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真题(课标卷I)物理试题详尽解析(Word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2594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真题(课标卷I)物理试题详尽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年高考真题(课标卷I)物理试题详尽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年高考真题(课标卷I)物理试题详尽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年高考真题(课标卷I)物理试题详尽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年高考真题(课标卷I)物理试题详尽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真题(课标卷I)物理试题详尽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真题(课标卷I)物理试题详尽解析(Word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语文公社】启用前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卷 I)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注意事项:(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 ,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区域后,粒子的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答案】图的直线 a、b 和 c、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 M、 N、 P、 Q,一电子由 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 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A直线 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 M线 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 M电子由 M 点

3、运动到 Q 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由 P 点运动到 Q 点,电场力做负功【答案】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 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 k,则AU=66V,k= BU=22V,k=199CU=66V,k= DU=22V,k=313【答案】图,一半径为 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 平。一质量为 m 的质点自 P 点上方高度 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 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 N 时,对轨道的压

4、力为 4mg,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 W 表示质点从 P 点运动到 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 Q 点12 ,质点不能到达 Q 点 ,质点到达 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 ,质点到达 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12m【答案】文公社】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 间球网高度为 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 3h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 v 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 v 的最大取值范围是A

5、B112611(4)46C D2(4)6g【答案】824 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B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C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答案】图(a),一物块在 t=0 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 vt 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

6、度及图中的 v0、v 1、t 1 均为己知量,则可求出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答案】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 4m 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己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 03球质量约为月球的 81 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 此探测器A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 s 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 2103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

7、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答案】I 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29 分)22(6 分)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测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 R=完成下列填空:(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 示数为 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 资料由【语文公社】(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

8、,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 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 m 值如下表所示:序 号 1 2 3 4 5m()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 N;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m/s(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算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答案】(2)(4) 9 分)图(a)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1)己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 100,满偏电流为 1 1 和 阻值固定的电阻。若使用 a 和 b 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 3使用 a 和 c 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 10题给条件和数据,可以求出 ,R 2

9、= (2)现用一量程为 3阻为 150 的标准电流表 对改装电表的 3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 池的电动势为 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 两种规格,阻值分别为 300 和 1000;滑动变阻器 R 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 750 和 3000则 的电阻, R 应选用最大阻值为 的滑动变阻器。(3)若电阻 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 (b)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图(b)中的 线框内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a)虚线框内的电路。则图中的 d 点应和接线柱 (填“b”或 “c)相连。判断依据是 : 。【答案】(1)15 35 (2)300 3000(3) c 闭合开关时,若电表指针偏转,则损坏的

10、电阻是 电表指针不动,则损坏的电阻是 12 分) 如图,一长为 10金属棒 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 12V 的电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 2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均为 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 力加速度大小取 10m/断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出金属棒的质量。解:依题意,开关闭合后,电流方向从 b 到 a,由左手定则可知,金属棒所受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开关断开时,两弹簧各自相对于其原长伸长为 12式中,m 为金属棒的质量,

11、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g 是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是回路电流,L 是金属棒的长度。两弹簧各自再伸长了 , 12()l由欧姆定律有 中,E 是电池的电动势,R 是电路总电阻。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5(20 分) 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 图(a)所示。t =0 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 t=1s 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该资料由【语文公社】。已知碰撞后 1s 时间内小物块的 vt 图线如图(b

12、) 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 15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 g 取 10m/(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 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2)木板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解:(1)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木板与墙壁相碰前,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加速度为 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1()()g由图可知,木板与墙壁碰前瞬间速度 m/s,由运动学公式得 1001式中,t 1=1s,s 0=木板碰前的位移,v 0 是小木块和木板开始运动时的速度。联立式和题给条件得 1.在木板与墙壁碰撞后,木板以v 1 的初速度向左做匀变速运动,小物块以 初速度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 牛顿第二定律有 22由图可得 1式中,t 2=2s,v 2=0,联立式和题给条件得 2)设碰撞后木板的加速度为 过时间 t,木板和小物块刚好具有共同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 13() 313t12碰撞后至木板和小物块刚好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运动的位移为1211小物块运动的位移为 3212小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为 21s13联立 式,并代入数值得 111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