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384447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17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廊坊发展史上很不寻常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准确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深入开展“十项集中行动”,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优生态、惠民生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1.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主要指标实现进位,增速均居全省前列。全市生产总值2056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居全省第1位,比上年提升2位;全部财政收入406.7亿元,增长16.5%

2、,总量和增速分居全省第4位和第1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0.5亿元,增长21.9%,总量和增速分居全省第3位和第1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82.2亿元,增长19.3%,增速居全省第1位,提升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5.5亿元,增长8.1%,增速居全省第3位,提升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6.1亿元,增长12.3%;实际利用外资7.17亿美元,超额完成任务。经济结构更趋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全部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9.8%,税收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达到92%,均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9.1%;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突破50%。 2

3、.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坚持抓投资上项目,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产业结构出现积极变化。项目质量明显提高。全市建设亿元以上项目913项,同比增加56项,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70项,增加37项,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达到40%,项目投资强度、税收贡献都有了明显提升。争列省重点项目13项,居全省第1位。润泽信息港、精雕数控机床一期、泉恩管材等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机器人产业港、中集空港设备、卫星导航产业港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基本建成;碳纤维新材料、微软游戏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项目加快建设。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壮大,华为、富智康等既有企业增势不减,联通华北基地、鼎威液晶显示等一批新项目加快建设

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10%。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维特根、航天振邦、日上门业、立马电动车等重点项目实现扩大再生产,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基地、镁合金高铁轻量化部件等一批新项目加快建设。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0家。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鲁能生态区、大城红木家具城等项目带动作用持续增强,港中旅海泉湾、胜记仓、新朝阳二期、京东商城华北订单处理中心等一批新项目加快建设,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2%,居全省第1位。现代农业蓬勃发展,达利食品、汇福粮油、太古冷链、新苑阳光等现代农业项目势头强劲,新增农业高效节水面积15万亩,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提高到67%。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大力实施“四个五十”工程,

5、市县两级设立技改专项资金3亿元,以政银企合作新模式撬动金融资本,实施技改项目604项,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73亿元,增长29%,居全省第1位。园区平台更趋高端。加大园区整合提升力度,新增4家省级高新区,省级以上高新区数量居全省第1位。新增1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省级以上园区财政收入、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到全市的72%、87%、75%。 3.生态环境稳步改善。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突出重点,综合施策,坚决向污染宣战。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组织开展“八大攻坚战”、“蓝天行动”和淘汰产能拆除集中行动,全市淘汰767台工业燃煤锅炉和236台燃煤茶浴炉,削减燃煤54.8万吨,淘

6、汰黄标车6.6万辆,加油站全部安装油气回收装置。超额完成省下达淘汰过剩产能任务,关停拆除相关企业178家,淘汰水泥产能1603万吨、造纸1.5万吨、玻璃330万重量箱、岩棉21.1万吨。炼铁、炼钢产能分别压减115万吨和72万吨。圆满完成APEC空气质量保障任务。植树增绿力度空前。全年造林57.35万亩,一年超额完成四年省定任务,市区新增绿地113万平方米。生态修复全面实施。编制完成廊南森林湿地生态走廊建设规划,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综合治理加快推进,胜芳和文安湿地公园建设全面启动,香河湿地公园列入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PM10、PM2.5、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浓度同比下降13

7、.6%、9.1%、21.7%和18.2%。全年空气达标天数153天,同比增加21天,重污染天气减少14天。 4.协同发展实质推进。制定出台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思路框架和行动方案,主动对接,积极融入,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重大利益诉求得到体现。紧盯国家顶层设计动态,加强重大问题研究,与国家部委、京津部门和高层智库充分沟通协调,廊坊城市、产业功能定位等重大利益诉求得到体现。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功能疏解方面,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建成使用,燕达医院与北京朝阳医院实行共建共管。产业承接方面,中兴研究院建成投用,中海油产业化基地开工建设,中核研发中心成功签约,华融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社科院考古基地等一批高端转移项

8、目加快推进。交通对接方面,京廊交通规划一体化和北京新机场交通集疏运体系建设达成共识,京廊通勤高铁“廊坊号”开通运行,京台高速廊坊段建成通车、北京段启动拆迁,密涿高速、津保高铁建设进展顺利,京秦高速及国省干道对接加快实施,廊涿城际、京九客专、津石高速规划设计工作全面展开。与通州就建设“四路一河”达成共识,潮白河大桥对接工程完成前期工作。合作模式实现创新。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亦庄永清产业园,双方共建筹委会办公室已全面启动,首批6个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与北京西城区共建现代物流园区选址和规划编制已基本完成,永清国际服装城建设进展顺利。清华大学重大科技项目中试孵化基地开工建设,北京大学非人灵长类动

9、物试验中心建成投用,香河与清华大学共建了研发教学实践基地。两大“引爆点”加快推进。北三县统筹发展实质推进,统筹发展规划和四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域内交通互联、产业布局、生态共建迈出新步伐。北京新机场开工建设,廊坊空港投资开发公司完成组建。 5.改革创新步伐加快。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展空间更为广阔。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效。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衔接落实省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7项,市县政府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全面完成食药监管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市直部门机关标准化管理,“一办两中心”规范运行,负面清单制定发布,“三级平台”全面建成,“两个代办”高效实施,办事效率和

10、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积极稳妥推进“营改增”试点扩围,为企业减税6.45亿元。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113个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先照后证”,新增市场主体3.2万户,同比增长49.4%。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扎实推进,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71万亩。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金融活力显著提升。全市存贷款增量、增速均居全省前列。中国华融、中信国安及9家省级银行机构与我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增4家村镇银行,市小额票据贴现中心挂牌运营。全市新增挂牌上市企业20家,宏泰发展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强力管控金融风险,果断处置一批非法集资问题。对外开放迈出新

11、步伐。开展招商引资集中行动,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23个。编制完成7个重点产业招商路线图,择商选资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518”经洽会、“926”农交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十大工程”,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18家,新增规上高新技术领域企业15家,累计达到266家。新增企业研发中心17家、院士工作站2家。廊坊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园基本建成,全市科技孵化器达到50万平方米。投入创投资金4420万元,撬动金融信贷和社会资金2.5亿元,有力支持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利申请量突破2017件,专利授权1691件。顺利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市民营企业实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9%,新增注册企业2350家。我市连续四年被评为“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四个县(市)跻身全省民营经济十强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