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十二五总结及是十三五计划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7929637 上传时间:2018-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业十二五总结及是十三五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旅游业十二五总结及是十三五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旅游业十二五总结及是十三五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旅游业十二五总结及是十三五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旅游业十二五总结及是十三五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业十二五总结及是十三五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业十二五总结及是十三五计划旅游业十二五总结及是十三五计划“十二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旅游部门的指导,在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县旅游系统的共同努力,我县旅游业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十三五”时期,我们将迎来国内居民消费升级、旅游消费大众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我县旅游业将进入全新发展机遇期。按照上级要求现将“十二五”期间旅游工作总结及“十三五”旅游工作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做以汇报:一、“十二五”旅游工作回顾1)旅游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十二五”期间我县旅游业快速发展时期,旅游业逐步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发展趋势,产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已经

2、成为我县国民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旅游业发展思路逐步明晰。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整合旅游资源,按照理念围绕旅游变,产业围绕旅游办的建设思路,采取“党政大力支持,媒体强力推介,市场手段介入,集全民之智、举全县之力,开发旅游资源,努力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开发。3)文化元素植入景区,文化便成了旅游最好的招牌和看点。为提升*文化旅游品位,*县确定了以马致远纪念馆、元曲公园、荀慧生纪念馆、千年古刹铁佛寺、运河文化等主题景点为基础的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完善*“一日游”旅游路线。目前,*每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4)旅游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加强常态化开展旅游市场、旅游安全等方

3、面的管理,强化安全教育,落实防范措施,完善安全防范预案,健全工作长效机制,不断优化旅游环境。整顿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经营行为,为游客营造了良好的旅游服务环境。 二、“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困难我县旅游产业虽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1)景区品位不高。精品景区景点建设仍比较滞后,除*铁佛寺一枝独秀外,其他景区市场影响力小、吸引力不够强,游客滞留时间短,旅游综合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2)产业链条不长。旅游产品形式单一、规模小,尤其是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滞后,缺乏特色旅游产品和特色纪念品。3)服务功能不全。现有的旅游服务功能、基础设施、管理水平以及服务质量已跟不上

4、发展需要。4)建设资金短缺。旅游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景区(点)开发缓慢,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在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投资力度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5)旅游人才短缺。县域旅游人力资源比较短缺,缺乏高、精、专的旅游管理服务和宣传营销人才。 三、“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面临机遇旅游业是最具优势的龙头产业、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最具特色的品牌产业,也是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产业、代表县域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产业、绿色产业、低碳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十三五期间,我县发展旅游产业面临着诸多机遇。1)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

5、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旅游业发展优惠政策,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2)从法律角度规范了旅游服务,从国家层面将加强对乡村旅游重点扶贫村的政策支持,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8月11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将扶持6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四、“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重点1)、因地制宜制定出主题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地方旅游规划。特别是各地

6、方正在由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升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将更加多样化打造一批上规模的旅游强镇,一批上档次的旅游特色村,一批规范的经营户,一批有特色的“农家乐”,一批有规模的“采摘园”。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带有方向性、基础性、示范性的乡村旅游项目,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新农村建设和当地群众致富。2)、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现全域旅游目标。 抢抓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机遇,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思路建成一批融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创意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实现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和观赏农业转型,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更好的融合发展。依托当地丰富的生态资

7、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培育生态观光旅游、人文旅游、休闲养生旅游、休闲农业旅游、城镇度假旅游五大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业结构,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3)、发展公益旅游。充分发挥旅游业稳定社会促进和谐的功能,开发开放一批全民共享的旅游项目,将一些旅游休憩区、文化旅游场所向公众免费或者优惠开放。普照公园是*县第一座开放式公园,近年来*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对其进行改扩建,目前已形成铁佛寺、二郎岗、泰山行宫、马致远纪念馆、荀慧生纪念馆等景点。 城区内还有结合普照公园改造的仿古街等众多文化景观节点,形成了“景与水、绿与园、人与环境、生态与文化”并举的城市魅力景观。4)、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公共

8、服务设施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同时也是衡量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长期以来,我县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旅游信息、旅游交通等重要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匮乏,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也难以满足旅游市场需要,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严重制约。本次规划希望在上级部门支持下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旅游安全保障、旅游公共交通等旅游服务体系。“十二五”以来,虽然我县旅游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与旅游业发展较快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下一步“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旅游发展的有关部署,进一步强化党政主导,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更加突出品牌形象,着力提升服务质量,推进*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产业强县跨越,力争把我县建设成为省内知名、市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