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5-实用类文本阅读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3368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5-实用类文本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5-实用类文本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5-实用类文本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5-实用类文本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5-实用类文本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5-实用类文本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5-实用类文本阅读(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实用类文本阅读 科普文章考纲展示考纲定位同“传记阅读”高考概况课标全国卷未考过科普类文章。近年来只有广东高考、福建高考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北京高考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求考生经过分析概括后得出答案。2探究题将一步受到青睐,探究题的点和面将进一步拓宽,要求评价贴近文本。真题试做(2013广东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山水画中的地质学赵野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描绘自然山川之美的风景画,我们习惯叫“山水画” 。山水画滥觞于六朝,独立于隋朝,发展于唐代,至五代进入高峰阶段, 经两宋至元朝,成为居统治地位的画种。中国山水画一开始就重视写生,以自然为师。盛唐画家张璪说:“外

2、师造化,中得心源。 ”“师造化”就是向大自然学习,研究表现自然的技法。由于各位画家所居地域不同,山石结构不同,因而创造出不同的山石画法,其中主要是皴法。在我国古代著名的绘画技法书芥子园画传中列举前人的皴法就有近二十种:披麻皴、乱麻皴、大斧劈、小斧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雨点皴、荷叶皴、解索皴、乱柴皴等等。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相传 唐朝的李思训创立了小斧劈皴。宋代李唐“扩思训之皴而尽笔力以驰之,又变小斧劈为大斧劈” 。范宽常用解索皴,他画的是终南山风光。元四大家之一倪云林首创折带皴,这位无锡人画的是太湖边上的石头。他的画横皴如迭糕,和太

3、湖边石头上的层理相符。清代大画家石涛提倡“搜尽奇峰打草稿” ,创造出拖泥带水皴,山水画又出现一番新的天地。解索皴法这种种的山石皴法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是否反映了一些地质规律呢?我们的地质学家看到古代的山水画和芥子园画传中的图,能大致指出画的是哪种岩石:折带皴画的是水平层理的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板岩;大斧劈皴画的山石可能是坚硬的花岗岩;解索皴画的是玄武岩山体;云头皴画的是风化的片岩;鬼皮皴画的是剥蚀特别厉害的沙岩。画家根据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画法。对象有变动,画法也会不同。火山的爆发、地震的发生往往会使地壳发生巨大的变动。一般地说,比较韧性的岩石如薄页岩或泥质岩石在受力不大的情况下容易发该资料由 友

4、情提供,地质学上称为“褶皱” 。比较脆性的岩石或厚层块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受力较大时容易断裂变形,倾斜甚至直立,再经风化剥蚀作用,就会出现杂乱无章的奇形怪状。面对这样的山石再用表现垂直节理的披麻皴和表现水平层理的折带皴就不行了,而运用乱柴皴和乱麻皴等画法就比较合适。那些风化后的砂岩、砾岩、石灰岩等情况就更复杂些。这些皴法只是表现自然山石手法的一部分。自然界中的山岩,千番模样,万种风姿,光用这二十来种皴法是不能表现完全的,必须不断地丰富、创新。山水画的成熟过程就是画家用笔从简单到复杂的丰富过程。因此可以说,山水画的历史就是皴法不断发展的技法史。历史上凡有成就的画家,必定是不落前人窠臼,探索新的

5、技法,表现新的山水的人。现代画家傅抱石画华山偏不用前人的荷叶皴,而创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抱石皴,把华山的“雄伟”表现得更为理想。另一位画家石鲁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也创出了一种表现黄土高原的新的皴法。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法国画家塞尚曾说过:“为了画好一张风景画,应先明了地质学上的地层。 ”中国古代画家并不一定懂得地质学,但他们凭着自己精确的观察,发现了山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探求出新的画法去表现自然。如果今天的山水画家能够多学习一些地质知识,对绘画一定大有裨益。(选自中国现代科学小品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有删改)1第段说“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

6、工的山水” ,你如何理解?_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简析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_3古今山水画家为什么要不断发展山水画的皴法?请结合文意分析。_【知识导图】【核对反思】1 【解析】 解答本题要结合文中相关论述,如“这种种的山石皴法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是否反映了一些地质规律呢?” “画家根据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对象有变动,画法也会不同” “皴法是不能表现完全的,必须不断地丰富、创新” “凭着自己精确的观察,发现了山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探求出新的画法去表现自然”等进行分析概括。【答案】这是对前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进一步解释,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成分。(1)这些皴法反映了一些地质规律,不同画法表

7、现了不同的山石结构、地质构造。(2)为了更好地表现自然山石,画家不断地丰富、创新,表现新的山水。2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段落的理解。联系全文分析段落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答案】在内容上,介绍从唐代到清代皴法的发展创新,为下文写皴法与地质结构的关系做了铺垫。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文芥子园画传皴法种类的进一步解说,同时又为下文中地质学中的不同区域的地层进行铺垫,顺理成章地引出地质规律的话题。3 【解析】 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要求进行回答。要分析不断发展山水画的皴法的主客观原因,不能盲目下定论。说明理由时,要结合文本内容,

8、从整体上作出理性分析。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答案】(1)中国山水画一开始就有重视写生,以自然为师的传统。不同画家居于不同区域,必须要有所创新。(2)大自然是千番模样万种风姿的,已有的山水画法还远远不能表现出大自然山石的多种风貌,必须不断丰富创新。(3)要成为有成就的画家,必定要不落前人窠臼,探索新的技法,表现新的山水。(4)今天的山水画家如果能够多学习一些地质知识,发现更多山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对绘画一定大有裨益。文本阅读导引一、关于科普文科普文章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科普文章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科普文章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

9、序、逻辑顺序,可以综合运用。说明的方法常见的有八种:举例子、打比方、做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而简明。科普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一种是科学小品。高考大多选用科学小品。科学小品是带有文学色彩的科技说明文;形式简短,内容通俗,语言既准确简明又形象生动,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二、科学小品的特征科学小品是一种以科学为题材的小品文。它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

10、喜爱。其特点如下:1内容的科学性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写科学小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如果介绍的知识不合乎科学,不仅达不到写作目的,还会造成很坏的影响。比如,有科学小品提出“盆花不宜在室内过夜” ,理由是植物在夜间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室内过夜,有害人的健康。事实上,每 300 平方米叶面呼出的二氧化碳才相当于一个人的呼出量。可见,几盆花放在室内过夜,不会影响人的健康。2文笔的生动性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生动性需要: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3内容的通俗性科学

11、小品不是为专业科研服务的,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内容。三、科普文章的阅读要求与科学说明文相比,科学小品的趣味性更浓,它的趣味性不仅体现在题材上,更多的是体现在通过多种表现手法而渲染、强化出来的种种情趣上。首先,科学小品标题要生动活泼,富有新意。其次,科学小品要借助文学表现手法来加强它的趣味性。例如:运用形象化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使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引人入胜;运用拟人的手法使科学小品富有情趣;把科学知识编织成为有情节的小故事,让读者通过想象,在阅读故事中认识和掌握科学知识,这也是使科学小品产生趣味性的一种表现手法。科普文章的阅读要领:抓被说明的

12、主要事物;抓主要事物的特征;抓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抓科普文章的文学手法。考向一科普文的语言由于展现的科学内容需要客观性和科学性,科普文章的语言必须严谨准确。比如在用词、造句方面要力求精确,合乎语法习惯,而且所运用的专业术语、科学解释也必须准确无误,毫无歧义。另外,科普文章的目的在于普及科学知识,所以它的语言除了准确严谨外,往往还具有趣味性、形象化、通俗易懂的特点,以便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轻松愉快地理解科学知识。这种特点可以体现在记叙和描写、善于穿插趣闻、善于运用修辞等方面。围绕科普文章语言、特点的考查,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凡是考查科普文章阅读,很少有不涉及科普文章语言这个考点的。典例剖析(2012山

13、东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古怪的重水叶永烈1942 年,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激烈进行的时候,英国的间谍部门却把注意力集中于挪威南部某荒凉小镇的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工厂。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并没有隆隆的机器声,也没有高高的烟囱,只有来自当地水力发电厂的电线和自来水管。它在静悄悄地生产着一种神秘的重要物资。德国军队重兵防守,但这家小工厂还是被英国间谍炸掉了。德国人马上调集专家抢修,花了 9 个月的时间,小工厂又开始了神秘的生产。 1944 年,德国 军队 极为秘密地把小工厂的产品运走。但那产品最终还是先后被英国间谍的定时炸弹和美国的轰炸机炸毁了。这家小工厂生产的究竟是什么产品呢?这神秘的产品,就是重水!重水看上去跟普通水差不多,也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然而,它似水而不是水,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 。重水确实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1 立方米重水要比 1 立方米普通水重 斤。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普通的水在 0 结冰,在 100 沸腾。然而,重水却在 结冰,在 沸腾。普通水的密度在 4 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 时最大。很多物质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小。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 15%,氯化钡的溶解度则减少 20%。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严格地说,重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