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326150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策略(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管理领域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 工程)公 需 科 目 论 文论文题目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策略2010 年 1 月 11 日现代管理领域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公需科目论文2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策略摘 要摘要随着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人们开始寻求供应链总成本的最小化以及客户服务水平的最大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库存管理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企业从传统的只注重自身的库存管理转向对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控制。在供应链环境下,库存不再是资源的闲置或暂时性的储备,而是企业之间或部门之间没有实现无缝连接的结果。因此,库存控制的真正本质不是针对物料的物流管理,而是针对企业业务过程的工作流管理。本文针对供应链环境下

2、的库存管理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研究:首先,论文阐述了研究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的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库存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现代物流管理思想,阐述了供应链管理理论及库存管理理论。然后,论文在分析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供应链环境下联合库存管理(JMI)的实施策略与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供应链节点企业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从而使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都能从相互的协调性来考虑问题,保证供应链相邻两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实体对需求预测水平的高度一致,消除需求变异放大。接下来,论文还对联合库存管理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实施联合库存管理策略对供应链成本的有

3、效控制进行了模型分析,得出联合库存管理能够降低供应链的整体费用的结论。最后,论文以襄汉公司为例,具体分析了该公司在库存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特点进行了库存策略设计,同时引入第三方物流系统,使供应链的小批量库存补给变得更为经济。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库存管理 联合库存管理现代管理领域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公需科目论文3目 录第一章 供应链与库存管理理论概述.41.1 供应链管理理论.41.1.1 供应链的内涵、结构模型与特征.41.1.2 供应链管理.61.2 库存管理理论.61.2.1 库存基本概念.61.2.2 库存管理的基本理论.71.3 库存管理的模式.8第二章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

4、理分析.92.1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现状.92.2 供应链中的需求放大效应.102.3 联合库存管理策略.102.3.1 联合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112.3.2 联合库存管理的实施策略.122.3.3 联合库存管理的模式.122.3.4 联合库存管理的优点和不足.132.4 实施联合库存管理对供应链成本的有效控制.14第三章 案例分析.163.1 襄汉公司介绍.163.2 襄汉公司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163.2.1 襄汉公司库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63.2.2 襄汉公司库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63.3 襄汉公司联合库存管理实施策略.173.3.1 原材料联合库存.183.

5、3.2 产销联合库存.18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194.1 研究结论.194.2 研究展望.19参考文献.20第一章 供应链与库存管理理论 概述现代管理领域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公需科目论文4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成了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ProductionPlanning and Control杂志于 1995 年出了一期供应链管理专刊;国际工业工程协会(IIEA,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ssociation)也于同年出了一期供应链管理专刊;同年权威的Management Science 为了顺应这一潮流,从

6、第 4 期开始将供应链管理专门开辟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便更好地发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供应链管理也已为企业界所关注,有资料显示惠普、数字仪器公司、宝洁、爱立信公司等都己采用这种管理新方法并因此而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1.1 供应链管理理论1.1.1 供应链的内涵、结构模型与特征供应链这个概念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提出以后,经过许多学者不断地研究和实践,经历了内部供应链、供应管理式供应链、链式结构双向供应链、网状结构供应链四个阶段发展后,到今天供应链这个概念已趋完善。供应链(Supply Chain,SC) ,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

7、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28。供应链主要包括原材料及半成品采购、生产组织与计划、原材料和半成品及产成品库存、原材料和产品运输、产品销售等环节。美国供应链协会认为,供应链涉及生产与支付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一切环节,包括从最终用户一直到初始供应商的向顾客提供增值的产品,服务和信息的业务流程的一体化过程。各个企业的供应链可能各不相同,有的企业的供应链可能非常简单,而有的企业的供应链可能非常复杂,包含多层结构,由物流、信息流等构成非常复杂的网络流。供应链的核心思想是合作,资源共享,这里所说的资源

8、,不仅指的是物资,还包括人力,技术等所有对产品价值的完成起作用的要素。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各个成员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和目标,又为了整个供应链的利益而把资源连结成一体,这就是经常说的供应链一体化。供应链的业务流程实际上包括了两个相向的流程组合:一是从最终用户到初始供应商的市场需求信息的逆流而上的传导过程;二是从初始供应商向最终用户的顺流而下且不断增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传递过程,如图 2.1 所示。供应链管理就是对这两个核心业务流程实施一体化运作,包括统筹的安排,协同的运行和统一的协调。现代管理领域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公需科目论文5从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可以看出,供应链是一个链状结构,由围绕核

9、心企业的供应商和用户组成。一个企业是一个节点,节点企业和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和供应关系。一般来说,供应链具有如下特征:(1)复杂性。因为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层次)不同,往往由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构成,而各国的国情、政体、法律、人文、地理、习惯、风俗都有很大差异,经济发达程度、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等也各不相同,而供应链的操作又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快速反应性和服务高质量性。所以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为复杂。(2)动态性。供应链管理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其中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动态性。(3)面向用户需求。供应链的形

10、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并且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用户的需求拉动是供应链中信息流、产品或服务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4)交叉性。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增加了协调的难度。(5)增值性。增值性是产品在供应链中从上游到下游的过程中获得了产品的价值,它有赖于每个环节不同的企业的贡献。(6)利益的对立统一性。供应链中所有成员企业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有各自不同的主体利益,这些利益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冲突,所以协商和利益分配是供应链永恒的话题。(7)协调性、整合性。供应链本身就是一个群体合作,协调一致的整体,每个节点企业都是供

11、应链中的一个结点,都要与整条供应链的动作协调一致,不能只强调自我,而要服从于全局。(8)虚拟性。在供应链的虚拟性方面,主要表现在它是一个协作组织,而并不一定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集团企业或托拉斯企业。这种协作组织以协作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依靠信息网络的支撑和相互信任关系,为了一个共同的利益,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协调运转。1.1.2 供应链管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制造业的全球化、网络化过程。虚拟制造、动态联盟等制造模式的出现,更加迫切需要新的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传统企业组织中的采购、加工制造、销售等看似整体,但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的企业运作模式,己经无法适应新的制造模式的需要,而那种“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自我封闭的管理体制,更无法适应网络化竞争的社会发展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开始改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从建立合作制造或战略伙伴关系的新思维出发,跨越企业界限,从产品生命线的“源”开始,到产品消费市场的“汇” ,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考虑产品的竞争力,扩展供应链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