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7966670 上传时间:2018-0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从事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学习六年来,始终与心理学同仁们一起密切关注着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行为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并深入到一些有代表性的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发现:当前,全国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 、小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基本情况今天的学生们的思想道德行为存在很多问题问题一:缺乏政治理想和信念。表现为,有些学生不愿意上课,不喜欢参加社会活动,把思想教育说成是“唱高调” 、 “过时了” 、“不实惠” 。仅仅把上重点高中、上大学、成为富翁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德方面缺乏自觉性,打架、骂人、说谎、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

2、严重存在。不遵守交通规则,过街不走斑马线,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问题二:缺乏劳动观念,依赖性强。其表现为,有些学生没有劳动习惯和技能,自己的事务由家长做,不做家务事,不爱参加者学校的劳动,甚至花钱、买好吃的让同学替做值日和作业,认为这是“等价交换” 。有些同学“钱大”自己做值日也顾人,写作业花钱买问题三:缺乏诚信,言行不一。其表现为,很多学生说的漂亮,做的马虎,表决心冠冕堂皇,实际行动差之千里。批评指责别人振振有词,轮到自己文过饰非。认为不能讲诚实, “老实人吃亏” 。问题四: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唯我重利突出。其表现为,有些学生任性自私,自我中心,唯我独尊,听不得不同意见,稍有不如意就火冒三丈,注

3、重物质价值,在理想与职业选择上把“钱”和“利”放在首要位置。不关心父母,同学之间缺乏同情心。问题五: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没有责任感。其表现为,有的学生把帮助犯错误的学生掩过,视为义气;把顶撞老师、不怕处罚视为“英雄” ;把别人对他的关心帮助视为理所当然。缺乏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很少考虑对自己、对家庭和班集体负责,没有责任感。甚至有的学生存在上黄色网吧、录像厅、早恋等行为。问题六:缺乏吃苦精神,爱慕虚荣。其表现为,一些学生学习做事不肯吃苦,遇到困难就退缩。缺乏生活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爱慕虚荣,吃穿上互相攀比,随意花钱,摆阔气。在食堂随意扔掉饭菜,不珍惜劳动果实。(要开展的冬季长跑活动)问题七:缺

4、乏远大的志向和追求,厌学缀学普遍.其表现为,一些学生只重眼前利益和实惠,没有远大志向,抱负水平低,缺乏较高的追求和进取心,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刻苦,厌学情绪严重,有些学生因学习成绩上不去而缀学。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状况小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当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问题一:认知偏差严重,价值观扭曲. 其表现为,一些学生信奉”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 观,自私严重,追求实惠,物欲超过道德情操.问题二:自我奋斗以追逐私利目标,患得患失。表现为,一些学生为追求物质享乐,成为人上人,进行为私利目标的自我奋斗,自我期望值过高,一旦成绩落

5、后,就认为人生理想破灭,从而精神空虚,产生过激行为或消沉抑郁的心理障碍。问题三:意志薄弱,缺乏抗挫折能力。其表现为,学习做事没毅力,遇到困难就退缩;自我控制能力差,管不住自己 ;学习上有决心没有恒心,缺乏坚持性,办事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不能正确对待挫折,不会正确利用逆境,受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心理承受能力低,受到较大打击就会出现神经衰弱,甚至轻生. 问题四:学生们情感麻木冷漠,偏激和极端.其表现为,一些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不愿意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行动独往独来,缺乏同情心,报复心理严重,小学高年级学生打架就扬言”我把你们都杀掉.”类似马加爵那样有阴暗心理的学生并不是

6、极个别的.问题五:情绪化严重,青春期焦虑明显.其表现为,一些学生情绪不稳,学习做事情绪化,忽冷忽热,理智感差;青春期焦虑明显,情绪烦躁易激惹,学习做事不安心,办事心乱如麻,烦躁不安坐不住,经常违反校规校纪.问题六:虐待心理严重,缺乏责任感。其表现为,一些学生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性格粗暴,虐待情感严重,经常毁坏门窗玻璃、教室桌椅、楼内电器设施,以毁坏公物来发泄自己的不满。还经常结伙打架斗殴,以把别人打伤打败为快乐,甚至动刀伤人不计后果,缺乏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问题七:不想学习,不会学习,学业不良。其表现为,一些学生不想学习,不愿意学习,没有学习热情和自觉性,没有主动性,学习动力不足;

7、有的学生不懂学习方法,不会制定学习计划,没有组织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缺乏自学能力,导致学业成绩不良,长期不能提高。三、小生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学校教育方针目前,许多学校受应试教育 的影响,重智育轻德育,抓教育和德育,一手硬一手软,德育地位得不到应有的保证。没有教学能力,好多学校让素质差的人去搞德育工作,他们缺乏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使德育工作渠道不畅通.劳动课不劳动,实践课不实践,班团队活动上自习,有的学校甚至将每周有限的思想品德课也停车让步。素质教育落实在文件上,空喊口号,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猖獗。教书不育人,言教不身教。一

8、些学校的科任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只完成大纲规定的知识目标,对完成能力目标、觉悟目标热情不足。没有思想的、缺少德育的教学只能是动物的训化。一些教师师德不高,要求学生语言文明,而自己却用侮辱性的语言训斥学生,造 成学生抵触情绪。某人成绩不好叫,刘阳,你妈给你起名是不是想让你出国流洋啊,你要是晕船的话,掉海里沙鱼都不会吃你(没知识 ):班级管理水平低,教育方法不科学。一些学校的班主任教育管理水平良莠不齐,有的班主任不懂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不懂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实行“家长制”式的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当众挖苦、羞辱学生,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对学生怨恨有余,耐心不足,偏爱太多,关心太少,甚至体罚和变

9、相体罚学生。有的班主任因看重学生家长的地位、身份或家长请客送礼而出现对学生的不公平对待,降低了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导致学生产生敌对情绪,影响了对学生进行思想 道德教育 的实际效果。(二)家庭教育不良,缺乏正确导向目前家庭经济困难的较多,家庭矛盾冲突较多,合睦水平低,有的家庭父母经常吵架、甚至离异,其子女缺少父爱和母爱,缺少家庭温暖没有安全感,产生自卑、焦虑心理问题。有的家长文化素质差,教育子女方法不科学,夫妻双方教育 的观点和方法不一致,弄得孩子无所适从,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骂孩子是“傻瓜、笨蛋、不成材的东西、这辈子不会有出息的。 ”采取否定式的批评教育,使孩子失去信心,带来消极影响。有的家长

10、性格暴躁,没有涵养,在外和在家极易发火,出言不逊,高兴时对孩子过份宠爱,发火时把孩子打伤,弄得孩子没有正常人的心态。有的家长重智轻德,只要求学生考好成绩,不教学生学做人。有的家长当孩子在学校出事的时候,不是积极配合教育学生,而是求人说情,请客送礼,帮学生掩过,使学生不良思想道德和行为得不到教育和纠正。(三)社会环境方面1 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2、腐败的社会风气带来的消极影响。3、黄色、灰色市俗文化严重污染学生的心灵。四、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对策对策(一)加强对基础教育发展方向的正确引导。把中小学生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误区中解放出来,恢复学校教育德育为首的地位,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11、和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二)加快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步伐,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班主任队伍。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选派有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师德高尚、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培养,使他们学会教育、学会 管理。切实履行好自已的教育职责,用高尚的品行、丰富的思想、科学的方法和诚信的作风去教育影响学生。我们“通辽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会配合教育局、市团委等有关部门利用寒暑假时间,开设针对班主任管理方面的教育讲座及提升教师自身心灵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策(三)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各个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走出重智轻德的家庭教育误区,帮助引导

12、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同时,还可以通过家长 接待日、家长 会、家访等形式,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与沟通,学校与家庭互相配合抓好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通辽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有专业的家庭教育讲师团。明年将定期在青少年宫开办“家长心理教育培训班” ;根据需求可深入到各学校为家长讲解如何科学教育子女的讲座。到时希望在座的各位团书记给予大力支持。 对策(四)要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要加强心理教师的培养,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辅导课,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紧张、焦虑、压抑等各种心理困扰。班主任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掌握,在班级管理中既能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又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对策(五)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建立新的中小学生评价制度体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首先学会做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