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资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95858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说新语》两则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世说新语》两则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世说新语》两则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世说新语》两则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世说新语》两则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两则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说新语》两则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 世说新语两则课程 导入 :情景切入情感沟通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 /含着伟大的灵魂, /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随着南朝刘义庆再认识两个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是谁呢?请阅读世说新语两则。一级 讲解 知识视野资讯整合资讯 1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 ,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

2、人编写的。世说新语 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 8 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 36 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资讯 2文化现象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遗闻轶事。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这部书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仿照此书体例而写成的作品更不计其数,在古小说中自成一体。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资讯 3

3、写作背景义庆秉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当时有名的文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礼遇。撰有世说新语八卷,今本作三卷。资讯 4聪明机智的少年砸缸救人的司马光,面对别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机智应答的孔文举。时年九岁的一鸣惊人的徐孺子资讯 5有关描写冬季的古诗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华幼武春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所雪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陆游夜大雪歌资讯 6字词积累1。重点词语集释儿女侄子侄女。 骤急,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未若比不上。期 约定。 乃才。顾 回头看。2。辨识一词多义与

4、友期行 太丘舍去 如门不顾 下车引之 太丘舍去 则是无信不期而遇 去日苦多 瞻前顾后 引吭高歌 舍己为人 信口开河资讯 7关于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是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文中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 ,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二级 讲解 文

5、本解读品析鉴赏感受鉴赏(1)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 “俄而雪骤” ,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 “大笑” “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2)对“公大笑乐” ,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 “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

6、,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3)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4)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 ,结果“不至” ,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 “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5

7、)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6)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元方确实有失礼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重点梳理1思想情感学会守信,讲理,宽容,知错就改两则文言文都很短小,一则描写古代家庭课堂教育的情景,另一则描写古代聪明而明理的孩子怎样与不文明无礼貌的客人应答周旋的情景,两篇课文都很有文化意蕴,让人看到古代的文学教

8、育的现实,又让人看到古人的伦理道德的严肃性。这对于今天的学生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2写作特色:咏雪(1) 言简意丰。只叙事实,未加评论,但意图明显。(2) 运用比喻,对比手法。陈太丘与友期(1) 以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鲜明生动。(2) 篇幅短小,情节完整,详略得当,叙事简练。问题阐释_1。释疑解难(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 “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2) 陈太丘与友期中“君” “尊君” “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对对方的尊称, “尊君”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9、, “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2习题选解(1)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 ,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 “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

10、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3深入探究在友人“惭” “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三级 讲解 领悟拓展发现创新想象描绘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的描绘冬雪。 联想在线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 不要笔头的草稿,打腹稿后直接口头表达,学习运用比喻 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雪花的特征

11、,用生动,优美的词语来描述讨论,请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写出一两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差可拟” “未若 ” 甲生:棉絮纷飞差可拟。未若鹅毛满天飞。 乙生:撒糖空中差可拟。未若梨花满天飞。丙生:天女散花差可拟。未若玉蝶飞人间。聆听冬声充满情感地说,也可以富有哲理地说甲生:“我在开花,我在开花, ”什么声音?哦原来是那顽皮的梅花 ,它的声音给人深深的思索,是活力,是希望 ,是成功的号角。 情感传承乙生:雪给农民提供了丰收的好兆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 冬天虽然带给人们很多不便,但是不“瑞雪兆丰年” 经历冬雪的洗礼,也就没有明媚的春天的到来,所以它也给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以丙生

12、:“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给人希望 当今的诗词学家提供了美好的素材。 心灵品管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美丽的画卷,讲述着冬天的故事,诉说着人生的哲理。我们与寒冬搏斗虽然遭遇重重困难,但是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力,为我们日后战胜挫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拥抱冬天,感谢它无偿提供给我们的财富。分级 练习 自主作业学力测评A 级 基础知识训练1.填空。世说新语是 朝 (人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书。咏雪中的“谢太傅”指的是 朝的 (人名) 。 “无奕女”指的是 (朝代)有名的才女 (人名)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寒雪日内集( ) 俄而雪骤( ) 公欣然曰( ) 差可拟( )去后乃至( ) 太丘舍去

13、( )入门不顾( ) 与友期行( )3.选出加线字词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B.则是无信C.相委而去 D.下车引之B 级 阅读理解与欣赏一课内阅读阅读咏雪 ,回答问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翻译下列句子。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2.“寒雪” “内集” “欣然” “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3.你还能说出几个形容飞雪的比喻吗?阅读陈太丘与友期 ,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

14、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4.翻译下列句子。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5.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7.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二课外阅读这是另几个古代少年的故事,读后让人掩卷沉思。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应该怎样面对生活中一些奇怪现象,把握自己为人处世的尺寸,学生也不例外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8.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尝与诸小儿游:_ 诸儿竞走取之:_唯戎不动:_ 人问之:_9.翻译下列句子。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取之信然。 10.你读了本文有什么启发和感想?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1.用现代汉语写出“宁可以急相弃邪?”一句的意思。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