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4 唐诗五首-每课一练(含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2307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4 唐诗五首-每课一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4 唐诗五首-每课一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4 唐诗五首-每课一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4 唐诗五首-每课一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4 唐诗五首-每课一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4 唐诗五首-每课一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4 唐诗五首-每课一练(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时间:45 分钟 满分: 60 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 分)A萧萧( 江渚(霜鬓( 猿啸( B锦瑟 ( 惘然 (喧( 浣女 (潦倒( 一弦(锦衣( 淮水(D寂寞( 秋暝(摇曳( 塞外(解析A 项“渚”读 项“浣”读 D 项“曳”读 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4 分)A清泉秋暝淮河望帝春心B鱼舟 遥望 潮湿 蓝田日暖C楼兰 寂寞 矮城 杜鹃啼血D艰难 莲藕 盘旋 芳草萋萋解析B 项鱼 渔。答案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A无边落木萧萧下(落叶)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一生)B潦倒新停浊酒杯(衰老多病

2、)此情可待成追忆(岂待)C夜深还过女墙来(古代指为女子经过筑的墙)山居秋暝(晚)D竹喧归浣女(竹林中声音喧哗)艰难苦恨繁霜鬓(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使增多)解析“女墙”应译为“石头城上的矮墙”。答案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4 分)A望帝春心托杜鹃 B青海长云暗雪山C艰难苦恨繁霜鬓 D黄沙百战穿金甲解析A 项动词,托付,其余为使动用法。答案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 分)(1)_,清泉石上流 。(2)无边落木萧萧下,_。(3)_,不破楼兰终不还。(4)此情可待成追忆,_。(5)_,潮打空城寂寞回。答案(1)明月松间照 (2)不尽长江 滚滚来(3)黄沙百战穿金甲(4)只是当

3、时已惘然(5)山围故国周遭在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 题。(10 分)山居秋暝王维空 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 舟。随意春芳歇,王 孙自可留。(1)诗的第三联写了“浣女”等人的活动,但开头为什么说是“空山”?(5 分)答:_(2)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 分)答:_ _答案(1)一方面,山中树木茂盛,掩蔽了人们的活动,显得“空”;另一方面,“空山”二字点出此处如同世外桃源一般,这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感受。(2)主旨句是“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思想。7阅读下面的诗歌

4、,完成(1)(2) 题。( 10 分)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前人评此诗颈联有“片言明百意”之赞语,“百意”体现在哪里?(5 分)答:_(2)“艰难苦恨繁霜鬓 ”一句中,“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5 分)答:_答案(1)“万里 ”写离家之远;“秋”写时之凄惨;“作 客”写漂泊异地;“常”写常年漂泊;“百年”写一生;“多病”写身体之衰弱;“台”写高峻阔远之地;“独”写孤苦伶仃,愁苦难遣。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2)“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二、课外拓展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

5、1)(2) 题。(10 分 )月杜甫万里瞿唐 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 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 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5 分)答:_(2)从“万里” 、“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 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5 分)答:_ _答案 (1)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

6、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国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2)“万里” 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的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9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1)(2) 题。(10 分 )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 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

7、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 ”在诗中有何作用?(5 分)答:_(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 分)答:_答案(1)“悠悠 ”,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回”作铺垫。(2)诗人的情感由孤回孤寂而变得精神振奋。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回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做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在客心孤回之时,意绪本来有些落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妙的的图景,精神振奋,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