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2015年地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地球形状、大小与地球仪(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2509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2015年地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地球形状、大小与地球仪(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解析版】2015年地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地球形状、大小与地球仪(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解析版】2015年地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地球形状、大小与地球仪(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解析版】2015年地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地球形状、大小与地球仪(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解析版】2015年地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地球形状、大小与地球仪(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2015年地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地球形状、大小与地球仪(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2015年地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地球形状、大小与地球仪(含答案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大小与地球仪一选择题(2015 广东)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野展示世界读图,完成 13 题1 (2 分)甲、乙、丙、丁位于北半球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考点: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分析: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 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 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解答: 解:读图可得甲北美洲,乙是印度洋,丙是南极洲,丁是太平洋,其中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印度洋跨南北半球,南极洲完全位于南半球,太平洋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解答

2、即可2 (2 分)乙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A (30S,105E) B (30S,105W) C (30S,75E)D (30S,75W)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解: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

3、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 S 表示,据此读图可知,乙点的纬度是 30S;其所在经线与 150W 组成经线圈,根据经线圈的特点可知,乙点的经度为 75E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关键是利用读图要领确定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3 (2 分)甲、乙、丙、丁对应的地理区域,正确的是()A 甲南美洲 B 乙太平洋 C 丙南极洲 D 丁印度洋考点: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 (1)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

4、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2)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解答: 解:根据图中大洲的轮廓以及大洲、大洋的分布情况可知:图中甲是北美洲;乙是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包围的印度洋;丙是位于南极点附近的南极洲;丁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大洲、大洋的分布情况,属基础题34(2015揭阳)北回归线的纬度是()A B C D 考点: 重要的经、纬线分析: 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

5、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 90赤道以北是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是南纬,用“S”表示0纬线即赤道解答: 解: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其中特别重要的纬线有赤道(0)、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依据题意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重要的纬线,牢记即可1(2015梅州)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的形状是规则的正圆球体B 地球表面积为 平方千米C 地球赤道周长约 8 万千米D 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地球形

6、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析: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 千米,赤道半径为 6378 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 千米,地球表面积为 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月食时,根据月球上呈现的地球影子;登高望远;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在太空拍摄到的地球卫星照片等解答: 解: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 A、D

7、不正确;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 6357 千米,赤道半径为 6378 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 千米,地球表面积为 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故 B 正确,C 不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此知识点较简单,识记即可(2015 遵义)读图,回答 34 题3(2 分)甲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西半球北半球A B C D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

8、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解答: 解:读图分析可知,甲点的经纬度是 170E,10N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2060E 组成的经线圈,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 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知,甲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依据题意,结合选项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属于基础题,把握半球的分界线是解题的关键4(2 分)甲点位于乙点的()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9、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解答: 解: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据此读图可知,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北方向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利用经纬网确定两点之间的方向,属

10、基础题(2015 沧州)读图,完成 12 题1 (2 分)图中 M 点的地理坐标为()A 40N,110E B 40S,110W C 20N,130E D 40E,110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解答: 解:依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读图分

11、析可知,图中 M 点的经纬度是 40N,110E依据题意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2 (2 分)图中 P 点在 M 点的()A 东方 B 西方 C 东南方 D 西北方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解答: 解: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由此可知,P 点在 选:C点评: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2015哈尔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赤道 B 西经

12、 20和东经 160经线C 0和 180经线 D 回归线考点: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分析: 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的属北纬,用符号“N”表示,所有的北纬都在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属南纬,用符号“S”表示,所有的南纬都在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 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 160E18020W解答: 解: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为界故选:B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属于基础题(2015 恩施州)如图是某旅游团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参观本初子午线地

13、面标志的情景,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2 题1 (2 分)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代表的地理意义是()A 地球仪上计量经度的起始经线B 地球仪上划分纬度的起始线C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D 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考点: 重要的经、纬线分析: 重要的纬线有:2326N 是北回归线,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2326S 是南回归线,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6634N 是北极圈,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6634S 是南极圈,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0纬线也就是赤道,是最长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90N 是北极点, 90

14、S 是南极点;重要的经线有: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180经线是日期变更线,也叫日界线;20W 经线与160E 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解答: 解:1884 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始线,即 0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从这条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西经最大度数为 180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重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2 分)该旅游团于当地时间 10 时 30 分入场参观,此时北京时间是()A 17 时 30 分 B 18 时 30 分 C 昨日 6 时 30 分 D 次日 5 时 30 分考点: 区时的推算分析: 理解“东加西减” ,推算区时已知西侧的时区的区时,求东侧的时区的区时,要用加法即“东加” ;已知东侧的时区的区时,求西侧的时区的区时,要用减法即“西减” 解答: 解:读题意可知:英国伦敦位于中时区,也叫零时区,北京位于第八区,已知西侧的时区的区时,求东侧的时区的区时,要用加法即“东加” ;零区时比北京的时间晚80=8 个小时,该旅游团于当地时间 10 时 30 分入场参观,此时北京时间是:10 时 30 分+8 小时=18 时 30 分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