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作文评价中的〞对话策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326210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谈作文评价中的〞对话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例谈作文评价中的〞对话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例谈作文评价中的〞对话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例谈作文评价中的〞对话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例谈作文评价中的〞对话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例谈作文评价中的〞对话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谈作文评价中的〞对话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例谈作文评价中的 “对话”策略浙江省嵊州市城南小学 周少英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教学的时尚用语。在作文教学中,作文评改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作文评价中树立“对话”意识,采用更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会让作文教学更加精彩“对话”让作文指导更富亲和力, “对话”让作文评价更富情感性, “对话”让作文教学更富有效性。在我们的作文评价时,我们可以采用创设多种对话情境和妙用对话评语的策略,让作文指导在对话式的评价中充满互动交流、思想碰撞的灵性。关键词:作文评价 对话 策略在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阅读教学的时尚用语,它们蕴含新

2、的教学理念,反映新的价值追求,提倡新的教学策略,实现了一种教学民主。而这种“对话”的表现形式常常会出现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师生一起研读文本,共同领悟文字的内涵,在不断的“对话”中,产生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的确,“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对话”体现为一种平等、互动、共鸣的教学形态,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产生思维的灵光。可以这样说,“对话”让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灵,但是,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也应该体现“对话”。现重点就作文评改中的“对话”意识及实施策略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一、作文评价同样呼唤“对话”意识在作文教学中,作文评改作为教

3、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是学生习作水平的反馈,也是教师作文教学成效的归纳,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中介,更是对学生习作过程的指导。习作是学生的结晶,评语是教师的心血,作文评改对语文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但是,在我们日常作文教学中,评改这一环节的效果又如何呢?(一)作文评价现状分析1重“授”轻“评”的观念导致了“模式性”评价语言,忽视了“启迪性”。作文教学的“导“,除了写前的指导以外,更需要在习作跟进过程中的引导。而我们许多老师往往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这样的观点导致了作文评改这一2环节的忽视。事实上,我们平时常常可听到的“作文指导课”,而很少能听到“作文点评”课,从一定意义上而言,这

4、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我们更多的考虑到自己看作文时的感受,而不是学生看评语时的感受,故而笔下流泻的是“师本评语”而非“生本评语”,导致形成了诸如“语句通顺” 、 “选材得当” “重点突出”等模式性的惯有评价“术语” ,缺乏“启迪性”和“指导性”。2 “挑刺找茬”的评改心态形成了“一言堂”评语,忽视了“互动性” 。教师评改学生作文的心态,很大程度上是带着“评判”的身份和“找茬”的眼光,而非“欣赏” “交流”的角度来进行这一步工作的,因此评语中多为教师的“一言堂”评判语言和“挑刺找茬”性的语言,如“描写不够细致” 、 “太不具体了” 、“你的文章离题了”等,言辞冰冷,毫不留情,再加上评价语言的干枯无趣

5、,导致学生不爱看也不想看,在这样的评语面前,学生只有被动挨批的份,而没有自主空间可言。3忽略了学生的“作文心境”而采用说教式评语,忽视了“情感性” 。因为是“评判”的身份,教师就缺乏“交流”的态度,和平等的心境,当然教师在评语中难免会“居高临下” ,难免会“盛气凌人” ,因此常常会出现“你不能” 、 “你应该”诸如此类带有命令口气的语言,缺乏沟通的亲和力,学生跟教师有心理距离。其实,我们老师忽视一个在作文中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不管是谁,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带有情感色彩的,学生从事写作也同样伴有“喜好”和“厌恶”的情感的,因此,我们忽略了评改这一环节的情感性。没有去在意作文教学的全过程都应伴随教师

6、 强烈的情绪、情感。4惯有的评改形式导致交流的单向性。我们的作文评改方式比较多的是采用“书面评”和“课堂点评”两种,形式非常单调,方式单一。一则是“你听我讲”的惯有课堂形式,二则是对学生的信任度也不够,三则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评改作文时,我们很多老师喜欢用“课堂集体评”和“书面评”的方式,前者缺乏“个性化” ,后者有点“冷冰冰”例行公事的感觉;另外,我们总觉得自己才是“权威” ,认为学生对作文不懂,缺乏起码的鉴赏能力,不能参与评价,所以评价总是停留于单向交流。(二)作文评价也应树立“对话”意识基于以上现状,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 “评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指导,可以

7、对写作技巧进行启发引导,可以对学生3的写作兴趣进行肯定激励等。教学是丰富多彩的,课堂更是可以千变万化的,我们何尝不可以换个角度,让作文评改更开放一点,在互相欣赏的过程中获取写作的快乐,获得作文评价能力的提升呢!因此在作文评改中树立“对话”意识,采用更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会让作文教学更加精彩“对话”让作文指导更富亲和力, “对话”让作文评价更富情感性,“对话”让作文教学更富有效性。下面结合自己在作文评改中的“对话”策略实施和思考谈几点做法二、作文评改中的“对话”策略例谈(一)策略一:巧设作文评价“对话”的情境对话教学总是依赖于一定的情境进行,包括心理环境和外在环境等。良

8、好的心理环境是开展对话的前提,舒适的空间则影响着对话效果。一方面,作为对话前提的心理环境表现为师生间和学生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学习氛围等,这些良好的氛围与情境需要师生共同营造。我在平时的作文评价中,采用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多向对话情境群体共享。根据有关“对话”的概念理解,我们认为“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 。可见“对话”可以是两个人之间的,也可以是多个人之间的观点碰撞。习作中有些较为普遍的问题,我们可以设置较为宽松、平等的“多向”对话情境,可以是“七嘴八舌” ,可以是“各抒己见” ,也可以在交流

9、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从而实现“评价共享反思改进”的过程。2.双向对话情境对症下药。由于学生在表达能力和其它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些时候,的确是“当局者迷” ,有些学生习作中总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瑕疵,不够贯通或出现一些阻塞,那么教师作为“旁观者” ,则应指出其症结所在,让学生进行得到点拨,自然消化。而针对这些个别的情况,教师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应该尊重个别学生的私密心理,可以设置双向对话的情境,对症下药,点拨指导。如我班有一位女孩子,在班里写作是佼佼者,然而在一次“我的童年 ”的习作中,她为了展示自己的文采,开头和结尾都采用了诸如“童年像”之类的,内容有些雷同的两大段排比句,词句堆砌

10、,显得很繁琐,于是我把她叫来单独跟她交流“你开头和结 尾都采用了比 喻和排比的手法,文笔很美,然而老师却觉得美中4还有不足。你再读读开头和结尾,有什么感 觉呢?”这位学生读后,认为开头和结果有点累赘,可以再简练一些。于是我告诉她,并不是将很多好词好句堆砌起来就是好文章,写文章也要懂得取舍,细致具体不等于繁琐重复。通过这样的平等的双向对话交流,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指导意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文评改方式。3.单向对话情境个体自悟。 “对话”并非总要在讨论交流的状态下进行的,有时它可以是一种“内心对白”式的“对话” 。因为作文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作文,从审题立意,到布局谋篇

11、、遣词造句,直到最后的推敲修改,每 一环节都离不开思维这一心理活动。我有时就会设置一些单向对话的情境,让学生潜下心来进行充分地自悟,通过一个内心对白的过程进行反思,从而改进。我常常会根据习作的要求给予一些思考的拐杖。比如,上个学期,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题为“ 我爱读书 ”的习作,要求通 过具体事例生动、细致地来说明自己如何喜爱读书。草稿写好之后,我出示了以下内容让 学生进行修改我是否突出了“ 我爱读书” 的主题呢?我是否有“爱读书 ”的具体事例呢?我 对自己爱读书的事例描述是否细致具体了呢?关于描述自己读书的句子,我是否可以写得更准确生 动些呢?在修改的过程中,学生根据以上提示,进行“内心”的对

12、话,进行反思修改,实现了个体自悟的过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久而久之,学生也形成了紧扣作文要求写文章的习惯。因此,教师所提供的“思考拐杖”必须紧扣本次习作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照改进,这样的评改才能有的放矢,实现有效性。(二)策略二:妙用作文评价的“对话”语言精典的评语是闪亮的火点,可以点燃学生心中蕴藏的热情,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激情与兴趣喷薄而出。而扼杀学生灵性的“严打式” “权威式”评语,则使学生身处学习的“黑暗深谷” ,找不到心灵的光亮,更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包容的眼光,用更开放的态度,用更温暖、平等的“对话”去激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呢。我发现在平时的作文评语中使用以下

13、“对话式”的评价语言,会收到更好的评价效果。1.建议式对话,给予点拨引导作文评价的首要任务是发挥其指导功能,学生要能在教师的评价中获得信息,5明确改进的方向,获得写作的技巧,并且能够乐意地接受你的意见,我认为,采用建议式评语,效果较好。试举几例说明“一次,我在写作业,弟弟走过来要我陪他玩,我没答应,可是他胡搅蛮缠,死皮赖脸地硬要拉我出去” 点评:“ 胡搅蛮缠”和“死皮 赖脸” 是贬义词,用在这里,建议加上引号会更好一些。你觉得呢?“那个小孩像一堆枯柴般蜷缩在废墟上,两只凹陷的眼睛里盈 满了浑浊的泪水” 点评:这样的描写多用于老人,用来描写小孩好像不是很恰当, 请你对“枯柴”、 “浑浊” 等有关

14、词语进 行修改,表达会更准确些。以上两例,都是对学生习作中的不当之处进行了指正,并且用建议的对话方式有修改的导向,让学生明白在习作中要懂得用词的准确恰当。那么在布局谋篇、选材立意中也经常可以采用这样的建议式评语。2.商讨式对话,促进自主思考“平等对话”在教师评价中显得尤为重要。能打动学生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首先应该是“亲其师而信其道。 ”老师要给学生一种真诚感,应多多用商讨式评价。跟学生进行商讨式对话,可以婉转地向学生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师生间的关系会更融洽、和谐,教学也会更具亲和力。商讨式的语言多用“是否” 、“能不能” 、 “你觉得呢?”等,这样的提法,既让学生有自主思考反思的过程,又有所

15、启发,而商讨的语言更易于学生接受。3.认同式对话,增强写作自信小学生写作文有点缺点、毛病很正常,我们不能用文学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新内容,哪怕是一句生动形象的语句,一个恰当的词语,一个准确的标点,甚至较之以前工整了的字体,我们都应以饱含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不懈努力。所以相对于那些作文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一定要保持“认同”的态度,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经常会在作文评改中这样去“认同”想法认同如有的同学擅长写想象作文,写了多功能衣服后,我就这样评:这样的衣服,真好!只有具有丰富想象和创造力的人才能做到,你就是那样的人!”写法认同如

16、有的同学与众不同,运用第二人称的写法来表达对同学的友情,我就这样评:有时我 们换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用第二人称抒情,如两人面对面交谈,亲切自然 ” 6情感认同如有的同学写我的心理话,写自己对妈妈的感恩之情,我就这样评:看得出,你是位懂事的好女孩,为你高兴,也 为你妈妈自豪!态度认同如有的同学态度较之以前认真,写作有了进步,我会这样评:读你的文章,老师是掩饰不住的惊喜,为你的认真, 为你的进步!当然,认同不是盲目地夸奖,不是毫无原则的恩赐,认同体现一种平等,体现一种尊重,是一种以情感互相融合来保护学生写作自信的策略。4.欣赏式对话,激起写作热情品尝成功,获得快乐,获得欣赏,激发热情。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欣赏式评价,可以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一些学生阅读面广,写作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古诗文、传说故事,教师在评语中不妨送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