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洛阳古代园林之北魏园林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8012543 上传时间:2018-0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洛阳古代园林之北魏园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洛阳古代园林之北魏园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洛阳古代园林之北魏园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洛阳古代园林之北魏园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洛阳古代园林之北魏园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洛阳古代园林之北魏园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洛阳古代园林之北魏园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洛阳古代园林之北魏园林北魏是从大漠北缘迁都洛阳的。这个王朝对中原文化狂热追慕,恨不得一日之内认识所有的汉字,其汉化进程之快,令史官都来不及详细记录。它在洛阳修建了座佛寺,开凿了龙门第一个洞窟,建起了永宁寺和永宁寺塔,谱写了佛寺园林和风景园林的绝美华章。在洛阳建都的个王朝中,北魏的色调是一片金色。自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后,全国佛寺竟增至 3 万余座,有僧尼 200 万人,这是一个佛的国度。而洛阳的佛寺有座,每座佛寺都有独立的园林格局。难怪园林专家王铎反复向我交代:要重点写写北魏园林,它是中国园林的转折期和快速发展期,其皇家园林已经有了向世界展览的意向,佛寺园林已经有了超现实的理想境界,风景园林已经

2、有了自然与人文相谐的种种意趣。炎炎夏日,汗流浃背,但岁高龄的王铎先生执意送我出门,似乎要送我走进北魏王朝佛寺园林多而清幽北魏宫城在汉魏故城城址上重建,仍在白马寺东边。其单一的宫城形制,在曹魏时期已经形成,只是在汉代北宫的基础上修建了四面城垣。内城南北长公里,东西宽0 公里。内城之外又加外廓城,共有坊里 220 个,大量私家园林散布在坊里之间,少量皇家园林围绕着宫城城垣,众多的佛寺园林分散在城内外。这是一个梵音回响的城市。佛寺主殿上的金色覆瓦,在余晖中散射着宗教般的庄严与宁静。洛阳伽蓝记中载:从汉末到西晋,洛阳只有佛寺座,而到了北魏,洛阳佛寺达到 1000 多座。佛寺园林随之兴起,即使在城市中心

3、地段,也常见环境幽静的佛寺园林。而在近郊建的佛寺,都选择山林水畔作为参禅之所。其选址的原则:一是近水源,以便获取生活用水;二是近树林,既是景观的需要,又可就地获得木材;三是地势背风向阳,有良好的小气候。洛阳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地方很多,北有邙山,南有龙门,西边可延伸到新安县的青要山,东南可延伸至万安山麓和中岳嵩山。由于佛寺密布,当时的洛阳古刹林立,僧尼云集,一派热闹景象。据王铎先生著的洛阳古代城市与园林记述:当时洛阳城内的永宁寺,没有依托名山大川营造园林的条件,但为了营造出园林环境,只好在寺院四面围墙上各开一扇门,各门都有通往外界的林阴大道,栽满青槐。行人路过此处,行走在浓阴之下,享受着夏日清凉

4、。永宁寺中有永宁寺塔,建在寺中心。水经注中记载:这座塔高约米。当时人们建这么高的木塔,一是将其作为寺院的标志性建筑,二是利用它的高度“借景”。“借景” 是中国园林建设的通用手法。远山在目,却不能将其搬入寺中,建设者就让寺院大门对着远山,让寺院的窗口框住远山,把远山风景纳入寺院景致之中。寺院若处于城阙房舍之中,阻隔了大家的视线,建设者就在寺院建起高塔,登塔远望,周遭景物尽收眼底,永宁寺塔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史书载:塔成之后,此塔的始作俑者胡太后多次登塔眺望京都旷野。皇室臣僚也每每结伴登塔,极目远眺,谈笑风生。可惜此塔建成年后毁于一场大火。大火三个月不灭,烧毁许多僧舍,当场便有两位老和尚蹈火自杀,成

5、为永宁寺最悲壮的祭品。那堆积如山的火后余烬,仿若永宁寺塔的骨灰,述说着洛阳人心中永远的痛。可是,并不是每座佛寺园林都有如此悲怆的结局,在永宁寺西北不远处,马寺钟声依然定点响起。这座建于东汉明帝时期的中国第一座官方寺院,到了北魏王朝手里,又添栽了许多果树。洛阳伽蓝记卷记载:寺内苹果、葡萄异于别处,子实甚大,葡萄大于枣,味道很鲜美。每到葡萄成熟季节,孝文帝命人摘取,自己品尝之后,多赠予宫人。宫人得之,又舍不得吃尽,遂转送亲戚。亲戚们感到新奇,让街坊邻居品尝,于是京师流传一句话:“白马甜榴,一实直牛。”夸赞葡萄香甜,堪比石榴,一颗就抵得上一头牛的价值。另有宝光寺园林,在白马寺东二里的御道之北,园中有

6、水系,有“咸池”,池边有芦苇;景明寺园林,在御道之东,规模很大,殿堂千余间,还有人工湖,湖中有荷花,竹林松树林也在其中,含风带露,青翠欲滴;大城内有景乐寺,属于比丘尼寺院,西对永宁寺,常有女尼诵经歌唱,环境幽静,男子不得入内,多种枣树、槐树,掩映曲廊精舍,十分精致。偃师龙虎滩东边,有一座景林寺,是禅宗的第一座寺院。当时禅宗初祖达摩来到中国,先住持此寺,然后才到嵩山少林寺面壁。达摩喜爱的就是此寺的园林清静,是坐禅的好去处。以上寺院名称中,基本上都有一个“景”字,说明北魏寺院的园林意识很强,处处造景,风景秀丽。可以想见,洛阳城内的其他寺院,也是一样的美丽。佛寺园林的特点:一是水系景观中都有一个放生

7、池,这是因为佛门不杀生;二是绿化树木多栽松柏和菩提树,强调此生修行、来生幸福;三是在寺院旁边专设一院,栽植花木果树,让僧人和香客共享,体现佛门普度众生的慈悲心怀。佛寺园林不同于帝王贵族苑囿。寺院丛林已经有了公共园林的性质。帝王可以造皇家园林,权臣可以造私家园林,而寻常百姓只有到佛寺园林中进香游览。正是由于游人众多,求神拜佛者都愿意施舍,这就大大促进了佛寺园林的建设,所以佛寺园林并不缺少资金,可以不断地进行维修和拓展。皇家园林少而精致北魏洛阳皇家园林,与其他朝代相比数量少,但少而精。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有西游园、华林园。华林园是在魏晋华林园的基础上重建的,园内设施没有大的变化,建筑也不甚华丽。孝文

8、帝这个人懂得节俭,他知道,北魏的都城是在晋末“八王之乱”后魏晋旧城址上重建的,因此反对在城市建设上过于奢华,园林建设也是趁汤泡馍,只对前朝留下来的园林进行改造。西游园,即东汉、曹魏留下的“西苑”,是一个旧园子,只不过改改名称而已。孝文帝在里面造了一个凌云台,登上凌云台,可以“极目洛川”。东汉、曹魏“西苑”留下来的大部分设施,北魏照单全收,照用不误,比如原来雕凿精美的石蟾蜍和龙口水道,北魏皇室一直在使用。虽然是旧物利用,但也有所创新。中国园林到了北魏时期,进入了重要转折期,表现之一就是北魏在改造这些老园子时,更加注重其实用性。特别是西游园,开始与寝宫相连,方便了皇室人员的日常生活,使之来到园中,

9、犹在宫中,工作、用餐、夜宿都不耽误。这是我国皇家园林在布局上的重大转折,影响深远,后来的唐宋园林的寝宫布局多是如此。北魏皇家园林,在艺术构建上已经趋于成熟:山水、花木、建筑、雕塑等园林要素已经齐备,两个园子里有苍龙海、景阳山、钓鱼台,还有临危探奇的“临危台”。这种“临危台”,一般设置在峰巅危崖之上,是个观景台,可以登高四顾,遍览美景。所以王铎先生说:到了北魏时期,皇家园林可称为“皇家山水园林”,它是此后所有皇家山水园林的先驱,是在洛阳诞生的,随后走向唐宋,兴盛于明清,历史地位十分重要。北魏皇家园林与当时的私家园林相比,一是规模要小一些,二是建筑物要多一些,但没有私家园林的华丽和幽静。风景园林大

10、而著名北魏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期,它先是开凿了龙门石窟等石窟寺园林,使之形成名胜,接着开创了京畿风景园林,使园林品种更丰富,类型更全面。风景园林的特点是连山带水,地域广大,声名远播。北魏迁都洛阳后,马上在龙门山上雕凿石窟。龙门山离洛阳市区公里,是标准的京畿之地。公元 493 年,龙门山开始雕凿石头花朵,原来毫无表情的石灰岩,开始被北魏工匠赋予形体和灵魂。当第一锤打下去,第一凿嵌入岩壁,佛便在冰冷的石头上微笑了。而北魏王朝也从此被雕进洛阳历史,有了不容忽视的地位。正是这个王朝,从遥遥北方迁都洛阳,用简单的斧凿开路,丁丁当当敲出自己的历史。其后的几个王朝受到启发,也丁丁当当敲下去,敲了多年,就

11、把龙门石窟敲进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洛阳“整”出这么好的旅游资源 北魏“太有才了” !它出手不凡,在龙门搞的第一个洞窟古阳洞,内容最为丰富:两壁镌刻着佛龛,拱额精巧富丽,图案文饰多彩,雕像姿态持重。这是洞内的景致,而洞外则是龙门西山之松柏,龙门东山之香草,与洞窟中的雕像相呼应,形成绝美的风景带。由于在龙门雕凿石窟,石窟园林就渐渐多起来,由此开创了北魏园林的一个分支。除了打造龙门石窟外,北魏还投入巨资,在洛阳周边搞了偃师水泉石窟、盂津煤窑石窟、新安摩崖石窟、巩县(今巩义)石窟等。还有少林寺,是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其建于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就其所处位置而言,这个寺院拥有

12、面积更大的园林,其对面的少室山如翠屏端立,其背后的五乳峰如头簪花冠,锦屏山环绕其侧,砖塔林偎依其下。这个寺院,如今虽不在洛阳境内,但当时是北魏京畿属地;虽不是专门的皇家园林,但体现了皇家的意志,是洛阳文化风景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还有风穴寺,始建于北魏,原名香积寺,位于汝州市城东北 9 公里的嵩山少室南麓。此地久属洛阳,上世纪年代中期才划归平顶山市,当时也属北魏京畿范围之内,曾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齐名,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刹”,有房舍 300 多间,占地 2000 余亩。其园林风格类似江南园林,依山而建,两山夹道,流水潺潺,多植刺槐、侧柏,万木葱茏,确有“深山藏古寺”和“ 曲径通幽”之景观。北

13、魏京畿风景园林的特点,是在较大区域内联袂造景,景区内不是单一的山林或寺庙,而是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交融,让寺院为山峦伴舞,使梵音和钟声和鸣,让游人与流水同行,使之成为令人神往的风景名胜区。如今的龙门风景区、少林寺风景区,都沿着这条路径走到今天。所以,从东汉到北魏,洛阳园林经历了由简单到精细、由单一到多样、由粗犷到精致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北魏,大步跨越了这一历史过渡,此后历代的中国园林,都遵循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美学原则,诗意地走向隋唐,走向宋元,走向明清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城市园林日期:2013-01-19来源: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 作者:金大珍(Kim Dae-Jin) 韩国学者,河南师范大学历

14、史系副教授字体:大 中 小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上,南北朝是一个转折时期。总的说来,在艺术表现、类型、功能等方面都有重大变化。就造园艺术而言,受同一时期兴起的山水诗、画影响,园林注入写意的成分,以概括、提炼的写意手法表现自然,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从而达到“有若自然” 的效果,这种写意手法的出现代表着古代园林向古典园林的转折。这一时期佛教兴盛,寺院园林涌现;同时,私家也热衷于建设园林式的宅院,这样,古典园林的四大类型,即皇家园林、私人园林、寺观园林、山林名胜在这一时期也已具备。1 这一时期所建皇家园林,如洛阳、建康华林园等御苑,其功能由秦汉以前的游猎型转变为以游乐为主,而寺院园林与私人园林的游乐

15、性功能更加突出。北魏洛阳城与南朝建康城为南北朝时期两大园林中心。凭借洛阳伽蓝记我们可以比较全面深入地研究洛阳城的园林情况,这一工作对于研究北魏洛阳时代的园林发展和洛阳社会生活,以及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研究都是有意义的。下面我们将就北魏洛阳城市园林分布、覆盖率与绿化效果、社会功能以及历史地位展开讨论。1,洛阳城绿化与园林分布按照洛阳伽蓝记的城市分区展示每个园林景点:城内:宫城之内西游园。皇家园囿,位于宫城西边南数第二门千秋门内道北。宫城以南永宁寺。位于宫城南门阊阖门外一里御道西。根据考古勘探资料,永宁寺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长 305 米,东西宽 215 米,占地面积 65575 平方米。永宁寺内僧房

16、楼观一千余间,其间“栝柏椿松,扶疏檐溜,翠竹香草,布护阶墀”。寺外是“ 皆树以青槐,亘以绿水。京邑行人,多庇其下,路断飞尘,清风送凉。 ”宫城以南景乐寺。位于宫门南门阊阖门外御道东,与永宁寺隔路相对。 景乐寺“堂屋周环,曲房连接”,可想其规模不为小。堂屋、曲房之间有“轻条拂户,花蕊被庭”。宫城以南义井里。位于景乐寺正北,义井里北门外“有丛树数株,枝条繁茂。下有甘井一所,石槽铁罐,供给行人,饮水庇阴,多有憩者。 ”宫城西南建中寺。位于皇城西边南数第二门西阳门内御道北延年里内有,本为宦官刘腾宅,占地一个里坊, “屋宇奢侈,梁栋逾制,一里之间,廊庑充溢。 ”内有凉风堂,为刘腾避暑处, “凄凉常冷,经夏无蝇,有万年千岁之树也”。宫城以西瑶光寺。位于皇城西边南数第三门阊阖门内御道北、也即宫城千秋门外二里处御道北。瑶光寺为世宗宣武帝所立,五级佛图可与永宁寺比美,而有“ 讲殿尼房五百余间” ,可以推测其规模大致比永宁寺为小。此五百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