅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8395167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0团胡杨花苑住宅规划建筑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30团胡杨花苑住宅规划建筑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30团胡杨花苑住宅规划建筑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30团胡杨花苑住宅规划建筑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30团胡杨花苑住宅规划建筑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0团胡杨花苑住宅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0团胡杨花苑住宅规划建筑设计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七师 130 团胡杨花苑保障性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1第一章 概述 一、概况1.区位本方案位于农七师 130团(共青镇)乌鲁木齐路以南,东公园南路以西,奎屯路拟延伸路以东,南环路以北。东西长约 690米,南北宽约 400米,规划总占地面积 26.39公顷,住宅小区用地 25.43公顷,约 381亩。2.现状条件基地现状东侧为空地,西侧为废弃温室蔬菜大棚,整体地势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用地范围内东北侧有一现状两层建筑,建筑面积 756.8平方米,砖混结构,建筑质量较好,予以保留,作为老年人活动用房。3.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淮安援建农七师 130团 2013年 2000户保障性住宅项目。通过合

2、理的整体规划、精心的建筑设计,力求把该保障性住宅小区建设成为:经济、适用、环境优美、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生态宜居的现代化住宅小区。第二章 设计理念及指导思想一、设计理念本小区导入秀水、绿心、花香、安居乐业的规划设计理念。“水入小区有水成溪,无水成林,似流非流,潺潺惬意!”采用以绿为“脉” 、以水为“媒” ,低密度、高绿化率的规划手段,利用曲折变化的道路,结合建筑丰富的空间变化,创造步移景异的丰富自然的景观效果。二、指导思想本次规划以注重强调环境内外结合、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环境与功能紧密结合、观赏性与实用性有效结合、环境与人性化合理结合为原则。同时提倡建筑与园林,环境与人居,观赏与实用性相融合的

3、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计以满足人们的现代住宅环境所要求的舒适性、健康性、生态性、安全性、经济性为出发点,创造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 、 环 境 优 美 、 智 能 化 的现 代 住 宅 小 区 , 充 分 考 虑 现 代 人 的 生 活 方 式 , 形成一种绿意黯然、自然和谐、高尚的生活环境。(2)环保健康以创造健康信念为目的以前期策划,地块选择,规划设计,建设设施,物业管理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全过程、多方面、多环节的科学开发,以创造出新世纪的健康住宅。(3)人 文 融 合 体 现 “融 合 自 然 生 命 , 倾 注 人 文 关 怀 ”的 特

4、 色讲究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住宅行为与商业休憩行为的融合,建筑与绿化、水环境的融合,并充分考虑城镇的地标或社区的标志建筑物,使居者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建设出具有环境优雅、军垦文化内涵的 第七师 130 团胡杨花苑保障性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2住宅小区。(4)经济节能以“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为宗旨本项目地块地形条件比较简单,在设计中结合场地再创造以减少开发建设前期的工程量,同时运用新技术和利用太阳能、循环水系统等达到节约开发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及节约资源的目的。(5)安全智能实现住宅小区“安全性、智能化”的要求合理的人车相对分流、楼宇可视对讲、周界防盗报警、全区域

5、安防监控、物业信息管理、广播等功能以实现小区的智能化。三、规划目标定位为团场职工提供 130团第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住宅小区。规划建设2000户多层住宅,让团场普通收入者能在此为自己建立一个温馨的家,让他们在这里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1、规划设计定位通过明确功能分区,合理整合项目区内土地使用结构及重构道路交通骨架,达到合理的规划总平面布局,使该小区成为农七师各团场宜居、生态住宅小区的典范。2、规划设计原则本项目作为保障性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上力求做到布局新颖,功能合理,切实可行,经济适用。(1)功能完善,结构明确本项目总占地约 681亩,项目规模比较大,首先在功能布局上,力求功能

6、完善,布置合理;其次,在规划结构上,合理划分住宅组团,使整个小区既相互独立又高度统一。 (2)富有特色处理好现实性与超前性,惯常性与独特性、地方性与国际性的关系 , 既 要 现实 可 操 作 , 又 要 发 挥 想 象 力 , 既 要 体 现 一 定 的 地 方 特 色 , 又要表达出相当的国际潮流元素,既要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又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更新,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3)以人为本从城镇空间尺度对小区的休憩场所进行设计,对小区道路断面进行细化,建筑细部装饰等角度强调人的舒适感和愉悦感,以人作为活动主体的主观感受;通过有效的交通流线组织减少人车矛盾、基本上实 现 人 车

7、分 流 , 保 证 人 们 的 安 全 与健 康 , 通 过 完 善 的 服 务 设 施 , 如 : 公 共 标 志 , 清 晰 的 指 示 牌 , 夜 间 照 明 系 统 ,卫 生 设 施 、 消 防 设 施 等 , 创造良好的住宅环境。第三章 规划设计一、规划结构规划结构概括为“两环、两心、三轴、四区” “两环”:指的是小区环形主要道路;“两心”:指的是中心绿地广场及水域; 第七师 130 团胡杨花苑保障性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3“三轴”:指的是南北步行景观轴和东西步行景观轴线及东南西北向水轴;“四区”:指的由道路和景观轴自然划分而成的公共配套区、中心绿地区及两个住宅组团。二、功能布局

8、本次规划主要涉及有住宅、商业配套、公共服务用房、幼儿园、社区管理用房、文化活动中心等功能用房。1、住宅多层住宅以 4层多层住宅为主,五层住宅为辅。用地周边布置小户型三单元组合,户型面积以 7085平方米,但采用四层、五层高低错落的处理方法;而在小区环道周围,靠近中心滨水景观、中心公共绿地区域,布置较大户型,多为两单元,户型面积 85平方米左右。高层部分采用两单元板楼和一单元点式小高层布局形式,均为 11层,一梯三户,分别为三室一厅和一室一厅组合而成。2、商业配套商业根据其配建指标,以及未来周边区域的发展,主要布置在小区最北侧邻近乌鲁木齐路,两个住宅组团的中间。3、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围

9、绕小区商业区末端和东西向景观轴交汇处布置,主要包括文化活动中心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幼儿园设置单独用地,规划在东南侧,为整个片区服务。三、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布局规划整体性与景观性结合地块特点与空间布局,在加强各住宅组团 相 互 贯 连并 便 利 内 外 交 通 的 同 时 , 创 造 人 车 部 分 分 流 的 道 路 系 统 。 道路设计与片区内景观环境设计相结合,强调对景与转折,以形成步移景移的空间变化,共同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空间景观。整体道路交通系统以车行系统和步行系统为框架,同时,宅间道路和步行道路有机结合,使二者自成体系。 合理规划交通组织规划注重协调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三种交通方式的关

10、系,依据居民出行方向及外围道路状况设置小区出入口。 道路分级及实施整个道路系统主要分四级:小区主要车行道路:道路硬化宽度 7m,两侧铺装人行道宽 1.5m;组 团 车 行 道 路 : 硬 化 路 面 宽 度 5m, 两 侧 铺装人行道宽 1.0m;宅 前 路 : 硬 化 路 面 宽 度 3m;步行景观道宽度:1.53.0m 不等。区内道路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尽量避免穿越性交通。小区内道路及铺装根据不同功能选取不同的材质。如小区内主要车行道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宅间小道采用彩色混凝土地砖,室外停车场采用植草砖,以丰富小区景观并增加绿地率。 第七师 130 团胡杨花苑保障性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

11、划设计44、停车系统住宅停车主要考虑以下两种停车方式:地面停车:采用集中停车场及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分散式车位分布在小区路两侧,配合大冠径乔木行道树,把停车位融入环境中,形成绿荫停车场,使其成为小区环境的点缀,地面停车位采用植草砖铺地,地面停车位共 662个。半地下停车:半地下停车集中布置在小区住户比较集中区域,地下停车位共100个。商业停车位布置在商业街一侧,设计停车位按 7个/100商业建筑配建,配建70个。停车位总共 832个,其中包括住宅停车位 762个,商业停车位 70个。四、绿化景观规划设计1、总体规划构思景观设计以实现“大园中有小园,园园相连” ;“近景外有远景,景景呼应”的中国园

12、林景观效果。结合整体布局与组群规划,本规划以步行水轴为设计重点,以带状绿化为主要布置形式,结合步行系统规划,有机联系各组群绿地,使各个组群绿化连为一体,增强户外空间连续性。将中心绿地、宅间绿地和沿街绿地相结合,使之成为统一绿化系统。绿化环境设计在强调组团空间个性化塑造的同时,更为注意整体意境,力求自然简约、清新悦目、四季有花、终年见绿,以实现“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的目标。2、绿化分级小区绿化分为三个等级:小区中心绿化、组团级绿化、宅前绿化。最大程度争取每栋住宅尽可能地接近绿地、观赏绿地、使用绿地,满足绿化“均好性”的要求,使住户能充分感受到人与景观的和谐。3、景观系统我

13、们把小区建设提升到景观艺术的高度来进行综合规划,规划尊重团场小城镇自然和军垦人文特点,力图体现小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对小区的室外环境进行研究和处理。运用对景 、 借 景 手 法 将 公 共 建 筑 、住 宅 、 绿 地 、 道 路 广 场 有 机 的 结 合 起 来 , 并借鉴我国传统造园手法,步移景异,通过不断变化的景观序列形成“田园”风貌。 中心景观小区景观规划以中心绿地为核心,以“秀水”和“步行道”为骨架,形成贯穿中心绿地景观体系。在中心水面四周设有:亭、健身广场、军垦长廊、树坛及休闲座椅。 商业步行街主入口设一喷泉景观,进入商业街入口让人豁然开朗,商业步行景观

14、街延伸后,分别面对两个住宅组团的中心水域。中心绿地通过水面、绿化、小品、铺砌和花木合理组织搭配,形成开阔、明快、活泼的公共空间,吸引居民前来休憩娱乐,成为整个小区景观的高潮点。 组团景观:以特色的绿化小品设计为主,主要为组团居民就近提供游憩的场所,创造组团的特色和亲切宜人的景观空间。通过设置乒乓天地、健身小广场、象棋天地、 第七师 130 团胡杨花苑保障性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5百步留香、树阵小广场等景观节点,加强邻里单元居民的交流互动。绿化庭院,多功能、多元化、复合型的住区活动空间,既可作为遮风挡雨的活动场所,又可午后闲坐、晚间游戏。1 宅前景观:以住宅院落为单位,构筑不同主题的活动场地,以花坛、树木分隔空间,或大或小,或分或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半公共空间。还设有童趣园、植物迷宫以及特色花架、竹林、休闲平台等等,作为院落花园的一景。4、绿化种植配置在绿化种植配置上,根据新疆的气候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