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方案及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及问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8010267 上传时间:2018-0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方案及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及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规划方案及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及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规划方案及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及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规划方案及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及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规划方案及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及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划方案及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及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方案及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及问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2010-05-05 00:15:51) 转载标签: 杂谈分类:规划专业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城镇体系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一、城镇体系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1。规划内容是否齐全,文字、图纸成果是否规范。2。是否符合国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区域规划对城镇发展的站略要求。3。城市化水平及城镇发展规模预测方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国情、省情、市情及县情。4。城镇体系目标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5。城镇体系的规划产业结构空间布局是否合适。6。中心镇选取是否过多,如果不多,选取是否正确,位置是否恰当。7。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否过高,是否出现“部分之

2、和大于总体”的现象,即各市、镇的人口之和大于总人口。8。交通组织是否合理:如路网过疏或过密;追求环路是否必要;高速公路出口预留是否恰当;路网与城镇发展是否能有机联系;有些公路的修建是否必要、是否可行、是否经济等等。9。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布局是否合理:如市郊的镇或相邻很近的镇都建了水厂,造成浪费;污水处理厂是否多镇共享,位置是否恰当(有无对本区域外的下游城市造成污染);变电站位置是否恰当,服务半径是否合理;教育文体医疗设施布局是否恰当,服务半径是否合理。是否充分考虑了制约因素:如题面文字上说该区域水资源短缺,但把城市规模却规划的很大;对地震断裂带、滑坡、泥石流等地址灾害是否做了避让;是否考虑

3、了防洪问题;是否有不考虑门槛制约因素而要盲目发展的问题,大型建设项目布局是否有极不合理的因素:如污染、扰民,给以后发展造成障碍;位置不对;有灾害隐患;有在丘陵或荒山选址的可能,但却过多的占用基本农田。10。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处理是否恰当:有无“以邻为壑”的问题;有无道路不衔接的问题;是否致意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如在生态保护区内规划布置大型建设项目;海岸线的利用和分配是否合理(若该地区靠海的话),近海海域是否得到保护;其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凡是在图面上出现的都要引起警惕,看其是否受到侵害。二、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1。仔细审题后分析其考点。2。态度明确而不含混。3。

4、逻辑关系要清晰,先针对主要矛盾,其次是次要矛盾的评析。4。评析方案应着眼与方案的整体,避免以偏概全。5。评析方案应从总体着手,其次对局部进行。6。方案中的优点应给予肯定,不足之处不仅要指出,还应尽可能的提出合理化建议。7。避免只分析不评析,也要避免只评析不分析。8。文字简练,规范规划术语,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评价的主要内容、要点、应注意的问题一、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评价的主要内容1。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城市性质的确定为总体规划的首要内容,应从三个方面去认识和确定城市性质:其一是城市的

5、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其二是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其三是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2。城市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其中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而变。人口规模确定得合理与否,对城市建设影响很大。3。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指各项建设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城市空间抵御扩展的主要方向。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一般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先进行用地的自然条件、建设条件评定,考虑城市的经济条件,综合分析城市的发展趋势。重点把握两个方面:一是门槛规模。二是经济发展方向。4。城市用地布局结构与道路网系统: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是指各功能区在数量、空间、时间上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城市空间结构有团状、带状、多核组团

6、状、星状、轴向发散状,城市道路网系统主要有方格网状、放射状、混合状、自由状。二、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评价的要点1。是否与城镇体系规划较好衔接,是否可以为顺利进行详细规划奠定良好规划基础,顺利进行衔接。2。城市性质的叙述是否能准确体现城市的主要职能,代表城市发展方向。3。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划定是否与城市未来发展定位相符,并具有一定弹性。4。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是否实事求是地充分考虑城市未来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资源及城市发展的限制。5。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是否合理,用地平衡是否科学,用地布局的整体效益是否能够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生活中起促进作用。6。城市对外交通及内部交通是否形成整体网

7、络系统,并着眼于区域规划,发挥城市交通的整体作用。7。城市市政公用工程基础设施布局是否合理,规划容量是否与城市发展规模及性质相适应。8。靠近江河湖海地区的城市是否具有完善的防洪体系规划及相应治理目标。9。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保护效应如何最大限度避免了污染。10。城市防灾和人防系统是否有明确的系统规划。11。对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是否划定了保护和控制范围;其保护和控制范围的规模是否有利于保护规划、有利于形成城市特色。12。近期建设规划是否可行。13。总体规划的综合技术经济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目标。三、应注意的问题:1。仔细审题后分析其考点。2。态度明确而不含混。3。逻辑关系要清晰,

8、先针对主要矛盾,其次是次要矛盾的评析。4。评析方案应着眼与方案的整体,避免以偏概全。5。评析方案应从城市系统整体着手方案的合理性,然后依次对城市系统中各子系统容工业经济建设、道路交通建设、绿化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居住生活建设、公共生活建设等六个子系统进行分别论述,这样的方案评析井井有条;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次序原则。6。方案中的优点应给予肯定,不足之处不仅要指出,还应尽可能的提出合理化建议。7。避免只分析不评析,也要避免只评析不分析。8。文字简练,规范规划术语,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评析内容一、用地功能分工:修建性详细规划应有准确细致的用地功能分工,做到规划地

9、区各类用地功能相互结合又互不干扰,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交通、道路、河流、绿地等。二、道路系统规划:规划地段应与基地周边的城市道路及穿过地段的城市道路有很好的衔接关系,道路系统层次应分明,主次、支路的长度和比例恰当。道路走向及高程应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地形,节约工程投资。并设置充足的停车面积以便于疏导交通,避免人车交叉,合理分流。三、建筑空间布局:修建性详细规划要处理好基地与其他地区的设计关系,在城市景观、内外部空间等方面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处理好基地本身的整体空间布局关系,做到结构清晰、主次有高低错落,处理好细部与小尺度的外部空间。四、绿地及景观规划布局:绿化作为生命的象征,其在城市中所起的作用,

10、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规划的不同层次都应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原有河流水系进行绿地系统建设,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突出地方及基地特色。五、工程管线规划及竖向规划:作为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首先要注意与城市市政管网的合理衔接,在布置、走向、高程设计中,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地势,接近拥护,节约资金,不破坏生态环境。六、各类经济技术指标:这方面包括估算工程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应对规划的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进行比较、核算,以达到科学合理。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分析和综合评价一、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评

11、析要点1。居住区用地位置的选择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2。居住区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是否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3。居住区的空间结构是否合理,主次结构是否协调。4。居住区的空间布局是否合理均衡,是否形成完整的居住生活系统。5。居住区内的建筑的选型是否经济合理、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是否有利于创造良好居住环境。6。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完善,服务规模能否达到最优。7。居住区道路是否满足居民出入方便、安全、便捷,而且有利于组织汽车交通。8。是否具有完整同意的建筑艺术空间组织。9。是否具有邻里公共生活的共享空间。10。是否满足家庭私密性生活要求。二、空间与环境设计1。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突出

12、个性,群体建筑与空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2。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尘及噪音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3。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生活。4。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停车库等小建筑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5。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6。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区之间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注意事项:1。仔细审题后分析其考点。2。态度明确而不含混。3。逻辑关系要清晰,先针对主要矛盾,其次是次要矛盾的评析。4。评析方案应着眼与方案的整体,避免以偏概全。5。评析方案应从总体着手,其次对局部进行。先从规划总体评析,再

13、到空间形态评析。6。小区规划应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7。方案中的优点应给予肯定,不足之处不仅要指出,还应尽可能的提出合理化方案。8。避免只分析不评析,也要避免只评析不分析,评析应结合。9。文字简练,规范规划术语,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分析要点和综合评析1。与上一层次规划的衔接: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量化,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主要依据,因此规划中应使总体规划的战略意图得以贯彻,处理好用地性质、人口分布、道路系统、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工程管线等内容的衔接。2。用地布局: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将用地分到小类,因此各类用地的合理

14、安排、定性定量是非常重要的。3。交通组织:地块内外交通应顺畅边捷,机动车、非机动车应有序组织,停车场出入口合理布局,方便生活,促进城市发展,有机联系。4。地块划分:地块划分是为了开发管理的方便有利,因此划分过程中的用地大小、用地性质、用地价值是考虑的重点。5。控制指标:包括两个部分: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体现了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范围的控制、土地使用强度的控制、道路交通及其设施的控制、工程管线及其其他设施的控制、城市特点及环境景观的控制和经济估算。6。配套设施:包括生活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等,避免由于开发商不关注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开发后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7。可操作性:控制性详

15、细规划得到评审后,具有法律效应,也是直接用于城市规划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依据,因此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和图则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城市规划务实方案评析口决文字图例先细读 再看风象与水流 商业中心人气足 交通便捷好服务良好地段给居住 上班不必跑长途 工业用地重运输 污染大户须防护易燃易爆要隔离 转运便利建仓储 公共绿地宜均布 滨水地带多种树旧区新区要兼顾 文化遗产多保护 干道骨架要清楚 两侧用地须相符道路间距宜适度 一般内密而外疏 港口须有疏港路 生活岸线要留足机场进城走快速 端侧净空须关注 高速公路不穿城 过境公路擦边溜浅析小区规划设计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2009-04-13 18:54摘要: 居

16、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全国各地相应建成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环境良好、功能完备、经济适用的居住小区,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小区规划设计方面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例如社区功能不完善、居住组团布局不合理、服务性设施缺乏、居住环境安全差、小区模式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等等,笔者认为,要搞好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首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小区规划应注重人文环境 二、小区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小区规划应注重功能分区的组合 四、小区规划应注重安全防卫的设置 五、小区规划应注重服务系统的完善 关键词: 小区规划 方案 居住组团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而小区规划又是小区建设的先行,是影响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针对近年来城市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