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部门包村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134668 上传时间:2018-01-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部门包村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在全市部门包村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在全市部门包村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在全市部门包村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在全市部门包村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全市部门包村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部门包村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市部门包村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更新:2017-4-18 阅读:栏目:政府政务 在全市部门包村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对20172017年全市部门包村工作进行总结,对我市新一轮部门包村工作进行动员部署。首先,我代表市委向今天到会的全体同志,向在过去三年中为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付出了辛勤努力、做出了积极贡献的市直包村部门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简要回顾一下三年来我市部门包村工作情况,并就抓好新一轮部门包村工作讲几点意见。 在过去的三年中,全市各级包村部门及工作组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按照村党支部创“五个好”目标,从解决农村突出问题入手,做了大量的工作,

2、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注重班子建设,村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各级包扶部门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普遍帮助包扶村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大力实施了“三培两带”工程,包扶村党支部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各项工作由后进走向了前列。经过三年整顿建设,各级部门包扶的后进村90%以上得到了转化升级。目前,全市一类村党支部达到1227个,占总数的69.7%。 二是强化培训教育,村级干部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三年来,各包扶工作组通过言传身教,尤其是在为期一年半的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积极组

3、织村干部参加学教活动,认真抓好致富技术培训,使村干部宗旨意识明显增强,发展经济的能力明显提高。2017年,在省、市、县三级部门所包扶的581个村中,92%的村干部达到了“双带”标准。三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各包扶部门和工作组千方百计引进资金、技术、信息,有力地促进了包扶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据统计,2017年,市县部门包扶村平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5.1万元,比2017年增加3万多元,其中有16%的村突破了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达到2400多元,平均每年增加150元。 四是实施“民心工程”,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各级包村部门从群众最难、最急、最盼的事情抓起,使一

4、大批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用电难、看病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据统计,仅2017年,各级包扶部门共筹措资金1680多万元,兴修公路934公里、桥梁190多座、饮水工程102个,新建改建学校125所。同时,各级包扶部门还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把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一是得益于市委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高度重视。市委始终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市委班子成员非常关心重视村建工作,经常深入到挂点包扶村开展调研,与村干部共商发展大计,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市委钟书记、谢市长在百忙之中还抽出时间,经常深入到联系点上检查指导工作

5、,现场办公,为联系点解决了许多生产生活中的难题,联系村的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农民收入增加,使当地的干部群众非常感动。市县两级领导也均带头建立了自己的村建联系点,并经常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解剖麻雀,以点带面,把联系点办成了示范点,为全市各级各部门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树立了榜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得益于包村部门党组织的狠抓落实、身体力行。各包村部门都能把包村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专题讨论研究,定期听取汇报,分工专人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大多数单位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带头抓落实。为了进一步加强包村工作,许多单位调整充实了领导小组,如市计生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等单位“一把手”亲任

6、组长。市委办、政府办、政法委、发展计划委员会、烟草局、民政局、建设局、审计局等单位的主要领导20多次深入到包扶村,并在点上主持召开了党组会,现场办公,为当地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特别是一些经济状况不好的单位,如市总工会、抚州农校,尽管自身经费比较紧张,仍想方设法挤出一部分资金帮助包扶村,充分体现出了一种对包扶村的深厚感情,十分难能可贵。据我了解,我们有些经济实力较强的部门也不一定做得到这一点。我认为,如果包村部门都心怀亲民为民的深厚感情,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切实帮助村里选准一个好的带头人,选准一条好的经济发展的路子,增强造血功能,何愁包扶村的班子不增强,经济不发展,农民不致富。 三是得益

7、于包村工作组的无私奉献和倾情帮扶。各包村部门都能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把包村工作当作是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基层本领,增进党群、干群关系的良好载体抓紧抓好,选派优秀干部组成工作组沉到包扶村开展具体的帮扶工作。他们与村干部一道制定村级发展规划,跑资金,争项目,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解民困、帮民富上。有的年轻同志刚结婚几天,就下到包扶村去工作;有的亲人生病,家中有实际困难,也顾不得请假;有的自己生病,仍带病坚持工作;有的到市里办事,一办完又立即赶回点上,树立了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受到当地干群的称赞,值得我们新一轮包村工作组的同志学习。 四是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工

8、作组的同志到点后,乡村干部腾出自己的宿舍给工作组住,挤出办公室给工作组用,主动给工作组介绍情况,为工作组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有的县区领导到市里开会或办事,亲自到工作组同志家里问候;有的工作组同志逢年过节没回家,县乡的主要领导亲自到点上看望,使工作组的同志深受感动。应该说,我市村建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各级包村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 更新:2017-4-18 阅读:栏目:政府政务 在全市部门包村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工作忙,人手不够,包村工作敷衍了事,这些都是重视不够的表现。二是少数工作组成员作风不够扎实,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没有保证足够的驻村时间,有个别单位的工作组

9、经常不在岗。三是个别工作组成员不熟悉农村工作,工作无从下手,没有进入角色。四是个别村对包村部门依赖性大,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过分强调包村部门在资金、物质上的支持,而忽视了争取包村部门和工作组在智力、精神上的支持,认为只要包村部门给了钱、给了物,工作组到不到位无所谓。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务必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和改正。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按照全省部门包村工作会议要求,市委决定,20172017年安排38个市直部门包扶小康村及后进村。新一轮部门包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社会

10、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以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双带”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从1995年到2017年,实施部门帮扶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来,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农村基层组织的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新一轮部门帮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已由脱贫致富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如何适应新的形势,与

11、时俱进,继续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1、实行部门包村是各级各部门的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坚持部门包村制度,是中央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贯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要把领导干部建立联系点、部门包村等一系列做法制度化、经常化。因此,做好部门包村工作,是我们各级党委、各部门的共同责任,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加主动、更有成效地把包村工作

12、做得更加出色。同时,从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多年的实践来看,实行部门包村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很有必要。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发扬部门包村的优良传统,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抓两头、带中间”,让贫困的富起来,让富裕的更富裕,进而整体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2、实行部门包村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按照“五个统筹”加快改革和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也是全面建设小社会的需要。而实行部门包村,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对于贯彻

13、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各级各部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充分发挥部门的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优势,着力解决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3、实行部门包村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基层组织

14、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抚州是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二。随着经济发展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传统农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如何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近年来,在全市各级党组织的不懈努力下,通过部门集中帮扶整顿建设,我市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治安保持稳定。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生产补贴这两项惠农政策深得民心,全市“三农”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

15、农村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较大差距。目前,全市二类村、三类村还有53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0.3%;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平只有3.9万元,无收入的村还有48个,10万元以上的村只有174个,不到行政村总数的10%,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对于我们抚州这样的一个农村经济欠发达、农村小康建设任务还非常艰巨的地区来说,实行部门共建小康示范村、包扶后进村,帮助加强和巩固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政权基础和群众基础,抓两头、促中间,不断从整体上推进我市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步伐,显得十分紧迫和极为重要。 4、实行部门包村是新时期转变机关干部作风的有效载体。实践证明,机关干部包村入

16、户,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掌握第一手资料,有利于进一步全面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吃透下情;广大机关干部经受一次基层锻炼和教育,有利于促进机关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机关干部在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的过程中,得到群众的肯定和认可,有利于进一步加深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同时,在深入农村开展包村工作中,包村干部通过模范执行有关规定,服务基层,廉洁自律,有利于树立和展示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部门包村这一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活动取得预期的成效。全市各级干部要以开展“转变作风年”为契机,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切实转变作风,重塑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这次选派的包村干部要很好地珍惜这次机会,深入基层沉下去,多为村里、为农民办实事、好事,为实现富村富民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部门包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各部门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整体推进。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五个结合”。 1、要把包村帮扶与创评“五个好”村班子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村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