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华忆高中第三次段考高三历史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02391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下半年华忆高中第三次段考高三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年下半年华忆高中第三次段考高三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年下半年华忆高中第三次段考高三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年下半年华忆高中第三次段考高三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下半年华忆高中第三次段考高三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下半年华忆高中第三次段考高三历史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4 年下半年华忆高中第三次段考高三历史试卷本卷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00 分钟命题人:罗惠民 命题时间 2014 年 12 月 12日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政治制度与机构的变化,折射出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回答 12 题。1、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中外朝制 内阁制A. B. C. D2、汉朝、宋朝、明朝官制的相似之处包括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实行严密的监察制度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分散地方官吏的职权A. B. C. D. 3

2、、“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在 19 世纪末的下列国家中,符合这一民主特征的主要国家是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中国4、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 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 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C. 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D. 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5、1949 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政务院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政务委员共产党 1 3 29 1 2 6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0 3 27 0 2

3、 9从以上表格内容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的是A. 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B. 属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C. 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特点D.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回答 68 题。6、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欧洲政治格局的最大变化是A. 德国完全分裂B.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C. 美苏争霸格局的确立D. 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7、20 世纪 60、70 年代导致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因素不包括:A.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B.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C.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 美国侵朝战争的失败8、20 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在:两极

4、格局已经结束 美国独霸世界格局形成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A. B. C D. 在中国古代手工业是农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 910 题。9、“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经营状态?A. 工场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民营手工业10、某地出土了一把古代钢剑,它的制造年代不会早于A. 春秋时期 B. 商周时期 C. 魏晋南北朝 D. 隋唐时期11、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形成了近代社会特有的景观是A. 窄袖革履 B. 长袍马褂 C. 长袍马褂与西服革

5、履 D. 华冠儒服1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实质上是A. 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B. 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C.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D. 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运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请回答 1315 题。13、中国近代资本主义A. 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B. 与明清手工业在行业分布上基本相同职 务党派 C. 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D. 从根本上破坏了封建土地所有制14、中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上演的第一幕话剧就是A. 兴起洋务运动 B. 发表资政新篇C. 开展戊戌变法 D. 发动辛亥革命15、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

6、起的物质基础是A. 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民用工业B.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较为迅速的发展C. 民国初年工商业发展的热潮D. 一战期间出现的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请回答 1618 题。16、下列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世贸组织的成立 跨国公司的纷纷组建A. B. C. D. 17、2005 年在对欧洲联盟宪法的公决中,法国、荷兰公民先后说了“不”,这表明A. 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停止B. 欧洲只能实现经济一体化C. 欧洲一体化进程复杂曲折D. 欧洲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18、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

7、家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有发展资金匮乏 债务沉重 贸易条件恶化 技术水平落后A. B. C. D. 19、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A. 否定教会的作用 B. 矛头直指封建等级制C. 肯定知识的作用 D. 宣扬了等级观念20、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A. 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B. 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C. 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D. 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 17、1792 年法国称共和国,1804 年法国称帝国,这一变化中

8、,没有实质改变的是A阶级基础 B国家政体 C内外政策 D与人民的关系21、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相比,其特点是: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国王统而不治 首相对君主负责A、 B、 C、 D、 22、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A.外国列强大批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23、在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略战争的相似之处有都是日本力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 都是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 都对中国的平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 都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A、 B、 C、 D、

9、24、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A、否定君主专制 B、实现国民一律平等 C、确立民主共和国法规 D、结束封建统治秩序2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一国两制的构想A B C D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21 题 22 分,22 题 18 分,23 题 10 分,共计 50 分)26、(22 分)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请回答:(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教育方面、孟子

10、和韩非子在治国方面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6 分)材料一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材料二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所反映事件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6 分)材料三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现象的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6 分)(4)历史发展启示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社会转型?(4 分)27、(

11、18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51 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材料二 18541856 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材料三 为了纪念独立 100 周年,1876 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 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向观众介绍了飞机和无线电。材料四 1851 年,伦敦世博会上,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1904 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

12、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1)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 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分析出现材料二这一现象的原因。(8 分)(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参加的展品有何不同,并说明其原因。(8 分)28 材料史学界对 17,18 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几乎陷于停止状态。早在 18 世纪,亚当斯密就认为中国社会似乎“停滞于静止状态”了。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 1787 年

13、出版的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中,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状态持同样的看法,认为这个帝国的“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犹如冬眠的动物一般”。而早期近代化研究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状况具有双重特点,一方面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另一方面,它将明朝中后期以来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 摘编自罗文兴被误读的中国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评材料中关于 17,18 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观点。(10 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4 年下半年华忆高中第三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4、1、C 2、B 3、A 4、D 5、C 6、B 7、D 8、C 9、C 10、A11、C 12、B 13、C 14、C 15、B 16、A 17、C 18、A 19、B 20D 21C 22D 23C 24A 25D二、非选择题21、(1)有教无类;民贵君轻;以法为本。(6 分)(2)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6 分)(3)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6 分)(4)言之成理皆可给分。(2 分)22、(1)

15、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 分)(2)现象:材料二反映了英国进口的工业原料和食品多,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多,居“世界工厂”的地位。(2 分)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厂制度在英国广泛确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大肆对外掠夺原料,倾销商品。(6 分)(3)说明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工业生产落后;(4 分)中国近代遭受西方侵略,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经济技术落后。(4 分)23.(8 分)答案要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依据:封建制度日益腐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自然经济占领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理学思想等影响深远,严重束缚人们思想,摧残人性;外交上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