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训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含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1207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训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训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训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训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训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训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训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语文公社】中国建筑的特征(时间:45 分钟 满分:40 分 )一、基础知识(12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帷幕(屋脊(起( 翘首以盼(埋怨( 接榫(门( 高楼大厦(点缀( 辍学(色( 凤毛麟角(穹窿( 哺育(槛( 直栏横槛 (案 项, “脊”读“;B 项, “榫”读“,“高楼大厦”的“厦”读“;C 项,“角色”的“角”读“。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1)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 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2)考古学家所 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 15 世纪,中国的建筑体系已基本上形成了。(3)联

2、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一致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侵略政策和侵略行径严重 了世界和平。(4)针对这个反腐倡廉的报告,纪检书记说, 鲁迅先生那副著名的对联,请允许我大胆地 一下,叫“舒眉傲对贪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津津乐道挖掘妨碍篡改B喜闻乐见发掘妨害 窜改C津津乐道挖掘妨害 篡改D喜闻乐见发掘妨碍 窜改答案喜闻乐见”包含两个方面,既有看到的,又有听到的。 “津津乐道”包含一个方面,只指“说”的方面。 “发掘”指挖掘地下的 东西, 对象具体。 “挖掘”指找出深藏的东西,对象可具体亦可抽象。 “妨碍”指使事情不能 顺利进行,阻碍。 “妨害”是有害于。 “窜改”是改动。“篡改”是用作伪的手段

3、改动或曲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熟悉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每一梁每一柱的作用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B针对古建筑上信笔涂鸦的问题,市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期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个痼疾。该资料由【语文公社】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不仅商业活动中需要提倡,其他行业活动中也要提倡。D在清静的街道上,在鳞次栉比的住宅区,有一处很不引人注意的房舍,它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目标。答案 项, “出神入化” ,形容文学 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此处使用对象错。B 项, “信笔涂鸦” ,比喻字写得潦草,常用作自谦之词。C 项, “与人为 善

4、” ,现指善意帮助人。D 项, “鳞次栉比” ,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 齐。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由这“文法”和“词汇” 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被他们所承认,所喜爱。B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都遵循着那些法式。C一位住建部的专家确认,如果某一地方符合国务院提出的房价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过热,而未出台限购政策,住建部就会做相应的督促工作。D目前投资者在抛售美国短期国债而转向期限较长的国债,市场上 1 个月期国债收益率涨幅高于 6 个月期国债,表

5、明投资者认为美国有可能出现债务违约。答案 项,句式杂糅, “为 所”或“被”两种句式杂糅,保留一种句式。B 项, 语序不当, “无论”放到“实物”后。主语一致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C 项,成分残缺,应在“房地产市场过热”后加上“的标准” 。二、类文阅读(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吴良镛:为良居谋钱炜2012 年 2 月 14 日,人民大会堂,吴良镛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 2011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证书。在国家的圣殿里,在聚光灯映射下的那一刻,人们再一次“认识”了吴良镛。圆脸、浓眉、银发、厚厚的嘴唇,眼前 这位年届 90 岁的矮胖老人,就是师从梁思成、林徽因

6、,参与创办清华建筑系,留学美国,精于水彩画的建筑大师。自四年前在工地上中风后,吴良镛行动迟缓,说话更加慢声细语 。这位建筑大师的客厅,堆满了各种书籍、照片与字画,看上去与普通人家也没有什么不同。他在清华园的一生时光,都只在为国人良居谋。1945 年,在重庆的一间茶馆里,从云南远征军归来的吴良 镛却告诉要好的同学,眼下抗战胜利了,他计划将重心由建筑 转向规划。吴良 镛改变心意的原因,是在滇西行军途中,眼见战争摧毁了一个个城市与乡村。他深感,在废墟上进行重建, “光搞建筑、盖几间房子根本不能满足要求” 。此时,他已在梁思成手下的“ 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工作。因他此前在重庆中央大学校刊建筑上发表题为

7、释“阙” 的文章,而被梁思成看中。还没等吴良镛将自己的主意告诉梁思成,梁就要他随自己去北京,创建清华建筑系。两年后,梁思成又拿出一份奖学金申 请表, 让他去建筑大师沙里宁主持的美国匡溪 艺术设计学院学习。到清华和去美国,是他人生的新起点。吴良镛追随梁思成多年,深得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的帮助与熏陶。在匡溪,他又得到了沙里宁离世前最后两年的亲身教导。此 时,吴良 镛对中国建筑道路的思考开始萌芽。他认为梁思成提出的“代的,并且中国化 )”值 得倡导。 这得到沙里宁的肯定, “你们一方面要现代化,一方面不能 丢掉中国文化的传统” 。但回国后,吴良镛就一头扎进纷 乱忙碌的建设热潮中去,除去清华建筑系与学界

8、内的事务,还参与了中南海紫光阁修缮、唐山重建、毛泽东纪念堂、天安门广场扩建等项目的规划设计他在美国的思考,只成 为一颗没有破土的种子,一 撂 下就是 30 年。该资料由【语文公社】,包括吴良镛在内的国内建筑界开始重拾 发展道路与方向的探 寻。 1981 年,吴良镛首次提出“广义建筑学”的初步构想。广义建筑学的提出,是一个顿 悟的过程。吴良 镛曾在山西蒋宅 发现一个聚落,由五个群族聚集而成。他当即想到,虽然聚落是由房子组成,但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其内涵是由家族构成的小社会。以聚落来看建筑,就从将建筑的内涵由原先狭隘的房子的概念扩展到社会的概念。由此,他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的核心思想:建筑行 业的内容

9、应 当扩大展开,而不囿于原先 单一的建筑含义。他的这一想法,直到 1989 年 广义建筑学的出版,才相 对 完善成熟。吴良镛说, “广义建筑学”的出现是反思“文革”时期的混乱,在中国建筑方向上探 寻出路的结果。但下一步怎么走?如何用广义建筑学这个看似空泛的理论来指导建筑实践?四年后,吴良镛找到的答案是人居环境科学。“聚落的根本要素,还是人。我们有各种建筑,铁路、公路、港口、商场没有一个不是直接跟人有关系的,但目前这 些与人居的需求是割裂的。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就是要把各方面的建设,跟人居的需求结合起来,做系统的考虑。 ”他解释说。在 2001 年出版的专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里,吴良 镛就提出,以

10、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角度, 较为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吴良镛清楚地认识到,人居环 境科学的建立,并不代表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但如果这些问题在学术道路上没有一个大致的框架,还是茫然的。 ”也许是受梁、林二人的影响,吴良镛尤其提倡人文精神。2009 年 11 月,他在清华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成立 25 周年时说:“长期以来,有一种学 术思潮是提倡科学精神,我认为只有科学精神是不够的,还应该包括人文精神,只有科学技术只是半个人的世界 。科学精神一定要跟人文精神相结合, 产生第三种文化 。要深究人居 环境科学,必不能忽视人文精神

11、。 ”5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3 分)A吴的一生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紧密相连,无论是报考建筑系,参加远征军,留学美国,还是回国后投入建设热潮,都是服从国家需要。B经过长达 30 多年对中国建筑道路的思考,再加上受山西蒋宅聚落的启发,终于在1981 年,吴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的初步构想。C本文运用倒叙的方式,先从吴的获奖写起,再叙述他一生“为良居谋”的曲折经历与不懈追求,具体展现了他的科学成就及伟大人格。D矮胖、圆脸、浓眉、银发、厚嘴唇,行动迟缓,说话慢声细语,外貌平凡的吴却能够得到梁思成的青睐,这也说明他在建筑领域的才华。E由于广义建筑学理论仍比较空乏,吴进而提出

12、了人居环境科学,把建筑和人居需求结合起来,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答案 项原文没有说吴良镛报 考建筑系、参加远征军的目的和原因,但也有这种可能,所以选 A 只能得 1 分。B 项“ 经过长达 30 多年对中国建筑道路的思考 ”错误,原文 说“一撂下就是 30 年” ,“文革结束后” “重拾发展道路与方向的探 寻” 。D 项中的肖像描写是吴良镛在90 岁获奖时的描写。6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吴的一生的学术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 分)答: 答案(1)抗战胜利后,将重心由建筑转向规化,留美后倡导梁思成提出的 2)文革结束后,提出广义建筑学的核心思想。(3)90 年代后,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13、( 答出一点给 1 分,两点给 2 分,三点给 4 分)解析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学术思想”这一关键词组织答案。从第 3、7、9、11 段中筛选信息概括。第 3 段说“眼下抗 战胜利了,他 计划将重心由建筑 转向规划” ,第 7 段说“他认为该资料由【语文公社】代的,并且中国化 )值得倡导” ,第 9 段写道“1981 年,吴良镛首次提出广义建筑学的初步构想” ,第 11 段写道 “四年后,吴良 镛找到的答案是人居环境科学” 。从这些话中即可提 炼概括出吴良镛一生的学 术思想经历的变化。7请简要说明吴良镛这一人物的特点。(4 分)答: 答案(1)矮胖、圆脸、浓眉、银发、厚嘴唇,行动迟缓,说话慢声

14、细语,外貌平凡。(2)热爱祖国,心系祖国,报效国家。(3)科研上虚心求教,持之以恒,不断创新。( 答出一点给 1 分,两点给 2 分,三点给 4分)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第 2 段是对吴良镛 的外貌描写,从中可慨括出答案(1)。从第 2 段最后一句“他在清华园的一生时光,都只在为国人良居谋” 、第 3 段“眼见战争摧毁了一个个城市与乡村。他深感 ”、第 8 段“回国后,吴良镛就一头扎进纷乱忙碌的建设热潮中去” ,可知吴良镛热爱祖国,心系祖国,报效祖国的特点。从吴良镛一生的学术思想经历可看出他对待科研的态度。8作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良镛带给你哪些科研或人生方面的启示?请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5 分)答: 答案(示例一)科研的根本目的是报效祖国,造福大众(1)从事科研,要持之以恒,孜孜不倦,方能取得伟大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