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配套课时检测:仿真检测(三)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06777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配套课时检测:仿真检测(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配套课时检测:仿真检测(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配套课时检测:仿真检测(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配套课时检测:仿真检测(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配套课时检测:仿真检测(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配套课时检测:仿真检测(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配套课时检测:仿真检测(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仿真检测(三)(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2012温州十校联考)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 “贵” “威” “严” “贫” “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A工部 B礼部C户部 D兵部解析:选 A本题主要考查六部的职能。工部 负责的是工程建 设;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宾等事务;户部,掌管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兵部,掌管武将选用、兵籍、军械、军令等。其中地位最低的是工部,因此, “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工部。2(

2、2012儋州四校联考)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梭伦改革是调和平民与贵族关系的话,伯利克里的改革则完全是有利于平民的,全体公民在政治上的平等使权势者操纵和对抗法律的难度和风险都增加了。下列改革措施支持“完全是有利于平民”这一观点的有()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向所有公民开放十将军委员会向所有公民开放实行公职和公共参与活动的津贴制度创立“陶片放逐法”A BC D解析:选 B到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十将军委员会仍不对所有公民开放,排除;“陶片放逐法”创立于克利斯提尼时期,故排除 。3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篮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孺,小儿来觅袴。 ”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3、()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解析:选 C棉花原产于印度, 汉朝时已经在中国西域(今新疆)地区种植,A 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在于存在着雇佣关系,由题干的诗歌中无法得出存在雇佣生 产关系的结论,B 项错误 ;D 项无法由题干信息中得出,可以排除。4(2012北京东城区调研)冯天瑜在主编的中华文化史中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春秋战国学派中,体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分别是()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解析:选 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

4、思想。在 诸子百家中,儒家提倡以民为本;法家提出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 大臣,以 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5(2012安徽高考)2010 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 ,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纸寿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下图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解析:选 C隶书: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 书写效果略微 宽扁,横画 长而直画短。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 审美价值。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 书的放纵,既有 审美价 值,又具有实用价值。根据它们的特点可知,A 项是隶书,B

5、 项是楷书,C 项是行书,D 项是草 书。6马克思在 1853 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 ”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之纪念焉。 ”马克思、蒋介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D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解析:选 C根据材料中“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可知,马克思所言意在强调太平天国实行天朝田亩制度,建立 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而由 “崛起东南,以抗 满清,虽志业未究遽尔败亡 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之纪 念焉”可知,蒋介石所言意在

6、 强调太平天国反对清政府统治。由此可知,二人的评价均符合革命史观,只是评价的立足点和角度不同,故 C 项符合题意。7下面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诗句是()A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C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D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解析:选 C图片反映的是长征和遵义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诗句可知, A 项反映了秋收起义;B 项反映的是渡江 战役,解放南京; C 项反映了 长征;D 项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由此可知 C 项正确。8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中记载, “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梁遇阿苏于

7、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 。官:何时与梁相识?严阿苏: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此事汝母知否?严阿苏: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梁海 )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 ”这表明当时中国( )A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B传统的纲常礼教开始受到冲击C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D民国政府维护传统婚姻解析:选 C根据“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 抓获)” “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 “判将分 别收押,听候核 办”可知 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C 项符合题意。9(2012昆明模拟)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和政府把发展“两弹一星”为

8、核心的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为了( )A带动其他部门发展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C提高中国国防实力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解析:选 C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面 对美苏的“核讹诈” ,为了提高中国的国防实力,研制“两弹一星” 。10(2012广东高考)“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 19 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个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 ”“大炮”是(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解析:选 D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依托材料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意义。材料中的“19 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即

9、资本主义, “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 义者”的“若干个小排炮”即各种社会主义思想,排除 C 项;启蒙运动的目的在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 项;生物进化论没有涉及对资 本主义的批判,排除 B 项;科学社会主 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它指出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 掘墓人,故 这里的“大炮 ”应是 D 项。11(2012潍坊模拟)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 ”他认为法德合作()A推动了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B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C标志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D奠定了西欧联合的基础解析:选 D材料中日耳曼和高卢

10、分别指德国和法国,普法战争后,形成了法德百年的世仇,法德矛盾的化解成为欧洲走向 联合的关键。12(2012无锡调研)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从古代的罗马帝国,到 19 世纪的英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凭借军事力量,辅以行政手段和不平等贸易,直接劫掠其他国家和民族。当代美国与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不同主要体现在()A凭借强大的科技和军事力量获取最大利益B依靠掌控国际货币、金融、贸易体系获取最大利益C凭借庞大的出口贸易获取最大利益D依靠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获取最大利益解析:选 B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金融、贸易体系,美国从中获得了巨额的利益,相对于直接劫掠更加 隐蔽。二、非选择题(每小题 20 分,共

11、40 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西方有人提出了基于中国发展模式的“ 北京共识” ,其核心就是 对中国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概括和总结。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传统影响了中国发展模式,是成就 “中国模式”的核心要素。中国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创行、存在、发展和完善,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 标志,也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材料二1949 年后,中国开始了 “中国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重大成就。20 世纪 50 年代留给中国人的记忆是从无到有,众多 “第一 ”出现:第一批喷气式飞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第一座跨越天险的长江大桥;第一次修建通往青藏高原的公路材料三改

12、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模式”取得很大成功。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不断地融入包括“欧美模式” “日本模式”等在内的全人类好的经验和智慧,以积极、开放的心 态迎接全球化。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 场都是经济手段。 ”材料四有人认为,中国传统 的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 的思想成就了今天的“中国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政策、民族政策以及对台湾、港澳政策等诸多方面展示了中国对多元一体世界的理解, “和谐 中国” “和谐世界”成为我 们的诉求。(1)根据材料一,说明成就“中国模式”的核心要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

13、集权制度确立的社会条件。(6 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 50 年代“ 中国模式 ”的特点。(4 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模式”是怎样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的。 (4 分)(4)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四的观点进行论证。(6 分)解析:第(1)问“核心要素”主要结合当时的经济条件作答; “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20 世纪 50 年代”和所学知识作答。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的不断地融入“欧美模式” “日本模式”可知当时中国正欲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同时结合教材知识作答。第(4)问, 结合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及“一国两制”的方针

14、作答。答案:(1)中央政府财权力量强大。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分封制遭到破坏,长期的争霸战争使加强中央权力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法家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2)实行计划经济,制定“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3)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2 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4)外交政策,在 1955 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 “求同存异”的思想,这一思想促进了亚非人民的团结;民族政策,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各民族平等、团

15、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在台湾、香港、澳门问题上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并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14(2012宝坻质检)(节选)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包含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科技实用化和思想人文化等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 世纪初到工业革命前,工 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 起。工 业革命开始以后到 19世纪末,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同时工业文明从西欧扩散到全球。20 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全面到来,社会出现了巨大的震 荡,也 进行了调整和探索。二战后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人类吸取了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工 业文明顺利推进。 20 世纪 70

16、年代以来,工业文明深入发展。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 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 界碑。它 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对于亚洲,战争改变了原有的格局,从此,中国同周边国家的传统关系日渐改变。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三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图 1 是中国正参与国际金融救市的一幅漫画。 图 2 是发生在美国,并且很快蔓延到欧洲的一种现象占领华尔街运动,示威口号意指全球 财富只集中在 1%的富人手里。(1)16 世纪初到 18 世纪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 ”,请用史实说明其在经济、思想和科技方面的体现。(9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