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19歌声(第三轮)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10780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下19歌声(第三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下19歌声(第三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下19歌声(第三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下19歌声(第三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下19歌声(第三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下19歌声(第三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下19歌声(第三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基准 (中高 教导主任 杨颖晖 小一 陈琳琳)适调(小高 备课组长 郑伟 小一 王斐然)再适调(小高 副教导主任 裘文蕾 小高 吴旻)119 歌声一、预习要求:一读:(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边读边标出小节号。(2)在文中圈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并括出课后词语表的词语。(3)拼读课后生字表的生字并注音,写出每个生字的部首。二读: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并想一想这些词语的意思。三读:要求把课文读流利,比较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打“?” 。边读边想:为什么说“是歌声救了大家”?二、课堂教学【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

2、认读“拼、扎、隐、妇、抹、脆、昂、播、更、拢”10 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和记忆“妇、抹、脆、播、拢”5 个汉字。积累“拼命、挣扎、隐隐约约、妇女、清脆、激昂、传播、聚拢”8 个词语。2正确朗读“触礁” “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追寻”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歌声是怎么救了大家”的;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说给大家听。4知道在面临危难时,勇气和信心往往能带来奇迹。【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歌声是怎么救了大家”的。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说给大家听。【教学准备】 、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基准 (中高 教导

3、主任 杨颖晖 小一 陈琳琳)适调(小高 备课组长 郑伟 小一 王斐然)再适调(小高 副教导主任 裘文蕾 小高 吴旻)2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拼、扎、隐、妇、抹、脆、昂、播、更、拢”10 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和记忆“妇、抹、脆、播、拢”5 个汉字。积累“拼命、挣扎、隐隐约约、妇女、清脆、激昂、传播、聚拢”8 个词语。2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筋疲力尽” “绝望”在文中的意思。2能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学习课文第一节。【教学过程】一、歌声引入,揭示课题1师:你们喜欢唱歌吗?谁愿意来为大家唱一首歌?(指名学生唱一曲)2口头填空:( )的歌声 交流:美妙动听、高亢激昂、

4、委婉深沉师:歌声不仅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还会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呢!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正是以歌声为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3、出示课题,齐读。 19 歌声(媒体 1)二、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读通文中的语句。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2读词语:拼命、挣扎、隐隐约约、抹一抹、清脆、激昂、传播、更远、聚拢、妇女(媒体 2)3. 照样子说词语:AABB 形式的词语。 14. 教学生字:拼:(换部首记字:饼)扎:(多音字,包扎 z,换部首记字:礼)隐:(换部首记字:稳)妇:(换部首记字:扫)抹:(书写时注意,右半部分是“末”不是“未” ;换部首记字:

5、沫)昂:(换部首记字:迎)播:(注意书写右半部分的上面不是三个点,中间是一竖,与“采”区分,换部首记字:翻)拢:(换部首记字:庞)教学策略说明:在学习生字的时候,老师还是要各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记忆生字的效率。4通读全文1 应该在学好生字后再来读读词语,这里的顺序需要调整一下。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基准 (中高 教导主任 杨颖晖 小一 陈琳琳)适调(小高 备课组长 郑伟 小一 王斐然)再适调(小高 副教导主任 裘文蕾 小高 吴旻)3(1)把生字送回课文,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2)正音:扎(翘舌音) 、脆(平舌音) 、隐、拼(前鼻音) 、昂、更(后鼻音) ;触礁、笼罩、增添。三、初

6、步了解课文内容1.初读课文后思考,回答问题(1)这歌声是谁唱的?她在哪儿唱歌?反馈:一个不满 10 岁的小姑娘 在大海中唱歌(2)怎么会在大海中唱歌?小结引导:这位小姑娘乘坐的轮船触礁,船沉了。所有的人都落入了海中,这是一件多么不幸的事情啊!在冰冷的海水中,落水的人们都在等待着救生船的到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落入水中的这个不满 10 岁的小姑娘唱起了歌。2.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理解关键词语(媒体 3)1920 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地挣扎,等待着救生船。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 筋疲

7、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做慢慢划水动作体会他没有力气再游了)近义词:精疲力竭。绝望:希望断绝,毫无希望。 (做痛苦的表情体会他觉得自己没法活下去了) 师生配合朗读,在朗读中理解“筋疲力尽” ,体会马金纳的绝望。3. 想象说话当船沉了,人们纷纷落水,海水冰冷刺骨,人们的力气也已经耗尽,大家都认为自己已经毫无生还的希望,此时的人们感到绝望。绝望的人们会想些什么?(指名)出示:(媒体 4)当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可是救生船还是没有来。他们心想: 。四、书写指导,完成描红本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在语境中理解关键词语,能借助拼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能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知道为

8、什么说“是歌声救了大家” 。 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说给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基准 (中高 教导主任 杨颖晖 小一 陈琳琳)适调(小高 备课组长 郑伟 小一 王斐然)再适调(小高 副教导主任 裘文蕾 小高 吴旻)4大家听。3. 知道在面临危难时,勇气和信心往往会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教学过程】一、 巩固字词,整体感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第 19 课,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文中有一些关键词很重要,先来看看你能把这些词语读正确吗?(触礁、筋疲力尽、绝望、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追寻) (开开小火车;齐读一遍。 ) (媒体 5)2.字音都读准了,真不错!下面请小朋友们边读课文边划出含有这些词语的

9、句子。 (媒体 6)(1)学生交流。(2)这些句子可重要了,自己再来读一读,一定要读流利、读通顺哦!小朋友,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如果把这些句子连起来,就是我们今天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你们信不信?那我们来试一试。 (指名)(1920 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马金纳也落入水中,拼命地挣扎着。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马金纳拼命朝歌声游去,发现是一个小女孩在唱歌。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像马金纳一样聚拢过来了。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

10、来了!人们都得救了。 ) (媒体7)周围漆黑一片,救生船还是(生答:没有来) 。2 小时过去了,马金纳的手和腿再也抬不起来了,眼看着海水就要淹没他了,可救生船依旧(生答:没有来) 。 2(3)为什么马金纳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呢?交流。看看图片,理解“触礁”的意思。齐读句子。 (媒体 8、9)3. 过了很长时间,和风浪搏斗了好几个小时的马金纳这时已经?(筋疲力尽) “尽”就是用完的意思, “筋疲力尽”就是指?(生答:马金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他再也游不动了,同时,他所期盼的救生船始终没有出现。这时马金纳变得怎么样了?课文中有一个词,那就是?(预设:绝望。 ) (媒体 10)4. 那怎样读出马金纳当

11、时筋疲力尽并且绝望的感觉呢?先听老师来读读这段话。请你们自己学着老师的样子,试着把马金纳当时的筋疲力尽和绝望的感情读出来。自己练一练。(指名读,齐读)二、研读“歌声救人”的过程1听!正在这时,远处海面上传来了什么声音?(PPT 放音乐)这段歌声在马金纳听起来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预设:一会儿听得见,一会儿听不见,一会儿轻,一会儿响)说明了什么?2 为了和课件配套,可以提这个问题,引出课文的第一句话,了解事情的起因。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基准 (中高 教导主任 杨颖晖 小一 陈琳琳)适调(小高 备课组长 郑伟 小一 王斐然)再适调(小高 副教导主任 裘文蕾 小高

12、吴旻)52正在马金纳筋疲力尽,感到绝望的时候,远处传来了这样的歌声,他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预设:还有人活着!会不会是救援船上的人发出的声音呢?) (媒体 11)教学策略说明:马金纳从“筋疲力尽 ”感到 “绝望”的心理状态,到“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如何会有这 个转变,就是因 为他听见 歌声后,心理起了很大的 变化。所以在这里让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人物心理是为接下去理解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做一个铺垫。3看到希望的马金纳顿时觉得?指导朗读(是呀!还有人和我一样还活着,读!是不是救生船来了?读!我快要得救了!读!) (媒体 12)4是啊,歌声给了马金纳什么?(力

13、量)小结:是啊,歌声给了马金纳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让他从绝望中摆脱出来。5. 循着歌声,不久,马金纳看见了什么?(媒体 13)(1)请你自己快速地读读课文第三节,用波浪线把马金纳看见的情景划下来。 (学生交流)(2)马金纳看到了些什么?请你们看着图说说看。(3)原来歌声是从一个不满 10 岁的小姑娘嘴里唱出来的,在当时这么危急的时刻,她是怎么唱歌的呢?(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4)引读:看!一个浪头打来了,小姑娘从浪花中又一个浪头打来了,小姑娘再一次从浪花中浪头接连不断地打来,小姑娘这位小姑娘坚持不懈地与风浪搏斗,一次又一次地高声歌唱,你觉得这是一位

14、怎么样的女孩? 3(5)假设你现在就是马金纳,你能否借助老师给你的图片和词语,说说你看到的情景?(媒体 14)6海风把小姑娘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生答:像马金纳一样聚拢过来了) (媒体 15)三、理解“歌声救人”的原因1、.不仅如此,一艘小艇也?(生答:追寻着歌声驶来了!)人们都得救了!(媒体16)2.得救的人们从内心感谢这位小女孩,这是因为?(媒体 17)3 请学生假设自己就是马金纳,借助老师给的图片和词语,说说看到的情景,让学生感同身受,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基准 (中高 教导主任 杨颖晖 小一 陈琳琳)适调(小高 备课组长 郑伟 小一 王斐然)再

15、适调(小高 副教导主任 裘文蕾 小高 吴旻)6教学策略说明:若直接把这个道理告诉学生,学生不能很好地体会,所以在这里设计一个想象说话, 让学生体会被救者的心情,为接下去的把握课文中心做了准备。3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人们对小姑娘的感激之情。 (齐读)大家从内心感谢这位小女孩,是因为她用自己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媒体 18)四、回顾全文,复述故事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多么感人啊!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感人的故事告诉你们的父母?我们先在课堂上练练吧!老师这里有一个好方法,用上这些关键词,把它们串联起来,就能很容易地把把这个故事叙述出来。同桌之间先互相试试看吧!(自由讨论、交流) (媒体19)2.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会遇到突如其来的危难。但请不要害怕,因为在面临危难时,勇气和信心往往会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 (媒体 20)【板书设计】19(救命的)歌声隐隐约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