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化合物一轮复习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8012576 上传时间:2018-01-14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素化合物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元素化合物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元素化合物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元素化合物一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元素化合物一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素化合物一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素化合物一轮复习(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曲周一中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学案(元素化合物部分) 2011 年 9 月1元素化合物复习 碱金属学案班级:_姓名:_时间:_学习目标:1.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来探究钠的性质。2.以研究碳的化合物来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3.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4.探究碱金属的递变规律.知识归纳:一 钠.物理性质: 物性: 色,质地 ,密度_,熔沸点_,导电导热性_。存放和取用: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_里,大量的金属钠则保存在铁筒中用石蜡密封。取用时一般先用镊子把钠从煤油中夹出来,并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黄豆大小的一块再做有关实验。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跟氧气反应:4Na+

2、O2 (切面很快变_,Na 2O加热时不稳定易转化成_)2Na+O2 (_火焰,大量烟,生成_固体) 以上反应说明 Na2O2 比 Na2O稳定。 在氯气中燃烧:_ 现象:_钠与硫混合研磨即生成 Na2S Na + S (2)钠与水反应,可见到下列现象:概括为:_、_、_、_、_五个字来记忆。 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放出热量,发出嘶嘶声,产生气体。同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最后消失熔点低。曲周一中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学案(元素化合物部分) 2011 年 9 月2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与水反应生成 NaOH。2 Na+2H2O =2NaOH

3、+H2 离子方程式: 。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改进装置: (3)钠与酸反应: Na + H + - 实质是钠与氢离子直接反应,比与水的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要特别小心。当酸完全反应后,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4)钠与醇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_ 总结对比钠与水和乙醇反应的现象的区别:_(5)与盐溶液的反应 与 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描述钠与碳酸氢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铵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等反应的现象。注意:钠和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这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在水中一般是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即金属离子周围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包围着,不能和钠直接接触。钠与熔融的盐反应才可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4、。例如如钠从熔融 TiCl4中置换出金属钛 TiCl 4+4Na=Ti+4NaCl3、钠的保存:金属钠通常保存 中原因是钠能与 及 反应。曲周一中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学案(元素化合物部分) 2011 年 9 月34、钠的制备: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2NaCl 电 解 5、钠的用途:制过氧化钠等化合物(和氧气反应);制 KNa 合金( 态),用于原子反应堆作导热剂(钠的导热性);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力强还 原 贵 重 金 属 钛 、 锆 、 铌 、 钽 等 ( 钠 具 有 还 原 性 ) 。TiCl4+4Na Ti+4NaCl二 钠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氧化钠 过氧化钠色、态化学

5、式电子式氧元素的化合价稳定性与 H2O反应的方程式与 CO2反应的方程式氧化性、漂白性用途 注意 :(1) Na2O2跟 CO2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时的先后顺序。若先发生反应 2 Na2O2+ 2H2O=4NaOH+O2,必还发生 2NaOH+ CO 2=Na2CO3+H2O,即应先考虑 Na2O2跟 CO2的反应。(2)Na2O2的性质1 价介于氧的两种较稳定化合价 0价和2 价之间,因此 Na2O2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获得电子表现氧化性(如与 SO2、Fe 2+、品红等反应) ,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如与 H+和 MnO4反应) ,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如与

6、H2O、CO 2等反应) ;但以氧化性为主。曲周一中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学案(元素化合物部分) 2011 年 9 月4Na2O2与 SO2反应:Na 2O2+SO2 Na2SO4Na2O2投入FeCl 2溶液中,可将Fe 2+氧化成Fe 3+,同时生成Fe(OH) 3沉淀:3Na 2O2+6FeCl2+6H2O2FeCl3+4Fe(OH)3+6NaCl。Na2O2投入氢硫酸中,可将H 2S氧化成单质硫,溶液变浑浊:Na 2O2+H2S 2NaOH+SNa2O2投入品红溶液中,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褪色原理与SO 2不同)。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碳酸钠 碳酸氢钠俗名色、态水溶性热稳定性水解程度与盐酸反应与

7、碱反应(Ca(OH) 2)与 CaCl2溶液反应与 Al2(SO4)3溶液反应相互转化主要用途注意:A、等质量(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酸和生成 CO2的情况。B、碳酸钠溶液与盐酸的互滴鉴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 分别加热蒸发 NaHCO3溶液、Na 2CO3溶液 并灼烧固体的不同。D. 制取 Na2CO3的方法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人足量的 NH3、CO 2(氨碱法),利用 NaHCO3的溶解性小于NH4HCO3的溶解性原理,使 NaHCO3从溶液中析出(依次通人 CO2、NH 3至饱和行吗?):NH3+H2O+CO2=NH4HCO3 NH4HCO3 +NaCl=Na

8、HCO3+NH 4Cl(制纯碱的2NaHCO3 = Na2CO3 +CO2+H 2O(工业方法)曲周一中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学案(元素化合物部分) 2011 年 9 月5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 NaNa2SNa2ONa2ONaOHNaCl Na2CO3NaHCO3 三、碱金属元素:(一)物理性质1相似点:a颜色:_(铯略带金色光泽)b状态:_(铯在气温稍高、超过 28.400C的时候为液态)c密度;_(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比煤油还小,保存在石蜡中)d熔点:_(容易变成液态)e导电、导热的性能_2递变规律: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密度逐渐增大(Na , K 反常) ,熔点、沸点逐渐降低(二)、碱金属

9、的原子结构1、相同点: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_个电子。2、递变规律:从锂到铯核电荷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_。(三) 、单质的化学性质:1、相似性:碱金属元素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锂、钠、钾、铷、铯在性质上的相似性,碱金属都是强还原剂,性质活泼。具体表现在都能与 、 、水、稀酸溶液2OCl反应,生成含 ( 为碱金属)的离子化合物;他们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是强碱;R2、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大,失电子渐易,还原性渐强,又决定了他们在性质上的递变性。具体表现为:与 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2O与 反应越来越剧烈H曲周一中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学案(元素化合物部分

10、) 2011 年 9 月6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CsOHRbKNaOHLi碱金属的性质规律与特例(1)通常合金多呈固态,而钠钾合金却是液态。(2)碱金属单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生成过氧化物甚至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而 Li只生成 Li2O。(3)碱金属单质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递增,但 K的密度比 Na小。(4)碱金属单质一般跟水剧烈反应,但 Li跟水反应缓慢(LiOH 溶解度小) 。(5)碱金属单质因其活动性强,多保存在煤油中,而 Li却因密度比煤油更小,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中。(6)碱金属的盐一般都易溶于水,但 Li2CO3却微溶。(7)一般说,酸

11、式盐较正盐溶解度大,但 NaHCO3却比 Na2CO3溶解度小。(8)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 IA金属 Na、K 等除外。(9)一般活泼金属能从盐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但对 IA非常活泼的金属 Na、K 等除外。如:2Na+CuSO 4+2H2O Cu(OH)2+H 2+Na 2SO4。(10)Fr 是放射性元素,所以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四) 、焰色反应1、定义:_(实质不是化学反应,是物理变化)。2、实验用品: 铂丝(或铁丝) ,酒精灯 ,火柴 ,蓝色钴玻璃 , 盐酸, 待检物 (溶液或固体) 3、操作步骤: 将铂丝蘸浓盐酸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铂丝至火焰为无色.沾取待测物灼烧观

12、察焰色(若检验钾要透过钴玻璃观察).用盐酸洗净铂丝 ,灼烧至原色.沾取另一种待测物灼烧观察.用盐酸洗净铂丝 ,灼烧至原色焰色存放4、焰色反应的颜色钙砖红、铯洋红,钠黄铷紫锂紫红,曲周一中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学案(元素化合物部分) 2011 年 9 月7铜盐绿钡黄绿,钾呈紫,还要透过蓝色钴玻璃。5、焰色反应的应用(1)鉴定 K ,Na 等元素 (2) 节日燃放的焰火注意:并非所有金属都有焰色反应。如 Fe、Al、Pt 等就没有焰色反应(所以可用 Fe或 Pt作焰色反应的实验用品) 。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的性质,游离态、化合态都有同样的焰色反应。如 Na和 NaCl的焰色反应都为黄色。焰色反应所产生的

13、特有颜色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也就是说“焰色反应不是化学反应”课后反思:曲周一中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学案(元素化合物部分) 2011 年 9 月8元素化合物 碱金属练习班级:_姓名:_时间:_一 选择题:1、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 B “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2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钠投入水中:NaH 2O = Na OH H 2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 32H Ca2 CO 2H 2OC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Cu 2 Cu2Na DCa(HCO 3)2溶液中加入少量 NaOH溶液 Ca2 HCO 3 OH CaCO3H 2O3、下列关于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钠在水蒸气中反应时因温度高会发生燃烧;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锡箔包住,在锡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按入水中,两者放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