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初三化学二模考试分类汇编:科学探究实验(含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2552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北京初三化学二模考试分类汇编:科学探究实验(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年北京初三化学二模考试分类汇编:科学探究实验(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年北京初三化学二模考试分类汇编:科学探究实验(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年北京初三化学二模考试分类汇编:科学探究实验(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年北京初三化学二模考试分类汇编:科学探究实验(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北京初三化学二模考试分类汇编:科学探究实验(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北京初三化学二模考试分类汇编:科学探究实验(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科学探究 (共 1 小题,共 6 分)36.(6 分)化学是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提出问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蓝 色的硫酸铜晶体(化学式为 化合物)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及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1)向盛有无水硫酸铜的试管中滴加少量蒸馏水 观察到_无水硫酸铜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2)用下列装置 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省略)现象与(1)相同 此实验中发生的两个变化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白色固体变为_色。以上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说明在

2、化学变化中分子_(3)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并将两管中的气体分别通入无水硫酸铜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_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结论】通过实验(1) 、 (2)和(3) ,可以得出分子是保持物质_的最小粒子。科学探究 (共 1 小题,共 6 分)36.(6 分)实验装置及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1) 白色固体变为蓝色(2) 蓝色。中无新物质生成,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改变(3 ) 无明显变化 2 2 O 2实验结论 化学性质西二科学探究无水硫酸铜蒸馏水无水硫酸铜水水通电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5 分) “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一种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工艺

3、,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模拟实验。【查阅资料】生产原理:和溶液)+ + 体)+ 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理论分析】 (1)依据资料可知相同条件下,的溶解度 溶解度(填“”或“” ) 。(2)受热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模拟实验】验证侯氏制碱法能获得纯碱步骤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释与结论1从 a 管通入 段时间后,从 b 管通入 液中有固体析出(1)蘸有稀硫酸的棉花的作用是 (2)通 a 管若伸到液面下,会造成的后果是 2加热,导管口有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 1 析出的固体是碳酸氢钠3

4、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消失步骤 2 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是纯碱【实验反思】同学们认为步骤 3 的结论存在不足。依据题中信息,设计实验确定步骤 2 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成分,其方案是 。科学探究37.(5 分)【理论分析】 (1) (2)2 模拟实验】 (1)稀硫酸可吸收 (2)液体倒吸【实验反思】取步骤 2 加热后得到的固体少许于试管中,加热,若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说明得到的固体为 取步骤 2 加热后得到的固体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得到的固体为 二足量稀盐酸少许步骤 2蘸有稀硫酸饱和食盐水步骤 1析出的固体澄清石灰水加热后的固体的棉花该资料由 友情

5、提供( 6 分) 进行试验无肥皂泡 获得结论(1)+ (共 1 分) (2 ) 思改进 (1)固体药品用量少(或水太多、反应物配比不合适、反应时间不足等,合理即给分)(2 ) 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 稀盐酸,固体溶解,有气泡 冒出,溶液变浅绿色,证明有 分) 。取滤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1 分)朝二科学探究(共 1 道小题,共 6 分)35 (6 分)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氯化钠能用于制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查阅资料得知:2 2电 2 。为验证该反应能制烧碱,同学们用右图装置进行了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 K 处倒出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源:Z【探究一】检验待测

6、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检验含有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探究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查阅资料:学方程式为: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1)步骤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过量,其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2)实 验 过 程 中 若 缺 少 步 骤 的 操 作 , 则 测 定 的 待 测 液 中 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 、 “偏小”或“没影响” ) 。科学探究(共 1 道小题,共 6 分)35 (6 分) 【探究一】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合理给分) 【探究二】查阅资料:. 2=H)2+2)使 全反应 取步骤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

7、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所加氯化镁溶液过量。反之,则不过量。 (2 分) (2)偏大丰二科学探究35 (8 分)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制作油条和油饼时常用的膨松剂,化学兴趣小组对这两种膨松剂受热分解后的产物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 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进行实验】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夹持仪器略去) 。为 了进 一 步 确定 分 解 后 生 成 后 续 的 实 验 操 作 是 。35、 A、B 中的石灰水均变浑浊 关闭 开 有氨气生成取反应后的固体少许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生成碳酸

8、钠顺二【科学探究】 (共 1 道题,共 6 分)33.(6 分) 管道通(右图)是一种常用的家用化工产品,能疏通毛发等造成的管道堵塞。小芳对家里买来的管道通产生了兴趣。组的同学对管道通产生兴趣。探究问题 1: 管道通有哪些性质特点?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连接好装置,关闭 打 开均出现气泡打开 关闭 停 止 加 热 。 A、B 烧杯中的导管内均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在试管中加入两种膨松剂,打开 关 闭 点燃酒精灯加热双层试管;内层试管中白色固体明显减少,, 均有二氧化碳生成。;(开关操作)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 4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外层试管中仍有固

9、体。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1)取少量管道通颗粒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搅拌管道通溶解,有大量水蒸气_。(2)取 1 所得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_。溶液显碱性 。(3)取 1 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铝粉有气泡冒出 管道通能与铝反应。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探究,小芳认为使用化学品要注意规范使用,她提出使用建议应该是_。探究问题 2:管道通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管道通中一般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等。 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均显中性。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 _该管道通中含有碳酸钠(2)_ _ 该管道通中含有 科学探究】每空 1 分,其他合理答案得分

10、33.(6 分)实验反思 2 分,部分答对得 1 分,探究问题 2 的进行实验(2)操作和现象共 1 分。其它合理答案得分。探究问题 1进行实验:(1)管道通溶解放热 (2)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反思:(1)不要与酸性物质混合使用;不能用于塑料管或铝制管道探究问题 2:进行实验:(1)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2)取少量管道通配成溶液,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实际应用定量分析】昌二【科学探究】35 ( 6 分)化学实验小组在做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趣味实验。【查阅资料】表 1 水中的溶解度T/ 09 19 乙醇中的溶解度(“”表示

11、几乎不溶)T/ 行实验】实验装置 主要实验步骤 向烧杯中加入试剂 a,向 2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20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的水溶液(试管 I)和 20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试管 。 分别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再分别滴加稀盐酸。【分析与解释】试剂情提供(1 )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烧杯中出现浑浊,则试剂 a 为 。(3 )通入二氧化碳后,试管 I、的现象明显不同,它们分别为 ;滴加稀盐酸后,试管 I、的现象分别为 。(4 )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通过上述实验,对你的启示是 。35.( 6 分,每 空 1 分,最后一空 2 分) (1)2 = )澄清石灰水 (3)试管 I

12、 中无现象,试管 有白色晶体析出试管 I 中有气泡产生,试管 白色晶体减少并有气泡产生(4 )对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可以通过证明有新物质的生成来证明反应的发生。新物质的生成可以用化学方法证明,也可以用物理方法证明。怀二【科学探究】35.(6 分) 某化学小组将金属钠置于充满 应后集气瓶内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于是他们进行 了如下探究:(1)依据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原理推测,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产物是 。在老师指导下查阅资料可知:钠不仅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而且在常温下就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反应。氧化钠与氧化钙相似,也可以和水发生反应。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钙溶液显中性。(2)实验验证: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实验 1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振荡,滴加 2 滴无色酚酞白色固体完全溶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