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8333924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第一节 会计假设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第三节 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第四节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第一节 会计假设,一、含义 会计假设也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为了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质量,而对会计核算所处的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基本程序和计量方法所做的基本假定。,前提条件,二、会计假设的内容 (一)会计主体假设 1.定义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所服务的特定企业或单位。,企业“本身”的含义不反映其他企业的交易或事项;不包括企业经营者个人的财务收支。, 应予注意的几个关键名词: 确认:将发生的交

2、易或事项与一定的会计要素联系起来加以认定的过程。 【例】企业用银行存款2 000元购买管理部门办公用品。,计量: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金额加以认定的过程。,经济业务(交易或事项),报告:是指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变动结果进行报告的过程。,经济业务(交易或事项),【例】A企业向B企业销售产品一批,货款暂未收到。,2.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注意:以上交易内容对于两个会计主体的不同经济性质及其在会计上的确认结果。,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其他会计核算基础建立的基础。,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

3、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处理基础, 法律主体与会计主体 一般而言,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有些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某些企业集团就是如此。,A母公司,A1子公司,A1子公司,A1子公司,B1子公司,B1子公司,B1子公司,企业集团,B母公司,既是法律主体也是会计主体,只是会计主体不是法律主体,(二)持续经营假设 1. 定义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交易或事项确认、计量的前提,如果发生停业清理,交易或事项应采用不同于持续经营的方法进行确认和计量,2.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企业正常经营期间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是合理选择会计程序及方法

4、的基础。如跨期费用摊销、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经营发展趋势,交易或事项确认、计量的前提,是“会计分期”假设等的基础。,(三)会计分期假设 1. 定义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人为的把持续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期间,目的是及时进行会计报告。,会计主体,月度,季度,半年度,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2.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了何时记账、算账和报账问题。,会计主体,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1月1日,12月31日,3月各账户的发生额、 余额怎样?结账

5、可知,会计报表(财务状况等),报告,界定了本期、前期和后期等概念,可以准确提供各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资料,也便于进行各期会计信息的对比。,(四)货币计量假设 1. 定义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情况(可辅之以实物量、劳动工时等计量单位)。,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会计主体,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2.货币计量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的计量方法。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含义

6、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在会计假设前提下,会计主体提供会计信息时所应遵循的质量要求,也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06)规定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八条。,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1.可靠性(客观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信息,虚构的交易或事项,停,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要素,会计报告,2.相关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

7、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信息,3.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运用。,交易或事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会计信息,财务状况,经营成果,4.可比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等,5.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实质重于形式,【例】企业融资租入设备。,存在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分离的问题,按照实质重于形式要求,承租方在未分清设备款前已获得了相应的利益并承担了相

8、应风险,因而可按其自有资产进行核算,承租方,出租方,租入设备(10万元,两年付清),分期支付租金(设备款),租用期满,所有权等归属承租方,使用权,法律形式,法律形式,企业用自有资金购入设备。,反映增减变动,提取折旧等,确认为企业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经济实质,法律形式,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完全统一,处置权,6.重要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会计确认,交易或事项,会计计量,会计报告,2007年,重要交易或事项对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交易或事项,会计信息,会计记录,7.谨慎性(稳健性、保守性)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

9、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或费用。,8.及时性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提前或者延后。,会计确认,按规定时间及时进行报告,第三节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 (一)会计要素确认(会计确认) 将交易或事项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告的过程初始确认、最终(再次)确认等。,交易或事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会计信息,财务会计的一项重要程序。,1.初始确认(记入账户)条件 (1)符合要素定义; (2)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资产、收入)或流出(负债、费

10、用)企业; (3)有关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2.最终确认(列入报表)条件 (1)符合要素定义;(2)符合要素确认条件。二者必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交易或事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会计信息,后两条为确认条件,仍然强调必须符合确认条件,是因为原来确认的结果可能会有变化!,(二)会计要素计量(会计计量) 对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金额加以认定的过程。 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个方面。,交易或事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会计信息,会计要素,初始确认,最终确认,确认,1.计量单位 以货币做为主要计量单位。,2.计量属性 (1)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2)会计

11、计量属性的选择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但真实性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一定变化。,采用其他成本计量属性时,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二、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一)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有关的,应作为收益性支出。 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有关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目的:合理确定费用的计入期间,准确确认各期利润及资产。,2.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二)收入与费用配比,1.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

12、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相互配比。,收入,费用,收入,费用,收入,费用,时间意义上的配比,因果关系上的配比,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三)历史成本计量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也称原始成本、实际成本)。 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购买、生产或建造等)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计价。 当财产物资的市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例】企业在2007年9月购买M设备1台。实际成本为80 000元(历史成本、实际成本)。 2008年9月, 该设备的市场价格为75 000元。, 对于登记入账的资产价值,企业不得随意变更

13、(国家另有规定者除外)。对于资产减值可能造成的损失可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方法进行调整。,用银行存款80 000元购买M设备1台。,2007年9月,2008年9月,已按实际成本确认为的固定资产并已入账,M设备的市场价格为75 000元,企业不得调整账面记录,第四节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一、研究意义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是确认交易或事项(特别是与收入和费用有关事项)的两种方法(会计处理基础06准则)。 企业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款项收支期间与其归属期间往往出现不一致(见下图)。为保证相关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合理进行配比,就应研究按照什么样的方法(基础)确认收入和费用。,【例】

14、收入与费用确认上的难点,应确认为哪个月份的收入?,对以上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可采取两种不同方法会计处理基础,即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二、收付实现制基础 现金制;实收实付制。 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实收实付。以货币资金的实际收付为惟一确认标准。,实收标准,4、5、6月实际受益,但不负担费用,实付标准,三、权责发生制基础 (一)定义 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 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应收应付。以权利已经形成或义务已经发生(责任应当承担)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第九条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企业会计准则(2006),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本方法【注意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3月 4月 5月 6月,支付4、5、6三个月份财产保险费1 200元,本月不受益,不确认费用。应由46三个月份分摊,应收标准,应付标准,每月确认费用400元,费用确认,已获得收款权利,确认为3月份的收入,销售产品,货款3 000元暂未收到,收入确认,(二)权责发生制基础的应用,1.对应计未收款收入和应计已付款费用的确认,应计未收款收入,应收标准,应计已付款费用,应付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