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篇 1.1.4水体的运动规律高效演练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3266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篇 1.1.4水体的运动规律高效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篇 1.1.4水体的运动规律高效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篇 1.1.4水体的运动规律高效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篇 1.1.4水体的运动规律高效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篇 1.1.4水体的运动规律高效演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篇 1.1.4水体的运动规律高效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篇 1.1.4水体的运动规律高效演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2014大庆模拟)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读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完成 1、2 题。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列说法正确的是()中海地区 析】1 选 C,2 选 C。第 1 题,当水量盈余率大于 1 时,水量 盈余;小于 1,水量亏损;等于 1,水量盈亏相当。该水库从 10 月份到 2 月份水量盈余,水库储水量一直增加,到 3 月份时,储水量达到最大;4 月份到 8月份水量亏损,水库储水量一直减少,到 9 月份时,储水量达到最小。第 2 题,从选项中看,该水库应位于北半球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2、的地区,为地中海气候。西欧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亚和东亚地区不存 在地中海气候。【加固训练】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 径流量随着季节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水源最主要的补给方式分别是()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雨水 水 水(2)湖泊水对河流具有调节的作用,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下列关 于该河流所在地区湖泊、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季 水不参与陆地内 析】(1)选 D,(2)选 D。上游径流量的变化与北半球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故可判断为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下游径流量呈现“冬季大,夏季小”的特点,最有可能处于地中海气

3、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主要在冬季。3.(2013广东文综)下图为 19502007 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游水库的增建 析】选 C。图中黄河入海口处的径流量和输沙量都逐渐减少,仅在 2000 年后,径流量大于输沙量,这种情况的发生与修建水库降低流速、增加库区泥沙沉积、提高径流的利用率有关。4.“花环式”海流发电站是用一串螺旋桨组成的,它的两端固定在浮筒上,浮筒里装有发电机。整个电站迎着海流的方向漂浮在海面上,就像献给客人的花环一样。下图为“花环式”海流发电机示意图。读图,假如水轮机转子上部的凹面朝向南方,则借助的洋

4、流可能是流经()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解析】选 A。水轮机转子上部的凹面朝向南方,说明 洋 流从南向北流动,南美洲西岸的秘鲁寒流符合,而其他三个选项不符合。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 57 题。)流 流 )情提供,尼日尔河()大 析】5 选 A,6 选 D,7 选 B。第 5 题,图中显示甲处洋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东岸,属于寒流,流向西北。第 6 题,甲附近海域流经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因此与同纬度海域相比蒸发较弱;其北部的几内亚湾沿岸的石油泄漏会随赤道洋流向西扩散,不会污染此处;该地沿岸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存在热带雨林景观。第 7 题,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均匀,河流径

5、流的季节变化小,而尼日尔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径流的季节变化大。答问题。(1)请在图中的线段中标上箭头,用以表示该地区的水循环过程。(2)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为 6 000 米,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3)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4)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第(1)题,图示地区的水循环类 型为海陆间循环。第(2)题,结合图中山脉的高度、湖泊、海洋等信息可判断出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第(3)题,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结合图中的植被可判断出该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可判断出河流的水文特征。第(4)题,植被的破坏对蒸发、下渗、径流及地表形态都会产生影响。答案:(1)画图略(箭头呈逆时针方向)。(2)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湖泊水、地下水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3)水量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4)植被破坏,导致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河流泥沙含量增大,湖泊调蓄作用减弱,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易引发洪涝灾害;植被破坏,加剧上游侵蚀作用,沟谷加宽加深,加剧中下游沉积作用,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增大。(答案合理即可)【误区警示】(1)忽视题干中山脉的高度而漏写高山冰雪融水。(2)只侧重分析植被破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而忽视结合水循环的具体环节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